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370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习水县第五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1968年,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都

A.重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B.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颁布了改革的《行动纲领》D.因苏联出兵镇压而失败

2.下列各项图标所代表的区域经济组织中,有中国参加的是(  )。

3.科技革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

①农业产值比重下降②第三产业比重急剧上升

③新兴工业异军突起④重工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

①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②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④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

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7.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它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③避免了逃避生产劳动的现象 ④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洛克菲勒家族在1964年持股比例为13.5%,现在则以不到40亿美元的资本控制了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

资料显示,日前股份公司的资本控股比例约为5%,被人称之为“有效的控制”。

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二战后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B.二战后“人民资本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C.二战后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D.二战后资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9.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事件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10.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

“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A.盐铁官营B.“贱商令”

C.闭关锁国D.“海禁”政策

11.下面是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

该表反映出美国社会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  )

A.对企业控制力下降B.贫富分化严重

C.劳资矛盾尖锐D.工人阶级日益贫困

12.沃勒斯坦曾指出:

“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

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

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3.“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

”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

A.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B.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C.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

D.依靠封建地租渠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14.东汉崔蹇《政论》记载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效是:

“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

”该工具是

15.马克思说: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段话表明()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1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17.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

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

18.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19.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这一观点说明

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20.如果时光倒流,你是16世纪欧洲的市民,你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有

在市场上买到西红柿、玉米、甘薯等,只是价格很贵

B.在大西洋上遇到一些装满黑人奴隶的船只

C.乘坐火车到另一城市拜访你的朋友

D.跟随船队去远隔大西洋的美洲

21.《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开始实行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确立D.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22.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里的“长技”指的是()

A.汽车制造技术B.蒸汽机车制造技术

C.电话制造技术D.内燃机制造技术

23.1984年1月。

邓小平视察深圳结束后,时任蛇口工业区领导的袁庚问:

“我们有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不知道这提法对不对?

”邓小平说:

“对!

”这让袁庚吃了定心丸。

袁庚担心的是口号()

A.逆潮流B.悖路线C.不科学D.违民意

24.下列有关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22年开始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标志

C.解除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国有化

D.其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25.“匡仲谋(1877~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

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上海开办‘蓬莱国货市场’。

……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

抗战胜利后,匡仲谋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

”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莲莱国货市场”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26.二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

27.中国的汉字充满时代的气息,具有时代的特征。

右图这个字不能得出的时代信息是()

A.耒为主要农具B.实行井田制

C.小农经济为主D.属于农耕文明

28.国际舆论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指: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D、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区

29.分析下面人口简表,导致人口户数剧减的主要原因是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人口户数

人口指数

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

3090504

100

仁宗庆历八年

1048年

10723695

346

徽宗大观四年

1110年

20882258

676

高宗绍兴三十年

1160年

11375733

368

光宗绍熙四年

1393年

12302873

398

 

A.政治形势B.生产力水平

C.社会动荡D.思想文化

30.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

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A.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B.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C.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简答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1:

材料2:

区位优势是什么?

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

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1)中国为什么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对外开放的局面?

(4分)

 

(2)根据材料2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分)

 

(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

作者马丁·雅克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分)

 

32.(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872年盛宣怀为李鸿章拟写的《轮船章程》中这样写道:

“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

”他向李鸿章表达自己的宏愿:

“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

同时建议“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材料二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官督商办组织形式的弊端同益暴露,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

1893年,李鸿章委任盛宣怀恢复焚毁后的上海织布局,盛宣怀提议改“局”为“厂”,以示商资商办之意,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02年,他为改变“华商向无会议公所,涣散小群”的局面,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会性质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为工商界独立处理商务,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付诸了实际行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庆峰《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

(6分)

 

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9分)

 

33.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汉书》记载:

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

凉,宜畜牧。

”匈奴歌谣称: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地,慈皆

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营(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通

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

当时豪族强买强卖。

——材料二、三据《三国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1968年,捷共公布了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则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最终由于苏联出兵镇压而失败。

从1968年起,匈牙利又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匈牙利的改革在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较快,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

故本题答案为A。

2.A

【解析】以上四幅图分别是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欧盟的标志,中国参加的只有A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C

【解析】略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图片中“20世纪的跨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产物,故排除①,由此可知,本题选择B项符合题意。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第一,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这就意味着在二战后法国采取了结盟的外交政策。

第二,法国与1966年推出北约,与2009年重返北约。

故②错误。

二战后,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故法国战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故④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这一体系建立在美国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故法国用美元购买黄金,会对布雷顿森林体系造成冲击,③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维系其霸权的手段之一,它的崩溃,意味着美国霸权的削弱,故①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6.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描述的是洋务运动从巩固清政府专制统治的目的出发向西方学习发展经济的举措,结果因为对西方工业化建设和军事没有全面的深入认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7.B

【解析】商人并不是为了逃避生产劳动而经商,该政策也起不到避免逃避劳动现象的作用。

8.C

【解析】

试题分析: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为了满足自己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从社会上筹集了大量所需资金,发行了数量巨大的小额股票,持股的居民人数大大增多。

材料反映的是股票分散化的趋势,这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反映。

故选C。

考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点评:

股票分散化仅是大资本家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它是垄断资本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出的局部调整。

它没有使被统治的人民变成腰缠万贯的资本家,也没有使资本主义具有人民性。

9.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比较材料的有效信息。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罗斯福的“新政”以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实事求是的人类智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近现代的世界经济•俄国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罗斯福新政、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实事求是的精髓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这说明在中国商业发展受限,选B.“盐铁官营”表述不全面,A不能选。

C和D是指对外贸易和本题无关。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1.B

【解析】略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运作的整个世界的强调,说明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故选D。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故应选B。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观察历史图片的能力。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耧播技术。

A项是利用杠杆原理的提水工具桔槔,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

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不符合题意;B项是播种用的耧车,符合题意,汉代出现;C是翻车,三国时代出现;D项是曲辕犁,唐代出现。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工具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展后的发明,排除AB;D表述过于绝对化,因此选C。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中时间(明后期)百姓十分之六七不务农而经营手工业、商业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即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这也符合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化原理。

故本题选择B选项。

A项中的农业的衰退和C项中的贫富分化的问题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材料中的无业游民指的是从事工商业者。

考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从图片中可知,图示中体现的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法出现在西汉时期农耕发达的中原地区。

图示展现的是魏晋时期的嘉峪关地区,说明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耕技术的发展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代统治者并没有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也没有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也并没有超过农业税,材料中的“优商”、“恤商”、“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只不过是反映了“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联系史实,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鼎盛时代应是唐宋时期;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与题干联系小,题干中强调的是对中国的影响,选项强调的是欧洲与中亚;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说法错误。

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

张骞出使西域

点评:

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

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20.C

【解析】略

21.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说明土地私有化现象已经出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代土地私有现象可以大量出现,原有的井田制逐步趋于瓦解,政治方面分封制已被严重破坏,所以答案选D,A项开始于夏朝建立,B项出现在商周时代,C项是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1842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蒸汽机制造技术。

故选B。

ACD三项都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

考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与此相关的支持点如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的思潮等需要掌握。

2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思想解放,在1984年改革开放伊始,材料中的袁庚的担心在于当时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进度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违背党的政策,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不正确。

24.B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代替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新经济政策不仅解除了大中型企业国有化,也允许举办小型私人企业;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说法。

25.B

【解析】

试题分析:

民国时期15年是1926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因此B项错误,故选B。

1902年亚东棉业公司开创的时间正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沉重的打击,材料的信息就能体现这一点;但是在战后,民族实业家重新东山再起,反映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因此ACD项均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