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72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老师讲解逐题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高压锅煮粽子,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

小明用一根导线检查电路故障,收集到的数据及相关现象如表所示,则关于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线并联位置

a、b

b、c

c、d

a、c

b、d

电流表示数/A

L1发光情况

不亮

L2发光情况

A.灯泡L1和电流表A断路B.电流表A和灯泡L2断路

C.只有灯泡L1断路D.只有灯泡L2断路

8.如图所示,小球从左侧斜面的P点由静止释放,在右侧斜面上能到达的最高位置是Q点,M、N是小球运动过程中先后通过的两个等高点,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左侧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小球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小球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支持力不做功

D.小球通过M、N两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电动机拉力的作用下,重为4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竖直上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8N,忽略绳重与摩擦。

A.电动机对绳的拉力为12N

B.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2m/s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有用功的功率为8W

10.将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按甲图所示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为0.6A;

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再将电阻R1、R2按乙图所示电路进行改接,闭合开关S后,关于电流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小于0.6A

B.一定大于2.4A

C.一定大于0.6A,但小于1.2A

D.一定大于1.2A,但小于2.4A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上标有“12V6W”的字样,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最右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

再闭合开关S2和S3,电流表示数又变化了1.1A,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B.电源电压为12V

C.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D.只闭合开关S1,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4.8W~14.4W

二、填空题:

本大题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2.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13.小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小美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4.某热水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现将10kg的水从20℃加热到39℃,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  m³

的天然气。

[c水=4.2×

10³

J/(kg•℃),q天然气=3.8×

107J/m³

]

15.如图所示,质量为120g的平底烧瓶内装有300mL的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底面积为30cm2,测得水的深度为5cm,则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a,烧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ρ水=1.0×

103kg/m3,g=10N/kg)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α粒子散射实验

为了探测原子结构,20世纪初,人们发展了一种实验方法:

用一些已知的粒子,如电子、α粒子等轰击很薄的金属箔,它们与金属原子会产生相互作用而发生偏转。

通过观察这些粒子穿过箔片时的偏转情况,可以获得原子内部的信息,这种实验叫散射实验。

α粒子是一种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7300倍。

1909~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等人无数次地用高速α粒子流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实验表明α粒子与金属原子会产生相互作用而发生偏转,原子中带正电的物质只占很小的体积,但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后来,人们称它为原子核。

(1)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的  ;

(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三、识图、作图题:

本大题4小题,其中第17、18题每小题3分,第19、20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17.图甲表示了汽油机的  冲程;

将螺线管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乙所示。

则a点应该连接电源的  (选填“正极”或“负极”);

如图丙所示,将灯泡正确连接到家庭电路中,则连接火线的应该是  (选填“A”或“B”)点。

18.小美去鞋店买鞋,如图所示是她站在镜前试鞋的情景。

请画出小美的眼睛A点看到鞋面B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完整光路图。

19.照片中的旋转飞椅是常见的游乐设施,请在简化图中画出飞椅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0.请按要求正确连接实物图。

要求:

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连线不能交叉。

四、实验题:

本大题3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21.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的知识后,小美想知道新买的运动鞋在橡胶垫上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她准备了一张平整的橡胶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线。

(1)为了能准确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  知识可知,小美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

(2)如图甲所示,小美将运动鞋放在水平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此时测出运动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3)若在实际拉动过程中运动鞋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改变”或“不变”);

(4)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美对甲图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她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  。

2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了如下电路。

(1)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两烧瓶中应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  (选填“水”或“煤油”),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2)如图甲所示,两烧瓶中装有阻值不同的电热丝,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3)如图乙所示,两烧瓶中装有阻值相同的电热丝,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电流表示数  (选填“相同”或“不同”),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23.小亮同学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用甲、乙两个直流电动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S后甲开始转动,同时用皮带带动乙转动,小灯泡发光。

在此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

置是  (选填“甲”或“乙”)。

乙的工作原理是  ,生活中应用这一原理工作的还有  (选填“动圈式扬声器”或“动圈式话筒”),如果要使甲的转动方向与原来相反,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五、计算题:

本大题2小题,共1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步骤,只列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24.一只标有“6V3W”字样的小灯泡L与一个阻值为8Ω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在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的电路中,接通电路后,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求:

