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花樱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9757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花樱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国花樱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花樱花.docx

《国花樱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花樱花.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花樱花.docx

国花樱花

国花:

樱花

人口:

约1.27亿首都:

东京都

国技:

相扑

日本最高山:

富士山

日本是位于欧亚大陆东面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组成的日本列岛和周边诸岛组成,是周围为太平洋、日本海、东中国海、鄂霍次克海等大海所环抱的海洋国家。

列岛附近有欧亚、菲律宾海、太平洋和北美各大板块相接,且国土的大约7成是山岳地带,有很多火山性质的山,由于地理特性的影响属于地震多发地带。

同时,在火山附近一直把从地下涌出的地热水作为温泉利用。

气候:

日本气候的特征是四季分明。

列岛的大部分属于温带,但由于南北方向长且高山多,所以地区不同则气候上有很大差异。

冬季在山区、日本海沿岸、北海道等地有降雪。

行政:

日本的首都东京是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中心城市,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城市圏。

美食:

在周围是大海环抱的日本,可以品尝寿司、刺身等鲜鱼和天妇罗等。

日本特有的食材和调味料,比如有使用大豆制作的纳豆、豆腐、味噌、酱油等。

另外,日本还有很多世界各国的料理店,可以轻松地享用。

日本人对食文化的要求即便在世界上也可以说属于高水平。

旅游:

国内保留了很多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被指定为世界遗产的地区也有14个。

另外,全国都有温泉疗养地,泉质、功能等因源泉而异。

不妨一宿日本旅馆,泡泡温泉,品尝一下日本美食,会是不错的享受。

有很多可以学习日本文化和传统的博物館,还有可以实际体验的旅游行程。

近年,为了漫画、动画等亚文化而来日本的外国游客也在增加。

3月11日下午1点46分,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这是有正式记录110年来日本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为24公里。

   日本海沟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岛东侧南北分布的海沟,北连千岛海沟,南接伊豆诸岛东侧小笠原群岛附近,长890公里,宽100公里,平均深度六千米。

  主流的板块理论的观点认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俯冲处形成了日本海沟,亚欧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了日本岛弧。

目前的监测认为,太平洋板块以每年83毫米的速度相对北美板块向西移动,并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潜入其下,这一过程被称作俯冲作用,而俯冲带是地球上发生大地震和毁灭性地震的地区。

  日本海沟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所形成的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了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台湾地震带等地震带,其中郯庐地震带是从中国东北延伸到安徽的一条主要地震带。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家徐嘉炜发现了郯庐大断裂,并以山东郯城与安徽庐江两地命名。

后来的研究证实,这条断裂带是纵贯东亚的移动的大断裂。

它从湖北东部沿大别山东缘,经过安徽、江苏、山东,过渤海,至辽宁、吉林、黑龙江,进入作俄罗斯境内。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

    地震本身,是板块运动过程中应力积累的集中释放,相邻地震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动现象。

许多研究结果指出,一定构造范围内的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发展均有明显起伏的特点,它们的强与弱、密集与平静的差异十分明显。

较大范围内的地震活动在不同的活动时段往往相对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

2006年,中国科学家洪川、窦振亚等人发表论文指出,根据他们对日本海沟地震带1978年1月至2006年6月震级大于6级地震活动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比日本海沟地震带、琉球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发生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郯庐地震带与日本海沟地震带地震活动随时间发展起伏的特点很相似,地震活动段和间震段一致,与琉球群岛地震带1995年后的起伏特点相似。

大洋海沟剖面示意图

  无独有偶。

与岛弧的这种有趣的排列相呼应的是,在岛弧的大洋一侧,几乎都有海沟伴生。

诸如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菲律宾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等等,几乎一一对应,也形成一列弧形海沟。

岛弧与海沟像是孪生姊妹,形影相随,不即不离;一岛一沟,显得奇特可贵。

其他的大洋也有群岛与海沟伴生的现象,如大西洋的波多黎各群岛与波多黎各海沟等,在地质构造上也大同小异,不过没有太平洋西部这样集中,也不这么突出与典型罢了。

如此有趣的安排,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大自然的内在力量的体现,是大洋底与相邻陆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海底扩张所形成的海沟

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它却不在海洋的中心,而偏安于大洋的边缘。

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

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且多集中在西侧,东边只有中美海沟、秘鲁海沟和智利海沟3条。

