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72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明时节的诗与思

每到清明节,难免会想起那首著名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谁写的,写于何时,有争论。

但是,不管答案如何,这首诗都已渗入了中国文化的肌理,变成了清明节最生动、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幅水墨画。

和许多中国节日不同,清明节是一个来源相对复杂的节日。

它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同时又融合了古代祭祖、寒食等许多社会性节日的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清明节因此有着更多元化的文化负载。

首先,清明节传递了中国古人的一种科学经验。

中国古代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古人仰望星空,长期观察和总结,创造出一种方法,把北斗七星的斗柄视为一年时光钟表盘的指针,如果说有所谓“天机”,那么这便是天机,天机一露,便指示了人间的“时机”。

所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天道酬勤,也眷顾懂得自然规律的人们。

中国农业源远流长,发达得很早,有山川地理的因素,有工具改良的功劳,更要拜这套经验科学之所赐。

事实上,人类的每一步,莫不和经验有关,向前人的经验讨教,又创造新的经验,为后人所用,由此沉淀下来,便成为了科学的知识。

其次,清明节蕴涵着中国人的人文关怀。

谁说中国人没有终极关怀?

十字架前的忏悔或许因为内心的拷问而显得深沉,但是中国人有自己的方式。

宋代高翥有诗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节祭奠,是一种仪式,但其背后的情和理,又远远超越了仪式的范畴。

在先祖坟前放一挂鞭炮,哭一曲悲歌,烧一沓纸钱,看袅袅青烟腾上天空,继而消散,那一刻,不仅仅是生者向逝者的致意,更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那喧闹芜杂的声音和晦明晦暗的火焰化入青山白云,就像人生流淌在无边无垠的时间里。

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因为有了这天地之间的广阔背景,而显得更加豁达。

所以,清明节虽然是一个怀念的日子,但它不排斥欢乐,就像宋人吴惟信的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个节日也鼓励踏春和愉快的运动。

最后,清明节也渗透着中国人的维新精神。

清明这时节,春风化掉冬雪,万物开始生长,生命开始孕育。

而且,由于纳入了寒食节的节俗,即使是火,也需重新燃烧起来。

有古人以诗自况,“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一个寒窗晨读的学者形象迎面而来。

这里的“新火”,毋宁说是新的希望、新的规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都得告别昨日的沧海桑田,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然,所谓新旧,相反相成。

《诗》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维新就是在已有基础上更好地创新。

小到一家,大到一国,维新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辩证之后的高度自信,相信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相信自己的道路和未来。

我想,清明节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子,它提醒我们怀念,让我们从过去看到现在;它也提醒我们去做规划,让我们充满希望、充满想象力地走向未来。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关于“清明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它来源相对复杂,融合多种社会性节日内容,有着多元化的文化负载。

B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在“春分”之后,从自然规律来看,这个时机适合“种瓜点豆”

C清明时节是一个怀念的日子,清明节到先祖坟前放鞭炮,哭悲歌,烧纸钱,这种祭奠仪式只是为了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致意。

D清明节渗透着中国人的维新精神,因为这个时节万物开始生长,生命开始孕育,人们也告别昨日,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下列诗句,不能表明“清明节蕴涵着中国人的人文关怀”的一项是()

A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B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

C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D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和总结,能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判断相应的农业“时机”,可称得上懂得自然规律。

B中国农业源远流长,离不开经验。

人们不断继承前人经验,又创造新的经验,这些经验沉淀之后便成了科学知识。

C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之所以豁达,是因为哪怕“清明节”这样的节日也不排斥欢乐,鼓励踏青和愉快的运动。

D维新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好创新。

是一种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对自己的道路和未来的自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

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

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补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

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

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

擢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遂城县,迁著作佐郎。

明道中,淮南饥,自诣宰相陈救御之策。

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

既而浚漳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

再迁太常博士、知尉氏县,徙通判忻州。

元昊①反,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

州依山无外城,旨将筑之,州将日:

“州据险,敌必不来。

”旨不听。

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

中外不相闻者累日,人心震恐。

库有杂彩数千段,旨矫诏赐守城卒,卒皆东望呼万岁,贼疑以救至也。

州无井,民取河水以饮,贼断其路。

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徙知莱州。

叶清臣举材堪将帅,召对,改知邢州,擢提点河东路刑狱。

范仲淹、欧阳修复言其鸷武②有谋略,除阁门使,固辞。

进工部郎中、知凤翔府,加直史馆、知梓州,以直龙图阁知荆南。

入判尚书刑部,累迁光禄卿,知潞、晋二州。

以老疾,权判西京御史台,寻卒。

(选自《宋史·张旨传》)

【注】①元昊:

李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

②鸷(zhì)式:

勇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B.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C.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D.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士:

