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785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 华东师大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阳光教案知识点+练习华东师大版

第三章阳光

重点:

阳光的组成;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概念及其应用;

选择题:

阳光组成;

复色光,单色光的应用;

紫外线、红外线的应用;

彩虹;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防治;

填空题:

光的反射的应用;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定义: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

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

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1、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

反射面平滑。

应用: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

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

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

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

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

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

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

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

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

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

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

汽车后视镜

练习: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

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紫外线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通过的传播的透明物质,

均匀介质是指两点:

一是同一种介质。

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

m/s。

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3/4。

总之,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

通常情况,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以3.0×

m/s。

2、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可包括两点:

一、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可记作: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间。

二、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见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是要明确以下几点:

(1)、反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切不可当作它们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2)、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即平面镜上,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3)、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什么是虚像呢?

以发光点为例,它射出的光线经镜子反射(或折射)后,反射(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光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

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叫做发光点的虚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呢?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

是不会改变的。

但人们往往以为

像“变大”了,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四、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五、正确理解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

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对上述规律有几点注意: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和界面的夹角。

同样,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是和界面的夹角。

(2)、光线射向两种透明物质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3)、光垂直射向两种透明物质界面时,通过分界面后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时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零度。

(4)、光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时,如果增大或缩小入射角,折射角就随着增大或减小。

光从透明物质射入空气时,如果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但如果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全部反射现象,这时没有折射光线。

(5)、折射现象的光路是可逆的。

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

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呢?

(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

(2)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3)接收方法上的区别:

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收到。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__________才会沿直线传播。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___________。

除此以外,_____、______等现象也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V=________m/s。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_____,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__km/s

练习: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皮影戏这种现象在物理上可用来解释。

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多,试举一例:

2.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以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日食、月食的形成

3.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先靠近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

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二、光的反射

(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__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_________。

(2)内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_____;_____等于______。

简单的说就是“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当光线垂直照射到物体的表面上时,入射角等于_____度,反射角等于____度。

(3)平面镜成像规律: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___像;像与物____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_____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就会看到物体的像

练习:

1.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

2.在如图1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利用反射成像的是

3.关于光的传播与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90º

C.镜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D.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0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B.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不遵循反射规律

C.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反射光线的速度小于入射光线的速度

5.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近.

6.岸边的柳树,在水中的倒影和在地上的树影,这两者的成因是()

A.都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B.前者是光的反射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都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D.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7.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

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如图2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º,则反射角是______度。

9.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_________道理解释。

10.图4中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o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11.如图5所示,Sˊ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

12.图6是两条反射光线,找出光源S,并把光路补充完整。

13.图7作出由A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的的光线

14.图8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

玻璃板做实验;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光的折射

(1)定义:

光从一种透明的介质_____入另一种透明的介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_____。

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发生_____现象,另一部分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_____现象。

(2)内容: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______;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线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注意]:

不论是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还是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空气中的“角”总是大于其他介质中的“角”。

光疏介质中的角比较小。

(3)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练习:

1.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中“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

2.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射入____时发生的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像。

 

3.如图1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是入射光线,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折射角为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

4.图2中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

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

则____是OA的入射光线

5.一束光线射到三棱镜(玻璃制成)上,如图3所示,画出这束光线穿过三棱镜的大致传播方向。

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

7.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8下列各个光路图中,能反映光从水斜射如空气中的是()

【例题选讲】

例1、百米赛跑是计时员为什么一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按动秒表,而不是等听发令枪的枪声计时?

答:

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当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计时员耳朵里,时间差不多已过了0.3s,这样的计时,当然不正确,误差较大,而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火光传播到终点的时间只有3.3×10-7s,不会影响计时的正确性。

例2、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光滑平面上,入射角为25°,当入射角增大1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多大?

