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9491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docx

船舶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

操纵复习补充资料174题大副

C1船舶碰撞产生灾难性后果的根本原因是:

A船舶大B航速高

C船舶大与航速高D船舶的专业化

D2当不论何种原因两船构成紧迫危险时,每一船舶均应:

A保持正规的了望

B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

C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

D采取最有助于避免碰撞的行动

D3当碰撞不可避免时,每一船舶应运用良好的船艺采取最有效的行动减小碰撞造成的损失,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紧急倒车刹减船速以减小碰撞的动能

B避免船中被他船船首撞入

C避免机舱附近被他船船首撞入D碰撞夹角尽可能大

C4当他船船首撞入我船船体时:

我船的应急措施不应包括:

A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B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C责成对方倒车退出D堵漏

C5当他船船首撞入我船船体时,我船的应急措施应包括:

①堵漏排水②应尽可能使本船停住③关闭破洞舱室前后的水密装置④责成对方倒车退出

①②③④①②③①②④

C6我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的应急操船,我船的应急措施不妥当的是:

①开微速进车顶住对方②情况紧急时可将对方顶向浅处搁浅③任何情况下不可倒车脱出④调整顶住对方破洞的姿态

①②①②③③④①②④

B7当我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我船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

1微速进车顶住对方,情况紧急时可将对方顶向浅处搁浅②经对方同意可倒车脱出③保持顶住对方破洞的姿态

①②①②③①③②③

C8当我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为保持顶住对方破洞的姿态,应该:

A微进车用舵B停车左右舵

C可用缆绳系住D停掉用车舵

A9碰撞后担负查明全船漏损情况责任的船员是:

A大副和水手长B水手长木匠C船长和大副D三副和水手长

D10船舶碰撞后不可通过测量来确定漏损的位置和程度。

水舱的水位油舱的油位吃水货损情况

C11在船舶碰撞后的紧急处置措施中,首要的工作是:

立即关闭破洞、四周的水密门窗查明漏损的位置和程度机舱全力排水堵漏

B12船舶碰撞后的防水措施中,首要的工作是:

排水关闭水密门窗堵漏调整纵横倾

C13船舶碰撞后,对于较大的破洞,不可用堵漏。

堵漏毯堵漏板毛毯堵漏水泥箱

14由于破洞舱室大量进水,必须对浸水邻近的舱壁进行加强,以抵抗过大的水压力,防止舱壁破损而波及相邻舱室。

图7—3为对舱壁加强的图例。

B15船舶碰撞后,在调整纵横倾时,使用方法需要特别谨慎。

排出注入移驳排出和注入

B16船舶碰撞后,在调整纵横倾时,使用方法会减小储备浮力和稳性。

排出注入移驳排出和注入

C17船舶碰撞后,在必要时应抛弃货物,下列哪种货物不在必抛之列?

因进水可能引起着火的货物因进水可能引起急剧膨胀的货物

因进水可能引起严重霉变的货物使储备浮力下降的货物

B18抢滩使用的浅滩,最好应是底质.

软泥泥、砂或砂砾活砂砂石

B19大型船抢滩使用的浅滩坡度,最好应处在左右.

1:

151:

19~1:

241:

171:

30

A20抢滩前,对压载水的处理要求是:

打进压载水,并使船舶纵倾与坡度相适应,打出压载水并使船舶纵倾与坡度相适应

前后调拨压载水,并使船舶纵倾与坡度相适应打出或打进压载水,并使船舶横倾与坡度相适应

B21抢滩时,船舶的上滩部位最好是:

船尾船首船舷船舶任意一端

C22船舶上滩时所抛下的锚起何作用?

①稳定船身②防船漂移③有助于出滩

①②③④①②③①③

C23当搁浅不可避免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快车冲过以免搁住②设法减小船的冲力③尽力保护好车舵

①②③①②②③①③

D24当搁浅不可避免时,若明了航向与浅滩边线接近垂直,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快倒车②抛双锚③操满舵④置车舵于深水区

①②③④①②③②③①③①②④

B25在搁浅后的应急措施中,首要的工作是:

立即倒车退离立即停车迅速查明情况用车舵力争挣脱请求外援

B26搁浅后,每间隔分钟测量一次与船底相通的舱室液位.

10203060

A27搁浅后,测量舷边四周每间隔米处的水深,然后与船舶吃水相比较.

10203060

C28搁浅后,可通过所测的的水深与船舶吃水的比较,判断.