(1)电路中的电流I;

(2)电源电压U;

(3)通电20s,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W。

25.如图甲所示的轻质杠杆,O为支点。

用细线将质量为4kg、密度为4.0g/cm3的物体P悬挂在A点,同时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OA:

OB=1:

2。

撤去力F,用细线将密度为3.0g/cm3的物体Q悬挂在支点O的左侧,再将P、Q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未知液体中,调节细线在杠杆上的悬挂点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

如图乙所示,测得杠杆左、右测的力臂大小分别为L1和L2。

然后将物体P、Q取出擦干后左右对调,再次将P、Q分别浸没在未知液体和水中,重新调节杠杆仍能水平平衡,测得杠杆左、右两侧的力臂大小分别为L1′和L2′。

已知ρ水=1.0g/cm3,g=10N/kg,L1L1′=3L2L2′,杠杆足够长,在调节过程中P、Q始终未露出液面,也未与容器壁和底接触。

(1)力F的大小;

(2)物体P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未知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

A、猫在镜子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B错误;

C、水杯的影子是因为水杯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错误;

D、手机相机拍照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成像,故D错误。

故选:

A。

2.【解答】解:

A、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磁针的南(S)极,故A正确;

B、风吹过书页的上表面时,使书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增大,而导致书上表面压强减小,而书页下表面的压强不变,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书页会向上翻,故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说,故B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由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C错误;

D、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

C。

3.【解答】解:

A、记忆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变回到原来的形状,当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它可以立即伸长许多,将阀门关闭,从而调节水温,故A正确;

B、超导材料没有电阻,由焦耳定律可知,超导材料通电时不会产生热量,所以不能用于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故B错误;

C、硅光电池是一种直接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不会污染环境,故C正确;

D、陶瓷比一般金属硬度高,耐磨损,耐高温,可惜太脆,一撞就碎。

现在用纳米陶瓷粉制成的陶瓷,具有一定的韧性,如果用它制造发动机的缸体,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故D正确。

B。

4.【解答】解:

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第2s末,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

B、4s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

=2m/s;

乙的速度为v′=

=4m/s,

甲乙都向东匀速运动,v′>v,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5运动,故C错误;

D、由图知:

前4s内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都是8m,时间都是4s,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D。

5.【解答】解:

A.做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足球运球过程中,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正确;

C.立定跳远,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也会对脚产生力的作用,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球出手后仍能继续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

故D错误。

6.【解答】解:

A.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提高了粽子的内能,故A正确;

B.高压锅内气压高,所以液体的沸点也会升高,故B正确;

C.热量是过程量,可以说吸收、放出,但不能说含有,故C错误;

D.剥开粽子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子叶上,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

7.【解答】解:

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

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出现了断路现象;

导线接在b、d位置时,电流表无示数,L1发光,L2不发光,这说明断路在b、d之间;

导线接在ab位置、bc位置、cd位置、ac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灯泡都不发光,这说明电流表和灯泡L2都发生了断路现象。

8.【解答】解:

AB、由图可知,小球从P点由静止释放,能到达最右侧的Q点,Q点的高度要小于P点的高度,则小球在Q点的重力势能要小于在P点的重力势能,小球的速度为0,动能为0,则小球在Q点的机械能要小于在P点的机械能,这说明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小了;

小球在左侧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由于机械能逐渐变小,所以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故AB错误;

C、小球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C正确;

D、小球通过M、N两点时,高度相同,质量不变,则重力势能相同,由于机械能逐渐变小,则M点的机械能要大于N点的机械能,所以M点的动能要大于N点的动能,即M点的速度大于N点的速度,故D错误。

9.【解答】解:

A.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忽略绳重与摩擦,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

(G+G动)=

×

(40N+8N)=16N,故A错误;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

2m=6m,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v=

=0.6m/s,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40N×

2m=80J,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6N×

6m=96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0%=

100%≈83.3%,故C错误;

D.有用功的功率P=

=8W,故D正确。

10.【解答】解:

由图甲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总电阻为:

R串=R1+R2;

由图乙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若电阻R1、R2的阻值相等时,总电阻是最大的,电路中的电流是最小的,此时的总电阻为:

R并=

或R并=

R串:

R并=(R1+R2):

=4,由于电源电压相同,根据I=

可知,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是串联电路总电流的4倍,即电流表示数为2.4A;

根据题意可知,电阻R1、R2的阻值不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相对于电阻R1、R2的阻值相等时的总电阻是变小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会变大,即电流表示数会大于2.4A。

11.【解答】解:

只闭合开关S1,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由于滑动变阻器R2的电阻减小了,则电路中电流变大,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再闭合开关S2和S3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此时灯泡与R1并联,根据电阻的串并联特点可知,并联时电路中电流变大,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1)图3中,灯泡与R1并联,由于灯泡正常发光,则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

电源电压U=U额=12V,故B正确;

根据P=U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IL=

=0.5A,

则通过R1的电流为:

I1=I+0.2A+1.1A﹣0.5A=I+0.8A,

根据I=

可得:

U=I1R1,

即:

12V=(I+0.8A)R1﹣﹣﹣﹣﹣﹣﹣﹣﹣﹣﹣﹣﹣﹣﹣①

图1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U=IR1+U2,

12V=IR1+U2﹣﹣﹣﹣﹣﹣﹣﹣﹣﹣﹣﹣②

图2与图1比较,由于滑动变阻器R2的电阻减小了,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则:

图2中,电压表示数为:

U2′=U2﹣ΔU=U2﹣2V,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U=(I+0.2A)R1+U2′,

12V=(I+0.2A)R1+U2﹣2V﹣﹣﹣﹣﹣﹣﹣﹣﹣﹣﹣③

解①②③可得:

R1=10Ω,U2=8V,I=0.4A;

故C正确;

(2)图1中,根据I=

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R2=

=20Ω,故A错误;

(3)只闭合开关S1,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路中总功率最小为:

P最小=UI=12V×

0.4A=4.8W,

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中总功率最大为:

P最大=

=14.4W,

则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4.8W~14.4W,故D正确。

12.【解答】

(1)常见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2)冰属于晶体,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

热胀冷缩;

保持不变。

13.【解答】解:

(1)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应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也就是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

照相机;

右。

14.【解答】解:

(1)天然气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故为不可再生能源。

(2)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Δt=10kg×

4.2×

103J/(kg•℃)×

19℃=7.98×

105J。

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根据热值公式Q放=Vq天然气得:

V=

=2.1×

10﹣2m3。

(1)不可再生;

(2)2.1×

10﹣2

15.【解答】解:

(1)水对瓶底的压强:

p=ρgh=1×

103kg/m3×

10N/kg×

10﹣2m=500Pa;

(2)烧瓶内水的质量:

m水=ρV=1×

300×

10﹣6m3=0.3kg,

烧瓶和水的总质量:

m=m瓶+m水=120×

10﹣3kg+0.3kg=0.42kg,

烧瓶和水的总重力:

G=mg=0.42kg×

10N/kg=4.2N,

此时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4.2N,

烧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1.4×

103Pa。

500;

1.4×

103。

16.【解答】解: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C,是因为粒子都带正电荷,与原子核发生排斥作用,轨迹应该是和D相似,向上偏转。

(1)原子核;

(2)C。

17.【解答】解:

(1)由图甲可知,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

(2)由图乙可知,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右侧为N极,左侧为S极,由安培定则可得:

电流由a端流入螺线管,即a为正极;

(3)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该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即连接火线的应该是B。

压缩;

正极;

18.【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的特点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作出鞋面B点的对称点B′,即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连接像点与眼睛A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BO、OA,则BO是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9.【解答】解:

飞椅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飞椅受到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画在重心,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如图:

20.【解答】解:

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则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前后接入电路中;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即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所以应接下方的右接线柱;

根据U=IR可知,电流变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接到定值电阻的两端,如图所示:

21.【解答】解:

(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水平拉动运动鞋,使其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2)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1N,示数(如图甲所示)为2.8N;

鞋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等于2.8N;

(3)若实际拉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匀速运动,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不变的;

(4)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鞋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平衡力,这样改进的好处是不用匀速拉动橡胶垫,且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方便读数。

(1)二力平衡;

匀速直线;

(2)2.8;

(3)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