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61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0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生物试题解析版

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六月押题

生物试卷2020.6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的参与

B.线粒体膜、高尔基体膜、核糖体膜等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功能有差异

C.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D.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能量主要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提供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2、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往往不同。

【详解】A、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

B、核糖体是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B错误;

C、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C正确;

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缺乏氮元素,其合成的叶绿素会减少

B.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生物分子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C.脱氧核糖参与DNA和ATP的组成

D.真核细胞中,组成核酸的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3、ATP是三磷酸腺苷,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4、核酸包括DNA和RNA,在DNA双链中有A=T,G=C;RNA为单链,含有的碱基有A、G、C、U。

【详解】A、合成叶绿素需要C、H、O、N等元素,植物体内缺乏氮元素,其合成的叶绿素会减少,A正确;

B、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生物分子,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错误;

C、脱氧核糖参与DNA的组成,核糖参与ATP的组成,C错误;

D、真核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在DNA双链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量相等,RNA中不含胸腺嘧啶,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3.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B.若X是钠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且与氧气浓度有关

C.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

D.若X是尿素分子,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与氧气浓度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详解】A、若X是水分子,则其既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又能通过相应通道(如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A正确;

B、若X是钠离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兴奋时,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

C、若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葡萄糖进红细胞,C正确;

D、若X是尿素,则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因此与氧气浓度无关,D正确。

故选B。

4.在细胞能量代谢的过程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有[H]产生,下列有关[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H]不可用于细胞呼吸,但细胞呼吸产生的[H]可以用于光合作用

B.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后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并产生大量[H]

C.光合作用产生的[H]既可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能提供能量

D.在光合作用中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有氧呼吸可以分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详解】A、细胞呼吸产生的[H]不可以用于光合作用,A错误;

B、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和少量[H],而线粒体是分解丙酮酸,B错误;

C、合作用产生的[H]既可作为还原剂,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能提供能量,C正确;

D、在光合作用中CO2需要被固定成C3才能被还原,D错误。

故选C。

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增殖主要发生在幼年个体中,成年后基本不再发生

B.某细胞出现了血红蛋白说明该细胞已高度分化

C.细胞坏死是有害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从而导致细胞皱缩、细胞核体积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

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详解】A、在个体发育中,通过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目,成年后细胞增殖产生的细胞数量和细胞凋亡死亡的细胞数量基本相等,使生物体的细胞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某细胞合成了血红蛋白意味着该细胞已发生了细胞分化,B正确;

C、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C错误;

D、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体积减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坏死和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知识考查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6.下图1表示细胞结构简图;图2是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过程1示体细胞增殖过程,过程2、3示生殖细胞形成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1、2、3都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B.若图1为人体卵巢中细胞,则该细胞不处在过程3

C.产前诊断宜选择孕妇体内正在发生过程2、3的细胞分裂时进行

D.若图1为抗虫棉细胞的部分结构,为防止基因污染,则抗虫基因应导入②内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析图2,过程1、2、3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三个过程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而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若图1为人体卵巢中细胞,其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不可能处于过程3,B正确;

C、胎儿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产前诊断宜选择孕妇体内正在发生过程1的细胞分裂时进行,C错误;

D、若图1为抗虫棉细胞的部分结构,为防止基因污染,则抗虫基因应导入③内,D错误。

故选B。

7.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蛋白质的R基团中共含有22个氨基

B.此蛋白质共有97个肽键,2条肽链

C.翻译此蛋白质时,一共需要99种tRNA

D.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相对分子质量176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该蛋白质中,游离羧基的总数为26,游离氨基的总数是25,R基上的羧基数目是23,说明该蛋白质是由3条肽链组成的,且该蛋白质的R基中含有25-3=22个氨基。

该蛋白质由9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条肽链,则脱水缩合时能形成99-3=96个肽键和水分子。

【详解】A、该蛋白质共含有25个游离的氨基,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所以R基中共含有22个氨基,A正确;

B、该蛋白质由9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条肽链,则共有96个肽键,B错误;

C、tRNA一共有61种,C错误;

D、该蛋白质由99个氨基酸组成,含有3条肽链,则脱水缩合时脱掉96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约1728,D错误。

故选A。

8.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自然人群中,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60。

下图是该地区两个有一定关系的家庭的有关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6号个体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号和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均来源于1、2号个体

B.7号个体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59/480

C.若5、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

D.8号个体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122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表现正常的5、6号生出9号患病个体,且6号个体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据此可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代表了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60,若用B/b表示致病基因,则5号的基因型为XBXb、6号的基因型为XBY。

【详解】A、3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来源于1、2号个体,而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是2号个体通过5号个体传递的,A错误;

B、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7号若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1/4=1/8,B错误;

C、据分析知,5、6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若二人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Xb的基因频率为1/60,则XB的基因频率为59/60,则女性中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59/60)2,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2×1/60×59/60,故正常女性中XBXb的比例是(2×1/60×59/60)/(59/60×59/60+2×1/60×59/60)=2/61,8号个体(XBY)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61×1/4=1/122,D正确。

