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67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讨论稿兔年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9)按照工程分包、劳务分包有关规定,对其实现“无差别”管理;

监督检查并指导分包商落实安全工作规定和各类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将安全文明施工现状与经济挂钩,定期考核、通报。

10)重点工序及作业内容,项目部应合理调配人力、物力等资源,作为工程重点加以管控,确保施工作业安全进行.

11)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通过安全检查、隐患曝光、专项整治、奖励处罚等手段,促进所有人员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工作,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态势。

12)按照“工程数码照片管理”要求,拍摄、整理、留存工程照片,工程结束按有关规定及时刻录光盘发送有关单位,项目部应留存备份.

13)按照国家法律和上级有关规定,做好危险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事宜。

14)定期开展工程项目安全健康环境自评价工作。

3.2安全监察处定期修改、完善“本规定”,并根据建设管理单位要求和公司有关规定,指导、监督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定期检查各项工作,督促项目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

3。

3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关联的制度及文件,并积极配合基层单位、施工项目部开展有关工作.

4。

区域划分及现场布置:

4.1办公区、生活区

4.1。

1办公区和生活区应相对独立,办公区入口应设立项目部铭牌.

1.2应在办公区或施工区设置“工程项目概况牌、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责任牌、安全文明施工纪律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或线路路径及总体布置图),也可增设主要承包商简介、工程鸟瞰图等内容。

4.1.3施工项目部应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将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安全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等设置上墙。

1.4办公室、会议室的办公桌椅和文件橱柜齐全完好,并配备“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

等必要的办公设备。

5施工项目部应具备工程文件资料的邮送条件,并搭建网络办公及通讯系统,能利用电子邮件、传真、无线通讯等实现图文、声讯信息的即时、可靠传递(特殊项目受外部条件限制除外)。

1.6办公室、会议室宜配备取暖设施、空调以及必要的办公、生活设备。

7变电所(换流站)工程项目施工办公和生活临建房屋,宜在所(站)围墙外设置,并与施工区分区围护、隔离,全所(站)临建设施主色调与现场环境相协调。

4.1.8施工项目经理部生活设施:

1)员工食堂应配备不锈钢厨具、冰柜、消毒柜等设施,干净整洁,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2)员工宿舍应有良好的居住条件,通风良好、整洁卫生、室温适宜,有防蚊蝇等措施,并有专项管理办法。

3)应为员工提供洗浴、盥洗设施。

卫生间洁净,无明显异味。

4)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文化娱乐设施.

5)保障各种形式外协工的住宿、餐饮等生活卫生条件

6)施工区应设置废料收集装置.生活区应设置垃圾箱,垃圾及时清运。

4.2变电所(换流站)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总体布局:

2.1视觉形象:

通过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规范建筑物、装置型设施、安全设施、标志、标识牌等式样、标准等,以达到现场视觉形象统一、整洁、醒目、美观的整体效果。

2.2模块化管理:

现场施工总平面应按实际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分为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设备材料堆放区。

各模块区主要由现场环形混凝土道路、塑钢网板、铁艺栏杆、钢管栏杆等分隔而成。

4.2.3施工区域化管理:

施工现场实行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区域化管理。

按作业内容或施工区域,由网板、绝缘网、围栏等对作业场地进行围护、隔离、封闭,并设置安全标志、标识,明确安全责任人。

2.4定置化管理:

规划、绘制施工平面定置图,机料堆放实现定置化.

4.2.5围墙:

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先期修筑变电所(换流站)围墙,便于进行封闭式管理。

6施工场地:

1)施工场地应保持平整。

基坑、沟道开挖出的土方应及时清运(条件允许可就地平整),运输车辆应做到车轮不带泥上公路,运输途中不遗洒。

2)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堆放场、库房、机械设备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场以及停车场等场地结实、平整,地面无积水.

7道路修筑:

1)变电所(换流站)施工必须做到先修筑进站硬化路面主干道和所(站)区环形混凝土路面主干道路。

所(站)区内混凝土道路既可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形的方案,也可采用先浇筑施工层,工程竣工前再浇筑移交层的方案,道路两侧应形成排水坡度。

2)根据施工需要修筑的临时道路可采用泥结石硬化路面。

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加工场的人行便道路面硬化宽度不宜小于1米.

