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15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CT考试语文练习.docx

GCT考试语文练习

2011年GCT考试语文练习

阅读

七、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二)标准化考试选项设置常见的几种干扰方式:

1.强加因果,有悖逻辑

2.断章取义,架空分析

3.以假当真,超前肯定

4.模糊范围,失之偏颇

5.无中生有,失之有据

6.偷换概念,瞒天过海

7.瞄准关键,故意曲解

(三)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1]从世界各民族的民歌旋律中,我们便能判别那里的自然环境的一些主要特点。

从维吾尔民族音乐中透露出来的是风沙地貌和沙漠绿洲里的悲欢离合;从埃及的音乐旋律中,我们甚至都可以见到尼罗河沿岸风光和那里的沙丘形态。

[2]德国古典和浪漫音乐的旋律则只能是来自多瑙河、莱茵河和易北河流域。

它仿佛是德国森林的心声和深呼吸。

[3]走进德国的图林根和黑森林,我好像走进了德意志民族的内心深处,听到了她的心声,感觉到了她的脉搏在跳动。

[4]①400多年来,肯定有一代代德国文学艺术家、哲人和科学家也观察到了我看到的景物。

②我站在那里想了很久很久。

③暴风雨过后太阳落在荷兰那头。

④有好几回我在林中躲雨。

⑤长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并流进了他们的血管,转化成了德国文化。

⑥突然有只寒鸦从田野里腾空而起,朝西边天空的万道耶稣光飞去。

[5]德国中世纪歌德式大教堂尖顶后面的森林更具有一种神性。

贝多芬就惊叫过:

“在田野中我仿佛听到每一棵树都在此起彼伏地发出这样的回响:

Holy!

Holy!

Holy!

(神圣的!

神圣的!

神圣的!

)”

[6]不过林中深处也有一种森严,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氛围。

德国童话常提到林中有魔鬼出没,不是没有道理的。

[7]在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是不是也有神性和魔鬼这两大势力并存和搏斗现象呢?

其根源同森林有因里关系吗?

[8]假使德国是干旱地区,到处是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在运动,那末,德国文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德国格林童话同德国森林有密切关系。

《白雪公主》的故事背景正是发生在大森林里。

《灰姑娘》也同绿色丛林和榛树有关。

至于《森林里的老太婆》《森林里的房屋》和《森林里的三个小矮人》等就更不必说了。

不要忘了,这些童话来自中古以来德国民间传说,当是德意志民族的心声。

[10]好几个世纪,森林一直是德国音乐创作灵感的源泉。

巴赫诞生在图林根森林地区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我手头有本德国民歌集,收集了近千首歌曲,同森林和鸟类有关的曲子就占四分之一。

一些大作曲家也以极大的热情去歌颂森林,如勃拉姆斯的《林中夜》。

[11]莫扎特的单簧管所刻画出来的自然景观便常有德国森林迷人的色彩和氛围。

他写了大量乡村舞曲和德国舞曲,那场景也多半发生在林中边缘的空旷地段(当然这是旋律本身悄悄告诉我的)。

莫扎特常年乘马车旅行,多瑙河沿岸的森林风光潜移默化到他的音符里去是很自然的。

[12]在德国诗歌中,森林是一个重要主题。

本世纪普鲁士诗人蒂歇(1887-1950)便是赞叹森林的歌手。

我读过他的一本回忆录《森林与人》,从中我仿佛闻到了东普鲁士山毛榉林的芳香气息。

德国浪漫诗人蒂克(1773-1853)尤其推崇“森林间的孤寂”。

正是这孤寂构成了德国文化最深沉的生态背景和心理环境。

[13]德国的哲学家没有一个纯粹是大学课堂里培养出来的,而是“森林间的隐寂”培育出来的、熏陶出来的。

因为他们的本质原是走向自己的内心,走向自我和世界内在空间,并在那里同人、同大自然、同世界结构进行坦诚的对话。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从小就有这个习惯:

在自我挣扎和内心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总爱独自一人跑到森林中去寻求精神出路和信仰。

量子物理学创始人普朗克在1900年夏天,常跑到柏林近郊森林中去散步,为的是琢磨热辐射实验结果同理论之间的矛盾。

是的,林中小道很适合思考理论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14]如果普朗克在今天的上海工作,想跑到近郊去梳理一个物理思路,那么,他找到的肯定是一团混乱和嘈杂,还有一片光秃。

“能量子”这个伟大概念是出不来的。

[15]没有大片大片森林的城市必然是个烦躁的城市。

在先进国家和民族的后面必定有广大森林作为其背景。

[16]依我看,德国文化不是海洋文化,也不是草原、沙漠或高原文化,而是森林文化。

今天,她的国土面积仍旧有四分之一被森林覆盖。

我忘不了深秋季节,那里到处都是满地的落叶。

哪里有落叶,哪里就有深沉、健康的晚秋。

1.第四自然段的语句顺序已被打乱,正确排列的顺序应该是

A.④③⑥②①⑤

B.①③②⑤④⑥

C.④⑤②⑥③①

D.①⑤④③⑥②

2.“文化创造需要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

森林是环境中的主角。

把树木、森林都砍了,伐了,其实是把艺术、哲学和科学创造灵感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毁了。

”这一段文字,原是文章里的一段。

它正确的位置应是

A.[1][2]段之间

B.[6][7]段之间

C.[14][15]段之间

D.[15][16]段之间

3.在文章中,作者列举的例子可概括为哪几方面,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童话、诗歌、音乐、哲学、物理等方面的例子,意在表明文化创造需要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

森林是环境中的主角。

B.文章列举了童话、诗歌、音乐、哲学、物理等方面的例子,意在表明对德国深秋森林景色的怀念。

C.文章列举了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例子,意在表明对德国深秋森林景色的怀念。

D.文章列举了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例子,意在表明文化创造需要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

森林是环境中的主角。

4.在本文倒数第三自然段,作者列举量子物理学创始人普朗克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德国森林较多,上海森林较少。

B.普朗克的量子物理学研究与森林有很大关系。

C.用德国和上海的森林比较,说明优美的环境对科学发明有促进作用。

D.普朗克在物理学研究中喜欢到森林中散步。

5.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各民族的民歌旋律中,可以判断出自然环境的特点。

B.把树木、森林砍完了,哲学、艺术和科学创作的灵感也就没有了。

C.德国童话中出现的神性和魔鬼这两大势力的存在和搏斗不是没有道理的。

D.德国文化是森林文化。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写的。

B.本文是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写的。

C.本文是从一个散文家的角度写的。

D.本文是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写的。

7.本文最好的题目应是

A.森林与文化

B.森林与文化精神

C.森林与人类文明

D.森林、人类生存的环境

 

2011年GCT考试语文练习

阅读

五、作品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具体的内容能够概括。

例6: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颜色感觉容易产生联党,即某种色觉往往兼有冷暖感、远近感和轻重感。

[l]

红、橙、黄等色,类似于太阳和烈火那样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的感觉,称为为暖色;蓝、青、紫等色,类似于碧空和寒水那样的颜色,往往引起寒冷的感觉,称之为冷色。

颜色的冷暖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暖色中,又有冷暖的差别;冷色中,也有冷暖的差别。

例如:

朱红色与紫红色相比较就显得比较热;墨绿色和淡绿色相比较就显得比较冷。

[2]

红、橙、黄等暖色,称为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

蓝、青、紫等冷色称为退色,给人向后退人的感觉。

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使人感到远些。

画法上“近山抹浓;远树轻描”的原则,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效应。

[3]

色调的浓淡也能引起轻重的感觉。

深色调使人感到重些,浅色调使人感到轻些。

[4]

由于色调不同,人的心理效应也不同。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的色调时,应考虑色调的联觉现象。

例如,医院病房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色彩。

研究表明,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对高烧患者有好处,紫色可使孕妇感到镇静,赭石色有助于低血压患者提高血压。