①搁浅部位②搁浅程度③浅滩底质

①②③②③①②①③

D29一般船舶在搁浅后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有:

①船身倾斜②蹬底③打横④船体承受的应力过大

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①②③④

A30搁浅后,在采取用锚固定法时,要用到的工具设备包括:

①锚②锚链③缆绳

①②③②③①③①②

C31固定用锚时,当船身与岸线垂直时,船首、尾的出锚方向与船首尾线的夹角应为:

15°30°45°60°

C32船舶搁浅后的损失的排水量可根据进行估算。

①搁浅前后的水深②搁浅前后的吃水③底质

①②③①②②③①③

A32某船主机功率3000ps,进车时约能发挥出吨的脱浅拉力.

306090120

D33某船主机功率3000ps,倒车时约能发挥出吨的脱浅拉力.

20151218

B34某拖轮主机功率2000ps,在协助搁浅船拖浅时(进车)约能发挥出吨的脱浅拖力.

30-6020-3015-2010-15

A35某船锚重5吨,绞锚脱浅时时约能发挥出吨的脱浅拉力.

15-2520-2530-5010-15

B36候潮脱浅的最佳时机是:

高潮到来时动车高潮前1h动车高潮前0.5h动车低潮后1h动车

B37要谨慎使用移载脱浅法的情况是:

船舶一端搁浅船舶一舷搁浅搁浅严重船体破损

B37船舶发生火灾后,应立即降速,其主要原因是:

便于扑救降低相对风速减小风舷角减小受风面积

C38船舶发生火灾后,应减小船舶的摇摆和避免急剧转向,其主要原因是:

减小受风面积便于扑救降低相对风速减小风舷角

B39船舶航向000°,风向090°,右舷起火,正确的操船措施是:

保持航向改向到180°改向到090°改向到270°

A40船舶航向090°,风向090°船尾起火,正确的操船措施是:

保持航向改向到180°改向到000°改向到270°

C41船舶航向270°,风向090°船尾起火,正确的操船措施是:

保持航向改向到180°改向到090°改向到270°

B42如遇难船可放出救生艇或救生筏时,本船应驶往遇难船的侧停留,等待对方救生艇驶来.

上风下风上流下流

C43为便于遇难船放下救生艇来靠本船的下风舷,救助船可驶往遇难船的部位附近.

船首船尾船首或船尾船中45

A44对于在舷边救助遇难人员,应选择的部位,将遇难人员救起.

船舶中部干舷低无吊杆起重设备船舶首尾

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多放一些救生索、单人座板、救生裤、绳索、吊货网络等物,以便吊起。

对于远离舷边的待救者,可用抛绳枪把带浮体的救生索抛给他们攀附,再将他们拉到舷边吊上船。

A46如有大批遇难人员漂在水中,救助船可以:

用浮力较大的缆绳在漂浮者上风处低速围绕其回转,让人员攀附

用浮力较大的缆绳在漂浮者下风处低速围绕其回转,让人员攀附

用浮力较大的缆绳在漂浮者上风处高速围绕其回转,让人员攀附

用浮力较大的缆绳在漂浮者下风处低速围绕其回转,让人员攀附

A47人员落水后“立即行动”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驾驶台发现人落水

目击者发现人落水后报告驾驶台

某人发现人员失踪后报告驾驶台

一旦获悉人落水就立即采取行动

B48人员落水后“延迟行动”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驾驶台发现人落水

目击者发现人落水后报告驾驶台

某人发现人员失踪后报告驾驶台

一旦获悉人落水就立即采取行动

C49目击者一旦发现人落水,应:

①拉响警报②抛救生圈③放救生艇④报告驾驶台

①②③④①②③②④②③④

C50值班驾驶员一旦发现人落水,应立即采取的行动是:

①拉响警报②抛救生圈③放救生艇④停车并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

①②③④②③①④②③④

B51在单旋回法中,向落水者一舷操满舵,当改向到°时回舵.

160°250°350°300°

A52救活落水者的成功率最高的方法是:

单旋回双半旋回

Williamson旋回Scharnow旋回

A53为救助刚刚落水者而采取紧急操船的最有效方法是:

单旋回双半旋回

Williamson旋回Scharnow旋回

B54双半旋回法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看见落水者人员失踪立即行动延迟行动

C55双半旋回法第二次掉头的时刻是:

第一次掉头结束后30秒钟

落水者在本船正横前30°方向时

落水者在本船正横后30°方向时

落水者在本船正横方向时

B56Williamson旋回法的缺陷是:

不够准确操船所需时间较长

不适用于夜间不适用于人员失踪

B57在Scharnow旋回法中,向任一舷操满舵,当改向到°时操另一舷满舵.

