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6100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牟平区政府报告.docx

牟平区政府报告

牟平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7日在烟台市牟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李爱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

过去五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

2010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

人均生产总值由2.1万元提高到4.4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跨上10亿元台阶,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5.1%;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3.3%提高到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8.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78.5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8.9%。

全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34.4亿元和122.7亿元,比2005年底分别增加140.1亿元和79.9亿元。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

实施先进制造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53∶33。

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机械、电子、食品、黄金等优势产业链条膨胀延伸,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相继破题,恒邦泵业、复杂金精矿、安德利果胶、斗山装载机、日世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华能风电、孚信达铜包铝、石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顺利推进。

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利税4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3.3倍。

纳税过千万元企业由13家增加到19家,恒邦集团成为全区首个纳税过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率先突破5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1%提高到40%,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家。

五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个、名牌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15个、名牌产品10个。

万元GDP能耗下降2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14.1%和20%,“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等行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养马岛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投资约10亿美元的10余座海滨星级酒店、投资14.7亿元的东华商贸城、投资5.3亿元的宁海大街综合整治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投资5亿元的晟峰软件产业园、海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项目相继签约落户,服务外包业实现零的突破。

2010年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施工面积252万平方米,分别是2005年的19.1倍和15.7倍。

现代农业特色显现。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五年发放粮食直补、农机购置、库区移民安置等各类涉农补贴1.1亿元。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稳步发展,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中国苹果无公害十强区和烟台市重点菜篮子工程基地。

全区粮食连年丰收,2010年总产量达到14.6万吨,与2005年持平;果品总产量达到53.8万吨,增长69.2%;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7.6万吨、1.9万吨和3.4万吨,分别增长94.5%、124.5%和120.2%;蔬菜总产量达到10.1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3万吨。

农机总动力达到82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4%。

大樱桃、蓝莓等采摘节庆活动日益活跃,轿顶山公园等5个项目入选全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

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国债转贷、土地出让等方式,累计融资61.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约40亿元,强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规划引导,五年投入8500万元,聘请国内外高端咨询设计团队,编制完成了威尼斯水城、中国北方国家海岸等30项城建规划。

坚持交通先行,五年投入20.5亿元,修建城乡干线公路88.7公里、城区主干道路45.5公里。

其中投资3.7亿元的养马岛—昆嵛山旅游通道全线贯通,投资约2亿元的成龙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投资2.2亿元的牟乳线路基工程大部分完工,青荣城际铁路牟平段、烟海高速牟平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加紧建设;三山大街、雷神庙大街等20条城区道路和东关路、西郊路跨线桥2个城区出入口建成通车。

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同步推进,五年投入72亿元,加快烟台东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集中集约用海项目列入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并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实施了投资约20亿元的黄金海岸开发,完成港口油库区整体搬迁;推进了投资15亿元的鱼鸟河、沁水河综合开发工程;投资7.6亿元启动建设市民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办事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梯次推进52个城中村改造。

新增供热面积240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1.3万户。

坚持城乡统筹,五年投入5.9亿元,改造农村公路桥梁60座,硬化道路580.2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解决了411个村、24.4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已有57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新建沼气池7260座;全面完成三年大造林5.5万亩;实施了引黄调水工程;全面完成三年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94座;建成农村服务型社区93个,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指标。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成果丰硕的五年。

先后获批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和全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乡镇债务得到有效化解;成立了黄金海岸、水韵等4家国有独资投资公司,集中推进滨海开发、水系开发、旧村改造、旅游开发及具体项目运作。

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恒邦股份、丽鹏股份成功上市,经贸、供销、粮食、交通等系统40多家原区属困难企业破产清算等工作基本结束,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五年新增私营企业1452家、个体工商户7386户,13家企业跨入全市民营企业百强行列。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三个引进”扎实推进,韩国斗山、我国台湾统一、日本伊藤忠等世界500强相继入驻,龙湖、中冶、石药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五年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利用内资186亿元;2010年完成外贸进出口8.9亿美元,年均增长11.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38.3%和12.5%。

园区建设得到加强,五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1.5亿元,进区项目244个,总投资191.4亿元,累计实现各类税收10.3亿元。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分别是2005年的2倍和1.7倍,年均分别增长14.6%和11.6%。

手机用户普及率达到82.4%,私家车保有量突破3万辆。

自2007年起先后承诺办理为民服务实事43件,累计投入资金16.5亿元,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建立了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就业援助、创业培训等就业扶持政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帮扶“4050”、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2326人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机关事业单位医疗等保险制度,新农合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30元,城镇职工医保实行大病门诊费用即时结算;启动了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为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5元养老金,实现了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全覆盖。

