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038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docx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项目申报书

内部*绝密

 

项目咨询

 

审核通过,存档整理。

受控资料,禁止外传。

XX市XX区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

 

项目名称:

XX县优质粮食种植

主管单位:

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项目单位:

XX县XXX专业合作社

 

目录

项目概要1

1合作社基本情况2

1.1合作社概况2

1.2运营情况3

1.2.1主业发展情况3

1.2.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财务及分配情况4

1.3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4

2项目立项背景4

2.1项目必要性分析4

2.2优势分析5

2.2.1技术优势5

2.2.2资源优势6

2.3市场分析7

2.3.1市场前景预测7

2.3.2风险分析9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9

3项目目标10

4项目建设方案11

4.1主要建设内容11

4.1.1建设地点11

4.1.2农艺措施11

4.1.5经营管理模式17

4.3项目组织与管理18

4.3.1项目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18

4.3.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9

4.3.3进度安排19

4.3.4管理措施20

5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21

5.1投资估算依据21

5.2总投资估算21

5.3资金来源21

5.4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22

5.4.1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使用22

5.4.2财政资金管理22

5.4.3自筹资金管理23

6效益分析24

6.1经济效益分析24

6.2社会及生态效益24

6.2.1社会效益分析24

6.2.2生态效益27

7综合评价28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XX市XX区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优质粮食种植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

XX市XX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建设单位:

XX县XXX专业合作社、XX县XXX专业合作社、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

·项目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地点:

XX市XX区XXXX村、XX、XX村

·建设性质:

扩建种植项目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优质粮食种植9000亩,XX县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购良种、品种改良、滴灌,购置购置农机、技术推广示范,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13—2015年

·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2040万元,每年投资680万元。

其中:

年投资购良种72万元、技术推广示范99万元、品种改良60万元、滴灌200万元、购置农用机械249万元。

·资金筹措:

(1)拟申请中央财政扶持资金13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额的66.2%;

(2)合作社自筹6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额的33.8%,计入项目资金。

1合作社基本情况

1.1合作社概况

该项目以XX县XX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建设单位,并与其他4家合作社共同签定合作协议,共同开发。

其基本情况如下:

(1)XX县XX专业合作社

位于XX县XX镇XX村,距城18公里,主要从事无公害蔬菜、玉米育种的生产、销售。

现已在XX镇XX村硕基塘征地8800平方米,已建900立方冷库一座、办公室5间、有多媒体培训教室一间,公司固定资产671万元。

现有员工28人,其中:

管理人员6人,生产技术人员18人,其他工作人员4人,每年使用季节性零工3685人次。

本社设理事会、综合组、生产组、技术组、财务组、市场组等机构,分别设立理事长、副理事长、综合组长、生产组长、技术组长、财务组长、市场组长等职务。

合作社办公地点位于XX县XX镇XX村19组,办公地点稳定,相关管理制度健全。

目前已形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产业的粮食、果蔬基地,且该合作社经常组织会员开展“标准化栽培技术、统一引进良种、统一销售”等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XX县XX专业合作社自2010年7月成立以来,现合作社有社员403人,带动3300余户发展种植粮食及商品蔬菜5108亩。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2009、2010年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在XX镇XX村建成目前XX市规模最大、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蔬菜基地。

合作社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本地企业、引进企业的通力合作,合作社规范管理,诚实守信,很好的实现了基地社员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在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培训指导下,逐步提升了蔬菜种植和管理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作社2012年共实施辣椒订单生产面积2000亩,玉米育种1000亩。

在XX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研究所、XX市农业环境监测站、XX县园艺技术推广所等单位的指导下,按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组织农户规范生产,由合作社统一管理。

XX县XX专业合作社2012年被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评为省级示范社。

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合作社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成员与本社业务交易量依比例量化为每个成员所有的份额,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作为可分配盈余分配的依据之一。

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本社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或者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组织实施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按决定的数额和方式参加社会公益捐赠。

本社及全体成员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XX。

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从事粮食、果蔬等种植和销售,合作社成立一年以来,发展社员60户,农民以土地入股建立种植基地300亩,2013年已扩大粮食种植面积1082亩。

种植基地位于XX镇XX村19组,对当地农户种植粮食、果蔬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012年成立合作社以来,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规范管理,诚实守信,很好的实现了基地社员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带领村民发展粮食、苹果及蔬菜产业及果业经营,成为本社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3)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

