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033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生物教案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教案8.docx

《高中生物教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教案8.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教案8.docx

高中生物教案8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

  

(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色盲患者的家庭情况。

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

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该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观察、分析的积极心理活动状态,使教学中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能顺利开展。

但其中难点是学生调查情况不可估计,教师要在课前先作好相应培训与准备工作。

如教会学生设计记录表格,有关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方法。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新课

  讲授

  1、色盲症的发现

  讲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提问学生

  介绍色盲知识:

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2、课件显示红绿色盲检查图

  设疑:

红绿色盲是怎么遗传的呢?

  导入新课:

伴性遗传。

理解概念。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1、特点: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

(1)人类遗传病:

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2)果蝇:

眼色等。

  二:

人类红绿色盲症

  1、色盲遗传家系图谱分析

  课件显示红绿色盲家系遗传图谱,认识系谱,分析图谱,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资料分析”的两个讨论题进行讨论。

  

(2)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色盲基因的表示方法,填写学案中相关内容。

  2、课件显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图表,引导学生填写

  根据遗传图解,写出Ⅰ-1和Ⅲ-6的基因型,并推测Ⅱ-3的基因型。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他们的遗传图解(这里难度较大,教师可先作示范)!

Ⅰ-1与Ⅰ-2。

  结论:

生下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视觉都表现正常,没有色盲。

可是,他们的女儿却都是携带者。

  Ⅱ-3与Ⅱ-4(紧接上面的图解板书图解)

  课件显示巩固练习,提问学生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婚配类型并回答,然后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4、强调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在课件上边引导学生回答边演示两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5、通过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得出“交叉遗传”的结论。

  6、课件显示巩固联系,提问学生(教师可稍作引导)。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

  2、遗传特点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知识拓展:

归纳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伴Y遗传:

  

(1)特点:

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

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

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

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希普图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

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②患者中性多于性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

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

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3)典型系谱图

  [3]伴X隐性遗传

  

(1)特点:

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③女患者的父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

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

⑤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1)实例:

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典型系谱图

  归纳:

人类伴性遗传病判定口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讲、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

  学生看图识别,进行自我色盲检测。

  填学案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填写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在学案上练习写遗传图解

  黑板练写

  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聆听

  学生思考分析作答

  填学案

  理解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记住常见实例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验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通过辨认、识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考,便于新课的讲授。

  探究、讨论模式结合:

通过家系遗传图谱分析遗传现象→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依据释疑→结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提高学生质疑、假设、探究的能力,体现本节的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肯定学生的能力,引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讲练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落实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是教学重点,在上一章已经学习过,通过学生回答既回顾所学知识,又可联系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伴性遗传也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讲练结合落实学生的遗传图解的书写能力,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归纳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呼应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巩固练习

  

(1)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他的父亲、祖父、外祖父也均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母亲、祖母、外祖母色觉都正常。

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A)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2)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B)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学生演练,并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点。

  课后作业

  见学案

  学生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

伴性遗传的方式、特点及运用

  十、教学反思

  对“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中,不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上,应该多引导学生问一些“为什么”,把教材中很多是结论性内容,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融合资料收集、遗传病的调查、判断及推理,假设和论证、讨论、遗传图谱书写和遗传概率计算,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

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高中生物教案篇2

  疏导引导

  1.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⒄躬。

  在概念中应注意三个方面:

(1)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

(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3)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理解协调与平衡原理

  所谓协调与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协调主要指生物要适应环境,因此在建设生态工程时,不要盲目引种或栽种;平衡是指某环境下生物种群的数量与环境的承载力要平衡,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如草原上的过度放牧就是典型的例子。

  3.理解整体性原理

  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的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它既包括自然系统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包括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只有把生态与经济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建设生态工程的目的。

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活学巧用

  【例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革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解题提示:

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只有C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答案:

C

  【例2】从根本上达到造林和护林目的的措施是…()

  A.生态与社会习惯相结合

  B.生态与法律制度相结合

  C.生态与经济相结合

  D.经济与法规相结合

  解题提示:

社会习惯、法律制度也对生态工程建设起重要影响,但生态与经济结合才是从根本上达到造林、护林的目的。

  答案:

C

  【例3】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2)“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

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

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依据生态工程的原理,要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

  解题提示:

本题考查了必修教材内容中决定生物的生态因素之一:

非生物因素——水;联系西北地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得出。

还考查了生态工程建设中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应用,“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植被具有的特殊生态功能: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随之体现,改善了西北气候,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答案:

(1)水

(2)物种多样性原理自动调节能力(3)防风固沙物种多样性

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感悟课标新理念

  课标学习目标

  课标重点

  1.通过对进化理论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的了解来建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2.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课标难点

  通过对进化理论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的了解来建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材脉络梳理

  学习背景探索

  生物进化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的西方,各种学术思想都受宗教束缚,哲学也偏离了古希腊的唯物主义传统,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表现在自然观上就是宗教的“创世说”。

“创世说”把世界万物描绘成创世主上帝的特殊创造物。

从创世论的基本思想延伸出两个教条,即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

恩格斯曾这样刻画目的论:

“根据这种理论,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自然辩证法》导言)。

与古代中国及古希腊哲人的世界万物从某种混沌状态中产生的“演变论”的自然观相反,创世说认为世界是一下子创造出来的,而且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永远不变了,这种思想从中世纪一直到18世纪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从15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到!

