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69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docx

种子植物教学教案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

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

教学重点:

  1、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

因为:

种子的结构是本章的关键,它阐明了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以及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

因为:

玉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且很薄,不易观察;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不容易观察。

  2、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方法:

  启发式引导、交互式交流、演示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1、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具备的相应能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教具准备:

①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培养皿、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

②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外形和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的剪贴图(或CAI课件)③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装置。

3、学生准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

  4、课前将学生分成5组,分别调查家乡植物种类,每组绘制一种家乡常见植物(代表一类植物)的头饰,以备课上使用。

5、学生课前采集五种以上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其中必须要有松子),浸湿后以备课上使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组织指导表演剧。

提出:

被子植物一般是如何繁殖?

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

这与种子的结构有关,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采用表演剧——不同植物类群各诉说本“家族”(类群)的特征。

并争论哪个“家族”的种类最多?

贡献最大?

现在最繁盛?

面对学生收集的种子,争论它们是哪个“家族”的成员?

请同学评判,引出被子植物。

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启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

不同种子的结构是否也不同呢?

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请两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收集的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并介绍它们的名称。

通过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种子,了解种子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

角色互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新信息。

 

 

 

 

提示:

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P83—P84实验内容。

分发给学生干燥的、软的和刚萌发的(胚根刚钻出种皮)的菜豆种子各一粒。

学生往往因种子小且常见,只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忽略了对种子结构的细心观察,指出要进行探索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步骤,不能急于一刀切开无目标的先睹为快。

 

提醒注意:

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强调:

菜豆种子的子叶是2片,且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启发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实验:

通过观察刚萌发的菜豆种子,发现种子的外面包着一层种皮;再观察浸软的种子种皮上的细小结构及作用,其中种孔的观察较困难,可以让学生用力捏一下泡透的种子,注意观察种脐附近的现象——有水流出,水流出处即种孔;然后剥下种皮,感觉种皮的坚韧性,理解其功能。

观察菜豆种子的胚:

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分开两个豆瓣(否则易将两片子叶掰断),认识两个豆瓣即两片子叶,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提醒学生动作要轻,用放大镜观察两个豆瓣的连接部分,已钻出种皮的一端是胚根,另一端有两片幼叶的是胚芽,中间连结胚根及胚芽的是胚轴。

用镊子夹住胚根井轻轻抬起,观察清楚胚根、胚轴、胚芽与子叶的关系,明确与子叶相连的部分是胚轴,为

以后种子萌发时子叶通过胚轴输送营养物质给胚根、胚芽打下基础。

实验:

学生统一将胚芽涂成黑色、胚轴涂成黄色、胚根涂成绿色、子叶涂成红色。

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并评价自己的实验效果。

最后总结菜豆种子的结构

 

 

 

通过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板书:

玉米种子的结构

强调:

在解剖种子时,正确掌握解剖的切面是很重要的。

教师应当用种子的模型或挂图讲清什么是横切面和纵切面,这对以后的教学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要讲清玉米的种子实际是果实,即其果皮和种皮是紧紧贴在一起的,很难分开,应细心观察。

这里观察玉米的子叶是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以自制一张剪贴图来讲胚各部分的位置关系,或设计CAl课件最后总结玉米种子的结构,明确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实验:

按课本第44页图III—3的提示,沿着隆起的一侧切开种子。

选与挂图一致的那半粒种子,以利于学生结合挂图进行观察。

在切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在果皮和种皮之内,呈蓝色的部分是胚乳,贮存营养物质(淀粉是其中的一种,遇碘变蓝,所以胚乳呈蓝色);呈黄褐色的部分是胚。

用放大镜观察,还可以用解剖针轻轻地挑起胚的两端:

靠上部的是胚芽;靠下部的是胚根;中间挑不动的是胚轴。

胚轴与一片大的子叶相连。

这片子叶紧紧贴在胚乳下面,呈薄片状,所以不储存营养物质。

 

 

步骤同上(学生在玉米种子上涂色、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小结:

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它是幼小的生命体,是种子结构的最重要部分。

 

 

 

 

 

再一次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回顾上节实验

提问有关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内容

回答并在黑板上列出简表。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观察其它种子

结构

点拨指导,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种子结构的完整概念。

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种子,并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发表自己的看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组讨论

表达交流

指导小组内展开讨论

 

分组讨论:

P841、2、3、4题,并将答案填在书上,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分组讨论并列表比较(自己设计表格)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在班级交流。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种子植物与其它植物的比较

 

提问:

你想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分布更广,种类更多的原因吗?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阅读P84第一段。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比较

 

 

 

 

 

 

小结:

低温、干燥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以延长。

过渡:

种子植物的种类的确非常繁多,你能说出下列种子植物中哪些种子有果皮,哪些没有吗?

  小结: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被分为二大类

  板书:

  1.裸子植物

  2.被子植物

演示:

一组图片(如银杏、冷杉、塔柏、马尾松、罗汉松、法国梧桐、女贞、夹竹桃、茶花、石榴等),以校园或本地公园植物为主。

  

 

播放录像:

蒲公英、鬼针草、杨、柳、竿彬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判别实物(小麦、蚕豆)。

比较它们的寿命,谁长谁短?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收集的花生、豆角、松子、白果、苹果、橙等实物

 学生答:

(略)

 请十位同学快速判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

 

 

 

看录像,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充当老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略)

 

小结: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考查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角色互换,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扩大知识面,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总结

 

放CAI课件(内容: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两种种子结构的比较)

 

 

观看,并请一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

反馈

 

 

出示抢答题

 

学生抢答:

(略)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布置课外作业

课后让学生设计种子萌发实验,观察种子萌发过程。

既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附:

第二节种子植物 抢答题

一、填空

  1.种子结构中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是( )。

种皮

  2.种子结构中能储藏养料的是( )( )。

胚乳、子叶

  3.种子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幼小植株的是( )。

  二、判断

  1.松子、花生、西红柿都是果实。

( )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

  3.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