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553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docx

必修三1至3单元检测题

高三级部历史科必修三第一至三单元检测题NO:

_

编写人

高艳娥

编写

时间

12-21

使用

时间

01-

审核人

徐永华

主任

批阅

等次

1.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3.西汉时期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

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5.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6.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被汉武帝接受,主要是因为它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C.有利于学术思想的开放  D.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7.史学家邓广铭对宋代社会有如此论述: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与该论述相符的是

①世俗文学的兴起②词作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取得了辉煌成就

③火药的发明和使用④商业高度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位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

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使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9.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10.四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提出了一个命题,你认为哪个最不适宜?

A.两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D.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1.从宋代的瓦舍戏剧表演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1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

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③“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④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一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由此可见,公元前5一前4世纪的希腊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C.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D.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

14.下文摘自1878年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演讲:

“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祈求这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雨果所说的“先驱哲学家们”是指

A.人文主义者B.宗教改革家C.启蒙思想家D.社会主义者

15.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16.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17.狄德罗《百科全书》说: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联邦共和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

在十八世纪

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

B.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

C.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D.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

19.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要求自由平等,主张民主共和

20.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

“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B.伏尔泰彻底否定了君主制

C.卢梭主张开明君主专制D.启蒙运动直接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21.《西方文明史》载: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以上材料表明卢梭

A.捍卫人民主权B.主张开明君主制

C.主张三权分立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23.“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

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4.卢梭说:

“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25.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

“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

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

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26.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的公开信》中,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

其思想实质是

A.宗教民主B.民族独立C.权力分立D.主权在民

27.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了;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次伟大综合

C.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D.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是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28.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其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救亡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B.相对论C.进化论

D.量子论

29.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制作的著名雕塑作品《哀悼基督》取材于圣经故事: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母玛利亚保着死去的儿子耶稣无比痛苦。

该作品的主要创作意图是

A.宣扬上帝的神圣B.倡导信仰即可得救

C.宣扬圣母的慈爱D.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30.“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康德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31.苏格拉底有句名言: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捍卫城邦法律尊严B.对理性的尊崇C.不满国家权力滥用D.主张小国寡民

32.电视片《大国崛起》指出: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这些今天看起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材料所说“简单至极的问题”得以破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牛顿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使)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

其积极意义是什么?

此时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

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3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什么?

为此他提出了什么理论、观念?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6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1分)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

 

34.(17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该小组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

起源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复兴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

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成熟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

,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

,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4分)

 

(2)材料二、三在体

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

(2分)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2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4)以上四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

(1分)说明你的理由。

(2分)

 

3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

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

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竞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

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中西文化交流史》

(1)如果要探究材料一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4分)

 

材料二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

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

,便有罪恶感。

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

儒家文化中君为轻

,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

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

(3分)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2分)

 

材料三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

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

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3)根据材料三,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2分)

 

36、专题探究、问题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专题探究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1)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主要表现,简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原因。

 

★问题比较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材料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简析这两种思想的作用。

 

高三历史必修三第一至三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BAACADCDCDBBCCBCBDBACAADDBDCDDBA

33、

(1)因素:

民心。

(1分)主张:

仁政。

(1分)

(2)主张:

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1分)

目的:

限制君权施行仁政。

(1分)

地位:

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分)

根因:

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2分)

(3)关键:

薄敛节俭。

(1分)地位:

南宋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官方哲学。

(2分)

(4)标准:

百姓的忧乐。

(1分)

主张:

限制君权,言论自由(或天下为主,君为客)。

(2分)

影响:

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2分)

(5)理念:

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

(1分)

认识:

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2分)

34.

(1)表现:

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

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4分)

(2)共同点:

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天主教会。

(2分)

不同:

由思想主张发展为反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政治运动(或材料一、二是思想文化

领域.材料三是政治领域)。

(2分)

(3)表现:

直接批判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主张自由、平

等、天赋人权等。

(2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

促进了思想解放,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成为世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

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资

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创立提供了一系列政治构想。

(4分)

(4)材料四。

(1分)因为材料四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材料一、二、三是后人

撰写的、第二手的、间接的史料。

(2分)

35.

(1)方面:

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当时中国的国情;伏尔泰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立场与愿望;耶稣会传播环节及其影响等。

(4分,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

(2)元素:

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3分)

意义:

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

(2分,言之有理即可)

(3)理由:

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等。

(4分,答出2点即可)

(4)处理:

不同文化应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等。

(2分,言之有理即可)

36、【答案】

(1)“民本思潮”的主要表现:

孔子“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墨子“兼爱非攻”等。

市民文化的主要表现:

书法的个性化、世俗化;风俗画;戏曲方面有南戏、元杂剧、昆曲、京剧等。

幼弱的原因:

经济上,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使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压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

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和传统思想的制约。

(2)共同之处: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作用:

法国的启蒙思想开启了民智,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虽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一定冲击,给后世民众一定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