3)道路混凝土面层浇注后,必须有效进行成品或半成品保护:

禁止在路面上拌砂浆(混凝土)或堆放各种材料;

严禁吊车直接在路面上支腿;

禁止直接在路面上进行焊接操作;

禁止使用撬杠在路面上移动电杆、构架等,禁止漏油车辆或履带式吊车在成品路面上行驶.对路面进行定期清扫,保证路面整洁。

4.2。

8道路标志:

进变电所(换流站)的主干道两侧应设置国家标准式样的路标、交通标志、限速标志和区域警戒标识.变电所(换流站)内道路应设置施工区域指示标志。

9排水管沟:

道路两侧应先期修筑排水管沟,并定期维护,确保全所(站)排水系统畅通。

2.10建筑物:

变电所(换流站)内只允许存在以下临时建筑物:

1)施工队工具间、库房等应为轻钢龙骨活动房或砖石砌体房、集装箱式房屋。

2)临时工棚及机具防雨棚等应为装配式构架、上铺瓦楞板。

施工现场禁用石棉瓦、脚手板、模板、彩条布、油毛毡、竹笆等材料搭建工棚.

11装置型设施:

1)宣传告示类:

含宣传栏、标语、彩旗、灯箱等。

2)道路交通类:

含路桩、指示警示牌、限速标志、减速坎、禁行标识等。

3)区域围护类:

含安全围栏、塑钢网板等。

4)废料垃圾回收类:

含各类废品回收设施、垃圾箱等。

5)标识类:

含设备、材料、物品、场地标识、规程、规范、职责图表等,其制作、布设要求为:

a现场所有的标志牌、标识牌、宣传牌等制作标准、规范,宜采用彩喷绘制;

b标牌埋设、悬挂、摆设要安全可靠,做到规范、标准;

c标志牌、标识牌框架、立柱、支撑件,应使用钢结构或不锈钢结构。

2.12大门:

施工承包商应修筑变电所(换流站)大门,要求简洁明快,大门一般由灯箱、围栏、人员通行侧门、警卫室等组成.

4.2.13机具、工具房:

1)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工具房、脚手管等,应经过整修、油漆,确保完好、整洁.

2)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牌悬挂应醒目、规范.

3)中、小型机具应保持清洁,表面油漆完好并悬挂醒目、规范操作规程标牌。

4)中、小型机具在现场露天使用时,应有牢固且标准适用的防雨设施.

5)工具房、集装箱(含电焊机集装箱)宜集中放置,且摆放整齐.

14施工用电设施:

变电所(换流站)施工用电严格按国家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站内配电线路宜采用直埋电缆敷设,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

7米,并在地面设置明显标志。

如采用架空线,应按标准沿围墙布线,以满足现场临时用电需要.一、二、三级配电盘柜和便携式电源盘必须满足电气安全及相关技术要求,漏电保安器应定期试验,确保功能完好。

15照明设施:

施工作业区采用集中广式照明,局部照明采用移动立杆式灯架。

16消防设施:

按规定配备合格、有效的消防器材,并使用消防器材架、箱。

4.2.17其它设施:

1)氧气瓶、乙炔瓶现场搬运使用托架(小车)。

2)氧气瓶、乙炔瓶存放使用箱笼。

3)卷扬机操作控制台宜使用组合式金属罩棚。

18绿化:

办公区、生活区宜设置绿化带,种植花草树木。

19饮水点:

在适宜地点设置工棚式饮水点,保持清洁、饮水洁净卫生。

20吸烟室:

在现场适宜的区域设置箱式或工棚式吸烟室,禁止流动吸烟。

3输电线路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总体布局

4.3。

1视觉形象:

施工现场主要通过施工总平面规划及规范工棚、彩旗、安全设施、标志、标识牌等的设置,以形成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

3.2施工区域化管理:

1)基础开挖、杆塔组立、张力场、牵引场等场地实行封闭管理。

采用插入式安全围栏(安全警戒绳、彩旗,配以红白相间色标的金属立杆)进行围护、隔离、封闭.

2)施工区域设置安全标志、标识(施工岗位责任牌、施工友情提示牌、安全警示牌、主要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牌等)。

林区、农牧区作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3)基础施工,土石方、机具、材料应实现定置堆放。

材料堆放应铺垫隔离;

场地是耕地的,要求按生土、熟土分别堆放,施工完后恢复原貌.