250°240°350°340°

B58在运用扩展正方形搜寻时,尽可能在基点处投下一艘救生筏或其他漂浮标志,用以:

观测风流向观测其漂移速度便于遇难者发现便于其他救助船难者发现

如图7—14所示,这是用于单船搜寻的一种模式。

从基点开始,逐步扩展正方形的边长进行搜寻。

如有可能。

此后,它可用作整个搜寻过程的基点标志。

B59扇形搜寻适用于:

搜寻目标的可能存在区域较大时

搜寻目标的可能存在区域较小时

多船联合行动搜寻目标的存在区域无法确定时

A60海空协同搜寻是一种由的搜寻的模式。

飞机协同船舶船舶协同飞机

飞机指引搜寻方向搜救中心指引搜寻方向

B61在紧急情况外,弃船决定应由作出.

船舶所有人船长大副船舶所有人或船长

A62在弃船警报信号发出后,电台负责人不应:

立即撤离等到船长通知后撤离仍在电台值守抓紧弃船准备工作

B63弃船后,救生艇应迅速离开难船,在米以外集合。

100200300500

B64在大风浪中施放救生艇时,大船应:

漂滞滞航慢速稳向行驶抛拖锚

A在大风浪中施放救生艇时,启动艇机的时机是:

艇落水前艇落水后艇落水的同时解掉艇缆后

C64在大风浪中收救生艇时,如大船横摇,应在位置迅速挂上吊艇钩.

横摇到极限横摇到最大角度的一半

横摇到平衡任意

D65根据拖缆长度的计算公式,在影响拖缆的长度的因素中不包括:

船速拖船船长被拖船船长船舶吨位

B65甲船船长100米,海上拖带120米的乙船,由于乙船为海损船舶,故海上拖航速度较低,估算所需拖缆长度约为——。

A.300米B.330米C.440米D.480米

D66在深水的洋面上拖航时,务必使拖缆的中部。

接近水面远离水面与水面保持8米没入水中

A67海上拖带大型驳船时,拖航速度通常为节。

A.3-4B.6-8C.5-6D.2-3

B68若拖船横风作业无困难时可横风接近被拖船,此时当本船横向漂移速度大于被拖船的横向漂移速度时,本船应: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相反的方向上从上风舷驶近被拖船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一致的方向上从上风舷驶近被拖船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相反的方向上从下风舷驶近被拖船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一致的方向上从下风舷驶近被拖船

D69若横风作业无困难时可横风接近,此时若本船的横向漂移速度小于被拖船的横向漂移速度时,本船应: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相反的方向上从上风舷与被拖船接近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一致的方向上从上风舷与被拖船接近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相反的方向上从下风舷与被拖船接近

以与被拖船航向大体一致的方向上从下风舷与被拖船接近

C70若拖船横风接近被拖船有困难,拖船可采取:

顶风垂直驶近被拖船首端的方法接近

顺风垂直驶近被拖船尾端的方法接近

顶风驶近被拖船待拖一端的方法接近

顺风驶近被拖船待拖一端的方法接近

D71与平行接近被拖船相比,拖船垂直接近被拖船的特点是:

拖船不易控制,但便于拖缆的传送

拖船易于控制,但不便于拖缆的传送

拖船不易控制,不便于拖缆的传送

拖船既易于控制,又便于拖缆的传送

B72海上传递拖缆,如被拖船的漂移速度大于拖船漂移速度时,拖船应从——接近被拖船。

A.上风B.下风C.顶风D.顺风

A73海上拖带在有风浪情况下,如欲用救生艇运送拖缆,则拖船宜从被拖船的——。

A.上风舷侧驶近被拖船,放下风舷的救生艇

B.上风舷侧驶近被拖船,放上风舷的救生艇

C.上风舷侧驶近被拖船,放上风舷的救生艇

D.下风舷侧驶近被拖船,放下风舷的救生艇

B74海上拖航起拖加速过程中,当速度达到2节以后,应分段加速,每次增加。

A.1.5节B.0.5节C.1.0节D.2.0节

C75海上拖航中,如需要大幅度的改向,应分次进行,每次改向绝对不能超过°。

10152025

A76海上拖航中,下列减小偏荡的方法中何者不正确?

