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514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鄂尔多斯市锦地商砼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鄂尔多斯市锦地商砼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商砼园区

占地面积:

20.32亩

项目编制单位:

鄂尔多斯市中政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1.1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1.建设内容:

本项目定位为新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建设内容包括办公区、宿舍区、沙石料场、加工区和停车区。

辅助工程包括电力、弱电、暖通、给排水工程等

2.建设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0.32亩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665㎡,包括综合楼600㎡(单层面积300㎡,共2层),厨房、餐厅、锅炉房共65㎡;生产区1675平方米;材料堆场面积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道路面积1851㎡;硬化面积4139平方米;其他附属设施用房133平方米;罐车停车位384㎡;围墙590米。

3、生产规模

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装置1套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

年产预拌混凝土20万m3。

其中:

120m3/h搅拌设备1台;12m3混凝土罐车10辆;50米混凝土泵车1辆,装载机2台(1用1备)。

1.1.2建设期:

2011年1月--2011年7月。

1.1.3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2217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111万元,流动资金106万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1.2、建设单位概况

鄂尔多斯市锦地商砼有限公司由金地建设集团投资建设,注册资本1500万元,位于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商砼园区。

公司拥有员工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工程师8人,并建有混凝土实验室一座,技术精良,管理规范,为产品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公司力争在金地集团建设集团“以成绩求认可,以作为求地位,以信誉求发展”经营理念的指引下,打造成功的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的商砼品牌。

1.3、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近年来,预拌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已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

它的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也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逐步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国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各级政府、生产企业、用户的积极努力,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稳步发展。

预拌混凝土科研开发、装备制造、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及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

2003年10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文件规定,北京等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并逐步延伸到县级,为实现全国水泥散装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为鼓励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出台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建设部1988年)、《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1995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2006年)等相关政策法规。

特别是在2008年8月29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执法保证,对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产业政策上,商品混凝土符合国家和鄂尔多斯市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鄂尔多斯市为适应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近几年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扩展城市空间,使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市场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稳步上升,商品混凝土在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强,能够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

在鄂尔多斯市设立搅拌站,从项目本身来讲,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行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来讲,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机会。

公司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及对鄂尔多斯市及周边预拌混凝土市场进行分析,认为建设一座适当规模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向鄂尔多斯市供应预拌混凝土并辐射到周边地区是可行的,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提出本项目。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地方城市建设步伐。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

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尤其是旧城改造速度明显见快。

本项目的建设增强了鄂尔多斯市混凝土的生产能力,对于推动混凝土产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满足鄂尔多斯市建筑快速增长的需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地方生态环境。

1.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与依据

1.5.1编制原则

本项目建设应按照以生产和销售为主体的生产基地布局的要求,从提高产业定位、提升产品质量的角度考虑,扩大一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范围,以组团式集中布置,形成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商砼站。

本项目按照“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产业高科技、产品绿色环保、高附加值、高度环境保护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开发优势和政策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本项目要以市场机制运行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市场体系为目标,科学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走向,设计采用近、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并着眼于今后发展,使本项目既有一定的弹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达性,体现长期性和超前性的特点。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发展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实现规划项目提供保证,切实指导混凝土产品的生产,把本项目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对鄂尔多斯总体经济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现代化制造生产厂家。

混凝土生产的建设方案要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使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建筑设计上尽量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且经济适用。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绿化系统,提高绿化标准和覆盖率,使鄂尔多斯市混凝土生产项目的整体生态环境上档次,达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加强环境保护规划,对各类污染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创建环保分区,制定目标体系和建设控制原则。

1.5.2编制依据

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发改环资字(2004)73号《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修订本的通知》。

2.内蒙古自治区及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

4.各年度国家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有关扶持政策,包括国务院令第82号、建科(1991)619号、国发(1992)66号、财税字(1994)001号、财税字(1995)44号、国发(1996)36号、国发(1997)37号、建科函(1998)63号、国办发(1999)72号、建住房(1999)285号等文件的规定。

5.国家《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G/T169—2005)