故选D。

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之间的双向迁移,即种群间互有迁出和迁入,会引起种群间遗传差异的减少,种群内变异量增大

B.基因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D.一般情况下,自交能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但不能改变基因频率,且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非随机交配不会改变种群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进化、基因频率、自交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种群间互有迁出和迁入,会使两个种群(1、2)之间的基因交流机会增加,引起种群1和2两个种群间遗传差异的减少,同时因为1种群的迁入,使2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增加,种群2内的变异量增大,A正确;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所有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故基因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正确;自然选择会保留适应环境的个体,故该类型的基因型频率会升高,在持续选择条件下(如育种),会不断加强对某基因纯合子的选择比例,故不被选择的对应基因频率可能降为零,C正确;环境条件适宜的种群非随机交配一般不会改变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但若出现致死(花粉致死、胚胎致死)或者某类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时,则亲子代之间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D错误。

【点睛】自交:

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交配。

10.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

(1)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

(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

下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

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

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

C.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

D.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含15N的样本比14N样本重,样品含15N越多,越处在离心管的下方,故甲图是在培15N养基中培养的结果,全部DNA的两条链均含15N,为重带;转入14N培养基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繁殖一代后全部DNA均为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为中带,与丙图结果吻合;繁殖两代后,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的DNA占50%,两条链均含14N的DNA占50%,为中带和轻带,与丁图结果吻合;繁殖三代后,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的DNA占50%×50%=25%,两条链均含14N的DNA占1-25%=75%。

【详解】出现丁的结果需要繁殖两代,所以时间为40分钟,故A错误;乙中的结果不会出现,繁殖一代应为丙的结果,故B错误;1个DNA分子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5N的DNA分子占2个,所有DNA分子中都含有14N,故C错误;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发现有一半的DNA链含15N,一半含14N,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故D正确。

11.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

B.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钠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

C.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可降解GABA)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

D.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GABA受体,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缩短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突触由三个部分组成: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A、由题干已知GABA是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因为有囊泡的保护作用,神经递质一般不会被胞浆内其它酶系所破坏,A错误;

B、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氯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B错误;

C、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加入抑制剂后,氨基丁酸转氨酶受到抑制,使GABA的分解速率降低,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D、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是GABA受体中,与GABA一样的功能,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C.制作腐乳时控制的温度是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

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相关应用,需要考生熟记各类微生物的特性及相关发酵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然后逐项分析判断。

【详解】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葡萄汁液不能装满发酵装置,要留出1/3的空间,A错误;

B、由于温度能影响发酵微生物细胞中酶的活性,因此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B正确;

C、制作腐乳是以毛霉为主的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分为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时控制的温度在15~18℃,是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后期发酵一般置于常温下,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C错误;

D、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当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应当一直密封发酵,D错误。

故选B。

13.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猪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

B.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C.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详解】A、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猪血中提取的DNA量少于鸡血,因为猪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A错误;

B、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能加速鸡血细胞的吸水涨破,释放DNA,玻璃棒上不会出现白色絮状物质,B错误;

C、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无影响,不能增加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C错误;

D、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待试管冷却后能观察到溶液变蓝,D正确。

故选D

14.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

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

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B.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获得更多的W

C.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D.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

正常氮营养液中绿藻增殖速度较缺氮营养液中绿藻增殖速度快。

分析图乙:

正常氮营养液中物质W的含量较缺氮营养液中物质W含量低。

【详解】A、由甲图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正常氮营养液中绿藻增殖速度快,缺氮营养液中物质W含量高,因此,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获得更多的W,B正确;

C、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C错误;

D、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收利用,不能为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探究实验等知识,要求识记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及其条件;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5.下列方案中不能制备出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是(  )

A.将新冠病毒的抗原决定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B.将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并使该基因表达

C.将产生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进行体外大规模培养

D.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细胞中,并使癌基因表达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可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获取。

【详解】A、将新冠病毒的抗原决定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基因表达的产物是抗原,不是抗体,A正确;

B、抗新冠病毒的抗体的基因导入骨髓瘤细胞,形成的重组细胞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B错误;

C、将产生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能大量繁殖,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C错误;

D、将骨髓瘤细胞中的癌基因导入能产生抗新冠病毒抗体的浆细胞中,使得浆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繁殖,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关键是考生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含义,根据选项给出的过程进行分析。

1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答案】C

【解析】

【详解】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正确。

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B正确。

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错误。

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D正确。

【点睛】不知道胰腺除了内分泌部还有外分泌部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17.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

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

研究发现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

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以维持体温

B.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低,故恒温动物心脏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较差

C.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正相关

D.制备基因工程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该小鼠心脏再生能力减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曲线图分析:

由变温动物到恒温动物的进化过程中,高等动物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但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说明高等动物心脏再生能力较差。

【详解】A、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

B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低,说明恒温动物心脏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较差,同时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由此表明甲状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