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987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1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8页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8页
亲,该文档总共1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docx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备课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4、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

2、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百分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3、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4、能理解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极其基本特点,知道它们的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

1、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的实际意义。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5、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3、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5、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

6、能从报纸、杂志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四)综合应用*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如:

1、数学与生活2、数学与购物

(五)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

(一):

小结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整理与复习

(二):

小结四、五、六单元的内容。

总复习:

总结本期学习的内容: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二、教学思考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对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注重运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极其表面积和体积,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引导学生根据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量描述数据。

本学期的教学要求是: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课时安排

1.分数乘法:

8课时

整理与复习

(一):

2课时

2.长方体

(一):

9课时

整理与复习

(二):

3课时

3.分数除法:

9课时

4.长方体

(二):

9课时

数学与生活:

2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8课时

数学与购物:

(估计费用)1课时

6.百分数:

11课时

(购物策略)1课时

7.统计:

7课时

(包装的学问)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所需课时

8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

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1、在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时,要结合教科书上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操作活动,注意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2、学习时,学生往往会忽略分数乘法的意义,只注重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因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去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体会分数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题

分数乘法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3交流:

哪种方法简便。

4.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学生列出算式3×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全班进行交流。

+

+

=

=

=

+

+

=

=

(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二、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意义: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题: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法则:

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

+

+

=

=

教学反思:

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后,我提出“你觉得那种方法比较简单,的问题,经过几分钟的争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并且找到了“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结论。

这样,大家经过在小组中争论交流,探索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有效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课题

分数乘法

(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

=21×

=

教师:

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数字信息

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3。

2、提出问题,并解决。

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6×1/2=3(个)

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板书:

6×1/3=2(个)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学生计算

 

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学生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高数字问题。

 

6×1/2=3(个)

复习上课学习内容、为本节学习做准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二、试一试

1、创设“今年几岁”的情境。

图文结合,仔细观察

2、解决问题

(1)小兰今年几岁?

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

(2)小强今年几岁了?

方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练一练第1题,将法则与分数相结合。

2、计算

3、利用分数乘整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打开教科书P5页

 

列成算式:

36×1/4

 

回顾通过比较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利用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二)

6×1/2=3(个)

6×1/3=2(个)

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突出了类比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呈现的已知条件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淘气有几个苹果?

笑笑有几个苹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先用图形表示出“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3”,再列出算式,最后尝试解释算式表示的意义。

这样把将分数意义以图的形式呈现,做到“以形论数”,在通过对图的理解抽象出问题实质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求6的1/2是多少”都用乘法,进而列出算式,完成“以数表形”,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

课题

分数乘法(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

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

2、出示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1/2=1/4

1/4×1/2=1/8

3、折一折

(1)引导学生折一折

学生仔细听,教师介绍我国古代著作

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来表示,可以四人一组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

3/4×1/4=?

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反馈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1/5=2/15

1/4×2/3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

三、巩固练习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2/5×1/3

2、计算

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

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学生独立思考

2、完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结果

学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4×8/91/2×9/7

3/8×6/75/24×6/5

2/9×6/7

根据自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

再次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2×1/2=1/4

3/4×1/4=3/16

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以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

使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感受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

课题

分数乘法(三)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能进行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会应用。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分数乘法练习

1.算一算:

4/5×1/2=1/3×5/6=

5/8×2/7=2/3×4/7=

3/7×2/3=4/5×1/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每小时织布8/9千米,2/3小时织布多少千米?

 

二、课后练习

1.练一练第5题

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后,自己提出分数乘法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完成后说说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读题后说说这道题要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

8/9×2/3=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为题。

 

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提高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教学的意识。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练一练第6题。

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大家一起订正。

3.练一练第7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三、数学故事

指导学生看图

 

四、布置作业

伴你成长

学生完成时要注意应用题的解题格式和要求。

 

看图分析图中出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能提出有关的问题。

并说说为什么?

 

通过本题计算在月球和火星上的体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用故事的形式将分数乘法结合到生活问题中。

并能加以解决。

 

课题

练习一

(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完成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1、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2、列式计算

1000×

=

1000×

=

3、反馈

1、学生读题

2、分析题意

3、列式计算

4、集体订正

运用乘法中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完成练习第3题

4、完成练习

4-7题

1)这些题目都是分数乘法在具体中的应用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说说这些分数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说说你让计算是怎么做的,根据是什么?

1、学生仔细读题

2、分析题目

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通过计算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大量的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练习板书: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反思:

通过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学习来看,少数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思路不够清晰、分析数量关系顾此失彼,解答应用题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加强此方面的训练。

 

课题

练习一

(2)

课型

新授课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1、完成练习第8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

如:

七折:

50元

50×7/10=35元

八折20元

20×0.8=16元

或20×8/10=16(元)

说一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1、学生观察图文

2、讨讨“七折”、“八折”的意思

3、交流

4、分数表示

5、再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问题。

给予肯定,对质量单位的换算巩固。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完成练习第10题注意:

“吨”和“千克”的换算。

3、完成练习第11题

 

引导学生先算再验证结算的结果的合理性。

1、复习单位换算

2、读题,理解题意。

3、列式计算。

4、全班交流。

1、学生先估算

2、进行精确计算

3、比较方法

交流反馈

通过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板书习题:

 

教学反思:

加强对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解答能力的培养,重点解决理清解题思路,借助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的难点,达到较好的运用。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点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等。

本单元主要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表面积”“露在外面的面”(探索活动)。

在本册的第四单元还将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容积。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求它们表面积的方法。

3、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实践第一”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表面积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立体的空间观念。

五、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教材中的附页1和附页2.

六、课时安排:

1、长方体的认识……………………………………………2课时

2、展开与折叠………………………………………………1课时

3、长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4、露在外面的面……………………………………………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其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

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如:

长方形、正方形等,我们还认识许多立体图形。

出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

二.探索活动,

1.师:

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1)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2)教师参与到交流当中。

 

1.引导学生说一说:

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

 

1.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1〉用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来观察棱的特点。

2〉根据统计图的要求,来测量,找出表格中要填的内容。

3〉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4〉集体反馈。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入手,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直观经验,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经过认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听取学生的反馈

1)从面开始:

教师小结:

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鼓动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

3)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

4)棱有什么特点?

5)顶点有什么特点?

3.整理归纳:

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