6.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

7.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国家和地方有关规程、规范、政策及条列等

9.《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10.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及数据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6.1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项目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为2217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2111万元,占总投资的95%;流动资金106万元,占总投资的5%。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217万元,资金由企业自筹。

3.经济效益:

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00万元,年实现利润975万元。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44%,财务净现值3343.59万元,投资回收期4.4年(含建设期)。

1.6.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规模

预拌混凝土

立方米/年

200000

年操作日

240

总投资

万元

2217

1

建设投资

万元

2111

2

流动资金

万元

106

定员总计

50

占地面积

20.32

总成本(平均值)

万元

5378.4

年销售收入

万元

7200

年利润

万元

975

投资回收期(税后)

4.4

财务内收益率(税后)

%

44

十一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3343.59

 

第二章市场调查与研究

2.1、国内混凝土现状

商品混凝土作为一门建材行业,近十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重点工程中普及使用。

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已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推动建筑产品工业化、商品化,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生产历史,特别是近十年来,北京、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商品混凝土普及应用发展迅速,应用商品混凝土已占当地全部混凝土用量的50%以上,北京、上海已占65-70%,接近于工业发达国家使用水平。

根据全国混凝土协会统计数据,自1986年开始有记录至2007年,全国预拌混凝土产量一直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且15年无逆转。

专家分析,全国预拌混凝土产量持续上升势头还将延续10-15年,也就是说稳定上升势头持续的时间将长达20-25年。

2.2、商品混凝土的产业政策

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搅拌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法规,为预搅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003年,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时间表。

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及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大促进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用预拌混凝土。

由于建筑业发展自身的需要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商品混凝土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经济效益可观,行业平均利润可达15%-20%,商品混凝土产业备受投资者青睐。

在未来的年头内,商品混凝土的供需量会持续增加,在近十年内是商品混凝土的繁荣时期,加之鄂尔多斯市建委对建站规模的控制,搅拌站不可能大规模地上马,搅拌混凝土所需原材料价格也不会有大的波动,因此商品混凝土价格会持续稳定下去,搅拌站的获利能力不会降低。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市目前商品砼行业发展的空间比较大,鄂尔多斯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将会出现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理位置

东胜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中部偏东。

自东胜起,东106公里至准格尔旗沙吃堵;西南39公里至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西139公里至杭锦旗锡尼;北83公里至达拉特旗树林召,105公里至包头;东北257公里至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包头一西安公路(210国道)、呼和浩特一乌海公路(109国道)、包头一府谷公路以及包头一神木大柳塔铁路交汇于东胜。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是经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重点工业区,位于东胜区与康巴什新区之间。

3.1.2地形、地貌

东胜区的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在西部巴音敖包乡布日嘎斯泰村,海拔1615米;最低点在东部塔拉壕乡红泥塔村,海拔1269米。

按地貌特征,全市可明显地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以柴登乡的城梁村至漫赖乡的海子湾村一线为界,东部为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波状高原区。

3.1.3气候

东胜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

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5.5摄氏度,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年日照3100至3200小时。

无霜期较短,东部一般为135天,西部一般为116天。

降水保证率低,年度变化大,东部地区平均年降水量400.2毫米,西部地区平均年降水量325.8毫米。

降水多集中于7至8月,有时降雨强度大,东部地区易造成山洪,西部地区易造成内涝,其它月份降水很少,干旱严重,年蒸发量2200毫米以上。

夏、秋常有冰雹灾害,冬、春常有大风灾害。

3.1.4水文特征

东胜区境内无常年性河流,较大的季节性河流有流入黄河的罕台川、哈什拉川,向南汇入乌兰木河的有铜匠川、三台基川、吉劳庆川、阿不亥川,有注入桃力庙海子的内流河扎日格沟、乌尔图河。

平均年径流量6646.3万立方米,年输沙量844万吨。

水面有桃力庙海子、候家海子等湖泊和小型水库,水面总面积12.09平方公里。

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潜水较少,地下水位一般在地深10米左右。

3.1.5工程地质

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向斜北部的伊陕斜坡上,北邻乌兰格尔隆起。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南向西倾斜的缓倾单斜层。

