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91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docx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

1目的

制定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规范地操作,维护液相色谱仪。

2适用范围

适用于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维护。

3编写依据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

4职责

QC相关检验人员对本仪器操作规程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安全注意事项

本仪器应良好接地,以防止触电及释放静电;本仪器经常处于高浓度的有机蒸汽环境中,故应通风良好,禁止出现电火花;配制流动相或接触有机溶剂时应戴橡胶手套及其它防护用品。

5.2仪器组成

本仪器由LC-10ATVP泵、7725手动进样器、柱温箱、Agilent1100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色谱工作站(N2000或其它工作站)。

5.3日常使用操作步骤

5.3.1开机

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系统,CAGBootpServer程序将自动运行。

打开HPLC1100各模块电源,等仪器自检通过,并且与计算机通讯成功(约1~2min)后,进入Online工作站。

5.3.2系统初始化(主要目的:

排除系统中的气泡)

5.3.2.1打开Purge阀

5.3.2.2加大泵流量并开启泵,快速冲洗实验通道,至无气泡从废液管排出。

降低流量及溶剂比例成实验初始条件,并单击OK确认执行;

5.3.2.3关闭Purge阀,完成系统初始化。

5.3.3系统平衡(主要目的:

平衡、稳定色谱柱、柱温以及灯的能量)

调出本次实验所需方法,保持泵继续工作,以实验初始的流动相冲洗、平衡柱子一段时间。

(一般约30min,可自己根据本人的仪器配置情况计算,要求至少以色谱柱几何体积5~10倍体积的流动相冲洗、平衡系统。

5.3.4在适当时间,开启柱温箱和检测器,使得柱温稳定,检测器灯的能量稳定。

(一般灯需要20min左右的稳定时间。

)点击SystemOn图标,可以同时打开柱温箱和检测器。

打开View菜单下的OnlineSignal窗口,单击Change键,选择需要监测的色谱信号并设定合适的X、Y轴范围,观测色谱基线。

5.3.4基线稳定后可以进样分析(经验上,基线波动1~2mAU(常规分析)或1~0.5mAU(痕量分析)就可算是基线稳定。

)填写SampleInformation

5.3.5手动打针进样并切换进样阀

5.3.6泵的操作步骤及新旧流动相的更换

5.4流速的设定

在初始画面,按func键,光标在“flow”的输入位置闪烁,设定所需流速,按Enter键确认。

继续按func键,设置压力上限和下限,按Enter键确认;继续按Func键至出现SetSystemParam,输入1为双泵各自单独控制,输入2为双泵联动,且为主泵。

5.4.1当使用简单的二元线性高压梯度洗脱时,下面举例说明编写时间程序的步骤(在主泵上编写):

时间(min)

流动相A(%,V/V)

流动相B(%,V/V)

0

85

15

30

0

100

45

0

100

50

85

15

55

STOP

5.4.1.1初始设定

通过专用光纤将两个输液泵连接起来,输液管路连接完毕后,设定主泵(A泵)的SystemParam参数为2,设定从泵(B泵)的SystemParam参数为1;设定两泵的ADRS参数为85;设定Local参数为1(本地控制);设定每台泵的高低压限。

A泵设定的值只对A泵有效,B泵设定的值只对B泵有效,设定后,只能用A泵控制B泵。

5.4.1.2设定初始条件

在初始屏幕,按Func键,设定泵A与泵B流速之和;按conc键,设定流动相B的浓度15%,流动相A的浓度为100%-流动相B的浓度%=85%

5.4.1.3编写程序

a按CE键,返回初始屏幕,按Edit键,屏幕显示已经设定的程序步数和剩余的程序步数;

b按Enter键,显示参数设定屏幕,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30分钟,按Enter键。

c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BCNC,使用数字键输入浓度100%(相应地,流动相A的相对浓度为0%),并且按Enter键确认。

d按Enter键,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45分钟,按Enter键。

e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BCNC,使用数字键输入浓度100%(相应地,流动相A的相对浓度为0%),并且按Enter键确认。

f按Enter键,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50分钟,按Enter键。

g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BCNC,使用数字键输入浓度15%(相应地,流动相A的相对浓度为85%),并且按Enter键确认。