大西洋有2条(波多黎各海沟和南桑威奇海沟)。

印度洋有1条,叫爪哇海沟。

海沟的深度一般大于6000米。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太平洋西侧,叫马里亚纳海沟。

它的最深点查林杰深渊最大深度为11034米,位于北纬ll。

2l',东经142。

12'。

如果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移到这里,将被淹没在2000米的水下。

海沟的长度不一,从500公里到4500公里不等。

世界最长的海沟是印度洋的爪哇海沟,长达4500公里。

有些人把秘鲁海沟、智利海沟合称为秘鲁-智利海沟,其长度达5900多公里。

据调查,这两条海沟虽然靠近,几乎首尾相接,但中间有断开,目前尚未衔接起来。

海沟的宽度在40公里至120公里之间,全球最宽的海沟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海沟,其平均宽度约120公里,最宽处大大超过这个数,距离相当于北京至天津那么远,听起来也够宽了,但在大洋底的构造里,算是最窄的地形了。

大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黑潮主流在东中国海

的三个主要分支

  赤道附近的温暖海水通过环流流向南北极海域,极地寒冷的海水通过环流流向赤道海域,构成了世界大洋的环流。

大洋环流是维持地球热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对陆地气候影响最大的海流是黑潮和墨西哥湾流。

  黑潮的高温高盐水来自太平洋赤道海域,从菲律宾以东海域开始转向,紧贴我国台湾省东部进入东海,沿冲绳海沟流向东北,经日本列岛沿海直达北太平洋。

黑潮像一条海洋中的大河,宽100-200公里,深400-500米,流速每小时3-4公里,流量相当全世界河流总流量的20倍。

  墨西哥湾流温暖的海水来自大西洋赤道海域。

湾流从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开始转向,因此,又称墨西哥湾流。

它斜穿大西洋流向北冰洋。

给西北欧带来温暖的大西洋暖流。

  黑潮的海水温度和盐度明显地高于两旁的海水,从卫星照片上看,颜色也比两旁海水深。

横穿黑潮航行的人,细心观察,也能感觉到这种与众不同的黑潮运动。

海洋学界都承认黑潮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

中国明、清两朝,冲绳王国是中国属国。

每当老国王去世、新国王继位,必须得到中国皇帝的册封才算合法。

中国册封使臣的官船由福州出发,以钓鱼岛为导航标志,穿过黑潮到达冲绳。

中国册封使臣的座船过黑潮时要举行祭海仪式。

在中国使臣回国后的"报告"和著作中,对黑潮多有记载。

当时中国称黑潮为"落极"。

海洋学家的专著中说,中国人发现黑潮的时间已有数千年。

距今约3000年前,周武王伐纣,灭亡了商朝。

商朝的遗民"义不食周粟",纷纷向海外逃亡。

这一时期大批商朝遗民航海东渡,发现黑潮是可能的。

  高温高盐的黑潮水,携带着巨大的热量,浩浩荡荡,不分昼夜地由南向北流淌,给日本、朝鲜及中国沿海带来雨水和适宜的气候。

  当然,除了暖流之外还有寒流。

寒流由极地海域流向赤道海域。

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比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气候要冷得多。

比如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由于亲潮(千岛寒流)的影响,与西北欧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大不相同,属于严寒地区。

韩日独岛(竹岛)之争:

韩国占优

   独岛是一座位于日本海(韩国称之为东海)中央的火山岛。

它由东、西两个小岛和34块岩礁组成,总面积为18.6平方公里,两岛之间有一条150米宽、330米长的水道相隔。

独岛距韩国郁陵岛只有约90公里,而其距离日本最近的隐岐诸岛约为160公里。

该岛在日本称竹岛。

独岛又位于日本海寒流和暖流交汇处,四周海域是一片丰饶的渔场,海底还蕴藏着比较丰富的油气田。

   据韩国资料显示,早在新罗王朝(公元500年)就有独岛的记录。

朝鲜王朝成宗皇帝时(公元1471年至1481年),独岛叫做芋山岛,属于郁岛郡管辖。

但之后朝鲜半岛的王朝实行空岛政策,居民被强行迁出。

日本方面的记载也说,在宽文皇帝7年(公元1667年),日本渔民发现了这两个岛屿,编入了日本岛根县。

19世纪末两国开始关注独岛主权,但是不久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

二战结束后,独岛划归驻韩美军管辖。

1952年1月,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承晚称要在包括独岛在内的周围岛屿和海洋行使主权,但忙于韩战的韩国根本无力巡查,而被李承晚讲话激起不满的日本人则频繁登岛。

