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30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docx

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学期复习

只有不畏困难并且勇往直前的人,才能顺利到达彼岸,相信你也是其中一员。

记住:

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学期复习资料

知识点1基本仪器基本操作

1.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A.10ml量筒B.10ml和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

2.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  5mL量筒 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3.某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4.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量筒B.烧杯C.试管D.燃烧匙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实验室加热3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7.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       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

8.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于药品的用量有要求,下列药品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是()

A.没有规定用量时,液体取1-2ml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三

D.量筒量取的液体体积通常应该稍小于或等于所要量取的量程

9.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B.量取5ml盐酸用100ml量筒

C.用量筒量取到5.26ml盐酸       D.用托盘天平称得8.36g锌粒

10.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二、填空题

11.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     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填“<”、“>”或“=”)。

12.指出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

(1)

(2)

(3)。

13.如何收集一瓶课室里的气体样品?

 

知识点2物质变化(物理、化学变化)物质性质(物理、化学性质)

回顾:

物理、化学变化的区别依据是。

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别依据是。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铜制造电线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氧气供给呼吸D、干冰可作制冷剂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B、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C、白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然D、用生石灰作干果的干燥剂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B、用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

C、用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生石灰D、用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

4、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能在空气中燃烧B、常温下酒精是一种无色液体,有特殊的香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

5、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天然气燃烧C、水的沸腾D、菜刀生锈

 

6.现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氧气,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请写出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知识点3基本反应类型(下学期还有一种)

①反应:

(用字母表示,下同)

②反应:

③反应:

(99年)1、汽车的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它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使用,汽缸里有一系列化学反应发生,其中有N2+O2

2NO2NO+O2=2NO2

这两个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01年)2、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锌粒放入稀盐酸中B、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C、木炭粉与氧化铜混合加热D、一氧化碳在高温下通过氧化铁

3.(08广东)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4.(08江苏盐城)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P+5O2点燃2P2O5B.Fe+CuSO4===FeSO4+Cu

C.CaCO3点燃CaO+CO2↑D.Na2CO3+Ca(OH)2===CaCO3↓+2NaOH

5.(08黑龙江)为了解决交通瓶颈制约,我国第六次对铁路列车实行大提速。

提速前须将原有铁路短轨或长轨焊接为超长轨,常用2Al+Fe2O3

Al2O3+2Fe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知识点4化合价化学式

知识回顾: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离子带的电荷数、化合价的关系

 

一.记好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AgH价OH根价

CaMgBaZn价NO3根价

Al价SO4根价

Si价CO3根价

O价NH4根价

Cu价氯化物中Cl价

Fe价硫化物中S价

二.化合价的应用

写化学式

1.单质:

氮气氢气氦气

硫磺铁水银

2.化合物

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钠

氯化钙氯化钾氯化亚铁

硫化锌硫化钠硫化铜

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铁

硝酸银硝酸锌硝酸铝

硫酸亚铁硫酸钠硫酸铁

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钾

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

3.特殊但你必须记得的化学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

过氧化氢(双氧水)水干冰

2求未知元素化合价

1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NH3(B)N2(C)HNO3(D)NO2

2、亚硝酸钠(NaNO2)是工业用盐,其外表似食盐,误食会使人中毒。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3、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显十7价的是()

A、HClB、KClO3C、NaClOD、HClO4

4、下列各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S、SO2B、O2H2SO4C、H2S、H2SO3D、SO3、Na2SO4

5、下列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MnB、MnO2C、KMnO4D、K2MnO4

6、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XYB、X2YC、XY2D、X2Y3

7、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由X、Y两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2Y    (B)Y2X    (C)YX2  (D)XY7

8、A2+离子结构示意图

,则它的核电荷数及其氧化物的化学式()

A、+12,AOB、+10,A2OC、+2,AO2D、+12,A2O

知识点5(想来点有难度的挑战吗?

试试下面的知识点)

物质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关系图)

 

对应练习:

1.下列物质能直接用化学式表示吗?

试试看,再分分类,找找规律,看能小结出它们的定义吗?

清洁空气水银氯化镁天然气高锰酸钾水铜生石灰

混合物:

定义:

纯净物:

定义:

单质:

定义:

化合物:

定义:

氧化物:

定义:

 

2.请写出含有氧元素的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各一种物质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4.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五氧化二磷

C.液氧D.稀有气体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分离出氮气后剩余气体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供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

C、加热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液体D、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B.稀有气体C.矿泉水D.冰水混合物

8.净化少量自然界的水,可以采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

净化后的水是

A.蒸馏水B.软水C.纯净物D.混合物

 

知识点6化学方程式(它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必须熟记)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5.铁在氧气中燃烧

6.铝在氧气中燃烧

7.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8.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方法制取氧气

9.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10.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

11.电解水

12.氢气加热条件下还原黑色的氧化铜

13.氢气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铁

14.木炭高温条件下还原黑色的氧化铜

15.木炭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

16.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

17.一氧化碳的燃烧

18.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铁

19.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20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22.实验室用大理石(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24.工业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25.生石灰加水变成熟石灰

当我们遇到生疏的化学反应时,不要害怕,仔细找找题目信息,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记得配平哦

1.葡萄糖(C6H12O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硝酸钾混合而成。

爆炸时生成了硫化钾,氮气,二氧化碳

3.”神舟五号“推进器装有强还原剂联氨(N2H4)和强氧化剂双氧水,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4.铜在潮湿空气中会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

5.铝和四氧化三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以用来焊接铁轨

 

(微观粒子好抽象,但并不难学,关键是你有没有下定决心)

知识点7分子原子

①你能从定义上区别分子,原子吗?

