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582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10光合作用

10光合作用

1.(2019届育才中学)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分解

B.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使色素带扩散均匀且比较直

C.画滤液细线时需迅速重复多画几次以增加色素的含量

D.滤纸条上相邻且距离滤液细线最远的两条色素带呈橙黄色和黄色

2.(2019届安宜中学)下图是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叶黄素,②是胡萝卜素,它们是类胡萝卜素

B.③是叶绿素b,其含量最多

C.④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慢

D.菠菜叶如果摆放时间过长,实验中③④色素带宽度会变窄

3.(2018届天津红桥区联考)下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

B.②的进行与⑤⑥密切相关

C.蓝藻细胞中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叶肉细胞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⑥中O2的吸收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

4.(2019届燕岭学校)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B.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和Ⅲ的某过程

C.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5.(2018届宁德市级联考)下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

B.过程①产生NADH,过程③消耗NADPH

C.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增加

D.过程③中A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6.(2018届达州市级联考)下图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D为不同的反应过程,①~④代表不同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和过程D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发生在生物膜上

B.强光时,NADPH的合成速率明显大于物质②的生成速率

C.过程D产生的ATP能在过程B中大量用于(CH2O)的合成

D.过程D产生的CO2用于过程B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7.(2019届双鸭山一中)将线粒体浸入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将叶绿体浸入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其他环境条件适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不产生气泡,后者产生气泡B.前者产生气泡,后者不产生气泡

C.两者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D.两者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

8.(2019届龙胜中学)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进行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对应的反应式如下。

分析反应式1和反应式2,反应式l:

6CO2+12H2O

C6H12O6+6H2O+6O2;反应式2: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式1和反应式2属于可逆反应

B.反应式1不适合于蓝藻,但反应式2适合于蓝藻

C.叶肉细胞内葡萄糖中的氧不可能转移到水中

D.叶肉细胞内CO2中的氧不可能转移到氧气中

9.(2018届大连八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产生的气体阶段都有水的参与

B.用H218O浇灌植物,周围空气中的H2O,O2,CO2都能被检测到放射性

C.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可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提供原料

D.C02在叶绿体中的固定过程伴随着ATP和[H]的消耗

10.(2018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两株同种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在14点时三碳化合物含量比10点时高

B.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

C.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

D.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11.(2018届合肥九中)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该植物在30℃、CO2浓度一定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B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降低

B.若将CO2浓度降低,则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将会变小,C点向左下方移动

C.当光照强度为X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中A点将向上移动,B点将向右移动

12.(2019届武威六中)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含量高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13.(2018届綦江实验中学)下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且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代表O2吸收量,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若A代表CO2释放量,E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C.若A代表CO2释放量,若提高大气中CO2浓度,E点不移动

D.若A代表O2吸收量,图示曲线是环境温度为25℃时测定的,当环境温度上升至30℃,B点下移

14.(2019届黄冈市级联考)选取长势相同的豌豆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培养在CO2浓度为0.05%、0.05%、0.01%的密闭装置中,甲、丙两组适当遮阴,乙组不遮阴,在一个无云的晴天,测得三组幼苗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I、Ⅱ、Ⅲ分别表示乙、甲、丙组植株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

B.图示时间内,曲线Ⅱ所示植株体内有机物总量在a点对应时刻最少

C.在h点对应时刻,曲线I对应植物的产O2量比曲线Ⅱ对应的植物多

D.曲线Ⅲ在d点后趋于稳定,原因是CO2浓度太低限制了净光合作用速率提高

15.(2018届胶南八中)某研究小组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温度恒定的暗室中,给予特定光强度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其中在t0-t1CO2含量充足、t1-t2期间进行适度遮光,测得钟罩内O2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与t0相比,t1时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较高

B.若在t1-t2时段,给密闭钟罩内补充适量CO2,植物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C.若在t2-t3时,进一步增强光照,植物的光合速率可能不再升高

D.整个实验过程中,植物叶肉细胞释放的O2量为d-a

16.(2018届陕西省级联考)图1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图2表示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点和20〜24点

B.图1的阴影部分可表示6〜19点有机物的积累量

C.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

D.图2的C点时,每个细胞合成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17.(2018届莆田一中)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单位:

小时)。

对以下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A.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的4倍

B.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C.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D.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mg

