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385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docx

教育论文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题目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Theteacher'sexpectationinelementarystudentdevelopmentintherole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

成绩评定

摘要

“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凡的。

本文简要介绍教师期望效应的渊源,教师期望效应的含义,教师期望效应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机制和过程以及教师期望效应对教师的启示。

希望通过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使教师掌握教师期望效应理论,启发教师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师期望效应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教师期望效应;小学生;发展;高期望;低期望

 

Abstract

"Teacherexpectancyeffect",sayagain"Rosenthaleffect"or"leatherMaliwengeffect",itisahugeeducationstrength,tostudent'sinfluenceisextraordinary.This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originoftheteacherexpectancyeffect,themeaningofteacherexpectancyeffect,teacherexpectancyeffectinelementarystudentroleinthedevelopmentofteacherexpectancyeffectmechanismofactionandprocessandteacherexpectancyeffecttoteacher'srevelation.Hopethroughtheresearchofteacherexpectancyeffect,maketeachersmasterteacherexpectancyeffecttheory,throughtothestudents'overallobjectiveunderstandingofappropriateexpectations,andformedintheteachingprocessdevastatesthoseexpectationsbytheappropriateapproachestotransfertostudents,soastoachieveavirtuouscircleofteacherexpectancyeffect.

Keywords:

teacher-expectationeffect ;Pupils;development;highexpectations;lowexpectations

引言

在古希腊柬埔寨有一位年轻的王子,他的名字叫皮革马利翁。

他非常喜欢雕塑。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就想用它雕刻成一个美丽的少女。

从这天开始,王子便开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分昼夜的废寝忘食地雕刻起来。

终于有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子把这块象牙雕刻成了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

王子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他雕刻成的少女非常的美丽,身材婀娜多姿,样貌美丽端庄大方,眼神中充满了爱怜与希望之光。

因此,王子每天都要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少女雕像,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向她诉说衷肠,王子每天热切的盼望着,有一天少女雕像能够变成真正的美丽的公主。

终于有一天,王子的专一和痴情感动了掌管爱情的天神,天神使这位雕像少女获得了肉身,有了真正的生命,成了一位真正的美貌的公主。

这个故事虽然仅仅是一个神话,但古人也许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明一个现象:

热切的期望会使被你期望的人或事物实现你的预言。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受到皮革马利翁故事的启发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对这个学校的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做了一场“测试”后,把一张名单交给了老师们。

这些名单中的人,有的在老师的意料之中,确实是品行兼优的学生;可有的却令老师非常惊讶,因为居然有许多成绩差的人也在名单之内。

两个心理学家解释道:

“我们名单上的同学都是以后大有作为的人,而并非他们现在成绩的好坏”。

教师最终还是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

离开的时候心理学家们反复叮嘱教师不要将名单给别人看,只准教师自己知道。

8个月后,心理学家又回到这个学校,经过一场测验后,他们惊奇的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教师们纷纷称赞两位科学家预测的可真准,有很多他们认为没有希望的学生,现在竟然变成了优等生,真是不可思议!

难道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真的会预测学生的发展潜力吗?

其实人们后来才知道,名单上的人只是罗森塔尔等人随意抽取的,教师受到罗森塔尔等权威人士的影响,相信名单上的学生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因此对这些学生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并将自己的高期望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开始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从而不让教师失望。

这是罗森塔尔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成果,故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心理学问题。

它是说:

学生感知权威的人(当然包括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热爱又富有期望,自己会超常进步。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所谓“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总而言之,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直觉感受基础上产生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由教师的期望引起的对学生的成绩、个性等各方面的影响就是“教师期望效应”。

 

一、“教师期望效应”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罗森塔尔实验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继罗森塔尔之后,心理学家、教育家们对教师的期望效应在儿童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进一步的研究。

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教师期望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和智力发展,而且对其自我概念、自我期望、动机、归因等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儿童的行为、个性、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而作为小学生,其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特征。