成立于2011年6月13日,合作社地址在XX县XX镇XX村第二村民小组。

该合作社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种植面积1021亩,附带种植经济林果,现已种上优质核桃树35亩,长势良好,其余的土地用来种粮食作物,在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成员的种植管理技术提高了,通过配土施肥,科学管理,合作社运作效果明显。

(4)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

XX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3月,注册资金50万元,主要从事粮食、水果、蔬菜种植及销售,合作社成立1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粮食基地923亩,水果、蔬菜基地50亩,种植基地位于XX镇XX村11组,对当地农户种植果树起到较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5)XX县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XX市XX区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XX县XX镇XX村14组,成立于2012年3月,注册资金50万元,主要从事粮食、蔬菜种植及销售。

合作社成立一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粮食基地682亩,蔬菜种植基地50亩,对当地农户种植蔬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1.2运营情况

1.2.1主业发展情况

以XX县XX专业合作社为主的5家合作社,自建立合作社以来,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四统一”的合作模式,即“统一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对合作社会员进行“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现场会、科技立项、信息上网、培养经纪人、产品销售”等各项指导服务。

合作社主要以粮食、果蔬种植、销售为主导产业。

自2010年以来,5家合作社共建立粮食、苹果、葡萄、蔬菜优质生产基地9000多亩,培育本村种养大户20家,销售各类农产品达5万吨,带动5860户。

合作社净资产超过1180万元以上。

由于各类基地建设仅有三年,目前还未产生盈利。

1.2.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财务及分配情况

由于建立基地时间短的限制,项目申报前一年度,项目没有收益,全部支出成本为1180万元。

1.3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在5家合作社中,只有XX县XX专业合作社在2009、2010年获得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支持,得到得到了中央财万元、省财政万元,市财政万元资金。

在各级部门、区财政对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有效监督,让合作社对财力、物力的得到有效保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在XX镇XX村建成XX市规模最大、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蔬菜基地。

XX县XX专业合作社2012年被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评为省级示范社。

2项目立项背景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XX县概况

XX市XX区位于云南省XX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

东邻贵州省XX县,南接本市鲁甸县,西隔金沙江与四川省金阳县相望,北与本市的彝良、大关、永善三县相连,是XX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地理座标为东经103°08′-103°56′,北纬27°07′-02°39′。

属于高原湖积盆地,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沃。

最高海拔3364米,最低海拔480米,相对高差2884米,区内2000米以下面积占35%,2000-2400米之间占41.5%,2400-2800米占14.1%,2800-3364米占9.4%,总体情况山区占67%,坝区占33%。

全区有国土面积2167平方公里,区辖14个乡、3个建制镇、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有129个村民委员会和4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80个村民小组,1064个自然村。

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16个民族,总人口8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26万人。

2012年全区耕地面积125.37万亩,其中水田7.13万亩,占5.7%,旱地118.24万亩,占94.3%。

经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培育,XX县初步形成了粮食、苹果、蔬菜、生猪、烤烟和劳务6大经济支柱产业,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粮食总播种面积80.48万亩,其中:

水稻7.12万亩,玉米24万亩,马铃薯39.37万亩,小春粮食种植面积9.99万亩,总产量24.2万公斤。

苹果种植24万亩,产量32万吨;烤烟种植7.58万亩,收购烟叶23.5万担;蔬菜种植15.5万亩,产量34.1万公斤。

种养业总产值达18.09亿元。

全区农业生产总值17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2.1.2项目区概况

XX镇位于XX县西部,东与XX镇、XX镇相连,北与XX镇毗邻,西南同XX县龙树乡、茨院乡、小寨乡接壤。

地势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地势平坦,多为良田。

全镇国土面积109.39平方公里,辖XX、XX、XX、XX、顺山五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12446户,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农业劳动力2.1万人)。

全镇现有耕地5.5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旱地3.5万亩。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

项目区位于XX镇南部,涉及XX、XX、XX、XX4个村民委员会,国土面积65.08平方公里,村委会辖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478人9531户,有耕地4.45万亩,其中水田1.53万亩,旱地2.92万亩。

