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649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 第七章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第七章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2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生物第七章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

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答案] B

[解析] 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进化;Aa自交后代,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不同。

2

.小吴同学对高中教材中一些“根本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其中不恰当的是(  )

A.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物种基因库的不同

C.生物出现新性状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答案] D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的

多样性,蛋白质的合成受DNA控制,故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3.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比较,不同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答案] C

[解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这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不同。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产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答案] D

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按顺序出现的生物类型的几种排列,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需氧自养、厌氧自养、自养

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答案] D

6.对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了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D.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

[答案] D

[解析] 突变的利害取决于环境,无所谓有利突变多少。

突变中的基因突变才可以增加等位基因数量,产生的基因有可能是隐性基因,也有可能是显性基因。

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合称为突变。

7.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当气温升至25.5℃时,突变体的生活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A.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突变是不定向的

C.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都是有害的

D.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答案] D

8.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

A.用进废退学说

B.自然选择学说

C.过度繁殖学说

D.生存斗争学说

[答案] B

9.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

B.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的矛盾

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活资源之间的矛盾

D.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答案] C

10.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1.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答案] D

12.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色,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25%

B.32%

C.50%

D.64%

[答案] B

[解析] 该人为组成的群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80×2)/(100×2)]×100%=80%,b的基因频率为20%。

可见,该种群产生的B配子和b配子的比例分别是80%和20%,在随机交配

的情况下,子代Bb的比例为16%+16%=32%。

见下表:

配子

子代

配子

B(80%)

b(20%)

B(80%)

BB(64%)

Bb(16%)

b(20%)

Bb(16

%)

bb(4%)

13.枯叶蝶翅膀的色泽和形状似枯叶,这是由于枯叶蝶的祖先(  )

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答案] C

14.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频率是指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造成基因频变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答案] B

15.如果某一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  )

A.进化为另一新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

C.退化到低级种类

D.绝灭

[答案] D

16.雌葱柱头上的细胞膜表面有一种糖被,可以使不同种的花粉不能萌发从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这

个现象属于(  )

①细胞识别②抗性

③生殖隔离④应激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17.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对这种抗性解释最好的是(  )

A.病毒的获得性遗传

B.由于生殖隔离形成

C.病毒的某种结构的用进废退

D.自然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保留

[答案] D

1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③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

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19.外形相似但不同种类的鱼,在生殖时把各自的精子和卵排放在同一水域中,其中一种鱼的精子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内。

这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  )

A.生态隔离

B.地理隔离

C.行为隔离

D.生殖隔离

[答案] D

20.调查发现男性色盲大约占人群的7%,根据这一概率推算,女性色盲占人群的比率大约为(  )

A.0.25%

B.0.49%

C.0.7%

D.1.4%

[答案] B

21.下列各项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变异决定,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C.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

D.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答案] B

[解析] 生物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22.隔离的本质是(  )

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答案] C

[解析]

 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从本质上讲,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地理条件、生殖条件,使基因不能在个体间自由交流。

23.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男女=11)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

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

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的Xb的频率是(  )

A.2.97%

B.0.7%

C.3.96%

D.3.2%

[答案] C

24.鉴定牧民放牧的马和由国外赠送返回原产地放养的野马是两个物种主要的依据是(  )

A.野马比牧马更善于奔跑

B.野马与牧马存在地理隔离

C.野马与牧马存在生殖隔离

D.野马比牧马更适合野生环境

[答案] C

2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  )

A.产生变异的机制

B.自然选择所起作用

C.生物的适应性

D.生殖过剩的原因

[答案] A

26.隔离导致(  )

A.物种绝灭

B.物种形成

C.物种不能交配

繁殖

D.导致基因突变

[答案] B

27.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

.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使基因库不能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重组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答案] A

28.生物物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B.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是一个物种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的性状是相同的

[答案] B

[解析]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9.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有细长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答案] D

[解析] 猎豹与斑马,兰花与蛾都是典型的共同进化的实例,捕食者一般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共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30.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

①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②是突变和基因重组,③是自然选择学说,④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55分)

31.(9分)(2009·江苏调研)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

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

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

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

这一调查显示大熊猫种群的濒危和中国历史上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密切相关。

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过程传递给后代。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的基本单位。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答案] 

(1)基因库 多样性 生殖 

(2)生物进化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题中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是指基因多样性。

32.(9分)下图展示了现代小麦的起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该过程表示一种育种方法,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

(2)杂种F1是否是一个新物种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3)杂种F1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

(4)最后形成的小麦是不是一个新物种?