累计投入5300万元,完成了城乡低保扩面工程,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60元,低保人数占城镇居民比例由0.6%提高到1.8%;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700元,低保人数占农村居民比例由0.4%提高到3.5%;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4000元,集中供养率达到83.4%,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累计投入2亿元,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为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生活补助费、医疗补助金6390万元;建成廉租房120套,78户低保家庭搬进新居;发放困难群体临时救助1100万元,实施了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免费轮流休养工程;爱心捐助活动累计捐款35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5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科教兴牟战略深入实施,共取得科技成果70项,专利申请1140件,人才总量达到5.1万人。

中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建成牟平一中新校区和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启动了高职改扩建和新党校工程。

全民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村村有”工程基本完成;完成了赛马场改扩建工程,成功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现代五项比赛。

投资近亿元建成了中医院综合门诊楼、10个镇街卫生院、1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2个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启动实施了投资9.8亿元的新医院迁建工程。

加强“书香牟平”建设,精心组织了“养马岛读书节”,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镇街文化站实现全覆盖。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有序推进。

《牟平区志》编纂基本完成。

人口出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积极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食品药品监管,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7.7%以上。

深入开展了“三级大接访”活动,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被评为全国首批省级法制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各项安全生产事故指标控制在市下达范围内,养马岛街道荣获首批国家级安全社区称号。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国家安全、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及气象、防震、老龄、妇女、儿童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这五年,是政府建设不断强化的五年。

设立了各项发展基金,开展重点工程帮扶,搭建企业融资平台,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全力为企业发展当好“保镖”和“保姆”,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实施了干部责任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财政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严格执行工作日中午无例外禁酒等刚性管理制度,机关作风明显改观。

创新了政风行风专项评议活动,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区长信箱建设,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对话,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政府公信力显著增强。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民主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31件次,办结率达到100%。

这五年,是发展历程非同寻常的五年。

全区上下抢抓“以牟平为重点加快市区融合”的重要战略机遇,牢牢把握“逆势发力、提速增效”的工作主基调,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经受了严峻考验,赢得了发展先机。

面对国家新一轮区域战略调整,积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

沁水韩国工业园、姜格庄台湾工业园获批设立,经济开发区2009年综合考核进入省级开发区前30强。

面对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政策机遇,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和“消费推进年”活动,共争取中央投资和省调控资金项目66个,到位资金2.4亿元,一批多年想干而未干的重大项目纷纷上马,实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落实家电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惠民政策,补贴资金3922万元。

面对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和“百日招商大会战”活动,先后取消、停止和降低收费项目及标准173项,累计减轻企业负担6000余万元,帮助企业“渡寒冬、闯难关”,提振了发展信心,破解了发展难题。

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重重困难,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全力以赴支援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抢险救灾,群策群力抗击强降雪、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海上抢险等重大突发事件,维护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经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与磨炼,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已经渡过了最困难时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各位代表,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应对各种复杂局势和重大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讲政治、顾大局,确保政令畅通;必须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创新思维,始终保持拼搏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驱动“双轮”中统筹城乡要素和资源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和谐的理念引领发展,更加关注民本民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改革的办法,集中精力解决好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靠重点工作的率先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必须以务实的作风保障发展,立足牟平实际,摸实情、讲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不折不扣抓落实。

上述这些经验,既是对过去工作的深刻总结,也是政府工作的宝贵财富,集中体现了全区人民的智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大力弘扬。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牟平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文明,城市更加美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对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这一切,归功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牟平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区人民的埋头苦干。

在这里,我代表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为牟平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

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牟部队、驻牟单位的同志们,向所有来牟平的投资者和劳动者,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战略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发展方式转型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建设面临较大压力,城市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综合服务功能有待全面加强;社会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一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政府自身建设和职能转变还需加大力度,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这些问题事关长远、影响全局。

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十二五”是我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是推进烟台东部崛起的关键时期,是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大有作为的加速发展期。

面对新一轮大调整、大发展的五年,我们必须以更加冷静的头脑,沉着判断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精心谋划未来发展宏伟蓝图;以更加开放的胸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城乡统筹为支撑,突出重点板块的强力带动,突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人民生活的全面改善,加快跨越式转型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加速打造蓝色经济强区。

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升级国家战略的机遇,坚持“三年翻番、五年跨越、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目标,加快突破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业,聚力做强沿海先进制造业,在跨越式转型发展中加快打造休闲宜游、现代宜业、生态宜居的“蓝色牟平”。

到2015年,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达到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两倍,跨越“两个十亿元”台阶,达到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1%;万元GDP能耗降低2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二)快速崛起烟台东部新城。

按照“西接、东进、南扩、北上”的思路,推动城市扩张发展。

突破滨海开发板块,突出“魅力滨海新城”的发展定位,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之城、宜居之城、品质之城。

做亮养马岛整体开发板块,突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第一岛”的发展定位,打造享誉全球的生态岛、旅游岛、文化岛。

激活金山湾开发板块,突出“中国北方国家海岸”的发展定位,打造东北亚休闲度假旅游的新地标。

提升工业园区经济板块,突出经济开发区高端产业引领区、沁水韩国工业园新兴产业聚集区、姜格庄台湾工业园低碳环保产业突破区的功能定位,打造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隆起带。