18.(2019届哈尔滨三中)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漂浮刚毛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光合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CO2的浓度必须相同

B.测定呼吸速率时,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供氧充足

C.若连续光照,则35℃时漂浮刚毛藻的净光合速率最大

D.若连续光照且温度保持在40℃,则漂浮刚毛藻有可能死亡

19.(2019届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将小球藻置于盛有NaHCO3稀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该容器中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0~15min净光合速率不变

B.0~15min光照强度小于15~20min

C.15~20min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D.若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O2的含量降低

20.(2019届牡丹江一中)下列现象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晴朗的中午将温室大棚开口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B.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C.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答案】C

【解析】剪碎的绿叶放入研钵后应该依此加入二氧化硅(充分研磨)、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A正确;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使色素带扩散均匀且比较直,防止色素带不整齐,B正确;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待滤液干后,还要重复画几次,C错误;实验成功后的结果应该可以清晰看到滤纸条上有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D正确。

2.【答案】D

【解析】①是扩散速度最快胡萝卜素,②是叶黄素,A错误。

③的含量最多,应该是叶绿素a,B错误。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高的扩散速度快,④的溶解度低扩散速度慢,C错误。

菠菜叶如果摆放时间过长,叶绿素会被破坏,导致③叶绿素a,④叶绿素b的色素带宽度变窄,D正确。

3.【答案】C

【解析】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③光反应过程,A正确;植物细胞②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⑥有氧呼吸过程密切相关,B正确;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发生在光合片层上,C错误;图中③光反应过程O2的产生量小于⑥有氧呼吸过程O2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D正确。

4.【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只能为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

无氧呼吸过程(④)和有氧呼吸过程(⑤)产生的ATP能够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A错误;Ⅰ代表光反应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Ⅲ代表呼吸作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因此,生理过程Ⅰ和Ⅲ(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均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B正确;过程③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④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⑤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光反应(阶段Ⅰ)生成的[H]只能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

5.【答案】D

【解析】过程①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③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过程,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A错误;过程①产生NADPH,过程③消耗NADH,B错误;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不一定增加,因为还有其他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还要通过呼吸消耗有机物,C错误;过程③中ATP的合成需要能量,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是ATP的水解,释放能量,与吸能反应相联系,D正确。

6.【答案】D

【解析】过程A为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完成;过程D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分别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完成,A错误;在光反应阶段中,物质①为氧气,物质②为NADP+,物质③为ADP和Pi。

强光时,如果光合速率稳定,则光反应中各种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暗反应中各种物质的产生速率应基本相等,即NADPH的合成速率基本等于物质②的生成速率,B错误;过程B为暗反应,暗反应中合成(CH2O)所需的ATP基本都来源于光反应合成的ATP,而不是大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错误;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首先需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生物膜,再穿过叶绿体的两层膜才能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固定利用,所以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D正确。

7.【答案】A

【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被继续分解,将线粒体浸入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不会产生气泡;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叶绿体浸入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可以发生光合作用,产生气泡。

综上所述,A正确。

8.【答案】B

【解析】反应式1和反应式2属于不可逆反应,因为两个反应的场所、酶和能量等都是不可逆的,A错误;因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因此反应式1不适合蓝藻,反应式2适合蓝藻,B正确;叶肉细胞中葡萄糖中的氧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转移到CO2中,而CO2中氧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移到水中,C错误;叶肉细胞内CO2中氧通过光合作用转移到糖类和水中,叶肉细胞也可以利用生成的水做原料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水中的氧又转移到氧气中,D错误。

9.【答案】D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O2,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因此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阶段都有水的参与,A正确;用H218O浇灌植物,被植物吸收后,大部分H218O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在植物周围的空气中,少部分H218O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代谢过程,H218O参与光反应阶段会被分解产生[H]和1802,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与丙酮酸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18O2和[H],所以周围空气中的H2O、O2、CO2都能被检测到放射性,B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O2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H2O,C正确;CO2在叶绿体中的固定过程不消耗ATP和[H],C3的还原过程伴随着ATP和[H]的消耗,D错误。