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入。

B.擢:

文中指提拔。

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

C.博士:

文中指学官名。

“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

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旨毛遂自荐。

张旨上书钟离瑾,请求任县尉抓捕盗贼,张旨后来前后抓了两百多个盗贼,在与盗贼格斗时带伤斩杀盗贼几十人。

B.张旨恪尽职守。

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他到宰相那里陈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几十里,引水灌溉田地几万顷,修堤防备水灾。

C.张旨为国立功。

元吴反叛,张旨力排众议修筑外城,战斗中,人心不稳,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张旨与敌人斗智斗勇,守住了州城。

D.张旨被众人举荐,积极进取。

叶清臣称张旨有将帅之才;范仲淹、欧阳修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

张旨走了一条与他的父亲不同的人生道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

(5分)

(2)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

(5分)

(2)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9.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和征人们思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行人攀登蜀道时步履艰难,神情惶恐,以至手抚胸脯叹息的情景。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陈省身的几何人生

陈省身在他23岁时远涉重洋,来到了德国汉堡。

19世纪,德国的数学领导全欧也就是领导全世界,20世纪初此势未衰。

汉堡大学是一战以后才成立的,但数学系已很有名。

系内教授除了布拉施克外,还有ArtinHecke等均极负时望,汉堡大学成为继哥丁根以后新的数学中心。

学校11月开课,10月间布拉施克给陈省身一堆他新写的论文复印本。

陈省身潜心研读,发现其中有一篇证明不全。

布拉施克很高兴,并嘱咐陈省身把它补齐。

一个月后,陈省身把证明补齐,并推广了布氏的结果,写成一篇论文在汉堡数学杂志发表。

此文确立了他在汉堡的地位。

布拉施克的助手凯勒博士写了一本小书《微分方程组论》,发挥法国大数学家嘉当的理论。

书中的基本定理后来被称为嘉当一凯勒定理。

凯勒领导一个讨论班,研读他的著作。

但这理论十分复杂,能坚持听下来的人不多。

陈省身目标始终如一,从中受到了不少教益。

由此,陈省身逐渐认识到嘉当伟大的数学天才。

嘉当的论文素以难读出名。

连著名数学大师韦尔都说:

“嘉当是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但我必须承认我觉得他的书和他的文章一样难读,”但陈省身却渐渐习惯于他的风格,觉得实在是最自然的。

他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嘉当方法在微分几何上的应用。

1936年,陈省身得到了他的博士学位。

他接受了布拉施克的建议,决定去巴黎跟嘉当作博士后研究。

这是陈省身在数学研究发展上的具有决定性的选择。

嘉当是巴黎大学的几何学教授,学生众多,在他办公时间,候见的要排队,要见他一面非常困难。

不到两个月,陈省身以其对嘉当数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受到了嘉当的青睐,特许他隔周去他家一次。

从嘉当家回来的第二天,他往往又会收到嘉当的长信,提及前一天所讨论的问题。

大师面对面的指导,使陈省身学到了老师的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陈省身数十年后回忆这段紧张而愉快的时光时说,“年轻人做学问应该去找这方面最好的人”。

他回忆说:

“当时能理解嘉当工作的人还不多,我得意的是很早就进入这一领域。

熟悉了嘉当的工作。

因此后来我能应用他的发展方向”。

陈省身全力去应付每次的面谈,在巴黎艰苦奋斗了一年。

德法之行奠定了陈省身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陈省身于7月10日告别嘉当,离法经美返国,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学,开了“拓扑学”“外微分方程”等课程。

1939年,他还和华罗庚以及物理系的王竹漠三人合开了一个“李群Liegroups”讨论班,这个班在国内外都算得上是先进的。

那时,陈省身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数学系有王宪钟、严志达、吴光磊等,物理系的有杨振宁、张守廉、黄昆等都选他的课。

这几位学生日后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陈省身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一生的幸运。

尤其幸运的是这些好学生对我的要求和督促,使我对课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昆明六年的“闭门精思”,奠定了陈省身日后在普林斯顿所做的一些著名工作的基础。

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创办时即以数学为主要目的。

初聘的教授有爱因斯坦、韦尔等,人才汇集,不久便成为国际数学中心。

1942年普林斯顿研究院正式邀请陈省身前往访问。

当时大战犹酣,去美途中有很大风险。

陈省身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想要在普林斯顿干出一番事业来,次年,使搭乘美军飞机辗转赴美。

在普林斯顿,他很快见到了爱因斯坦,并能时常和这位大师探讨包括广义相对论在由的各种课题。

抵美仅两个月,陈省身就用自己强有力的独特方法,完成了一个被人们视为“现代微分几何出发点”的定理的内蕴证明,成为整体微分几何的一个经典定理。

1945年,陈省身又发现了著名的“陈省身示性类”,简称“陈类”。

杨振宁有“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的赞叹,认为“陈类”“不但是划时代的贡献,也是十分美妙的构想”。