又如,在余热较多的车间采用冷色,使人有凉快的感觉。

[5]

其他感觉也能产生联觉。

例如,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尖酸的气味”,这些都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6]

①对[1][2]两段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阐释联觉这一心理现象

B.阐释色觉联觉产生的过程

C.阐释色觉联觉产生的原因

D.阐释联觉与色彩联觉的关系

②对第[5]段主要内容的概括,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色觉联觉能治病

B.色觉联觉效应在建筑上的应用。

C.色调不同,人的心理效应也不同。

D.色觉联觉效应在设计建筑物色调上的应用。

③对第[1]段中画线的那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统领第[2]段;

B.统领第[2][3]段;

C.统领第[2][3][4]段;

D.统领第[2][3][4][5]段。

④第[3]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意在说明什么?

A.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意在说明颜色可分为“近色”和“退色”。

B.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意在说明色调的浓淡能够使人产生远近感。

C.运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意在说明色调的浓淡能够使人产生远近感。

D.运用了引用说明的方法,意在说明颜色可分为“近色”和“退色”。

⑤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谈谈色觉联觉

B.色觉联觉及其运用

C.论联觉

D.漫话联觉

★抽象内容能够加以阐发

例7:

信心的树立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活动的结果。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例,二是他人的态度。

一般地说,凡是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则会加强其信心;反之,凡是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小、信任程度低,则会削弱其信心。

三是自我评价。

一个人对自己的品德能力评价适当,就会增强信心;否则就会产生两种偏向,[]。

这两种偏向都会削弱一个人取得成功的信心。

①横线上的话是对上句中的“比例”的具体阐发。

选出阐发得最恰当的一项。

A.信心越大,期望越远,成功率越高;反之,信心越不足,期望越小,成功率越低。

B.信心越强,期望越高,成功越多;反之,信心越弱,期望越低,失败越多。

C.成功率越高,期望越远,信心越大;反之,成功率越低,期望越小,信心越不足。

D.成功越多,期望越高,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越低,信心越弱。

②在[]内填上一段文字,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A.自高自大,目空一切,错误地判断形势,给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B.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半步,使事业发展缓慢。

C.有的骄傲自满,善始而不能善终;有的自暴自弃,工作难以开展。

D.或自命不凡,对自己作过高的估价;或自轻自贱,对自己作过低的估价。

★含蓄语句能够加以解释。

例8:

下面对“像拿侬、葛朗台太太、欧也妮小姐这等人物,倘使给哲学家碰到了,不是很有理由觉得上帝的本性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吗”含义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

A.这些善良的女性摆脱受苦的境地需要哲理的点拨。

B.善良、懦弱的人往往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C.善良谦和与邪恶专横偏偏不协调地扭合在一起。

D.三个善良懦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十分富有戏剧性。

隐含信息的把握

(1)联系全文内容,把握隐含信息。

(2)通过修辞特点去体味隐含信息。

(3)抓住关键词语,捕捉隐含信息。

例9:

有的同志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不但是没有坏影响,不会“不文不白”,倒大有好处;点缀一点文言词语,套用一些文言句法,很有滋味。

听口气,大有非此不可的味道,虽然没有说得这么明白。

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

篇章和语言。

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

为什么这些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

“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这个比喻的含义是□□□□□□□□□(不得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

六、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

例10:

当一个帝王级的头领,确实太容易“立功”了,开凿运河,无论是为着游幸的方便,还是为着民生的改善,“客观效果”却是摆在眼前的。

孟姜女哭丈夫而死,长城却成了中国的骄傲,“暴秦”也是有功的。

卫懿公虽然失国,毕竟还是养鹤的能手,动物保护的行家。

陈叔宝虽然荒于政事,却振兴了戏剧。

赵佶无能保土,却弘扬了书画艺术。

就算像朱由校那样做做木工活,也可以叫作“提倡技术革新”的罢。

可是,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帝王级的大人物到底算得了什么?