h按Enter键,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55分钟,按Enter键。

i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STOP,按Enter键确认。

j按CE键结束编程,再按CE键返回初始屏幕。

k在编程过程或结束后,如发现有错,按BACK键或Enter键显示至出错的步骤按Shift+Ce(del)键即可删除。

5.4.1.4执行时间程序

a按下A泵的Run键,启动时间程序;

b再按下Run键强制停止时间程序,或程序中插入Stop命令。

只是B泵的流速由A泵控制;B泵的其他设定参数都是有效的;B泵的Pump键是有效的,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启动或停止B泵,即使是在执行时间程序时也一样,当B泵停止时,B泵的Pump键可以执行B泵的冲洗操作。

注意不要按下B泵的Run键,否则会执行B泵的时间程序,引起不正确的操作。

5.4.1.5排液

当更换流动相或仪器数天未使用再次使用时,泵内可能会产生气泡,引起不能输液或压力不稳,这时均应进行排液。

具体操作如下:

把吸滤器浸入流动相中,将排液阀旋钮逆时针旋转180℃(排液阀旋转不要大于180℃,否则空气将进入排液阀,最终导致空气进入流动相),按purge键,进入吸滤器至泵的冲洗操作,约5分钟后,再按一下purge,停止冲洗,关闭排液阀(将排液阀旋钮顺时针方向小心旋转到底)。

当用排液的方法仍不能排除气泡时,可打开排液阀,拔掉吸滤头,用注射器配上专用针头将10-20mL流动相或纯化水强行从吸液管注入泵内自排液管流出,再装上吸滤头,重新排液,即可排除故障.

5.4.1.6流动相的更换

根据新旧流动相是否互溶及旧流动相是否为缓冲液选择更换流动相的方法,如同时也更换色谱柱,则在更换流动相前应卸下色谱柱。

a更换互溶的流动相

在200mL大烧杯中加入大约100mL新流动相;从储放旧流动相的储液瓶中取出吸滤器,并将其放入装有新流动相的烧杯中,边摇动边清洗吸滤器以混匀流动相;打开排液阀,启动Purge键进行排液,旧流动相将由排液管自管路中完全排出,停止排液;将新流动相倒入储液瓶中,并放入吸滤器;从手动进样器的出口端卸下色谱柱,并且将管子放入废液瓶中,关闭排液阀;设定流速2~3mL/min;按Pump启动泵,以更换手动进样器中的流动相;连接色谱柱及检测器检测池,设定流速1-2mL/min,按Pump启动泵,以洗净整个管路。

b更换不相溶的流动相

准备一种能与新旧流动相相互溶解的中间清洗液,如异丙醇;首先换成中间清洗液,再把中间清洗液换成新的流动相,每次的更换顺序都按照“A更换互溶的流动相”中的步骤进行。

c更换缓冲液流动相

在新旧流动相的任一方,或双方均含有缓冲液时,准备过滤纯化水做为中间清洗液,首先用过滤纯化水置换整个管路,然后更换成新的流动相。

这样可以防止缓冲液中的盐析出。

5.5色谱柱的安装

色谱柱与进样器及其出口端与检测器之间应为无死体积连接,以免试样扩散影响分离;安装色谱柱时应注意流向,以免安错;使用柱支架时,柱出口应向上。

新柱或被污染柱用适当溶剂冲洗时,应将其出口端与检测器脱开,避免污染。

压力表无压力显示或压力波动时不能进行分析,应检查泵中气泡是否已排除,各连结处有无漏液,排除故障后方能进行操作。

如压力升高,甚至自动停泵,应从流路各段逐步检查柱端有无污染堵塞,流路是否堵塞。

5.6紫外检测器的操作步骤

5.6.1按power键打开电源,检测器开始自检,将显示初始屏幕。

5.6.2波长的设定

例如:

将测量波长变为230nm:

首先按CE键。

显示初始屏幕。

按一下func键后,屏幕显示[LAMBDA](设定测量波长)*波长参数输入区闪烁,提示输入波长值。

输入2,3,0并且按enter键。

完成设定。

5.6.3测量量程的设定:

将AUXRANGE设为3(或其它合适量程,其意义见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按CE键返回初始屏幕;按数次func键后,屏幕显示[AUXRANGE]输入3,按enter键,完成设定。

按CE键返回初始屏幕。

5.7器启动后(等待稳定时)的检查

将流速调节至分析用流速,按Pump键启动泵,对色谱柱进行平衡大约30分钟,

5.8漏液检查

用干燥滤纸片的边缘检查柱管各连接处应无渗漏,否则,要把漏液处紧固或更换零件。

5.9泵的压力检查

输液泵的压力根据需要的压力和流动相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但变动的幅度应在0.5Mpa以内。

在压力变动大时,再清洗一次,如还是不行,则应考虑单向阀内部、管路及色谱柱是否污染或堵塞,应以异丙醇清洗管路或请有经验的维修人员拆开管路予以维修。

5.10基线检验

待泵压力及基线稳定后,可开始分析测试操作,如为线性梯度洗脱,用初始比例的流动相对色谱柱进行平衡。

5.10N2000色谱工作站操作

5.10.1打开色谱数据工作站后,选择相应的串行口和通道。

5.10.2在各相应通道内,按“方法”键,选择各相关功能键,根据需要设定参数,按“采用”键确认。

5.10.3按“实验信息”填写有关实验信息。

5.10.4按“数据采集”进入分析实时显示图框,即可查看基线。

待基线稳定后,便可进行分析测试。

5.11测定操作

检测器按zero键,回复零点。

并将色谱工作站实时采集对话框进行基线校零,进样,按采集数据,洗脱完毕后,按停止采集。

结束记录色谱图。

六通阀式进样器进样方法把进样器手柄放在载样位置(load);用供试溶液清洗配套的注射器,再抽取适量,如用定量环载样,则注射器抽取量应不少于定量环容积的5倍,用微量注射器定容进样时,进样量不得多于环容积的50%,在排除气泡后方能向进样器中注入供试品溶液;把注射器的平头针直插至进样器的底部,注入供试品溶液,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器不应取下。

把手柄转至注样位置(inject),定量环内供试溶液即被流动相带入流路。

5.12管路及色谱柱的冲洗

每天分析工作结束后,先关检测器。

如使用缓冲液或含盐溶液作为流动相,最好对管路、色谱柱及柱塞杆和柱塞杆密封圈的后部进行充分的冲洗。

5.12.1对于常用的反相色谱柱,一般先以10倍于柱体积(对于150mm柱长的色谱柱,其柱体积约为15mL)的低浓度(10~20%)甲醇(或乙腈)水溶液冲洗,使色谱柱内的盐完全溶解洗脱出,再用较高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50%)冲洗,最后用高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80~100%)冲洗,使色谱柱中的强吸附物质冲洗出来,整个过程可与冲洗管路同时进行。

冲洗完毕后,逐步降低流速至0,关泵,

5.12.2进样器也应用相应溶剂(如,水)冲洗,可使用进样器所附的专用冲洗接头。

5.12.3柱塞杆和柱塞杆密封圈的后部用大体积的注射器注水冲洗,也可以用冲洗泵冲洗,冲洗时将水的流向为右进左出。

5.13关机操作

检测完后,并且色谱柱已充分冲洗完毕后,依次关闭检测器、高压输液泵、计算机、工作站的电源。

作好使用登记,内容包括日期、检品、色谱柱、流动相、柱压、使用小时数、仪器使用前后状态等。

5.14注意事项、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安装管路及其部件时,螺母或螺帽的松紧程度以不漏液为准,不宜过紧而损害螺纹。

5.14.1注意事项

5.14.1.1发现记录基线波动,出现毛刺等现象,首先应考虑检测器流通池中是否有气泡或污染,如不是流通池引起,可等待氘灯稳定,同时检查仪器的接地是否良好,必要时,换上新的氘灯,仪器稳定后方能进行操作。

5.14.1.2进样前,色谱柱应用流动相充分冲洗平衡,如系统适用性不符合规定,或填充剂已损坏,则应更换新的同类色谱柱进行分析,由于同类填充剂的化学键合相的键合度及性能等存在一定差异,往往依法操作达不到预定的分离时,可更换另一牌号的同类色谱柱进行试验。