此时,韩人洪淳七组成的"义勇守备队",登上独岛后武装驻扎下来,数次击退日本方面的巡逻队。

就这样,从来无人居住的独岛被韩国控制了。

洪淳七等人坚守两年后,韩国政府派正规的守备队替换下他们。

而继洪淳七之后,韩国有人不但搬到独岛长驻,还干脆把户籍也正式迁移到独岛,成为独岛的真正公民。

   目前,该岛完全在韩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由于日本与韩国都是美国在东亚关系最密切的盟国,在这一背景下,两国的争端不需更多考虑第三方的因素。

而且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历史,使得日本人也不敢过于激怒韩国人的情绪。

日本除了反复重申主权并表示抗议外,难以有任何实质作为。

俄日北方四岛之争:

仍陷在迷雾之中

  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指的是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岛,位于千岛群岛的南部。

千岛群岛是一个位于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岛群,它连接堪察加半岛和日本北海道,西濒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由占守、幌筵、新知、得抚及择捉、国后、色丹、齿舞群岛等近40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5600平方公里。

岛弧一侧为千岛海沟,最深处达10542米。

群岛中择捉岛最大,面积3139平方公里,有海湾10余处,可停泊大型舰船。

千岛群岛为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扼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历史上,日本与俄国围绕千岛群岛展开过多次激烈的争夺。

1855年,俄日双方决定,千岛群岛南部归日本,北部属俄国,库叶岛暂作悬案。

1875年,两国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将日占库叶岛南部与俄占千岛群岛北部相交换。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回换给俄罗斯的库叶岛南部,并夺得沙俄在远东的大部分权益。

1945年,为争取苏联尽早出兵中国东北,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美苏等国签订了《雅尔塔协定》。

根据协定,千岛群岛将交与苏联,苏联趁机占领了千岛群岛南端的择捉、国后、色丹、齿舞群四岛。

但日本方面从不承认千岛群岛包括这四个岛屿。

1955年,日本就北方四岛对苏联提出强烈意见,尽管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此时苏联早已完成了对四岛的吞咽消化。

随后冷战对抗的加剧和日本因《日美安保条约》被捆绑在美国防范苏联的战车上,从苏联的嘴巴里掏出北方四岛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提出用谈判方式解决北方四岛问题,准备交还四岛。

不久,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严重下降,期盼日本援助,北方四岛的形势似乎明朗起来了。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国力衰微,俄海军战略由"远洋进攻"转为"近海防御",俄太平洋舰队由中太平洋及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至白令海,收缩至鄂霍次克海及千岛群岛外侧。

同时还关闭了千岛群岛上的部分海军基地,驻军人数也大为减少。

然而,最近几年,为恢复海军强国的地位,俄开始加强千岛群岛的军事实力。

俄军总参谋长2002年在对远东地区视察之后决定增加千岛群岛驻军,重新开放被关闭的军事基地。

同时,俄军还多次在千岛群岛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千岛群岛重新成为俄罗斯远东基地群中的重要桥头堡。

2001年,日本首相森喜朗曾向普京提议,北方四岛分两步走,先期交还齿舞、色丹两岛,得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认可,但一经公布,立即招来日本国内一片批评和质疑,日本人担心两步走的设想,可能最终只能得到这两个最小的岛。

今年7月俄罗斯《真理报》发表一篇惊人的报道,称在俄日谈判前夕,俄罗斯有政治精英放出口风,为了两国的和平,可以考虑将这4个小岛卖给日本;俄罗斯国家杜马更有领导者甚至干脆标出了价码:

2.5万亿美元。

数字如此巨大,占日本全年经济总产值的60%以上,更是俄罗斯全年经济总产值的6倍。

如果此报道属实,这说明了俄罗斯目前非常需要资金为其经济"输血",同时也反映了俄罗斯内部对该归属问题有了一定的松动。

但如此巨大的数额日本方面肯定难以接受。

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乘坐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从北海道根室市出发,从海上视察“北方四岛”,并重申这些岛屿的主权,此举引起俄罗斯强烈不满。

  总体来说,尽管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态度开始松动,但要俄罗斯完全吐出北方四岛,有可能仍"跨代工程"。