A.适当放长拖缆B.降低拖航速度

C.被拖船尾拖一漂浮物

D.调整被拖船吃水使之成为尾倾

C77海上拖带时,被拖船发生偏荡,为了减轻偏荡,下述措施不正确的是:

A.缩短拖缆长度B.降低拖航速度

C.使被拖船首倾D.拖缆加抑制索

A78从事海上拖带的船由深水区进人浅水区时,应将拖缆适当——。

A.缩短B.放长

C.不用调整D.放长或缩短均可

A79当在狭水道拖带时,应将拖缆适当——。

A.缩短B.放长

C.不用调整D.放长或缩短均可

B80当拖带速度提高时,应将拖缆适当——。

A.缩短B.放长

C.不用调整D.放长或缩短均可

C81从事海上拖带的船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应——。

A.拖缆加长,增大拖速

B.拖缆缩短,增大拖速

C.拖缆缩短,降低拖速

D.拖缆加长,降低拖速

轮机常识

B1.推进装置包括:

①主机②传动设备③轴系④推进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

D2.内燃机包括:

①柴油机②蒸汽机③汽油机④蒸汽轮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A3.柴油机活塞排量是指气缸的.

A工作容积B压缩容积

C总容积D工作容积或压缩容积

B4.四冲程柴油机每完成一个工作过程,曲轴要回转转.

A1B2C3D4

C5.四冲程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第冲程.

A1B2C3D4

C6.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下列哪项是二冲程柴油机的优点?

A换气质量好B热效率高C做功能力大D热负荷小

D7.柴油机的增压目的是:

A增加排气压力B增加扫气压力C增加喷油压力D增加进气压力

B8.用作船舶主机的柴油机是速柴油机.

A高、中B低、中C低D中

D9.船舶柴油机的启动方式有:

A手摇、电动B压缩空气、液压启动

C电动、压缩空气、液压启动D手摇、电动、压缩空气、液压启动

B10.柴油机的行程缸径比对下列产生影响.

A机械负荷、热负荷、振动性能B机械负荷、热负荷、振动性能、尺寸

C振动性能、尺寸D热负荷、振动性能、尺寸

8.2辅机知识

A1.按工作原理分,可将船用泵分成哪三类?

A容积式\叶轮式\喷射式B叶轮式\喷射式\离心

C容积式\叶轮式\往复D喷射式\离心\往复

A2.往复泵的特点是:

A自吸能力好B排量均匀C适用于高转速D压头受流量影响

D3.齿轮泵的特点是:

A吸排方向与泵轴转向无关B结构复杂

C适用于排送含颗粒的润滑性油液D流量连续但有脉动

C4.离心泵的特点是:

A尺寸大B对杂质敏感

C供液均匀D维修困难

C5.下列哪项不属于甲板机械?

A舵机B锚机C船用泵D救生艇绞车

B6.舱底水系统应能在横倾不超过度时,能排干任何舱室内的积水.

A2B5C3D4

A7.船上机械制冷的主要方式是:

A压缩制冷B真空制冷C吸收制冷D半导体制冷

B8.制冷装置中的节流阀的作用是:

A节流保压B节流降压C节流升压D节流

A9.蒸汽动力装置的船上,多采用作主锅炉.

A水管锅炉B火管锅炉C水管锅炉或火管锅炉D混合锅炉

B10.D型水管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温度为:

A3---400B400-500C500-600D600-700

D1.螺旋桨转动一周,它在轴向实际前进的距离称为:

A螺距B进速C滑失D进程

C2.暖机的作用有:

①减小热应力②改善发火性能③减小气缸内的高温腐蚀④改善启动性能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A3.开航前的转车是利用转动主机.

A盘车机B压缩空气C向气缸内供油发火D人力

C4.开航前的试车是利用转动主机.

A盘车机B压缩空气C向气缸内供油发火D人力

B5.开航前的冲车是利用转动主机.

A盘车机B压缩空气C向气缸内供油发火D人力

D6.船在浅区航行时,为保护主机,应该:

A适当增加喷油量B高低转速交替运行C不动油门D降低油门运行

B7.就现代大型低速柴油机而言,从启动到全功率的时间至少需要小时.