10.【答案】B

【解析】在图丙中14点时因为二氧化碳供应减少,所以图甲中14点时C3是减少的,A错误;由丙图可知密闭的装置内经过一天的时间氧气量是比开始时下降的,说明甲一天中消耗了有机物,而图丁显示氧气最终比开始时有所上升,说明乙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B正确;由图可知甲是密闭的,在ab段光合速率下降是因为二氧化碳的限制,而乙是开放的cd段光合速率的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的减弱,C错误;e点时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而不是停止,D错误。

11.【答案】D

【解析】与B点相比较,C点时光照强度高,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C3的还原加快,因此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降低,A正确;若将CO2浓度降低,则CO2的固定过程减弱,生成的C3减少,C3的还原过程减弱,造成[H]的积累,进而引起[H]合成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均变小,C点向左下方移动,B正确;当光照强度为X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能进行,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C正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则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图中A点将向上移动,B点将向左移动,D错误。

12.【答案】A

【解析】甲图中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a点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和酶的数量,A正确;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增加,产生的ATP和[H]增加,因此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还原量多,C3含量减少,生成C5的速率快,B错误;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有可能下降,因为超过最适浓度,酶的活性降低,C错误;图中M、N、P三点均为三条曲线的限制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温度,D错误。

13.【答案】B

【解析】若A代表O2吸收量,则随光照强度的增大,从外界吸收的O2量逐渐减少,说明光合作用生成的O2被有氧呼吸所利用,所以光合作用是从O2吸收量减少开始的,即在D点之前光合作用已经进行,A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则E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所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因此E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可能是CO2浓度,若提高大气中CO2浓度,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B正确,C错误;已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A代表O2吸收量,图示曲线是环境温度为25℃时测定的,当环境温度上升至30℃时,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B点则上移,D错误。

14.【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I、Ⅱ、Ⅲ分别表示乙、甲、丙组植株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A正确;由图可知,Ⅱ曲线有机物总量在c点时最少,因为此时刻净光合速率为0,还没有进行有机物的积累,B错误;h点时甲植物和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而乙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甲植株,所以乙产生氧气量较多,C正确;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低,限制净光合作用速率提高,所以d点后曲线趋于稳定,D正确。

15.【答案】D

【解析】t0与t1相比,t1时进行适度遮光处理,光反应减弱,产生的[H]和ATP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少,所以植物叶绿体内的C3含量较高,A正确;由于在t1-t2期间进行适度遮光处理,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所以给密闭钟罩内补充适量CO2,植物光合速率基本不变,B正确;由于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将不再增加,所以若在t2-t3时,进一步增强光照,植物的光合速率可能不再升高,C正确;整个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氧气增加量为d-a,玻璃罩内氧气增加量=植物叶肉细胞释放的O2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因此植物叶肉细胞释放的O2量=d-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D错误。

16.【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图1中0〜5点和20〜24点氧气吸收速率一直保持最大,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图1的阴影部分可表示6〜19点有机物的积累量,B正确;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图2的C点时,每个细胞合成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含有叶绿体,D错误。

17.【答案】D

【解析】从左图可知,氧气的吸收量反映的是呼吸速度,所以呼吸速度在20℃下是10℃下的2倍,A错误;在10℃、5klx的光照下,经过2h,产生的净氧气量为6mg,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1,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1)÷2=3.5mg,B错误;直接从右图比较,在5klx光照下,10℃时净释放的氧气量比20℃时多,因此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多,C错误;在20℃、10klx光照下,经过2h,产生的净氧气量为10,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2,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12÷2=6mg,D正确。

18.【答案】D

【解析】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时,单一变量是温度,则无关变量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相同,A正确;测定呼吸速率必须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应该在无光条件下测定,且氧气充足,B正确;题干曲线图中,35℃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C正确;4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大于零,可以正常生长,D错误。

19.【答案】B

【解析】0~15min,该容器中O2浓度随时间的递增而逐渐增大,说明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A错误;0~15min,该容器中O2浓度随时间的递增而逐渐增大,而15~20min该容器中O2浓度维持在最大值,说明0~15min净光合速率小于15~20min,而15~20min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错误,C正确;若20min后停止光照,则光反应停止,H2O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O2的反应停止,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中O2的含量降低,D正确。

20.【答案】B

【解析】晴朗的中午,大棚内的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了较多的二氧化碳,将温室大棚开口可以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A正确;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B错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大量增殖,浮游藻类死亡后遗体的分解消耗的大量氧气,引起鱼类缺氧死亡,C正确;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消耗,从而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