北方四岛问题难解之处在于,尽管俄罗斯极需日本的援助,但北方四岛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如果归还给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的大背景下,意味着俄罗斯远东舰队出入太平洋的咽喉上被美国人勒上了一道索,长远看,这对雄心犹存的俄罗斯来说,未必不是一种灾难。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南沙群岛之争:

形势严峻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沙,从宋朝起,就已宣布对其行使管辖权。

南沙群岛的重要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交通运输的重要航道和蕴藏丰富的海底资源。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物资源,拥有极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初步勘探资料显示,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可采储油量达20-30亿吨。

目前已经发现10多个储油盆地和50多个油气田。

南中国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它是沟通两大洋和连接三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延伸至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是扼守两洋交通运输的要冲,是世界海洋航运最繁忙的海域之一。

经过这一海域的国际贸易量占整个世界的80%左右,日本90%的石油运输船只需要经过这一海域。

   直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主权提出任何质疑。

50年代初,南海周边国家尚未对南海诸岛发生兴趣。

直到1956年,菲律宾外长宣布,南海诸岛中太平岛等部分岛屿里菲律宾最近,理应属于菲律宾,遭到我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严辞驳斥。

由于美国不予支持,菲律宾不得不表示对南沙并无主权要求。

   50年代末,周边各国纷纷对南沙进行石油地质调查,陆续在近岸海域发现石油和天然气,找到了一些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田,并有专家估计南沙海域是亚洲最大的三个储油区之一。

这些重要发现引起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最终成为南沙争端升级的导火索。

但由于其时美国开始入侵南越,并使战争逐步升级,一时冲淡了南沙问题。

70年代初,菲律宾对南沙政策做出重大转变,决定从本国利益出发,不惜冒最大风险,以军事行动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其他国家和地区让步。

中日领海之争:

我国要作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领海之争几乎包括海权之争的所有内容,既有东海边界划分之争,也有钓鱼岛归属权之争,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海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之争和海上捕捞权之争等各个方面。

   中日海界划分之争源于东海划界之争。

东海是一片由中、日、韩三国领土环绕形成的半封闭海域。

由于其最宽处仅为360海里,如果中日各自划定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难免会出现重叠。

日方提出,日中之间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界限,应依照陆地间等距中间线来划分,并于1982年由驻华使馆向中国交通部递交了一份地图,第一次明确提出"中间线"的划界原则。

我方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认为,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间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应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即中日专属经济区分界线应在冲绳海槽一带。

这两种不同的划分原则的面积差将达30万平方公里。

根据当今国际社会的海权划分实践,中间线和等距离线只有在符合公平原则时方可使用,仅可作为争议方开始谈判的出发点。

而中日之间没有划界协议,日方提出的"中间线"未经双方协商和中方同意,不具法律效力,强加给中方不符合公平原则。

国际法院的海权争端判例也证明了中国在中日海界划分的原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1969年2月,西德与丹麦、荷兰就北海大陆架归属发生纷争。

如按中间线划分,西德所得的大陆架最少,但事实上北海大陆架多由西德领土延伸出去。

最后国际法院判决西德胜诉,确立了领土自然延伸的原则。

   中日钓鱼岛之争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日签订的《旧金山和约》。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

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

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

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

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

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

1885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

但是后来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

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

1951年,美、日背着战胜国中国,非法签订了《旧金山和约》。

《和约》第二条虽然载明日本放弃其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但第三条错误地把日本所窃取的钓鱼岛等岛屿归在美国托管的琉球管辖区内。

   60年代末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该岛附近可能蕴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后,日方立即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著又将巡防船开去,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名字。

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

这一交易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

1972年中日两国在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挂起并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

可是,当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列岛拥有主权。

日本政府顺应右派要求,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我在钓鱼岛列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

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视船将人员和器材运到钓鱼岛,并在那里修建了直升机场,还向那里派出调查团和测量船。

进入90年代以来,随著世界局势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日本再次将手伸向钓鱼岛。

   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经政府允许,在钓鱼岛列岛的一个岛屿上修建了灯塔。

日方还出动12艘船只和两架直升机阻扰台湾渔船接近钓鱼岛列岛。

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列岛的北小岛设置了一座灯塔,企图使灯塔列于海图以便让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纵容和支持,而且政府要人与此相配合,称钓鱼岛就是日本领土,并要日本海上保安厅随时准备用武力排除"干扰"。

 

地中海——是湖是海?

