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91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docx

20XX考研信息研究生导师选择指

2014考研信息:

研究生导师选择指南

【-考研信息】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

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俗话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点悟。

选导师是个大学问——择师而师,不可草草。

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能使你的研究生生活变得充满效率。

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复习备考研究生。

然而大部分的导师是大家报考之前不认识、不熟悉的,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

怎样才能做到信息对称,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呢?

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的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信息来源最好是你未来的师兄师姐,或者本院的学生。

掌握的信息越多,能减少以后读研时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实际上,导师这个群体很复杂,我们先来详细了解一下导师这个群体,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也就从容多了。

  按照一般人心中的印象,导师分为学术派、实践派以及综合型导师三大类,前者就是比较传统的高校教授,而实践派的导师更多的是在理工科院校,这些导师一般从事实际科研项目或市场项目的开发,通过做研发来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事实上如果细分的话,学术派的导师还可以根据这些导师的身份、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实际的工作方向分为行政型和纯学术型两种。

而实践派的导师,根据笔者的理解,按照导师本身的身份来分更合适,即导师是高校教授性质的或者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性质的。

  学术派导师

  行政学术一肩挑型导师

  这类导师,顾名思义,在学校或者在研究单位有一些行政职位,但除了这些职位外往往还会兼职相关专业方面的学术职务。

这类导师在专业领域内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很多都有国外留学[微博]经历,学术能力,学术水平也受到了一致认可,比如说学院的院长、主任往往也是研究生导师,学生们考研的时候也经常选报这些导师

  但读研不能光看导师名气,我们更关注这类导师是否亲自指导研究生,或怎么指导研究生。

这类导师由于身兼数职,项目很多,因此时间很紧张,很少亲自指导硕士研究生。

一般导师会根据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有的更人性化的导师可能还会咨询你的个人兴趣和实际水平,然后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在平时让高年级的博士或硕士学长来指导学生的实际工作,定期召开组会,在组会上听取学生的汇报再做点评和下一步安排。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跟这些著名导师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但设身处地的站在导师的角度分析,导师的确很忙,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指导你,更多的只能做大方向的指引,剩下的多数要靠自己的努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另一方面,跟着这些师兄师姐学习往往更能提高自己,因为他们都是从你现在这个阶段成长过来的,知道这个阶段需要学习什么,怎样提高自己,而且向他们咨询问题也更轻松,有问题直接问,所以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另外,报考这类导师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优势是,行政型的导师因为职务的关系,在业内很知名度较高,和很多相关单位都有接触,通常有合作关系或者参加评审,这些对学生找工作来说也算得上是隐性优势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导师有国外留学经历的话,一般会和国外大学或企业有合作关系,如果自己的外语水平或者学术能力达到要求,会有较多机会申请出国留学。

  学术主导型导师

  这类导师往往是学术圈内的“明星”人物,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经常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文章。

他们一般都是业内有名的专家,手里有很多项目,主管一方,有些则是默默无闻,主要工作是教学以及项目,属于实干家,手里项目比较多。

总的来看,这类导师主要兴趣点在学术上,经常兼职一些学术职位,例如兼职教授、学术研究会委员,兼做行政职位的比较少。

  这些导师一般是自己直接指导学生,或者通过自己的博士生来指导硕士生,如果你的兴趣点和导师的不一致,导师也会根据你的要求为你修改培养计划,或者亲自给你介绍一些副导师。

一般来说,师从这类导师,学术水平肯定会有保证,而且有忙不完的项目,只要你有精力、有能力,还能从项目中赚够生活费,这点也是比较吸引人的。

  另外,比较有名的导师和地方或者研究单位的合作一般比较稳定,如果指派你跟随地方单位或者研究单位做项目,如果表现好,留下工作也很有可能。

这类导师一般也有留学经历,和国外的合作关系比较稳定,推荐学生出国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但是对于一些学术有成而实践欠缺的导师,可能会在找工作这个环节出现困难。

还有的导师,由于研究领域过于专业,要求的专业和知识结构比较严格,虽然就业面比较窄,但是就业渠道通常比较稳定。

所以大家在报考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客观因素。

  综合型导师

  导师的类型基本属于正态分布,行政型导师和学术型导师占少数,中间的大部是属于综合型的导师,这类导师有的偏向学术,有的偏向企业经营,有的偏向行政等等,但是由于不如前面两种导师这么界限分明,而人数比较多,因此需要对这类占大半的综合型导师进行一下分类。

美国的一个学者YewdellJW在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中将课题负责人分成了九种,分别是:

吹牛型(BigTalker)、监工型(SlaveDriver)、大腕型(DemiGod)、控制型(ControlFreak)、科学呆子型(ScienceWonk)、懒散型(Laid-Back)、神经质型(Psycho)、小作坊型(SmallTownGrocer)、新星型(Risingstar)。

大腕型(DemiGod)与行政型导师异曲同工,科学呆子型(ScienceWonk)可以理解为学术型导师,但是不完全相同。

这里就借用以上几个名词来给综合型导师分类总结。

  第一:

监工型(SlaveDriver)

  这类导师一般项目很多,导师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对学生的学习、论文很重视,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论文,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成项目,有的项目还带有赢利性质。

师从这类导师有一个好处:

“你会有永远做不完的实验和项目,看不完的文献”。

通过导师的魔鬼训练,你的专业基础会很扎实,阅读文献的能力也很高,找工作会有一定优势。

坏处就是:

“你会忙到记不起你女朋友(或男朋友)的名字”。

因此,如果“不小心”遇到这类导师,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否则会“出师未捷身先垮,长使娘亲泪满襟”。