一个处在杨广先生这样的地位的人物,首要的责任在于治理国家,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大功德,论功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除此之外,即使生活简朴、谈吐幽默、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修养不凡、富于人情味等等,都只是细小的东西,即使再突出,只能为其个人魅力增色,不足以作为其治绩砝码。

倘若治绩显著,这些还算可爱的补充;倘若正事一塌糊涂,这些便是“丧志”的因由。

由这两段文字可以推断作者的基本观点是:

(限于20字以内)

 

2011年GCT考试语文练习

阅读

(三)经典试题分析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a)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

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b)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c)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d)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

(e)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已庄园的莱决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f)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

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g)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h)

问:

这一自然段共有八句,每句都已给了标号。

下面是对该段思路的分析和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全段先叙述参观过程(顺叙),再交代选择墓地的经过(转人插叙),共分两层:

(a)(b)(c)(d)一(e)(f)(g)(h)

B.全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

共分三层:

(a)—(b)(c)—(d)(e)(f)(g)(h)

C.全段先说明坟墓将永远对后代产生巨大影响(将来),再介绍坟墓的现状(现在),又追述选择墓地的经过(过去),共分三层:

(a)(b)----(c)(d)----(e)(f)(g)(h)

D.全段以说明托尔斯泰埋骨树下的愿望为最终目标,由大到小,层层递进,共分五层:

(a)----(b)----(c)----(d)(e)(f)(g)----(h)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

问:

这段文字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

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

 

2011年GCT考试语文练习

阅读

四、作品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1.辨别体式

2.了解作者安排层次的依据,学会划分层次

例如:

《语言的演变》第二部分《语汇的发展变化》开头有三句话: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

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

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而消失。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4.借助常规,建立位置观、标志观

文章在一定位置上的段落或语句通常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起着相对稳定的作用。

文章的内容、结构层次、表达特点常常有某些标志来提示我们。

5.方法点拨。

 

2011年GCT考试语文练习

阅读

三、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一)提取信息的方法: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2.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

例1: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例2: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的一个艺廊的。

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

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

请看《教程?

阅读(二十三)》第4题(303页)

例3:

对于ALCELL工艺,佩蒂和邓肯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下列对他俩看法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佩蒂认为该工艺能降低造纸成本,是一种无污染的技术,邓肯森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B.佩蒂认为该工艺清洁、无污染,降低了造纸成本,但邓肯森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C.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容易掌握,利于建造新造纸厂,但佩蒂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D.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对造纸原料要求低,利于环境保护,佩蒂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例4:

(《教程?

阅读(三十七)》326页第3题)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

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

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

“紫燕,良马也。

”梁朝简文帝诗云:

“紫燕跃舞,赤兔越空。

”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

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

”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舞”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例5: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发现最晚,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在九大行星中,冥王星的轨道最偏。

它的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也都是最小的,而且它接收到的太阳光和热量最少,表面最寒冷,最黑暗。

诸多的与众不同,引起天文学家对冥王星身份确定的疑虑。

有人认为,把冥王星和隐藏在太阳系边缘众多的冰冷团块等物体划为同一类更适宜,但前不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投票表明,天文学家丝毫不想因此给冥王星降级。

为这段文字起一个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

A.冥王星之谜

B.冥王星是行星

C.冥王星与众不同

D.冥王星不能降级

例6:

下段文字指出了马克思得以作出天才预见的客观背景,下面选项不属于这一客观背景的具体内容一项是: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近代科学技术刚刚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的时代。

先是蒸汽机,而后是电力,作为人类驯服自然力的象征,刷新了生产力系统中基础性的动力部分;人类知识的结晶——机器,以它加工的精确和速度取代了灵巧而缓慢的手工操作;化学在农业上的初步应用促进了产量的成倍增长……这一切像魔力一样创造出庞大的财富,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革命家——科学崭露头角。

这正是马克思得以作出天才预见的客观背景。

A.蒸汽机、电力刷新了基础性的动力部分

B.机器取代了手工操作

C.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D.科学崭露头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