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570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旱作农业示范区.docx

旱作农业示范区

全国人大代表刘大江建议国家加大对我省旱作农业支持力度

  在甘建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李杨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建议国家加大对甘肃省旱作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定西市安宁区马铃薯经销协会会长刘大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省建立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将会为探索建立全国推广机制,打造我国新的粮食增长极,彻底解决旱作农业水分利用“瓶颈”问题,推动旱作农业区农业和农村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甘肃模式”

  引领我国旱作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省旱作农业在全国率先发展,大面积推广自主研发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把旱作区打造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极,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今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创造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奇迹,被赞誉为“甘肃模式”。

对我国旱作农业区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方向、种植制度变革、关键技术支撑、推广模式复制、相关增值产业链条开发、现代农业装备配套与粮食产能提升模式建立、循环农业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和借鉴意义。

“甘肃模式”为我国旱作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甘肃省旱作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为总结推广经验,探索建立全国推广机制,打造我国新的粮食增长极,彻底解决旱作农业水分利用“瓶颈”问题,推动旱作农业区农业和农村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初步估算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共需投资76亿元,其中需国家补助38亿元,建议国家予以支持。

  筹建国家级马铃薯专业市场

  同时,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于2007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是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58亩,共设计信息、交易、贮藏、配载4个功能区,目前有216户经营户入驻,已与北京新发地市场建立了电子结算对接业务,年销售马铃薯40万吨,销售额2.4亿元,涉及8.5万农户。

但由于交易中心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单一,已远远不能适应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将定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物流配载中心和展览展示中心,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计划对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进行改扩建,将其建成集交易、配送、仓储、加工、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业市场。

也建议国家农业部将该市场列入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范围进行建设,并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川旱作高效农业开发区示范辐射成效明显

日期:

2012-01-1111:

14来源:

安定区农业局作者:

  走进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川,一座投资约12亿元、占地4000多亩、入户各类农业企业120家的科技示范园区就会映入你的眼帘。

这就是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建设的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的西川旱作高效农业开发区。

这已经成为安定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探索旱作农业新出路的亮点。

  近年来,安定区围绕发展旱地高效生态农业,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始终注重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面积、大规模地推广适用性强、覆盖面广、收效快、效益好、千家万户都能干的实用科技成果,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努力使重点产业科技项目开发和新兴产业项目培育等科技扶贫措施与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千方百计扩大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扶贫项目的辐射带动面,强化了扶贫示范带动和对外宣传,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园区的辐射、示范、带动效应,以脱毒种薯快繁、珍稀食用菌开发、特种养殖等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高新技术在园区得到孵化推广,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先导作用。

目前,西川科技园区已辐射带动凤翔、内官等10多个乡镇的20多个村发展食用菌规模栽培户150多户。

  500多座食用菌温棚,每年可生产食用菌600多万袋、近5000吨,实现产值2500万元左右,获纯利润900多万元。

建成全国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年产原种4500万粒,原种70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生产一级种12万亩。

园区建设呈现出了技术新、起点高,品种系列化、专用化,网络健全、规模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扶贫,提高科技贡献率,安定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技、林技、农机、畜牧、种子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90个,并以科技园区建设为依托,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并举,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膜侧沟播、双垄沟播、注水沟播、种子包衣、滴灌、渗灌等常规农技项目12余项;把科技示范园区与科技扶贫项目结合起来,加大了各项科技的组装配套力度,使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的效益和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时,在园区建设中,紧紧围绕调整结构和特色产业开发,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强化了扶贫示范培训,先后组织上万名农民接受了培训,全区1600多人经评审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

通过科技园区的辐射、示范,带动和引导,大量旱作农业科技在农村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普及,每年推广的农业科技项目达4类10多项。

高、新、尖的农业科学技术开始在旱源生根开花。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走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0%。

子洲:

打造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园

芳春四月,走进子洲县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台台推土机来回穿梭,一座座拱形大棚正在搭建。

据管理人员说:

“县上利用3年时间,将该示范园建成为现代种养业标准化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装备先行区、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实验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动区和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目前,园区内已建成日光温室6座,新修生产道路1.6公里。

  该县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区,位于淮宁湾乡前张家渠村、后张家渠村和后湾村等3个行政村,占地面积2200亩,计划投资1488万元。

示范园区采取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模式,从农业生产的组织、技术的集成创新、产业链条的形成等方面建立典型样板。

  该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园区,设有标准化蔬菜示范区、粮油高产示范区、新品种新技术实验区、山地苹果示范区、蚕桑示范区、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区、优质牧草示范区、生态养殖示范区等8个功能区和1个办公培训中心。

其中,标准化蔬菜示范区规划面积40亩,以冬暖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通过不同品种、多种栽培方式和节水技术的展示,示范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瓜果和花卉;粮油高产示范区规划面积1000亩,重点示范马铃薯、旱地玉米、小杂粮和油料作物的高产集成技术,为发展现代化旱作农业积累经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区规划面积150亩,对引进的各种优良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山地苹果示范区重点示范本地名优小杂果,树立品牌意识,推进标准化现代果园建设;蚕桑示范区集中建设丰产密植桑园200亩,建设100平方米标准化大棚养蚕房和50平方米小蚕共育室,示范推广养蚕科学实用技术;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区主要示范生产子洲黄芪、黄芩、板蓝、远志等中药材;优质牧草示范区集中示范紫花苜蓿、沙打旺等抗旱性牧草;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生态养羊场、养猪场、散养鸡场各1处,配套建设中型沼气工程,引进优良品种,按照“畜——沼——菜、畜——沼——果”立体养殖模式,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投放无公害饲料,实现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目标。

西北旱作农业示范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11-12-0809:

36 

 西北旱作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将围绕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与民宅建造、环境综合整治及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保障、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提升、现代农业节水、循环农业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选定延安市安塞县作为课题示范区,在安塞县沿河湾和真武洞两个镇5个行政村建立示范点,进行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提出西北旱作农业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模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规程,形成以现代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为重点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模式及其技术体系,为西北旱作农业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课题示范区安塞县位于西北旱作农业区中心,其地质结构、生态环境、主导产业、科技文化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特别是处于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的腹地,为黄土高原综合农业示范区,是国家科技部老区科技扶贫示范县。

安塞县资源相对丰富,石油工业发达,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地方财政收入较高,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良好条件。

并将新农村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之中,能够为本课题实施提供配套经费支持。

安塞县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确定了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点村、中心村,落实了保障措施,正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项目实施期,在安塞县建成规划合理的绿色乡村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试验区,苹果、大棚菜、养畜三大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试验区,集水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试验区。

项目所形成技术体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将使西北旱作农业区的人居环境、生活设施、生产条件、生态面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将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提供有力保障作用;为农业主导产业开发、水资源利用、循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同时,项目的实施将会使西北旱作农业区的环境状况、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有利于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统筹发展,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步伐。

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

陆浩2008-08-05[字号:

大中小]

  甘肃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旱作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正在旱作农业区引发着一场新的革命。

艰辛的探索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全省

70%的人口在农村,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山区。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

如何解决农业的稳定发展问题,始终是甘肃人民必须面对的现实。

建国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每次探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历次探索成果基础上的重要结晶。

  一是围绕改变基本生产条件,坚持不懈地进行改土兴水和小流域治理。

甘肃省的山旱地绝大多数分布在黄土高原区,这里沟壑纵横,土地坡度大,不下雨寸草难生,一下雨山洪肆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产出越来越低。

正常年景山旱地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一遇旱灾连籽种都收不回。

面对这种情况,甘肃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战天斗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建设,硬是把坡度在三四十度以上的大部分山地都修成了梯田,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使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

全省梯田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有相当一部分县基本实现了梯田化。

在此基础上,按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种草种树、兴修梯田和修建淤地坝结合起来,创造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脚穿靴子”的治理模式,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

