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7903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学科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桑梓/渣滓     绮丽/颀长      雇佣/用舍行藏

B.萎靡/逶迤     船舷/弓弦      标识/拾级而上

C.阜盛/馥郁     渐染/间断      旋风/钩玄提要  

D.羁绊/稽首     媲美/麻痹      磊落/硕果累累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详地”、“南戏故乡”美誉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迭出。

B.张志军表示,中国历来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

我们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上绝不会退让。

C.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

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D.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由于这些部门多数靠控制国家资源和公共服务获利,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和公共资源,他们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倍受诟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B.为了这区区小事,你们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互相厮打,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C.我们是怎么过除夕的?

那是相当的有味,全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一边欣赏着中央台主办的联欢晚会,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守候着新年的来临。

D.路虎近日宣布,在路虎卫士上已使用多年的2.4升柴油发动机终于寿终正寝,将被符合欧Ⅴ排放标准的新机型替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欧盟23日发表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当天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B.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C.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D.《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网络宣传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思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些思维心理学基本知识的传授。

_______________。

①在这个意义上,适当知识的准确掌握其实就是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有助于将混沌的内隐能力转化为明晰的外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③但是,思维教学的目标不全是而且不主要是掌握关于思维的知识。

④在我们看来,适量而准确的知识有助于将无意识的习得转化为有意识的学得。

⑤否则就使它蜕变为思维心理学的一门通俗课程,失去作为语文选修课的价值。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要点。

(不超过20字)(4分)

人民网杭州2012年2月28日电:

眼下,在网络图书馆看电子书、查文献资料早已不稀奇,但你是否尝试过上网络图书馆观看影视节目?

现在,登陆浙江网络图书馆(

        “开通影视频道,是开辟了一块公益的、纯粹的,汇聚文化、汇聚经典及地方特色的影视文化空间。

”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说。

这是自2009年5月底浙江网络图书馆开通以来,浙江图书馆面向基层群众,推出的又一免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请就这则新闻写一段评论。

(7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保存“时间记忆”的脑部细胞

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的事情的发生时间。

但是,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

安•格雷布耶尔说:

“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常简单。

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

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

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

安•格雷布耶尔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康复。

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

因此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

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

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置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羟色胺等)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的。

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

安•格雷布耶尔说:

“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评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释。

施特瑞克说:

“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8.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以往的人类大脑中存在时间记忆细胞的推测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B.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C.研究了时间记忆细胞的形成及它们控制人们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机制。

D.借助实验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

9.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全部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

B.有了可以制造“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人们的记忆活动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C.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就慢,也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行动。

D.安•格雷布耶尔的研究实验被有关专家视为是对脑部时间记忆机理的全新阐释。

10.结合文本,请概括脑部细胞是如何运作“时间记忆”的。

(25字以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20分)

古    渡

                    朱以撒

    ⑴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

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

    ⑵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

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

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

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欸乃缓缓而来。

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

尤其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

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与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

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飘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

    ⑶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过去的生活悄悄流逝。

    ⑷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

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

涨水时节,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拍岸。

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

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鸟立在船头,纹丝不动。

一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

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水泥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

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

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

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地方去。

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

    ⑸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素化韵味的。

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

残垣断壁的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

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相、人的神情。

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

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

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

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

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

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

    ⑹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

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

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

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本文有删改)

11.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农家人生活的特点。

(不超过10字)(2分)

    □□□□□□□□□□

12.第三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3.赏析第四段中的画线句。

(3分)

                                                                                             

14.本文标题是“古渡”,可第五段却有较多关于影片《鸡毛信》的描写,作者为何这样写?

(6分)

                                                                                            

15.本文借“古渡”和“水泥桥”表达了怎样的思考?

请分点阐述(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柳敬亭传

                       明末清初·黄宗羲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①,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

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

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

“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②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

“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

”又期月,生曰: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注:

①《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

两部宋人笔记。

②优孟:

楚国的老歌舞艺人,善于讽谏。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姓名不可得闻  闻:

闻名。

        B.然必句性情  句:

勾画。

C.已能倾动其市人  倾:

使……折服。

  D.可使以其技鸣 鸣:

出名。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仰观宇宙之大   

B.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C.而敬亭耳剽口熟             抟扶摇而上 

D.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以资政殿学士行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敬亭机智灵活,后来又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

B.柳敬亭说书技艺达到精妙程度后,先后到了盱眙、扬州、杭州、金陵等地,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C.宁南侯结识柳敬亭后,感觉相见恨晚,并且让他在府中担要职,因此军中官员也不敢轻视柳敬亭。

D.宁南死后,柳敬亭上街头重操旧业,他结合在军中的见闻,使得说书造诣超过了莫后光所说的那种境界。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共7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剎,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

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

②黄华,菊花。

2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于。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论语·颜渊》)

    孟子告齐宣王曰: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孟子·离娄篇下》)

23.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分)

                                                                        。

24.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

(3分)

                                                                        。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

(《论语》)

    

(2)                       ,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李商隐《锦瑟》)

(4)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

(白居易《琵琶行》)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问过苏格拉底:

“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

“三尺!

”那人不以为然:

“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

”苏格拉底笑着说:

“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羁绊jī/稽首qǐ,媲美pì/麻痹bì,磊落lěi/硕果累累léi;A项桑梓/渣滓zǐ;绮丽qǐ/颀长qí雇佣yōng/用舍行藏yàngB项萎靡wěi/逶迤wēi船舷/弓弦xián标识zhì/拾级而上shè;C项阜盛/馥郁fù    渐染jiān/间断jiàn      旋风xuàn/钩玄xuán提要)

2.B  (A中的“详”应为“祥”;C中的“弦”应为“旋”,D中的“倍”应为“备”)

3.D(A.“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B厮打:

互相扭打,与前面重复;C一起:

表同一处所;一齐,表同一时间。

应用“一齐”。

D寿终正寝:

旧时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

4.D(A成分残缺,就……问题;B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采取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C“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5.A

6.浙江图书馆打造免费“网络图书馆影视频道”。

或:

浙江图书馆开通免费“网络影视频道”。

7.祖孙相聚,孙子孙女却只玩手机、冷落了老人,这表明手机、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但也疏远了亲情。

别让网络中的虚拟社交,淡漠了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情感。

(评分标准:

新闻内容概括1分,网络的双面影响2分,该怎么办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C(解析:

这些是科学家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并非已经出现的事实。

9.D(解析:

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