地质倾角一般为3-5度。

基地为太古界古老变质岩系。

元古代和下古代处于隆起状态,从上古代的中晚石炭纪开始接受沉积,沉积覆盖层包括华力系构造层、印支构造层、燕山构造层和喜山构造层。

参考邻近场地地勘情况,场区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无与建筑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场地稳定。

场地土属中硬土,场地类别Ⅱ类。

3.2社会经济概况

3.2.1人口

鄂尔多斯市共有总人口148.7万,其中农牧区人口82.2万。

总户数43.6万户,平均每户家庭有3.4人。

鄂尔多斯市近几年人口增长较快,外来人口急剧增加,主要有这些因素:

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增加;二是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较快,使得大量投资者涌入鄂尔多斯。

三是退耕还林、退耕换草等政策使得大量农牧民迁至市里。

鄂尔多斯受资源性产业开发的影响,整体经济飞速发展,GDP增长排名全国前列,人均GDP更是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

随着煤炭、电力等资源型工业以及煤变油等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劳动力及高新技术人才大量引入,必将带来鄂尔多斯人口的刚性增长,促进其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3.2.2经济

从2003年到2009年,鄂尔多斯的GDP总额快速增长。

已从2000年的150亿元,到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2161亿元,同比增长23%。

10年时间,鄂尔多斯的经济总量增长了14倍以上。

对比全国各省会城市及重要城市的2009年度GDP数据,鄂尔多斯的GDP总量2161亿元,同比增长23%。

甚至已经与一些省会城市的GDP相当。

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30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22.7%的速度增长,从1993年开始,鄂尔多斯的经济增速就持续高于内蒙古的经济增速,更是远远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速。

进入新世纪,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34.5%的速度快速发展,比改革开放前10年的速度快11.8个百分点。

2008年人均GDP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2009年人均GDP跃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特别是财政收入一项,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年均42%的速度猛增,已占到自治区财政总收入的1/4强。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编制依据

本项目编制执行现行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当地有关标准、规定。

主要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4.2项目建设标准

4.2.1生产标准

1.本项目选址和设计符合规划部门要求,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将申请规划、消防等有关部门参加审查验收。

2.内外环境整洁,建有成品、半成品堆放场所。

3.建有职工食堂,食堂卫生条件符合规定。

4.设置专门的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生产质量及安全生产。

5.生产经营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6.本企业规定,新招募的工人和零时工必须身体健康方可参加工作。

7.本公司定期宣传产品生产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并报有关管理部门进行产品评价,公布产品生产情况。

4.2.2安全标准

1.场区建筑严格按照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和验收。

2.严格按照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配备各种明显规范的消防标志。

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报消防主管部门检验。

4.对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并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做好培训记录。

5.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记录。

6.按照消防法规要求设立消防组织,责任落实到人头。

7.场区内严禁使用明火。

8.施工使用明火履行相关手续和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9.易燃、易爆物品用空容器展示。

10.大型电器设备申请检验,并取得验收合格证书。

11.定期检查并维护电路、用电设施,做好检查记录。

:

12.建立健全保安防范组织、制度。

13.配备专职保安人员。

14.配备应急照明设施。

15.配备应急突发事件预案,保证可以迅速启动。

4.3竖向规划

4.3.1设计依据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3.2竖向设计基本原则

①满足修建、活动、交通、休息等用地的使用要求。

场地坡度要满足建设用地规划坡度。

最小坡度0.3%,最大坡度5%。

坡度以≥0.3%,≤3%为宜;停车场坡度0.2~0.5%。

草坪、休息绿地:

坡度最小0.3%,最大3%。

②保证场地良好的排水,力求使设计地形和坡度适合污水、雨水的排水组织和坡度要求,避免出现凹地,道路纵坡最小坡度不小于0.3%。

建筑室内地坪标高保证在沉降后应高出室外地形15~60cm;室外地坪纵坡不得小于0.3%,并且不得坡向建筑墙脚。

③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④考虑建筑群体空间景观设计的要求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