做优特色城镇板块,以温泉、黄金、果蔬等特色产业为拉动,以镇驻地和周边村整体改造为突破,打造实力强、品牌亮、带动力大的特色城镇。

(三)努力争创新兴产业高地。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建成烟台东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50∶40。

按照“膨胀总量、优化结构、扩大就业、提升形象”的原则,突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等优势服务业,着力培育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

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并举,做大做强机械制造、黄金深加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突破发展新能源、生物制药、新材料、航空航天配套、节能环保、移动信息、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和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加快发展特色高效畜牧业,创新发展深海养殖业,推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

(四)全面建设和谐幸福家园。

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为目标,全力打造高水平、高品质社会事业发展示范区。

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启动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实现翻番增长。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覆盖城乡。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救助更加有力。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建立起比较健全的防灾减灾和城市安全运行体系。

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将是我区经济社会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冲刺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的五年;将是城市内涵提升、转型发展加速,国际性滨海新城特色不断显现的五年;将是全区人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整个社会日益和谐的五年。

只要我们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有利条件,进一步凝聚起全区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唱响主旋律、吹起冲锋号、打好翻身仗,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牟平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关于未来五年发展的具体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牟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做出了全面安排。

《纲要(草案)》已提交大会,请予审议。

三、201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牟平加速融合、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攻坚突破年。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全面落实区委“九大战役”工作部署,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抓好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自身建设和社会和谐,在推动跨越式转型发展中加快实现烟台东部崛起。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0%,外贸进出口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6.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均削减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以内。

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更快一些。

(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一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发挥驻外招商机构和推介平台作用,加大专业招商和产业招商力度,严格落实奖惩政策,力争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2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注册外资1.5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360万美元。

二是全力推进项目落实。

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突出抓好总投资443.3亿元的94个过千万元重点项目,确保年内开工率达到90%,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同时,用足用活土地置换等各种政策,搞好闲置土地处置,积极争取用地指标。

三是持续放大园区优势。

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适时扩大开发区范围,加快沁水韩国工业园和姜格庄台湾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镇街向园区引项目力度。

四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重点扶持20家骨干出口企业做强做大,不断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

落实国家鼓励进口政策,扩大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

年内,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10亿美元,其中出口6.3亿美元。

(二)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促进全区服务经济扩规模上档次。

一是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推进投资4.5亿元的烟台海景国际酒店、投资3亿元的蓬达度假酒店等10余座海滨星级酒店建设,尽快形成休闲旅游业新亮点;突出抓好东华商贸城、宁海大街商业广场、康泰苑商业步行街等项目,打造商贸物流业新载体;全面启动投资60亿元的上海平土集团烟台国际社区、投资20亿元的中稷金融服务广场、投资14亿元的立德威赛特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实现商业地产开发新突破;开工建设投资40亿元的迪士尼文化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晟峰软件产业园等项目,开辟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新领域。

跟踪推进青岛利群、台湾太平洋、美国沃尔玛等一批商业品牌项目,争取尽快签约落户。

二是增强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能力。

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家庭的居民收入,增加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

落实消费鼓励政策,全年销售“下乡”和以旧换新产品2万台件以上,拉动农村消费1亿元。

拓展城乡消费市场,年内房地产开工260万平方米,建设改造标准化农家店100个。

三是落实国家稳定价格政策措施。

加强市场监测和行政执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培强做大先进制造业。

坚持存量调整促优化、增量调整促升级、骨干带动促转型、节能降耗促效益,加快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一是调强存量。

加快提升机械、黄金等传统产业发展层次,重点抓好投资25亿元的恒邦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投资10.5亿元的斗山装载机扩建、投资5.6亿元的恒邦泵业扩建、投资2亿元的迪康环境科技、投资1.8亿元的鲁东节能特种工业泵、投资1.7亿元的宏田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运营。

二是扩大增量。

加快突破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投资24.5亿元的石药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3.8亿元的国风风电设备等项目,抓好总投资20.1亿元的国电、汉唐、华能、天丰风能4个风电项目建设。

三是培育骨干。

启动新一轮抓大培强工程,对20家投资额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7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6家以上。

同时,做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大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是做大现代特色农业。

加快高陵富来高副食品基地、莒格庄沼菜牌蔬菜基地、观水国家级精品果生产基地建设,年内新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果园1万亩;延伸花生加工产业链条,实现花卉、绿茶产业新突破。

新建畜禽规模饲养场和饲养小区150个、千亩海洋牧场2个。

规划建设大型休闲农业开发示范区,打响观光农业、节庆农业、认领农业品牌。

二是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按照“规划先行、镇街主导、民众参与、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以镇驻地为重点,全面启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通过典型带动、考核促动,确保年内每个镇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