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形成的后代,其生殖能力怎样?

________。

(5)(4)的结果说明了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________。

[答案] 

(1)多倍体育种 

(2)不是 F1不能产生可

育性后代 (3)F1在形成配子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 (4)“现在的小麦”是一个新物种。

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后形成的后代是不育的。

其原因是杂交后代中多个染色体组之间无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为奇数,不能产生可育性配子 (5)生殖隔离

33.(9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当

时地球表面没有游离的氧,但存在大量的有机物。

在距今31亿年时,地球上出现了微生物A,由于这种生物的出现,使地球上的大量有机物被消耗掉。

到距今25亿年时,生物B的出现使大气中的含氧量逐渐增多,以后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生物C、D、E等,经测定,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C的物质(与有氧呼吸有关)。

(1)原始生命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

(2)物种A和物种B在代谢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D的异化作用类

型是________(需氧型或厌氧型)。

(4)物种A和B可能是________生物,物种C可能是________生物。

(“原核”或“真核”)

[答案] 

(1)异养厌氧型 

(2)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3)需氧型 (4)原核 真核

[解析] 考查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由于原始生命的结构简单,不能自身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外界现成的有机物,故属异养型,又由于当时没有游离的氧存在,因此是厌氧型。

物种A形成以前,地球上无氧气,物种A形成以后,又消耗有机物而不能生产有机物,因此是异养厌氧型。

物种B的出现使大气中O2增加,说明物种B能释放O2,而在生物体内释放O2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又由于物种B形成时没有O2存在,因此物种B属自养厌氧型,所以A和B在代谢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物种C、D、E体内有细胞色素C,能利用O2,故能进行有氧呼吸,根据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可以断定:

A和B可能是原核生物,物种C可能是真核生物。

34.(9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中的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_______,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其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

,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

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基因库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变异 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原材料 方向 

(2)2×106 (3)65% 35%

[解析] 

(1)某一物种的全部基因构成种群的基因库,其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不同的生物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而使生物体内的基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基因型,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的

原因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还包括染色体变异,在这三个来源中最主要的也是生物进化主要因素的就是基因突变,因为只有这一来源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这些可遗传的变异只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2×107×10-5×104=2×106。

(3)根据题意,在100个个体中,AA占35只,Aa占60只,aa占5只,即在200个基因中,A基因占2×35+60=130个,基因频率为130÷200×100%=65%;a基因占:

10+60=70个,基因频率为70÷200×100%=35%。

35.(9分)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

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

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

基因频率变化

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

(2)导

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

请简述理由。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

请简述理由。

[答案] 

(1)基因库 64% 32% 

(2)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

 (3)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就是在进化。

 (4)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36.(10分)研究人员对两个不同品种的蚊子A、B对杀虫剂malathion和dieldrin的抗性进行研究。

将蚊子每种分为两组,每组10000只。

五月,对蚊子喷洒杀虫剂,一组喷洒malathion,另一组喷

洒dieldrin。

第一次喷洒后,记录存活的蚊子数。

让生存下来的蚊子繁殖,接下来的三个月内,新后代继续繁殖,每个月的第一天进行喷洒,其存活数见下表:

种类

杀虫剂

第一次喷洒

前蚊子数

存活数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A

malathion

10000

31

129

1645

4055

dieldrin

10000

78

339

1982

3106

B

malathion

10000

28

56

1207

1744

dieldrin

10000

30

71

1321

2388

(1)从表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使用这两种杀虫剂对环境的副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哪一个曲线最能代表喷洒杀虫剂后A蚊子从

五月到八月种群数量的变化(  )

[答案] 

(1)蚊子A较蚊子B对这两对药的抗性强。

蚊子B对dieldrin的抗生高于对malathion的抗性 

(2)malathion和dieldrin可能会杀死有益昆虫;malathion和dieldrin可能会污染水资源;malathion和dieldrin对其他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其他正确答案均可) (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