1946年初,《美国数学会通报》发表陈省身长达30页的重要论文《大范围微分几何的若干新观点》,标志着陈省身作为现代微分几何奠基人之一的历史地位的确立。

相关链接

①陈省身开创并领导着整体微分几何、纤维丛微分几何、“陈省身示性类”等领域的研究,他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

(李靖《遥望天上的“陈省身星”》)

②汉堡大学著名的几何学家布施希克来清华大学演讲,题目是“微分几何的拓扑问题”。

布拉希克的演讲深入浅出,使他大开眼界,深切考虑到去汉堡读书。

这是一次重要而关键的选择。

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

他看到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是所谓“大型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有密切关系,其系统研究,那时刚开始,而他还未曾入门。

(刘刚等《陈省身》)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陈省身到德国后,潜心研读布拉施克新写的论文,发现其中的错误,将其修正,并写成一篇论文在汉堡数学杂志发表,获得老师的赞誉。

B.嘉当的论文难读,著名数学大师韦尔都感叹读不懂他的作品,但陈省身渐渐习惯这种风格,博士论文写的就是嘉当方法在微分几何上的应用。

C.由于对嘉当数学思想的深刻理解,陈省身被特许隔周去嘉当家一次,并且在回来的第二天就会收到嘉当的长信,提及前一天所讨论的问题。

D.陈省身受到普林斯顿研究院的访问邀请时,正是战争时期,途中风险很大,可他抑制不住对数学研究的满腔热情,搭乘美军飞机辗转赴美。

E.这篇文章截取了陈省身数学研究过程中的片段,用朴实的语言赞美了这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家对数学工作的不懈追求以及卓越贡献。

(2)为什么说德法之行奠定了陈省身一生学术事业的基础?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除了天赋和对数学的爱好外,陈省身在数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还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陈省身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学的经历反映了优秀人物的可贵品质,请指出这些品质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自己有什么启示意义。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5.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喜欢把车开得飞快,而且对自己在过去三十年的驾车生涯中从未因违反驾驶条例而受罚这一事实颇为_________。

②从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的成立,到轰轰烈烈的打虎反腐,再到国企改革快速破冰,本届政府的改革决心已成为__________的事实。

③放眼整个中国足坛,像李铁、郝伟这样能够追随高水平外籍教练组学习的青年教练寥寥无几。

本土教练的生死存亡,中国足协__________。

A.自得其乐众目睽睽义不容辞B.自鸣得意众目睽睽责无旁贷

C.自鸣得意众目昭彰责无旁贷D.自得其乐众目昭彰义不容辞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节期间,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猴年专题展览,展出中国各种以猴为原型的石雕、木雕、玉雕、绘画等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

B.截至晚会结束,收看了央视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的观众达6.9亿人次,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为30.98%,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略有增长。

C.《新闻联播》播出的相关报道,引发了社会对儿童看病难的高度关注,多部门对此展开调研,积极解决儿科“一号难加、一床难求”的现实。

D.2月8日清早,从台北搭乘高铁来台南的魏悌香马不停蹄与正在灾区开展前期工作的两岸基督教团体同仁开会,讨论具体工作项目。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城市起源于市场,而市场则来自于社会分工。

人类不断追寻更好的生活质量,就需要不断拓展资源范围,以更高的效率将资源转化为生活条件,从而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

________,这就需要交易市场。

除了农业,凡是对土地依赖性小的劳动产品的生产主体都会向交易中心聚集,并逐渐演化为一个具有自组织力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城市。

A.社会分工虽然割裂了需求和产品的时空一致性,但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B.社会分工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割裂了需求和产品的时空一致性

C.社会分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把需求和产品的时空一致性绘割裂了

D.社会分工在割裂需求和产品的时空一致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①________,环境、条件、机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②________,就像树上的叶子,看着相似,其实不同。

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

比如有的人性格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

因此③____________

17下面是“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16中国唐山)标识”,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寓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6分)

6、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月13日,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第二天,全世界都在为遇难者哀悼的时候,明星范玮琪在微博上晒出孩子的照片,网友恶语相向:

“自己的‘小确幸’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事后,范玮琪发表了另一条微博,意在为遇难者祈祷,却难以平息网友的愤怒。

一而再,再而三,随着事件的发酵,网友们对范玮琪“晒娃”的批判已经不只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升级为人们宣泄负面情绪的一个出口。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

高二语文答题纸

二.文言文阅读

7.翻译(10分)

(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名言名句默写(6分)

(1).

(2).

(3).

12.(25分)

(1)(5分)

 

(2)(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