5.14.1.3以硅胶作载体的化学键合相填充剂的稳定性受流动相pH值的影响,使用时,应详细参阅色谱柱说明书,在规定的pH值范围内选用流动相,一般的pH范围为2.5~7.5。

使用高pH值流动相时,可在泵与进样器之间连接一硅胶短柱,以饱和流动相,保护分析柱,并尽可能缩短在高pH值下的使用时间,用后立即冲洗。

5.14.2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5.14.2.1色谱流路系统,从泵、进样器、色谱柱到检测器流通池,在分析完毕后,应按5.12项的规定充分冲洗,特别是用过含盐流动相的,更应注意先用水,再用甲醇-水充分冲洗,如发现泵漏液等较严重的情况,应请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5.14.2.2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分析时,应当清洗柱子,并从装置上卸下,种类不同的柱子,清洗的方法也不同,请参照附录或按柱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5.14.2.3吸滤器(次/2年)

堵塞现象是吸入流动相时进液管内持续产生气泡;进一步确认方法:

取下装在泵头入口处的进液管,将管向上提起时,管中的液体下流速度慢(通常的下流的速度是5S)。

通常清洗方法是将吸滤器浸泡在异丙醇中,用超声波清洗5分钟。

清洗后,用水1.0mL/min输送10分钟,吸管内不应再有气泡产生,否则,更换新的吸滤器。

5.14.2.4管路过滤器(次/6个月)

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流动相中的固体会阻塞滤片,造成输液不稳定,有大的脉冲(表现为在吸滤管路中形成气泡),引起压力异常,确认方法:

卸下过滤器后的配管,以1.0mL/min的速度输送水,泵的压力在0.3MPa以上时(确认前应打开排液阀,用Func功能的“ZeroAdj”进行压力值的零点修正)。

清洗或更换方法如下:

a用双扳手把管道过滤器拧松取下。

b用棉棒把管道过滤器接口处的污垢擦干净。

c把过滤器浸泡在异丙醇中,用超声波清洗5分钟。

d重新安装管道过滤器。

若在空载时,以1mL/min的速度输送水,其压力仍在0.3MPa以上,则更换滤片,方法是:

用钳子小心从过滤器上取下旧滤片,将一新滤片放在一洁净的较硬的平面上,将过滤器直接放在滤片上,用力压下。

5.14.2.5单向阀污染(次/年)

若泵的压力脉动大,在排除泵头内的气泡后,泵的输液压力脉动仍很大(>0.5MPa)时,应怀疑单向阀污染,清洗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a输液中单向阀的清洗

1)储瓶中的溶剂换成异丙醇,放入吸滤器。

2)松开柱两端的公螺母,从流路中取下色谱柱。

3)用阻尼管把连接柱的两个端口接上。

4)设定异丙醇以流速为2ml/min输液1小时以上。

b单向阀的超声波清洗(为了防止由于从泵单元上拆下管路而使流动相从吸液管或泵头中流出,在卸下管路之前,应把储液瓶放在低于泵入口的位置)。

1)使用两个扳手小心松开入口和出口单向阀,并且取下它们,注意勿使宝石球脱出。

2)将入口和出口单向阀放入异丙醇溶液中,使用超声波清洗5分钟。

3)重新将其安装在泵头上,用扳手适当紧固。

5.14.2.6当柱塞杆密封圈的密封能力下降时,会产生漏液,引起流量减少,峰的保留时间迟延,变动等。

确认方法:

泵后侧清洗管路的清洗管产生漏液。

检查(更换)及清洗柱塞杆密封圈(1次/年)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初始屏幕下不断按func键,至出现P-SET,设置为1,pump指示灯亮,然后熄灭后,按CE键返回初始屏幕。

拆下泵头上下方的SUS管,交替拧松泵头上的螺栓,小心拔出泵头,使用密封圈专用装卸工具的有阶梯的一端插入密封圈内,拔出,注意不要将密封圈与泵头间的垫片丢失,万一掉出,应用异丙醇洗净装回原处,用干净的纱布沾异丙醇擦净泵头的内侧及柱塞密封圈的安装处,用专用装卸工具的无阶梯的一瑞插上新的柱塞密封圈。