  第二:

小作坊型(SmallTownGrocer)

  这类导师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在自己的领域内有一定的成绩,一般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申请到项目,并且以后也基本“以此为生”,师从这类导师能在他所熟悉的领域学到丰富的知识,不过也仅仅于此。

这类导师对其他领域的不关心,没有野心,缺乏追求,也会让其渐渐落伍,知识结构老化,吃老本现象比较严重,做项目一般也是与其他同行合作,负责一部分课题。

因此,如果自己不小心选择了一个这种导师,最好是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要把目光保持在与此相关的学科领域和其他学科上,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变宽变广,拓宽自己适宜的就业领域。

  第三:

新星型(Risingstar)

  这类导师是刚出茅庐的“小诸葛”,在专业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大家认可的成绩,是一个学界冉冉升起的明星,做这类导师的学生会从导师身上学到很多,包括专业知识,治学习惯和成功的经验,同学们也会觉得心里充满希望。

  由于导师的项目、实验比较多,学生的工作也肯定相对会辛苦很多,比如阅读大量文献,处理海量数据等等,最后的论文材料十分丰富,可供发表的论文很多,自己也能发表一些论文。

由于这类导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很可能不会放过任何的表现机会,事必躬亲的他们很少放手让自己的弟子去做,学生们因发展空间被新星型导师压缩而缺少了锻炼的机会。

所以同学们在与这类导师交往时,要注意与导师避免发生这种冲突。

无论你有什么想法,要与导师沟通以下,导师一般会考虑学生的要求,给与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

找工作的阶段,导师一般会为学生提供帮助,让自己在一些好的单位或公司播下种子,为将来的合作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综合型导师项目比较多,大部分是做横向项目,或者子课题,项目内容比较具体和基础,很适合刚接触实践型项目的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为今后进入工作领域奠定一个比较好的专业基础。

  实践派导师

  顾名思义,实践至上型导师的特点在于不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更注重从实际操作项目中做出成绩和培养学生。

实践派导师的组成稍微有点复杂,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导师”,有院士、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甚至还有一些研究单位的导师及公司的工程师。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停留在理论上,更依靠实际项目来获得成功。

虽然身份各有不同,但是根据导师的身份可以将实践派导师分成三类:

  第一种:

承担国家大型项目的导师。

这类导师中有大学的导师,也有研究所的导师,通常学术水平,科研能力通常较高,并且在业内有较高声望,可以获得国家专项拨款用于开发大中型项目。

在这种导师手下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大型项目的开发流程,这是优点之一。

虽然导师可能没足够时间指导大家的硕士论文,这时有可能是导师的博士来指导你做项目或论文,能学到实际的东西可能更实在。

  第二种:

承担重要项目但不具备正式招收硕士资格的讲师,也称为“副导师”。

在这些讲师里,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主要问题是由于工作时间比较短,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声望,所以想得到国家项目可能比较困难,更多的是靠自己去外面找项目,然后分给学生做。

这类导师其实跟第一上述提及的第一种导师的区别不是很大,只是说做的项目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社会应用的,各有优势。

从笔者的角度来看,第二种可能比第一种更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为第二种更接近实际产品的开发,对于以后找工作也许更有帮助。

如果学生遇到这种导师也是比较幸运的,毕竟学生关注最多的就是能否学到知识,能否掌握一门生存的本领。

  但要注意的是有的讲师,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都要稍逊一筹,指导硕士对他们来说还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把项目给学生后如果没有能力指导学生的话,这对项目和对学生都是不负责的,所幸这样的导师很少。

  第三种:

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这种状况在某些专业比较多,比如计算机,通信等专业,在其他专业出现的频率较低。

有不少导师,在学校是教授或者副教授,负责培养研究生,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在外面有自己的公司或者在别的公司当工程师或者领导,对硕士而言,这类导师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

  首先,工程师属于单位或公司的技术人才,工作内容和生产实际结合的比较紧,由工程师指导的学生能学到很多具体的专业技能,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其次,单位或公司内部的工程师都是我们的学习资源,他们的经验是我们学习的宝库,只要我们能虚心向前辈学习,就能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技巧,对我们的专业素养帮助很大。

最后,在单位或公司实习的补助一般要比学校和国家给的多,对于学生来说也算不错的待遇了。

所以,能当这类导师的学生也算比较幸运了,对于很多导师没有什么好的项目,或同学有比较多闲暇时间的时候,很多同学还专门找公司和单位实习。

所以,能成为这类导师的学生也算是比较幸运的,对于很多导师没有什么好的项目,或同学有比较多闲暇时间的时候,很多同学还专门找公司和单位实习。

  一般地,学生会选择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公司或者单位实习,付给一定的报酬,然后在单位或公司搜集论文资料和数据,最后直接在单位或公司做完论文。

笔者就有一个师姐在一家外企实习,做论文,不仅外语口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专业外语也在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学习成长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最终被这家外企录用。

  总的来说,关于导师的分类并不绝对,实践派和学术派也有很多交集,纯粹理论或者纯粹做项目的都很少,本文只是在结合导师整体特征的情况下做出的分类。

对于研究生来说,选择哪一类型的导师,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大家应该是从自身兴趣和就业前景来理性判断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

然而,导师的影响固然重大也仅仅是外因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应该对研究生阶段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从内因出发将操纵未来的遥控器掌握在自己手中。

 

热点推荐:

2014年温州大学考研大纲汇总    2014年湘潭大学考研大纲汇总

重点推荐:

  2014年考研大纲   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   2014年考研院校    

        2014年考研数学   2014年考研政治      2014年考研专业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