同时,千方百计兴修水利,在旱作农业区建成和正在建设着景电、引大入秦、引洮等一批跨流域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尽可能地使旱地变成水浇地,使全省的水浇地面积增加到1500多万亩。

在无法引水的地方,通过实施集雨工程,用打水窖、修池坝等办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发展庭院经济,实施大田点种点浇,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是围绕抗旱保墒,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适用技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了许多发展旱作农业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如选择耐旱作物和品种、压沙保墒、深翻打碾土地等等。

我们把总结推广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抗旱办法和推广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旱作农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迁和飞跃。

在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品种的基础上,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普遍推广了地膜平铺穴播技术,通过地膜的保墒增温作用,不仅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大大增强了作物种植的适应性,使一些高海拔地区和极度干旱地区可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

近年来,我们重点推广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各种设施农业,在许多地方建成了蔬菜、瓜果、花卉等区域性生产基地,增强了旱作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可控性,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的效益。

  三是围绕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不仅降水量少,而且降水的时间分布与作物特别是夏粮的生长期相错位,在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有限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成为农业发展的心腹之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充分利用技术措施在水上做文章的同时,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作物自身抗旱的潜力,压夏扩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促使旱作农业朝着特色农业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定西中部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种植,既把马铃薯培养成了大产业,又做到作物的生长期和降水期相吻合,使有限的自然降水得到充分利用,有效缓解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旱作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适用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概括起来叫做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

正是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全省农业科技人员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复的实验,对普通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了大的改进和革新,总结创造了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深刻的变革

  一项技术革新或发明,能不能对实践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实践的需求程度。

面对世界性的气候变化和粮荒,旱作农业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作用。

  从2003年到2005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我省不同的生态区域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玉米比相同条件下的半膜平覆增产都在35%以上,种植马铃薯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

显著的抗旱增产效果,凸现了这项技术的巨大价值。

从2005年起,农业部门就及时组织推广。

2007年,我省中东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我们在地处中部干旱区的静宁县调研时发现,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长势良好,与没有采用这项技术的庄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了这一技术的抗旱增产优势。

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现场会,决定将这项技术在全省旱作农业区进行普遍推广。

当年全省采用这一技术种植的玉米56万亩,在遭受60年不遇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增产粮食5万多吨。

今年推广面积扩大到289万亩,种植的玉米长势普遍看好,丰收在望,说明这一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极大地调动了群众采用这一技术的积极性。

我们计划在今后两年内进一步扩大到500万亩以上,使之在旱作农业区基本普及。

实践证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结束了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正在引发着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

  从技术层面看,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有效地增强了旱作农业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旱作农业也叫雨养农业,降水是供应作物水分的唯一来源,如何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是旱作农业技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同普通的地膜覆盖相比,在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在种植方式上由平铺穴播变为沟垄种植,在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或顶凌覆膜,即先在田间起大小双垄,用地膜全覆盖后,既能起到大面积保墒的作用,又能形成自然的集流面,使有限的降水都被沟内种植的作物有效吸收,从而形成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抗旱保墒新技术。

试验示范表明,年降水量达到250毫米至550毫米、海拔在2300米以下的地区,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这一技术为降水在300毫米左右的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工小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改变了旱作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从产业层面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促进了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

在半干旱地区,种植结构的多样化是抗旱防灾的重要措施。

群众根据降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往往是小麦、糜子、谷子、荞麦、豆类、马铃薯等五谷杂粮,样样都种一些,以防止因干旱造成绝收。

但这种种植结构是一种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方式,形不成规模,加之一些作物产量很低,很难稳定地解决吃饭问题,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尽可能地扩大高产耐旱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着力培育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

马铃薯产业的兴起,就是顺应这一趋势的结果。

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万亩,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基地。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我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产业布局将发生大的变革,逐步形成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区域化布局。

与规模化种植相适应,产业化经营将会得到长足发展,以玉米和玉米秸秆为饲料的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农畜产品加工业,逐步发展为区域性主导产业,将有力地推动旱作农业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从生态层面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利于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