将柱塞密封圈垂直插入泵头上,拔出专用装卸工具。

再重新装上泵头,

5.14.2.7检查更换柱塞杆

使用仪器配备的柱塞杆工具,逆时针方向转动柱塞杆支架,并且将其取出。

(将柱塞杆工具插入柱塞杆支架时,要小心,不要损坏柱塞杆。

取出柱塞杆后,用干净的纱布粘少许异丙醇擦净柱塞杆表面附着的密封圈渣末或污垢。

(如果重新安装时,附着密封圈渣末等污垢时,不能保证密封性。

使用眼睛观察柱塞杆表面是否有可见的划痕和裂痕,如果有,需要更换新柱塞杆(组件)。

柱塞杆更换时,密封圈也必须更换。

通常输送120L液体后,应更换密封圈。

5.14.2.8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排液阀的垫片或O形环会磨损,引起排液阀密封能力下降,垫片损坏时的现象为:

排液阀在关闭状态下,向排液阀管一侧漏液。

O形环损坏时的现象为:

排液阀在打开状态下排液时,从旋钮的螺丝口处漏液。

这时应更换排液阀垫片或O形环(次/3年)。

逆时针方向旋转排液阀的手柄并取下,查看密封垫片和O形环的表面是否损伤,是否洁净,不洁净时应清除异物,除去后仍然漏液时应更换旋转轴或O形环。

5.14.2.9在分析完高浓度的样品后,要用大量的流动相将其彻底冲出流通池。

如果使用缓冲溶液作流动相,分析完毕后,务必用蒸馏水冲洗流通池和进样阀的针孔,因为缓冲溶液蒸发后会产生结晶而引起流通池和管路堵塞。

5.14.2.10当确因流通池受到污染,造成基线噪声过大或基线漂移时,要对流通池进行检查和清洗,方法如下:

a卸下流通池(不要从池室中取下塑料盖),保持管路的连接,使用泵输送流动相,当流动相流经管路时,通过池窗观察池室内是否有气泡或灰尘,如果有,清洗流通池。

b将异丙醇用注射器注入流通池中,清洗流通池,然后再用注射器把流动相注入流通池中,进一步清洗流通池(清洗时,务必注意不要让任何气体进入管路)。

c松开并且取下池两边的池窗固定螺丝,同时取下垫圈,使用牙签或类似的工具从池两边取下透镜和池垫圈。

d使用异丙醇在超声波中清洗透镜5分钟,如果不能清除污物,要更换新的透镜。

e按照正常的顺序安装池垫圈、透镜和垫圈,然后拧紧池固定螺丝。

然后重新装上流通池。

注:

⑴使用沾有异丙醇的干净布条清洗池室内表面。

⑵拆开流通池后,要更换池垫圈。

⑶使用之前一定要清除新垫圈上的灰尘。

5.14.2.11氘灯使用时间超过其寿命后,能量不够,造成很高的连续噪声,需要定期更换,确认方法:

在初始屏幕状态下,设定波长为220nm,继续按Func键直到显示SMPLEN/REFEN,REFEN的值远小于800,再按数次Func键,显示,“/D2TIME远远大于2000小时;打开电源开机自检时有反复预热动作。