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再分。

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再分。

②你知道微观粒子有什么特征吗?

⑴⑵

③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是不是说原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分?

例如在结构上可以再分吗?

请写出原子的结构图关系(有关粒子注明电性和相互关系)

 

对应练习:

1.以下是有关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分子能保待氢气的化学性质

B、硫酸(H2SO4)含有氢分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物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其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2、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原子

3、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

D、冰块、雪花和露水的分子几乎都是水分子

4.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6、下列符所表示的粒子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H2B、O2C、HD、H2O

7.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9,中子数为20,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8.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分子间有间隔(写出步骤现象结论)

9.分子带电吗?

为什么?

10.用微观角度说说水蒸发与水电解的区别吗?

知识点8离子元素

①有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你知道那些是原子结构图吗?

那些是离子结构图?

能说说你是怎样区别的吗?

原子得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②有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你知道那些粒子是属于同一种元素?

能说说你是怎样区别的

吗?

所以一种元素与另一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数是否相同。

对应练习:

1.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

 

2.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D.

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该粒子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个电子;

(2)若X=16,则该粒子是(答“阳离子”或“阴离子”或“原子”);

(3)若该粒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等于。

5.原子A的结构示意图为:

 

你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至少写三个)

 

知识点9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解析化学变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你还记得它的定义吗?

(书P91)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都改变了,而它们的质量总和却不变呢?

这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也没有增减。

对应练习:

练习一

1.某固体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加热,生成了CO2和H2O,可推断该物质一定含有元素。

2.某固体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CO2和H2O,可推断该物质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某同学书写了一个化学方程式:

Zn+SO4=ZnSO4+H2↑,你觉得该方程式有可能对吗?

(填“可能”或者“不可能”),因为它违背了定律。

小结:

通过练习一,你觉得解题的依据是:

练习二

1.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O2=2H2O+CO2,根据质量守恒,R的化学式为。

2.某化学方程式:

4K2Cr2O7=4K2CrO4+2R+3O2↑,推测R的化学式为

3.下列四个反应,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化学方程式为()

A2AB2+B2=2CB4AB2+B2=2C

CAB2+B2=2CDAB2+2B2=2C

小结:

通过练习二,你觉得解题的依据是:

练习三

1.化学反应A+B=C+D中,6克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9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2.电解36克水,生成了32克氧气,同时生成克氢气。

3.M克过氧化氢与1克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剩余物为N克,则产生的氧气质量为克。

小结:

通过练习三,你觉得解题的依据是:

练习四

1.化学反应A+2B=C+D中,6克A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9克C和4克D,如果14克B参加反应,则生成C克。

2.在—个密封容器内有X、Y、M、N四种物质,在—定条件下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10

反应后质量(g)

10

15

8

7

(1)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X可能是;(选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3)反应过程中,物质M与物质Y变化的质量比为。

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练习五:

拓展题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克O2,同时生成4.4克CO2和2.7克H2O,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知识点10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①CaCO3②2H2O③KMnO4

④2KClO3⑤Mg(OH)2⑥CuCl2

2.计算化学式元素间的质量比

①根据《城市燃气管理办法规定》,从安全考虑,不能使用碳5。

碳5的化学名称叫戊烷,化学式为C5H12,其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

②某些室内装修材料含有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源之一。

组成甲醛的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

3.计算化学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即是质量百分含量)

①机动车尾气排放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其中有一种叫二氧化氮(NO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方法:

分析化学式)

①55g二氧化碳含碳克。

②吨化肥硝酸铵(NH4NO3)含氮元素0.7吨。

③某农田作物需施含氮元素的化肥。

如果施用了尿素[化学式为CO(NH2)2]120kg,含_______kg氮元素。

对应练习:

1.“苏丹红”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

卫生部于去年4月6日发布苏丹红评估报告指出:

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会增加致癌的危险性,在食品中应禁用。

“苏丹红”化学式为C16H12N2O,回答下列问题:

(1)“苏丹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苏丹红”中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4g“苏丹红”中含氮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

 

知识点11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3克木炭要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需要消耗克氧气。

2.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含有氢氧化钙14.8克的石灰水中,最多能产生克的沉淀?

 

3.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8克的铜,至少需要消耗克氢气。

 

4.电解克水可以生成16克氧气,同时生成克氢气。

5.克炭高温条件下能把80克氧化铁还原成铁。

 

6.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某同学实验前称得过氧化氢与MnO2,的总质量为3.5克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1.9g。

计算:

(1)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是克;

(2)实验中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克。

7.取25g含有杂质的碳酸钙样品跟盐酸(主要成份是HCl)反应(所含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反应完全时,共用去是HCl14.6g,则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知识点12元素化合物

一.空气和氧气

知识回顾:

①空气中主要含有和。

其中,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总体积78%,约占空气总体积21%.空气中还含有等物质。

②氧气物理性质:

氧气化学性质:

性,多种物质可以跟氧气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铝在氧气中燃烧

 

l、空气的成分校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以下对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在常温时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3、以下对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无色的单质C、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B、空气是无色的化合物D、空气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4.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液态氧气用于火箭发动机          B.氧气用于炼钢工业,用于提高炉温

C.液态空气用于制取氧气           D.氧气用于急救危重病人

6、要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瓶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氧化物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蒸气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8、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质在室温下全部是气体的是()

A、磷B、硫C、蜡烛D、甲烷

9、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1、要用燃烧法测定空气的成分,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红磷B、木炭C、酒精D、蜡烛

12.下列均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若从安全角度考虑其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         B.铁丝燃烧        C.硫燃烧       D.蜡烛燃烧

13.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

14.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红磷立即燃烧

B.铁丝伸入在氧气中,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