长期以来,旱作农业区由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断地垦荒,扩大耕种面积,形成了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严重破坏着自然生态的平衡,导致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因此,客观地说,旱作农业区传统的农业发展是一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将大大提高旱作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率,为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创造了先决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们准备对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地,逐步退耕还草还林,努力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恢复、优化生态环境的发展路子,实现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

重要的启示

  艰苦的自然环境,既是对人们意志和毅力的考验,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潜力。

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践再一次表明,尽管我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只要我们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去不懈奋斗,发展旱作农业是大有希望的。

  第一,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改善着作物的品种品质,而且使作物的立地条件和生长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使农业越来越成为可控性产业,发展的潜能是无限的。

年降水量在250毫米左右的半干旱山区,由不能种植玉米到能够种植、由最初的亩产100公斤左右到亩产达到500公斤左右,完全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所以,发展农业,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推进科技进步上。

总体上说,我省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还比较低,发达国家已达到60%,有的高达80%,而我省仅为40%左右。

这也说明,依靠科技推进农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我们一定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在良种、肥料、设施、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农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发挥农业科技的综合效应。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说到底就是对各种适用抗旱技术的组装配套。

在旱作农业发展上,要坚持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蓄墒技术与保墒技术相结合、传统抗旱措施与现代抗旱技术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变单一的抗旱技术为综合的抗旱技术,努力提高旱作农业的科技水平。

  第二,旱作农业发展必须实现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有机统一。

旱作农业相对灌溉农业来说,面临的自然风险更大,对自然的依赖性更强。

发展旱作农业要顺应自然规律,推进旱作农业技术创新也要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我们要把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使旱作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要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为切入点,合理压缩小麦等夏收作物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快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进程,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步把种养加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努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较大幅度地提高旱作农业的比较效益。

  第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于农业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本质上是一种弱质产业,所以世界各国对农业都采取扶持政策。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运用,省委省政府及时有力的推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今年一年用于这项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达5000万元。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农业、财政、科技、水利、金融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扶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开发的良好机制。

要把政府主导和典型示范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农技部门搞好全过程的技术服务,解决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增强广大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旱作农业发展的每一次进步,都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旱作农业区的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甘肃省省长刘伟平:

走出旱作农业的新路

2011年09月16日09时03分 

走出旱作农业的新路

刘伟平

    甘肃是传统的农业省份,也是全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多年来,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我们着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以坡改梯为重点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新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梯田建设对旱作农业发展具有多重效应

    甘肃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67个属于旱作农业区,坡耕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

从根本上改变旱作农业区粮食产出低的局面,较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的比较效益,是全省上下必须着力破解的重大难题。

2008年,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实现全省粮食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以年均100万亩以上的速度建设高产稳产梯田,使全省梯田累计达到3000多万亩。

实践证明,以坡改梯为突破口,强化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既是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现实选择,也是夯实旱作农业发展基础的必由之路。

    梯田建设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全省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

近年来,尽管我们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性难题,但农业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亩均粮食产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人增、地减、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甘肃要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从省情出发致力于提高单产水平,把梯田建设作为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高标准梯田建设,着力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和地力,全省粮食总产首次实现“七连增”。

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达958.3万吨,综合单产达456斤,总产和单产双双刷新历史记录。

    梯田建设有利于改善旱作农业区的生产条件。

虽然甘肃旱作农业区人均耕地面积达3.8亩,但由于大多是山旱地和坡耕地,相当一部分是“撞田”,往往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遇上严重干旱甚至颗粒无收。

通过大规模的梯田建设,我们把过去的“三跑田”建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不仅起到了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留住土里肥的作用,而且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的产出水平。

试验结果表明,梯田与坡耕地相比,每亩年拦蓄降水40—70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4—10吨。

按现有梯田面积计算,相当于在旱作农业区修建了16个特大型水库,坡耕地改成梯田后平均每亩增产小麦50—70公斤,每年可增产粮食150多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6%左右。

    梯田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很长一个时期,甘肃农业基本上是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是以种粮为主,比较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

大规模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