粮食作物主产玉米、水稻、马铃薯,经济作物主产烤烟、苹果、辣椒等,畜牧业以生猪为主。

项目区有“XX水库”南干渠通过,有骡马河水库、官闸水库、白虎山水库、荒冲等水库、碗花厂水库等作为灌溉水源,有已经实施的XX村XX塘和XX村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及其他水利设施,大大改善了辖区内的农业生产条件。

项目区现有7家企业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粮食、蔬菜、经济林果基地1.5万亩。

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现有农田基础设施部分老化失修、渠道不畅,加之水利化程度较低,田间排灌设施不完善,易涝、易旱,串灌、漫灌、跑肥的现象十分严重;灌排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农村落实生产责任制后的田间灌溉渠系不成体系,无人管理;机械化耕种程度低,作物复种指数小,粮食增产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低下。

项目区还需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田间道路建设,使项目区真正成为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依靠科技进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为合作社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将极大地促进合作社产业转型升级,带动XX镇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品种更新、技术规范,销售统一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可更好地培植以粮食、苹果、蔬菜、葡萄等农产品品牌优势,使合作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社,共同发展的富裕社,转型发展的率先社。

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增强合作社成员对发展合作社的信心,充分调动成员发展积极性,有力地促进成员增收。

近年来,XX县委、区政府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提出充分发挥XX县的气候、土地及热区资源优势,培植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确保粮食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以开发名、特、优产品和培育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因此,XX县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带动全区优势农产品开发,形成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意义重大。

2.2优势分析

2.2.1自然优势

(1)具有较强的地理区位优势。

XX县是XX市委、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历来为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商贸发展的物质集散地。

(2)具有种植粮食、苹果、蔬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理想的土壤类型。

项目区的土壤以黄壤土、鸡粪土类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宜耕性好,保水保肥,N、P、K含量中等,是种植苹果、蔬菜较理想的土壤类型。

(3)适宜的气候条件,能生产出品种全、质量优的果蔬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

项目区属温带气候类型,秋季的降雨较充足,气候温凉,很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

(4)无工业污染为标准化示范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XX县城郊的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自“渔洞水库、官闸水库、大龙洞水库、永丰水库、段家石桥水库”,这些水库的水都来自于天然降雨、市区内又没有什么污染严重的大中型工矿企业,主要的几条河流的水资源没受到污染,水质较好,为我区发展苹果、蔬菜等优势产业提供了无公害保障。

2.2.2技术优势

项目技术依托于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XX县XX技术推广所。

(1)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XX县XX技术推广所

该所建于1986年,是XX县农业局下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技术力量雄厚,有固定资产117万元,无负债,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无不良记录。

主要从事果树、蔬菜的技术推广及试验、示范工作。

现有职工25名,大学本科生5名,专科生11名,中专生4名。

在25名中,取得高级职称的有5名,中级专业职称的有11名,初级专业职称的5名,多年从果蔬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XX县XX技术推广所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多项工作,多次获省、市科技部门、农技推广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并且多年与西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友好合作,有他们作为坚强的技术后盾,再结合XX县现有的技术力量,为顺利完成XX县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3市场分析

2.3.1市场前景预测

XX县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以合作社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多功能为方向,把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观赏等环节联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使园区产出多样化、规模化,经营管理企业化,生产与市场紧密联接,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体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竞争,提供较为现实的模式。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园区经济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引入土地,将极大增加产出,促使土地升值。

通过拓展旅游的产业链条和内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统一。

粮食、苹果、蔬菜、葡萄等是XX县的主导产业,也是发展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产业。

XX县XX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区域范围内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土地、水源、环境)优势和资源能力,通过合理的园区布局及产品搭配,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前景看好,在现有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并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

2.3.2风险分析

首先,通过市、区农业部门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大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大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栽培等实用技术,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技术经验。

其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价高好卖,为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三是XX县地处云、贵、川腹心地带,离缅东南亚国家近,以北方相比,运距短,运输成本低,可率先占领东南亚市场。

四是,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近年来,在重庆、上海举办的XX农产品推介会,以及果品批发市场、营销大户、果业合作社、经纪人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营销网络体系不断健全,使农产品远销到了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以及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加快XX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市场前景好,风险小。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2013年6月2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本社章程,在XX县农业综合办公室的指导下,XX县XX专业合作社组织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及XX县华企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XX镇XX村19组合作社会议室召开了5家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

