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440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docx

专题0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真题历史试

专题0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0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41鸦片战争

1.(201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1836年《中国从报》登载:

“(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

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

”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败了闭关锁国的清朝,被迫开放,故A符合题意。

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法国在镇南关被冯子材打败,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年山东滨州)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国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是主要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3.(2019年重庆A)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

(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

总之,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以中国的战败结束,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中“1842,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可知是《南京条约》,A符合题意;《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签订是1860年,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C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割让台湾岛等给日本,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19年山西)“中国皇帝座下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通商口岸,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19年河北)《□□□□》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将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

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交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

“□□□□”应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清政将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

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交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可知,清政府输掉的这场战争与鸦片有关,且是在1842年之前,故此次战争是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有关签订《南京条约》,故A符合题意;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6.(2019年福建)《南京条约》规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说明

A.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有“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意味着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马关条约》签订,C项是甲午战后,D项是《辛丑条约》签订后。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7.(2019年江苏苏州)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并不是持续增长,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故C不合题意;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对于英国倾销的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8.(2019年湖南长沙)“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

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

”该材料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可知《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故A正确。

材料没有解释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故排除B项。

材料没有解释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故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故排除D项。

故选A。

 

考点42第二次鸦片战争

1.(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该条约是中俄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B

【解析】清政府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北京条约》,清朝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故B项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2019年山东德州)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见证和诉说着历史。

下图中的“废墟”是西方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造成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是圆明园废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并抢劫财物烧毁圆明园全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3.(2019年湖南怀化)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43太平天国运动

1.(2019年江西)“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

1894年、1895年、1898年、1900年、1901年和1904年到1905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叛乱”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故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属于维新派的变革,故B不合题意;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可能对1894年、1895年、1898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影响,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2019年江苏南京)“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

”材料描述的是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火烧圆明园

D.义和团反帝斗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最终以失败告终。

”结合所学知识,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856年,杨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洪秀全密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回部对付杨秀清。

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洪秀全遂处死韦昌辉。

石达开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务,但是处处牵制石达开,石达开率部出走。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B选项符合题意;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选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选项不符合题意;义和团反帝斗争,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发展而来。

提出的口号是: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2019·广西桂林)1.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奇人物,相传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改进农具。

我们也称他为()

A.伏羲氏     B.神农氏     C.有巢氏     D.轩辕氏

(2019·广西桂林)2.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

这些规定()

A.形成了禅让方式B.稳定了社会秩序C.实现了土地分封D.扩大了国人利益

(2019·广西桂林)3.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

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

此举()

A.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B.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2019·广西桂林)4.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A.促进艺术繁荣B.推动教育发展C.加强思想控制D.保持思想活跃

(2019·广西桂林)5.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

鲜卑姓

拓跋

独孤

步六孤

勿忸于

贺赖

拔拔

丘穆陵

尉迟

汉姓

长孙

A.政权分立B.江南开发C.南朝稳定D.民族交融

(2019·广西桂林)6.“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举行。

”这个场景是()

A.西藏和平解放的庆典B.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019·广西桂林)

1953~1957年中国工业

总产值增长情况

7.观察右图,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当时进行了()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大跃进”

(2019·广西桂林)8.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研制原子弹B.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C.发现青蒿素D.发明籼型杂交水稻

(2019·广西桂林)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这段内容表明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三个代表”D.政治协商制度

(2019·广西桂林)10.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广西桂林)11.在伊朗的苏撒古城旧址,考古队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黑色玄武岩石柱,文字内容被确认为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通过这一考古发现,我们可以了解()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古罗马

(2019·广西桂林)12.中古时期西欧的“Manor”有大块的土地,在土地上耕作的劳动者被称为“农奴”。

对英文单词“Manor”解释正确的是()

A.郡县B.庄园C.诸候国D.城市

(2019·广西桂林)13.穆罕默德起初在麦加传教,后来带领信徒移居麦地那,继续传教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奠定了后来阿拉伯国家结构的基础。

他宣传的宗教是()

A.印度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19·广西桂林)14.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他的代表作有()

A.《哈姆雷特》B.《神曲》C.《蒙娜丽莎》D.《威尼斯商人》

(2019·广西桂林)

15.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右图)。

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A.使用蒸汽机B.使用电动机

C.使用发电机D.使用内燃机

二、非选择题(16~18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019·广西桂林)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命蜀守李冰壅(注:

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

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1月3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壅江水”修建的工程名称,(1分)并根据材料概括其作用。

(不能照抄原文,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

(1分)列举“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农业措施。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不搞私有化”最早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措施。

(1分)写出“土地承包”最早出现的地点及相应的制度。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中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

(1分)

(2019·广西桂林)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没有打仗,它采用了一种类似于宫廷政变的方式赶走老国王,拥立新国王,就是威廉三世和他的妻子玛丽。

……它推翻了专制的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它剥夺了国王的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他以西方的方式改革了他的行政机关和军队,建立起供养其军队的工业,引入成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专家,派出一批批年轻的俄罗斯人到国外去学习……还打破所有先例,去西欧旅行,直接学习外国的种种制度和惯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他(林肯)拥护联合,拥护美国的长久和平。

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

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

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一个坚定的意志。

——韦尔斯《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光荣革命”发生的国家。

(1分)写出“剥夺了国王的权力”的文件及其确立的制度。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革”的名称,(1分)概括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并分析改革对俄国的作用。

(2分)

(3)根据材料三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面临的问题。

(不能照抄原文,2分)写出“四年斗争”所指的历史事件。

(1分)

(4)结合上述国家的发展,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1分)

(2019·广西桂林)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

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郭物《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下图)

图一图二

材料三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北京隆重开幕。

这场以“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会,是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今年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世界瞩目。

——《多彩·平等·包容》(新华社北京2019年5月14日电)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交通网络”的名称及汉朝为其“提供军事保护”的机构。

(2分)根据材料概括“交通网络”形成的因素。

(不能照抄原文,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

(1分)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

(1分)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A

C

D

B

C

C

A

D

A

B

D

C

D

二、非选择题(16~18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

(1)工程:

都江堰。

(1分)

作用:

运输;灌溉(2分。

不能照抄原文,意思相近即可)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2)人物:

商鞅。

(卫鞅、公孙鞅,1分)

措施: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或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或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自身的劳役):

奖励垦荒。

(2分。

表达任意两点内容即可)

(3)措施:

三大改造(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建立农业生产[无生产也可]合作社)。

(1分)地点:

凤阳(或小岗村、安徽)(1分)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4)经验:

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业工具和技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制定符合现实需要的农业政策等。

(1分。

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7.

(1)国家:

英国。

(1分)文件:

《权利法案》。

(1分)制度:

君主立宪制。

(1分)

(2)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分)特点:

向西欧(先进地区)学习(1分)作用:

增强俄国实力:

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1分,任答一点即可)

(3)问题:

是否允许黑人奴隶制向西部扩展;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家面临分裂。

(不能照抄原文,答出两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2分)事件:

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1分)

(4)认识:

要建立符合现实的制度;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事物;要发展民主:

要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等。

(1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8.

(1)交通网络:

丝绸之路。

(1分)机构:

西域都护。

(1分)

因素:

贸易(或对中国丝绸)的需求;对外交往的需求;政府的支持;沿线国家的促进。

(不能照抄原文,任写两点即可,2分)

(2)航海家:

哥伦布(或麦哲伦)。

(1分)事件:

三角贸易。

(1分)影响:

促进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或世界各大洲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为西欧的殖民掠夺打通了道路(或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答出两个方面)

(3)作用:

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等。

(2分,任答两个不同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