   在欧、亚、非洲之间有一个海,就是地中海。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宽约1800公里。

面积约250多万平方公里。

地中海西边有21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穿过它就到大西洋;东边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印度洋,东北部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连。

地中海的属海有伊奥尼亚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等。

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突尼斯和它们之间的水下海岭,把地中海分成东西两半。

地中海沿岸国家有: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和摩洛哥等。

  地中海气候独特,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

这种气候使得周围河流冬季涨满雨水夏季干旱枯竭。

世界上这种类型的气候的地方很少,据统计,总共占不到2%。

由于这里气候特殊,德国气象学家柯本在划分全球气候时,把它专门作为一类,叫地中海气候。

 

  尽管有诸多的河流注入地中海,如尼罗河、罗纳河、埃布罗河等,但由于它处在副热带,蒸发量太大,远远超过了河水和雨水,使地中海的水,收入不如支出多,海水的咸度比大西洋高得多。

大西洋的水,由直布罗陀海峡上层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高盐水,从海峡的下层流入大西洋。

大西洋很大,水量充足,净流入地中海的水是很多的,每秒钟多达7000立方米。

要是没有大西洋源源不断地供水,大约在1000年后,地中海就会干枯,变成一个巨大的咸凹坑。

 

  现在,地中海是大西洋的附属海。

但是,在地质史上,它比大西洋的“资格”还老。

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古地中海是一个辽阔的特提斯海。

它的范围很大,向东穿过喜马拉雅山,直通古太平洋。

那时,它仅次于太平洋,大西洋还没形成呢!

后来,北面的欧亚板块与南方的印度板块漂移并靠近,撞在了一起,挤出一个喜马拉雅山,特提斯海从此便退缩成现在的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最有名的海峡就是直布罗陀海峡。

它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西起欧洲行拉洁尔加角和非洲斯巴特尔角之间的连线,东至直布罗陀市和阿尔米纳角的连线,全长约48海里。

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23海里,最窄处仅6.5海里。

   地中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岭和海盆交错分布,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到非洲突尼斯一线为界,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地中海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深浅悬殊,最浅处只有几十米(如亚得里亚海北部),最深处可达4000米以上(如爱奥尼亚海)。

有的地方,一条航行着的船只,船头与船尾之间,水深相差竟有四五百米之多。

地中海是世界上强地震带之一。

这里水下地壳破碎,地震、火山频繁,世界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即分布在本区。

   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连。

达达尼尔海峡位于土耳其西北角的西侧,是沟通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的重要通道,海峡全长71公里,最窄处仅1.3公里,最宽7.5公里,最浅处水深53米,最深处水深106米。

博斯普鲁斯海峡位于土耳其西北角的北侧,是沟通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的重要通道,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0公里,最窄处800米,追宽位2400米,最浅处27.5米,最深为80米。

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两者一起构成黑海沿岸国家进出外海的通道。

 

太平洋西侧的岛弧和海沟示意图

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调查得知,海沟是海洋里最深的地方,它的剖面形状,像是一个英文字母"V"字,但两边不对称,靠大洋的一侧比较平缓,靠大陆的一侧比较陡峭。

靠大洋的一边是玄武岩质的大洋壳,这里的地磁场成正负相间分布,清楚地记录着地磁场在地质史上的变化;在靠大陆的一边,则是大陆地壳,玄武岩被厚厚的花岗岩覆盖,没有地磁场条带异常表现。

这说明沟底是大陆与大洋两种地壳的结合部,但它们在这里并不和睦相处,而是相互碰撞;如两个"大力士顶牛"。

因大洋地壳的密度大、位置低,又背负着既厚又重的海水,实在抬不起头来,只好顺势俯冲下去,潜入大陆地壳的下方,同时也狠命地将陆地拱起,使陆壳抬升弯曲成岛。

这就是海沟为什么多半与岛弧伴生的原因。

岛弧一边得到大洋底壳的推力,就会不断升高,靠陆一侧的沟坡也必然变得陡峭,自然成了现在的面貌了。

“咽喉”之一是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端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直布罗陀”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即“塔里克之山”。

公元711年,摩尔人首领塔里克·伊本·扎伊德率部跨过海峡,占领了半岛,并以他的名字命了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