A0.3B0.5C1D1.5

D8.船在大风浪中航行时,为保护主机,应该:

A提高飞车设定转速B高低转速交替运行C不动油门D降低飞车设定转速

A9.若驾驶台想练习操舵,应征得轮机部同意后方能进行,原因是:

A频繁操舵容易使主机超负荷B频繁操舵容易使主机转速不稳定

C频繁操舵会增加轮机员的劳动强度D频繁操舵容易使舵机超负荷

A10.烟囱排烟呈黑色,原因可能是:

A燃烧不良B个别气缸不发火燃烧C润滑油在缸内燃烧D主机机械负荷大

C11.烟囱排烟呈蓝色,原因可能是:

A燃烧不良B个别气缸不发火燃烧C润滑油在缸内燃烧D主机机械负荷大

B12.烟囱排烟呈白色,原因可能是:

A燃烧不良B个别气缸不发火燃烧C润滑油在缸内燃烧D主机机械负荷大

D13烟囱排烟中有火星,原因可能是:

①燃烧不良②喷油嘴漏油③气缸内润滑油过多④排气管有积碳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B14.船舶航行中,在每班下班前,值班驾驶员应向轮机员报告:

①平均航速②海水温度③风向风力④流向流速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D15.船舶抵港,驾驶台通知完车后,还应继续工作半小时以上.

①主机②甲板机械③滑油④冷却水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③④

D1,船舶在旋回运动的初始阶段发生内倾的原因是的作用。

A.测向水阻力与离心力B.舵力、离心力、测向水阻力

C.舵力、离心力D.舵力与侧向水阻力

C2船舶在向右旋回的初始阶段重心的动态是。

A大幅度右移B大幅度左移

C小幅度左移D小幅度右移

A3船舶在旋回运动的初始阶段,当重心反移到最大值时,航向约改变了多少度?

A11°B23°C34°D45°

旋回角加速度、旋回角速度、船舶转心位置、横倾等量的变化情况

A4船舶在旋回运动的过渡阶段:

A横移速度不断增大,横移加速度不断减小

B.横移速度不断增大,横移加速度不断增大

C.横移速度不断减小,横移加速度不断减小

D.横移速度不断增大,横移加速度为常量

B5船舶在旋回运动的过渡阶段:

A.转向角速度增大,角加速度增大

B.转向角速度增大,角加速度减小

C.转向角速度增大,角加速度不变

D.转向角速度增大,角加速度增减不定

D6在旋回运动的过渡阶段,船舶由内倾变外倾主要原因是:

A舵力的横倾力矩B水动力矩

C舵力的横倾力矩与水动力矩D离心力矩

B7船舶在旋回运动的稳定阶段:

转心前移转心位置不变

转心后移转心在重心处

C8船舶在旋回运动的稳定阶段:

漂角增大漂角减小漂角不变漂角为零

A9船舶在旋回运动过程中,一旦发现横倾角过大,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降速增速回舵操反舵

D10驾驶台展示的船舶操纵性资料中,其旋回圈——。

A.是船舶全速直航操20°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

B.是船舶半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

C.是船舶半速直航操20°舵角后重心描绘的轨迹

D.是船舶全速直航操满舵后重心描绘的轨迹

B11船舶在前进中旋回的某一时刻,以转心为基准,首、尾横移量的大小相比而言:

A.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量大

B.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量大

C.船首向操舵一侧横移量大

D.船尾向操舵一侧横移量大

A12船舶在倒航旋回时的某一时刻,以转心为基准,首、尾横移量的大小相比而言:

A.船首横移量大B横移量无法比较

C.横移量一样大D.船尾横移量大

B13船舶在倒航旋回时的转心位置:

A.靠近船首B.靠近船尾C.在重心附近D.不定

D14船舶旋回圈中的最大进距是指——。

A.自操舵起,至重心的运动方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

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

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

D.自操舵起,至重心的运动方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

C15船舶旋回中的最大横距是指:

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船舶重心横向移动距离

B.自操舵起,至重心的运动方向改变90°时,船舶重心纵向移动距离

C.自操舵起,至重心的运动方向改变180°时,船舶重心横向移动距离

D.自操舵起,航向至改变180°时,船舶重心纵向移动距离

C16船舶的旋回初径是指——。

A.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横向移动距离

B.自操舵起,至重心的运动方向改变90°时,其重心纵向移动距离

C.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横向移动距离

D.自操舵起,至重心的运动方向改变180°时,其重心纵向移动距离

C17船舶旋回圈中的旋回直径是指——。

A.自操舵起,至重心的运动方向改变180°时,其重心横向移动距离

B.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横向移动距离

C.船舶作稳定旋回运动时重心轨迹圆所对应的直径

D.自操舵起,至角速度达到最大时旋回圈的直径

B18船舶在旋回初期会发生内倾,它是由于:

A.舵力横向分量、侧向水阻力、惯性离心力共同造成的

B.舵力横向分量、侧向水阻力共同造成的

C.舵力横向分量、惯性离心力共同造成的

D.侧向水阻力、惯性离心力共同造成的

B19有关影响船舶反移量的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满载与轻载反移量大船速大反移量小船型肥大反移量大舵角大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