4)杆塔组立施工,机料(机具、工具、材料)应定置堆放,高处作业时螺栓、垫片等应放在专用袋内。

5)牵、张场临时占地面积不宜超出张力架线导则要求,宜选择相对平整的场地做张力场、牵引场;

牵、张场应按定置图布置装配式或帐篷式休息室,设置临时厕所、工棚式工具房和指挥台。

4.3.3作业现场设备材料堆放:

1)设备材料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地面无积水。

2)施工机具、材料应分类放置整齐,并做到标识规范、铺垫隔离。

3)电缆、导线等应按定置化要求集中放置,整齐有序,标识清楚.

4工棚:

1)宜结合地形、地质及气候情况,选择设立在安全位置;

避免因暴风、暴雨、山洪、飓风、泥石流等可能造成的破坏.

2)采用活动式帐篷或采用装配式工棚,线路工程现场禁用石棉瓦、脚手板、模板、彩条布、油毛毡、竹笆等材料搭建工棚。

4.4安全设施和文明施工设施:

应按要求配备使用安全设施和文明施工设施.安全设施须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性能检查、试验。

4.4。

1安全标志牌:

用于现场、仓库、危险区域作安全提示、指令、警告、禁令标志.

4.4.2安全围栏和临时提示栏:

用于安全通道、重要设备保护、带电区分界、高压试验等危险区域的区划。

4.3安全自锁器(含配套缆绳):

施工人员垂直攀登杆塔时使用的全过程安全防护设施.

4.4速差自控器:

杆塔短距离垂直攀登或安装附件时为施工人员提供的全过程安全防护设施。

5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

用于高处作业相对固定地点的坠落防护。

6防静电服(屏蔽服):

用于330千伏及以上工程施工人员在邻近高压、强电场中的人身防护。

4.4.7验电器:

用于检查线路或设备是否带电.

8工作接地线和保安接地线:

用于防止邻近高压线路静电感应触电或误合闸触电的安全接地。

4.9绝缘安全网和绝缘绳:

通常用于带电跨越施工。

10水平安全绳:

用于人员高处水平移动过程中的人身防护。

4.11电源配电箱:

适用于施工现场临时动力控制电源。

12下线爬梯:

施工人员高处上下悬垂瓷瓶串和安装附件时专用的铝合金或软爬梯,一般与速差自控器配套使用。

4.4.13高处作业平台:

通常用于平衡挂线压接作业。

4.14孔洞盖板及临时防护栏杆:

孔洞及沟道临时盖板使用4~5毫米厚花纹钢板(或其他材料)制作并涂以黑黄相间的警告标志和禁止挪用标志;

直径1米以上(含1米)的孔洞及高处临空面,应搭设红白相间的脚手架栏杆进行安全防护或设置钢管栏杆进行临边防护.

15便携式卷线盘:

用于施工现场小型工具及临时照明电源。

4.4.16安全通道:

安全通道根据施工需要可分为斜型走道、斜梯通道、水平通道,要求安全防护可靠,投入使用前设置必要的标牌、标识。

4.17漏电保安器:

在二、三级盘内均应装设,每月试验一次,并作好记录.

18危险品库:

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设置专用危险品库房,并配置醒目标识,专人严格管理。

19水冲式厕所:

变电所(换流站)办公、生活、施工区域宜设置水冲式厕所,并保持洁净。

缺水地区如采用旱厕,应保持洁净.

5。

环境保护

5.1环保组织和管理策划

工程开工前,施工项目部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组织网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结合工程所在地及工程施工需要,开展环境因素辨识,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形成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表,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执行过程中及时监测和记录环境管理情况表。

2环境保护目标

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

污水排放达标,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规定;

控制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

达到ISO14001环保认证及《绿色施工管理规程》要求;

达到“零污染”要求的目标。

5.3环境保护措施

5.3.1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适宜地点的施工现场出口可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

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

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3。

2噪音与振动控制

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

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

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3光污染控制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水污染控制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

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

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3.4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

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

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

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3.5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1)防腐、防水、装修、装饰、保温、施工用有毒材料及其废弃物,包装材料,机械维修保养和工具清洗废渣、废液:

按采购程序进行控制,加强保管;

使用限量,废弃物及时回收、处理;

废弃物处理找有资质单位。

加强培训和环保意识教育。

2)包装物等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严禁就地焚烧。

3)设备、材料、工器具要在指定地点进行清洁、整理,所有的油类脏抹布、棉纱头用完后要放进指定的金属容器内,废料垃圾及时清理运走.

4)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生活垃圾(剩饭菜、食品饮料盒)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分类管理.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3.6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输变电工程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倡导绿色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竣工前,依据建设管理单位要求及时修整和恢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

6.附则

6.1本制度解释权归属于安全监察处。

6.2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