5.14.2.12定期更换保险管(次/3年),其位置在电源插座的上方,更换时务必用同类型号的保险管。

5.15仪器报警

5.15.1报警信息ERR.LEAKDETECT(检查到漏液),原因是泄漏。

方法是检查管路,擦净漏液。

5.15.2报警信息CHCKNOGOOD(波长检查失败),原因是波长的偏差超过1nm,应用WAVECALIB功能重新校正波长。

6附录

液相色谱柱的使用及保存

附录液相色谱柱的使用及保存

1使用前注意事项

1.1色谱柱的储存液若无特殊说明,均为有机溶剂,反相柱常用甲醇、乙腈或者高比例的甲醇/乙腈-水溶液,正相柱常用脱水处理后的纯正己烷。

使用前,一定要注意色谱柱的储存液与待分析样品的流动相之间是否互溶。

有些色谱柱(如氨基柱或氰基柱),

既可用于正相体系,也可用于反相体系,如色谱柱中的贮存液为正相(环己烷)而使用

条件为反相时,必须用异丙醇先置换掉色谱柱内的储存液,然后再用于反相条件,否则

将会明显减少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在反相色谱中,如果流动相中缓冲盐的浓度较高(>0.1mmol/L),必须先用低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10-20%)冲洗10-20min,否则缓冲盐在高浓度的有机相中很容易析出,从而使色谱柱堵塞,无法恢复。

1.2色谱柱使用方向

装色谱柱时应使流动相流路的方向与色谱柱标签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

除另有规定外,不宜反向使用,否则会导致色谱柱柱效明显降低,无法恢复。

1.3流动相

流动相中所使用的各种有机溶剂应尽可能使用色谱纯,水最好为超纯水或重蒸馏水,如果流动相含盐,还应将配制好的流动相经0.45μm或0.22μm的滤膜过滤。

另外,装流动相的容器和色谱系统的在线过滤器等装置应清洁,否则将影响色谱柱寿命。

以硅胶为基质的各种键合相对酸和碱都很敏感,一般pH使用范围为2.5~7.5,应参阅色谱柱使用说明书,配制好流动相后,必要时测定pH值,防止pH过酸过碱,以免色谱柱填料不可逆性损坏。

1.4样品

样品溶液应经0.45μm或0.22μm的滤膜过滤,或用固相萃取小柱(SPE)对样品溶液进行预处理;如样品成分复杂,部分组分有可能吸附在色谱柱上,最好使用前置保护柱。

在用正相色谱分析样品时,如无特殊要求,所有的溶剂和样品应严格脱水。

2色谱柱的保养

2.1反相色谱柱用后的保存

如使用缓冲液或含盐溶液作为流动相,每天实验结束后,应用10倍柱体积(对150mm柱长,约15mL)的低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80~100%)冲洗,使色谱柱内的盐完全溶解洗脱出,再用较高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50%)冲洗,最后用高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80-100%)冲洗,使色谱柱中的强吸附物质冲洗出来。

常用内径为4.6mm的色谱柱的柱内死体积为1.8mL(150mm长)和2.2mL(250mL长)

2.2色谱柱的长期保存

反相柱,可以储存于甲醇或乙腈中,正相柱可以储存于经脱水处理后的正己烷中,离子交换柱可以贮存于含5%甲醇或含0.05%叠氮化钠的水中,并将色谱柱两端的堵头堵上,以免干枯,室温保存。

3色谱柱的维修

色谱柱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柱压上升、柱效降低的现象。

这主要是柱床上端或过滤片处积累了污染物,可通过再生予以消除。

如果色谱柱性能突然变坏,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3.1如果柱压突然增大,可将色谱柱出、入口端颠倒过来,用10~2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冲洗。

如果柱压仍然很高,可能是柱入口处的过滤片堵塞,需要更换新滤片;

3.2如果峰形变坏(如出现肩峰或双峰),表明柱入口柱床可能有塌陷,可用同型号填料和流动相配成匀浆,将塌陷处填平。

4色谱柱的再生

正相柱按极性增大的顺序,依次用20~30倍柱体积的正己烷、二氯甲烷和异丙醇冲洗色谱柱,然后,按反顺序冲洗,最后用干燥的正己烷平衡。

反相柱首先用蒸馏水冲洗,再分别用20~30倍柱体积的甲醇和二氯甲烷冲洗,然后按相反顺序冲洗,最后用流动相平衡。

离子交换柱在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中长期使用会导致色谱柱失活,用稀酸缓冲液冲洗可使阳离子交换柱再生,而用稀碱缓冲液冲洗可使阴离子柱再生。

氨基柱,分析糖类的氨基柱可用0.02mmol/L的磺酸溶液冲洗,然后用水平衡。

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仪器使用记录

日期

样品信息

流动相

文件名

方法

使用人

仪器状况

色谱柱类型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