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408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x

学年地理高中人教版必修2学案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

2.运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国家传统工业区的不同。

3.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辩证唯物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预习

一、传统工业区概况

典例

德国    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    工业区、我国    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等 

区位条件

丰富的    、    资源 

工业部门

以    、    、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企业规模

以    工业企业为核心 

地位

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问题

原料和    消耗大、运输量大、    严重等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思考:

(1)按工业地域的形成分类,传统工业区属于哪种类型的工业地域?

其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主要存在哪种工业联系?

 

(2)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与一般的传统工业区相比,在区位条件上有什么不同?

 

二、结合课本P65案例3“德国鲁尔工业区”,完成下列要求。

1.请结合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部门,想一想,主要从哪些方面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鲁尔区具备哪些区位优势?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工业区走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这些原因中哪些属于鲁尔区自身的原因?

 

我的疑问:

 

预习检测

鲁尔区是世界最大的传统工业地域,据此完成1~4题。

1.关于该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纺织是鲁尔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

B.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兴起的基础

C.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

D.区内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2.鲁尔区将部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消费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B.鹿特丹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C.利于原料进口,减少运费

D.鹿特丹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3.从环境角度考虑,鹿特丹钢铁厂宜建在居民区的(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4.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课堂探究

[精讲点拨]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

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区,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这两地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相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人工运河联成一体,并能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铁路网稠密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2.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

(2)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工业部门和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3)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降低;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4)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由露天转为地下开采,经济效益下降。

(5)市场竞争激烈:

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替代产品广泛应用。

(6)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工业不能在这里发展,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

3.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整治方向

具体措施

效 果

调整工

业结构

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

工业结构多元化,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结构比例逐渐协调

调整工

业布局

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工业布局趋于合理,减少运费;降低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

发展第

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

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优化环境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环境优美,对新企业的吸引力大增,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67~P68关于辽中南工业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2)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

 

(3)我国共有煤炭、石油等各类资源城市118个。

近几十年来,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达到69个,辽中南地区与这些城市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借助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城市可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典型例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材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

巴西(如图)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

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的有利之处。

 

(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自我梳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

“首钢搬迁曹妃甸工程”进展顺利,一座现代化的资源节约型钢铁厂正在紧张施工中。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曹妃甸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

A.海陆交通便利

B.附近能源资源丰富 

C.淡水资源充足

D.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市场广阔

2.“首钢搬迁曹妃甸工程”有利于(  )

A.改善曹妃甸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

B.从根本上改变首都的城市职能

C.改善首都的大气环境

D.提升首都的经济地位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据此完成3~4题。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铁矿资源D.煤炭资源

4.为尽快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增加煤炭生产企业,提高原煤产量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加快交通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课前预习

一、传统工业区概况 见课本P65

思考:

1.自发形成。

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2.一般传统工业区临近煤、铁资源,布局方式属资源型;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海运便利,布局方式属临海型。

二、1.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区位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2.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开采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属于鲁尔区自身原因的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

预习检测

1.D 2.C 3.B 4.C

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

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相同点:

煤炭资源、交通、市场等条件都很优越。

不同点:

辽中南的铁矿、石油丰富;鲁尔区水运便利、水资源丰富。

3.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治理环境污染、政策支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典型例题]

(1)对中国:

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拓展国际市场。

对巴西:

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

(2)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方便。

课堂练习

1.A 2.C 3.A 4.A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理解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特点。

2.结合新工业地域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加深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课前预习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    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    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称新工业区。

世界上著名的新工业区有意大利    部和    部地区,德国    地区,美国“    ”等。

 

2.意大利新工业区

(1)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发展条件

内容

作用

区位优势

大批廉价    

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保障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节省生产建设投资

    方便 

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

国际经济环境

20世纪70年代    大幅度涨价 

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

国内经济环境

发达的    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    的大力支持 

新工业区兴起的资金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工业区形成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2)特点:

①以    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②以    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    化;⑤实行    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    。

 

(3)发展模式:

以中小型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发展模式。

萨索洛地区逐渐形成以瓷砖生产为骨干企业的工业小区,形成了       网络。

 