总体来看,在发展的速度上,相对比较平稳,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缓慢前进,没有出现发展的高峰或形成尖锐的冲突。

在发展的形式上,由幼儿阶段的靠游戏而促进的自在发展,转变为通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学习而促进的自觉发展。

在发展的性质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无论是认知方面还是情意、社会性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所以,这个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关键期,也是一个黄金期。

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不能忽视。

小学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知识,思维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

在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情感也开始日益丰富和深刻起来。

小学生的情感主要产生在于学习生活相关的理智活动中,小学生会因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被教师和同学所认同,教师是否给予积极的表扬和批评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情绪比较单纯,易外露,易冲动,缺少理解沟通,缺少深沉。

而且,小学生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环境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小学生阶段是培养人的意志的最佳阶段。

小学的学习活动要求小学生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付出意志努力,从维持注意到按时完成作业,从遵守纪律到克服学习困难,从学习感兴趣的内容的学习到不感兴趣的内容,从“我行我素”的个人活动到“有规则有纪律”的集体活动,这一切都促进儿童的意志品质得到迅速的发展。

小学生的个性特别是具有代表性质的心理品质,如自我意识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在人生发展中,小学生如同刚刚萌芽的小幼苗,身心的一切都处于一个“强势期”,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已有研究调查表明,学生年级越低,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越大,“皮革马利翁效应”越明显。

①这意味着,学生在其发展早期尤其是小学阶段,更容易受到教师及其他教育者期望的定向影响。

因此,教师期望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教师期望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育家麦克唐纳和伊来亚斯做过的研究说明:

教师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比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更大,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或低期望会使水平相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不同的结果。

许多教师转变差生为优等生、转变差班乱班为模范班的大量事实证明:

当老师对学生寄予高期望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这种期望通过语言、态度、表情、体贴、关怀与行动等方式、传递给学生。

例如有的教师给高期望学生修改作业时,在作业本上标出错处、加注提示使高期望者获得改进作业的明确依据。

这就使高期望学生受到鼓励,觉得老师重视自己,从而更加信赖老师和相信自己,并对老师的期望给予积极的反馈,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期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可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而教师对于那些他们认为没有希望的学生及低期望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对他们的冷漠与无望通过语言、态度、表情、行动等方式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差生的作业本上只打一个“×”号,不像给优等生那样指出错误所在以及改进的方法。

对差生的成功也只给予平淡的反应,使他们无法获得明确的纠正、改进与发展的信息。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不会给那些低期望者太多的机会来回答问题展现自己,回答问题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也非常短,对他们的回答给予的评价也很少。

这些都会使那些低期望的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够重视,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从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当然成绩不会进步甚至会退步。

可见,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可能会对这些学生的成绩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的。

1.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指促进学生去学习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力。

已有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如家长和教师的要求、考试的压力,及批评、表扬、期待和激励。

教师给予学生的高期望,如表扬、奖励、鼓励等,可以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他们认为努力学习可以换来老师的表扬特别是可为以后发展铺路,所以树立了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努力认真的学习。

相反地,教师给予学生的低期望,使低期望者得到更多的因失败而受的批评,很少的因成功的赞扬或因努力的积极强化,加上缺乏支持性的环境气氛,因此学校可能被他们知觉为惩罚源。

因此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逃课逃学上,学习动机强度低,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更差,恶性循环也就形成了。

2.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影响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

当学生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即:

上课聚精会神、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的质量时,就会促进学习的进步,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当学生持有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即:

学习马虎,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借故请假逃课,作业不认真完成,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教师家长的检查时,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步甚至学习倒退,从而获得不良的学习后果。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学习,家长和教师特别是教师对他们学习的期望和要求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

当教师对某个学生抱有高期望,经常在学习上关心鼓励他,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觉得只有热爱学习才能回报教师对自己的关爱;相反的,教师对低期望学生不闻不问,会使他们觉得学习没有任何的意义,从而形成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最终导致不良的学习后果。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影响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及其运作程序的统称。