会议议题是协商表决5家专业合作社申报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事宜。

该次合作社成员大会由5家合作社理事会召集,由XX县XX专业合作社社长XX主持会议。

出席本次大会的成员共120名,占本社成员代表总数的100%,作出的决议经出席成员表决100%通过,并形成了决议事项如下:

(1)同意合作社申报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并按照项目申报要求积极做好申报工作。

(2)同意按照项目规划要求积极筹措项目发展资金共1400万元,所筹措的资金列入项目发展专项经费。

(3)推举产生项目申报临时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由XX县XX专业合作社社长XX担任,成员由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XX种植专业合作社及XX县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组成。

(4)争取到的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为5家合作社每个成员的份额,作为可分配盈余分配的依据。

对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事项,全体参会人员一致同意,并一一作了签字认可

3项目规划和目标任务

3.1项目规划

本项目拟建9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布局在:

XX村3000亩,XX村3000亩,XX3000亩。

9000亩园区面积中,粮食播种面积7200亩,苹果种植面积900亩,蔬菜种植面积600亩,葡萄种植面积300亩。

养殖土鸡15000只。

(见附表3.1)

附表3.1XX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区种植规划表

单位:

亩、米、平方米、只

园区面积

粮食示范区

果蔬示范区

土鸡养殖示范区

玉米

水稻

马铃薯

苹果

葡萄

蔬菜

15000

XX村

3000

2700

 

1800

2700

900

300

600

XX村

3000

XX村

3000

合计

9000

7200

1200

600

15000

3.2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农发办关于《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的通知精神,计划从2013年起,通过三年努力,用规模化理念开发农业、低碳化理念改良农业、标准化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工业化理念装备农业、市场化理念经营农业,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力争到2015年,完成9000亩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形成运作规范、组织带动力强的股份合作和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促进全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4项目建设方案

4.1主要建设内容

4.1.1建设地点:

XX县XX镇XX、XX、XX

4.1.2建设规模:

占地面积9000亩。

其中:

玉米2700亩,马铃署2700亩,水稻1800亩,苹果900亩,葡萄300亩,蔬菜600亩;土鸡养殖15000只。

4.1.3农艺措施

4.1.3.1粮食示范区

(1)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开展品种对比、肥效对比、栽培模式研究等试验。

(2)在优质粮示范区内采集、分析土样100个,为配方肥推广奠定基础。

(3)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通过精选良种、统一供种等方式,确保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4)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

(5)推广农用新机具,提高机械化程度。

(6)实施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7)实施冬季农业开发,种植水果豌豆、冬早马铃薯等。

(8)培训农户2400人次。

4.1.3.2苹果示范区

(1)苹果新品种引种试示范。

(2)实施“高产、优质、生态”集成技术。

(3)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4)推广农用新机具,提高机械化程度。

(5)培训农户300人次。

4.1.3.3葡萄示范区

(1)葡萄新品种引种试示范。

(2)实施“高产、优质、生态”集成技术。

(3)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4)推广农用新机具,提高机械化程度。

(5)培训农户100人次。

4.1.3.4蔬菜示范区

(1)蔬菜新品种引种试示范。

(2)实施“高产、优质、生态”集成技术。

(3)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4)推广农用新机具,提高机械化程度。

(5)培训农户200人次。

4.1.3.5土鸡养殖示范区

(1)购买鸡苗。

(2)修建鸡舍。

(3)修建围栏。

4.2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由XX县XX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采取合作社向农户租赁土地或以土地参股的形式自己经营,除补偿农户租地费用外,优先招收租地农户在基地务工。

项目建设单位设专人管理,设立专门账户,专门立卷,做到专款专用、帐目清楚;年度任务完成后,编制项目进度报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1)科技信息管理

根据项目的建设要求和内容,对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职技术人员现地指导,使施工及管理人员掌握粮食种植、苹果种植、葡萄种植、蔬菜种植、土鸡养殖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项目的整体综合效益。

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有利于项目计划、技术、资金、进度、质量、效果、措施等决策、检查及查询,及时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效,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

(2)技术培训

根据示范园区建设的要求,聘请技术依托单位的专家授课、咨询。

搞好对农户的社会服务,并在各乡村开发科技示范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速度,完善科研—生产—推广良性循环体系。

4.3项目组织与管理

4.3.1项目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项目建设期间,合作社成立项目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