答:

因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就是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入射角增大多少,反射角也增大多少,因为入射角=25°+15°=40°,则反射角=4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

40°+40°=80°。

例3、如图甲所示,A、B两点在平面镜前,现在要使A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B点,试用作图法求出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

解:

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找出A点在镜中的像,如图乙所示,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交镜面于M点,并延长至A'使A'M=AM,则A'点为A的像,连接A'B交平面镜反射面于O,则O点就是光线射到平面镜的入射点。

例4、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折射角各是多少?

MN的右方是什么物质?

解:

过O点作MN的垂线EF即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AO、OB和OC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则入射角∠AOE=60°,折射角∠COF=30°。

因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故MN的右侧是空气。

巩固训练:

一.填空题

1.大城市建盖的一些大楼由于使用玻璃做幕墙,使太阳光发生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城市污染.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它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发现的;

第5题图

4.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二.选择题

7.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9.在没有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10.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可以()

A.小于0.05mmB.等于0.05mm

C.大于0.05mmD.任意值

1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精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问有相互作用力

三.综合题(每图2分计52分)

12.⑴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阳光的组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15×3=45分)

1、白光经棱镜色散后,再经过相反放置的棱镜,各种色光又能复合成白光。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白光由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

B、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C、复色光必须由七种单色光组合而成

D、复色光经过棱镜后,其中的各色光可“分离”出来

2、受到下列电磁波辐射时人体最能感到热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X射线

3、下列电器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微波炉B、消毒柜C、电视机D、电冰箱

4、在海边游泳时,对人的皮肤伤害最大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X射线

5.下列关于空中出现彩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彩虹一定是弧形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D、彩虹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

6、下列各种光不属于复色光的是()

A、阳光B、红光C、蜡烛火焰发出的光D、白炽灯光

7、下列现象不属于色散现象的是()

A、雨后彩虹B、阳光经三棱镜后变成7种色光

C、阳光经钻石后变成几种色光D、霓虹灯发出的五颜六色。

8、可用于医院的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的是()

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紫外线

9、银行的自动门,是利用哪种射线的遥感技术()

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可见光线

10、下列光经三棱镜后能发生色散现象的是()

A、红光B、黄光C、蓝光D、白光

11.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树叶为绿色,是因为()

A.叶片吸收绿色光B.叶片反射绿色光

C.阳光在叶片上发生了折射D.叶片与阳光发生绿色反应

12、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的是()

A、物体本身的颜色B、物体反射的色光

C、物体透过的色光D、照射光的颜色

13、三棱镜能分解白光是因为()

A、白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B、白光是复合光

C、不同的色光波长不一样,折射角度大小不同D、以上都对

14、人有一定的体温,所以人体不断向外发射()

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γ射线

15、在白纸上写上红、蓝、黑、紫四种颜色的字,戴上红色眼镜去观看,其中看不见的字是()

A、红色的字B、蓝色的字C、黑色的字D、紫色的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6、阳光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

17、早在1664-1666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做了关于阳光________的一系列实验,从而揭开了自然界色彩。

18、如图所示,将一束白光投向三棱镜后会在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带,从a到b,各种色光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现象。

19、“非典”时期,有一种测温仪,只要在额头前照一下可知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_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测温仪。

日常生活中晒衣服、晒棉被是利用太阳光中___________的杀菌能力来去除细菌、霉菌、病菌等有害人体的微生物。

20、不能再发生色散的光叫__________________,由两种以上的__________组合成的光叫做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

21、植物的生长依赖于______________部分,促使叶绿素形成主要依靠吸收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能量。

22、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_______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_______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________色。

23、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混合而成的。

这三种基本色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条彩虹飞架蓝天,这是大家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彩虹的最上边的是________颜色,

彩虹形成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阳光是一种_________光,形成彩虹中的紫光是_________光。

25、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如蓝色玻璃只能透过________;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如绿树只能反射_________。

三、分析题(每题6分,共18分)

26、阳光使我们周围的事物变得五彩缤纷,阳光又给我们带来温暖。

请你设想: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阳光,将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至少说出两点)

27、一个爱研究的园丁想,植物的叶片多数是绿色的,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的缘故,于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