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并且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加学习者的知识储备,以利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通过种种途径传递给学生,例如教师会对高期望的学生特别关心,经常指出他们错误的地方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交给这些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若对学生抱有低期望,对学生的错误没有给予正确详细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不知道如何改正,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1.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即自我意识)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个性中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品质如自我意识就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研究认为小学生的自我概念较多的从受社会赞许的方面评定自己(如较多选择欢乐的、友善的、讲理的、会做的等形容词)。

总的来说,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水平还是很低的,正处于从具体的、个别的评价向抽象的、概括的评价过渡的阶段。

由于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缺乏完善的自我概念系统和自我评价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主要依赖于对他们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他人”。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是他们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他人”之一。

儿童感知到的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以及教师对待自己的行为态度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其自我概念、自我期望的形成,并进而影响其行为动机,最终造成儿童智力和行为发展的不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和对学生的积极对待会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期望,并因此提高儿童的学习、行为动机,进而产生积极地发展结果。

反之,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低期望,就会愈加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负面的语言,诸如不断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例如,有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一些难教的孩子,常常会说些很有“杀伤力”的话(如,“你真是个榆木脑袋,真笨”,“你不是一块读书的料,怎么学也学不好了。

”)。

这些语言不会对学生有任何帮助,只会使学生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概念和自我期望。

这种消极的自我期望必然会损害儿童上进的动机,并最终形成消极的教育发展后果,使儿童的学习、智力、社会行为和个性等发展受到不良影响与损害。

2.影响学生自主性心理素质的形成。

所谓自主性心理素质,主要是指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等心理素质。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获得丰富的知识、掌握精湛的技术、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刻苦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而推动和维持这种学习和实践的心理素质就是具有极大自主性、能动性的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等自主性心理素质。

这些自主性心理素质需要经过教师的激发和培养才能从潜在的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因此,教师期望效应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心理素质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提高学生的自信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最终形成更强的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等心理素质。

而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会使学生感到一种挫败感,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自尊、自律和自我激励的心理素质。

3.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小学生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三个方面。

而教师期望是影响学生与教师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对高期望的学生常常表现的更加和蔼、更加关心,更经常表现出友好的行为,如点头、注视学生,更多的谈话时间、更多的提问,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更长,更经常的赞扬学生等。

这些都会使学生更加喜欢教师,建立良好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信赖教师,便于教师在教育管理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常识、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就会朝着老师希望的目标努力。

班级里的学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并形成良好的班风。

相反,教师的低期望轻则会使学生疏远老师,重则使学生讨厌甚至逃避教师,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使小学生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行为模式。

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行为模式,给人的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2)自主对羞怯和怀疑(1~3岁)(3)主动对内疚(4~5岁)(4)勤奋对自卑(6~11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6)亲密对孤独(21~24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大多属于勤奋对自卑阶段。

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必须的生活技能,学习社会生活的规范,以适应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集中精力和刻苦努力,在圆满完成学习时感到愉快。

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养成勤奋感,勤奋使他们广泛的吸取知识、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满怀信心地在社会上寻找工作。

如果儿童缺乏勤奋感,就会使他们对自己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否找到工作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

显然,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将自己的高期望通过表扬、关注等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也就养成了勤奋感。

反之,教师的低期望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会成功,从而造成勤奋感的缺失,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四)对学生身体发展的影响。

身心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身体成长也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身体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高期望会是学生感觉到身心愉快,从而更加健康的成长;而教师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从而阻碍其身体的健康发育。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作用过程与机制

为什么教师期望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呢?