3.美国“硅谷”

(1)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    ,产品面向    。

 

(2)美国“硅谷”区位:

以    工业为主导,其迅速发展优势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    ,    ,    ,       。

 

我的疑问

预习检测

这里,过去是成片的葡萄园,现在被人们称为“第三意大利”,创造了工业发展的奇迹。

据此回答1~3题。

1.“第三意大利”指意大利的(  )

A.西北部B.东北部和中部

C.中南部D.南部

2.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是(  )

A.围绕某一大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B.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C.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D.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3.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是(  )

①以雇员在2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生产过程大多是相对集中,或集体承包 ④资本的集中程度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著称,这里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据此完成4~7题。

4.对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硅谷”地理环境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B.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

C.高等院校多,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崛起起到关键作用

D.便捷的交通条件,有航空线和公路与各地相联系

5.下列有关美国“硅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面对太平洋海岸山脉 ②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 ③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④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为“硅谷”企业注入了活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相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D.环境优美

7.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企业离开“硅谷”,把工厂建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原因是(  )

①“硅谷”技术力量日益下降 ②“硅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③“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 ④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优势条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课堂探究

[精讲点播]

二、新工业区

1.运用工业区位模式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运用对比法比较

(1)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分布

地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

工业

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电子、半导体、核工业、航天、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程及传统工业部门

典型

案例

衰落原因

综合整治

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生产过程分散

美国“硅谷”发展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⑤市场稳定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2)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的异同

相同点:

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企业为主,不同点列表如下: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地区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P70关于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材料,结合视频,探讨以下问题:

(1)温州的中小企业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之处?

(提示:

从企业规模、分布地区、产品特点、产品研发等方面思考)

 

(2)针对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示:

温州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怎样?

意大利工业小区有什么优势?

 

[合作探究二]参考课本P72~P73,讨论:

(1)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其发展优势是什么?

 

(2)存在哪些问题?

 

[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1991年,印度政府在此设立了全国第一个软件科技园——印度软件科技园。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班加罗尔现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业闻名遐迩,产品远销科技发达的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号称“亚洲硅谷”。

为扶持电子、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除了制定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外,还在行政服务、外资政策和进出口等方面对入驻软件技术园区的企业实行优惠待遇,使入园公司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这里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班加罗尔大学以及国家科学研究所、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每年输出上万名软件人才。

通过先进的地面卫星站可随时与世界各地交流信息。

此外,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当地政府法规严明,社会治安和劳资关系良好,居民热情好客,一流信息技术专家云集,研究氛围宽松等。

这些都成为班加罗尔软件业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

材料二:

“印度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如图)。

(1)班加罗尔的主要工业属于(  )

A.原料导向型工业B.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技术导向型工业

(2)班加罗尔的工业布局类型属于(  )

A.临海型

B.煤铁复合体型

C.临空型

D.不属于A、B、C任何一种类型

(3)班加罗尔是    气候,所属自然带为    带。

 

(4)印度的首都是    ,其职能为    。

 

(5)综合材料一、二,归纳出班加罗尔崛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课堂练习

下面图1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鲁尔区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捷

C.气候宜人D.水源充足

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

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

据此完成3~4题。

3.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 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柳市镇,主要是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市场广阔 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

5.读右面“意大利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半岛;②    海。

 

(2)图中字母表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是    。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企业雇员一般在    人以下,资本集中程度较    ,大多分布在    或    。

 

(4)该工业区为什么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见课本P68~P72

预习检测

1.B 2.B 3.D 4.B 5.C 6.C 7.C

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1)相同之处:

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不同之处: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间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2)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合作探究二]1.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2.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典型例题]

(1)D 

(2)C

(3)热带季风 热带草原

(4)新德里 政治中心

(5)①政府政策的支持;②技术力量雄厚;③信息通达性好;④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⑤良好的社会环境。

课堂练习

1.B 2.C 3.A 4.B

5.

(1)亚平宁 地中 

(2)B

(3)250 低 小城镇 农村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方式,可以在我国乡镇企业中推广,因为我国农村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其分散的生产过程、中小规模的企业状况、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很适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