⑤便于施工,符合工程技术经济要求。

4.3.3竖向规划要点

①与道路的平面及道路两侧用地的竖向规划相结合,满足道路沿线景观要求。

②结合城市用地中的控制高程,沿线的地形地物、河涌、地下管线、地质和水文条件等作综合考虑。

③步行系统应考虑无障碍交通要求。

④竖向规划要同时考虑景观,结合原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⑤场地内道路纵坡最大2%,最小0.3%。

4.4建筑方案

4.4.1设计依据

1、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2、建设方提供的地形图及水文地质资料;

3、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及规范;

4、除特殊注明外,本工程所有子项按下述标准设计: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防水等级:

主要建筑为二级。

4.4.2设计要求

1、按用地使用性质要求,合理分区;

2、充分保证预拌混凝土工艺操作的功能要求;

3、空间效果、环境质量、绿化等满足规定要求;

4、满足建筑消防通道及防火间距的要求;

5、近期需要和远期发展相结合。

4.4.3主要建构筑物

1、综合楼

新建综合楼为砖混结构,位于站区前部位置上,来彰显建筑的管理中心地位。

整个的平面以直线为主题,所以在造型上也尽量显示出建筑的流畅感,强调建筑空间的变化和穿插,方形和条形的对比,加以不规则的构图处理建筑造型简约、明快、相互呼应。

综合楼总建筑面积600㎡,一层为300㎡的实验室,二层150㎡为办公区,150㎡为宿舍区。

2、厨房等用房

厨房、餐厅及锅炉房总面积为65㎡,位于站区的最西侧,位于综合楼的西北角,方便员工就餐。

3、门卫及设备用房

位于站区西南侧,即项目出入口位置,总面积68㎡,包括门卫、修理间、库房及设备用房。

4.4.4建筑装修

表4-1室内工程做法表

名称

房间名称

楼地面

踢脚或墙裙

墙面

顶棚

备注

面层材料

面层材料

面层材料

面层材料

综合楼

室内

地砖

地砖

乳胶漆

细面石膏板

门厅

花岗岩

地砖

乳胶漆

刮腻子喷漆

前室

地砖

地砖

乳胶漆

刮腻子喷漆

楼梯间

地砖

乳胶漆

刮腻子喷漆

外装修设计:

外墙立面选材中包括贴面瓷砖与玻璃窗户构成质感对比涂料为主,颜色以规划效果图为基础,选用较明亮的色系。

行车道旁安装庭院灯,保证场地内有一定亮度,利于行人和电子监控。

表4-2室外工程做法表

工程名称

工程做法

备注

散水

铺砖

下设300厚中砂防冻层

台阶

花岗岩板材台阶、厚卵石灌浆

下设300厚中砂防冻层

坡道

厚卵石灌浆

下设300厚中砂防冻层

4.4.5防水防潮工程设计

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年限15年。

采用单面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厚度1.5+1.5mm。

排水方式采用内排水。

室内各部位防水:

卫生间,水箱间,生活水泵房,设置了洗衣机的阳台等有水房间地面防水采用单组份环保型聚氨酯涂膜1.5MM厚。

墙体防潮:

无地下室建筑物墙体在首层室内地坪下约0.06m处做20厚水泥砂浆内掺3%防水剂的墙身防潮层。

4.5结构方案

4.5.1编制依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其它相关规范

4.5.2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表4-3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结构的安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抗震设防类别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

二级

50年

丙类

乙级

二级

表4-3自然条件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场地标准冻深

Wo=0.50kN/平方米

C类

So=0.35kN/平方米

1.50m

表4-4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分组

7度

0.10g

第三组

4.5.3建筑结构设计

(一)地基方案及基础形式

本工程选用天然地基方案,均采用条形基础。

(二)结构设计方案

本项目内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即可。

 

第五章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

5.1产品方案

产品规格型号及规模:

主要用于生产C30系列商品混凝土,根据市场需求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