许多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

结果发现,从教师对学生产生不同期望开始到这种期望产生实际的教育效果,中间有着复杂的师生个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有着复杂的外在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

如图1-1所示,教师期望的作用过程与机制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图1-1教师期望影响儿童发展的示意图

首先,教师根据儿童的性别、性格、外表、学习表现、家庭状况等不同情况形成对不同儿童的不同期望。

这是教师期望效应产生的必要前提。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为了明确引导自己的行为,确定对待他人的行为态度等,首先需要在心理上将他人归入某一类别,形成对他人的一定印象。

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也是如此。

教师对儿童形成怎样性质的印象,受儿童多方面信息的影响。

儿童的心理测验鉴定结果、以往的成绩、行为表现、能力、性别、身体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前任教师的反映及其在教师面前的的及时表现等等,都会影响到教师对他的印象。

当教师对某一位学生的总体印象形成时,就会在心里无形中对这位同学形成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不仅包括学习成绩,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性格、行为表现等方面。

这种期望一旦生成,就会无形中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引导原则,会直接对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总体印象一旦形成,就会作为即成概念,这以后教师接受儿童的其它信息时,都会受到已有的总体印象的影响。

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在长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定义为维持自我一致的倾向,受这种倾向的影响,教师对儿童的总体印象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因此使其对儿童的期望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受不同期望的引导和影响,教师就会对不同的儿童进行区别对待。

教师在总体印象基础上形成的对不同儿童的不同期望,直接影响其对待儿童的态度、行为性质和方式。

当教师对儿童的总体印象较好时,就会对这个儿童生成较高的期望,就会用积极的方式良好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儿童以使其实现自己的期望。

反之,当教师对某一学生的总体印象较差时,就会对这个学生形成较低的期望,自然对待这位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也不会像对待高期望者那样积极和热情了。

而且,由于期望具有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教师对待儿童的这种倾向性也会随之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教师期望与儿童发展实际状况之间存在明显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通过教师的良好的评价、关心、鼓励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自己的高期望以及良好的教育结果,而这种良好的结果又会是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期望得到实现从而受到鼓舞,从而形成更加高的期望,这种高期望传递给学生又会促成新的积极期望效应,使学生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在良性循环的状态下运转,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身体等各个方面都得到良性的发展。

而相反,消极期望引起的消极教育后果,则会使教师对该学生产生更低的期望,这种低期望又会造成下一个时期的消极期望效应,从而使儿童的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在恶性循环的状态下运转,他们的身心发展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如图1-1和图1-2所示,教师期望正是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图1-2教师期望循环示意图

三、教师期望效应给教师的启示

教师期望对儿童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对儿童整个心理、行为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弥漫的、广泛的深刻影响,在儿童教育和发展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特作用。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期望效应,不仅要避免消极期望,更要充分发展和利用积极期望,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心理积极、健康的发展,并使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一)教师应建立和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要想对每个儿童都形成积极地期望,教师首先必须建立起如下两个观念。

1.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的潜能只利用了10%;人类学家米德认为人的潜能只利用了6%;学者奥托则认为人的潜能只利用了4%。

⑧尽管说法不一,但都可以表明的是每个学生都大有潜力可挖,每个学生,无论它现在的状态如何,都不说明他就只能如此,更不说明他的未来就一定与现在相似。

他们的未来,更决定于教师和其他人对她们如何期望和如何对待。

教师期望效应表明如果教师等重要他人能对他们形成积极期望,并施行相应的积极对待,那么他们就能够发展的更好。

2.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对于儿童,无论他现在的情况如何,都可能朝着积极的方面改变,并最终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社会成员。

关键是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将期望的目光放长远些,使自己对儿童的期望尽快完成由低到高,由消极到高级的转变。

(二)教师应对学生形成恰当的期望

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什么样的期望才能对他们产生最大的激励作用呢?

1.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远近不同的期望目标。

当人们认为自己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不存在或觉得实现预期目标没有多大意义时动机水平为零;当人们认为预期目标太容易实现或不可能实现时,动机水平也不高。

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期望时,学生费尽心力也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或教师对学生提出过低的期望时,学生很容易就达到目标。

他们都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认为教师看不起自己,从而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

只有当学生认为他们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时,他们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才会全力以赴努力学习。

在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朝着教师所形成的更高期望发展。

2.调整自己的期望,使之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