4世纪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与发展的时期,自然科学各学科逐渐建立起来,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

但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仍然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自然科学家与神学家的差别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和颂扬创世主(上帝)的智慧。

那时的自然科学也是一种神学,即所谓的自然神学,正如迈尔所描写的:

“自然科学既是科学又是神学,神学与科学分不开直到科学与神学离婚之前,实际上不存在真正客观的、不受约束的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的神学观一直到19世纪中期才逐渐被科学界抛弃。

  ———根据互联网资料整理

  二、研习教材重难点

  【温故知新】

  我们知道,大约400多万年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

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莽莽森林中风餐露宿,与兽共舞。

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

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

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争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研习点#$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

  

(一)拉马克和进化理论

  

(1)理论———用进废退学说

  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环境条件的改变能引起生物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两个法则:

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遗传。

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

  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3)意义:

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为科学进化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4)不足:

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生物的本质本身的意志是推动其进化的动力;

  后天获得的遗传可遗传;缺乏必要的实验证据。

  【领悟整合】

  

(1)拉马克的两条法则

  ①用进废退。

不超过发育限度的任何动物,其所有使用的器官都得到加强、发展、增

  大,加强的程度与使用的时间长短呈正比。

反之某些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削弱、退化,以

  至丧失机能,甚至完全消失。

这就是所谓的“器官使用法则”或“用进废退法则”。

  ②获得性遗传。

某种动物在环境长期影响下,甲器官频繁使用,而乙器官不使用,结

  果使一部分器官发达,而另一部分器官退化,由此产生的变异如果是能生育的雌、雄双亲

  所共有,则这个变异能够通过遗传而保存。

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二)达尔文和进化理论

  

(1)理论———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大量后代(基础)。

  生存斗争:

大部分个体被淘汰(动力)。

  遗传变异:

生物个体既有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内因)。

  适者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有利变异的个体适者生存,不利变异的不适者被淘汰(结果)。

(2)意义: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不足: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领悟整合】

  

(1)自然选择学说知识的拓展

  ①选择的对象。

从表面看自然选择是对一个个生物个体的选择,而实际上自然选择是对个体包含的变异进行的选择。

从现代分子遗传水平看,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从而改变种群不同基因的频率。

  ②选择的因素。

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不是生物自身,而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

环境因素很多,有一种或几种起主导的选择作用。

如用农药喷洒害虫,害虫大量死亡(无抗药性),少数害虫生存且繁殖后代(抗药性)。

农药是这一变化中主导的选择因素,它把群体中早已存在的抗药性个体与不抗药个体区分开来。

如果不喷洒农药,害虫无论抗药与否都能生存。

农药起到了选择作用,把抗药性选择保留下来,并通过繁殖传给后代,使抗药性状在下一代某些个体中得以积累和加强。

可见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③选择的手段。

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

生物的过度繁殖与有限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并加剧生存斗争。

通过生存斗争,使少数具有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从而完成一次自然对生物的选择。

生存下来的少数生物个体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生活条件,迅速生长、发育,并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又引起新一轮的生存斗争,生物又面临着再一次的选择。

所以说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大自然淘汰。

生物产生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这些变异的生存或淘汰。

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淘汰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以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为例比较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观点的区别。

  ①拉马克观点:

长颈鹿的祖先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环境里,不得不经常努力地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高处的叶子,由于经常使用,颈和前肢逐渐地变得长了一些,而且这些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这样,经过许多代,终于进化成为现在所看到的长颈鹿。

  ②达尔文观点:

  (三)木村资生和进化理论

  

(1)提出根据:

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核酸、蛋白质中的核苷酸及氨基

  酸的置换速率,以及这些置换所造成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的改变并不影响生物大分子的

  功能等事实。

  

(2)理论———中性突变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

每种生物信息大分

  子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

  (3)意义:

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

  【领悟整合】

  

(1)中性突变

  中性突变是指这种突变对生物体的生存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也就是说,对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即适合度没有影响,因而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

  

(2)遗传漂变是分子进化的基本动力

  大的种群如果发生了隔离与迁移而形成小种群时,遗传漂变就可能发生。

综合进化论认为遗传漂变对生物进化是有作用的,但是比起选择来,它的作用要小得多。

中性学说则认为,中性突变不引起生物表型的改变,对于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没有影响,因而自然选择对中性突变不可能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随机的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不只限于小种群,任何一个种群都能发生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分子进化的基本动力。

换言之,中性学说认为,突变大多在种群中随机地被固定或消失,而不是通过选择才被保留或淘汰的。

  (3)分子进化速率

  中性学说认为,分子进化速率取决于蛋白质或核酸等大分子中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在一定时间内的替换率。

生物大分子进化的特点之一是,每一种大分子在不同生物中的进化速度都是一样的。

以血红蛋白的α链为例,鲤、马和人的α链都是由141个氨基酸所构成,其中鲤和马有66个氨基酸不同,马和人有18个氨基酸不同。

据此,中性学说指出,分子进化的速率与种群的大小、物种的生殖力和寿命都没有关系,也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分子进化是随机发生的,而不是选择的结果。

  【发散探讨】

  问题一:

为什么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而且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解答:

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理论,随着分子进化的研究的发展。

一些科学家积极思考,认为生物进化是以生物大分子为基础的,只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才能触及生物进化的本质。

木村资生认为,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是由选择中性或近中性突变基因的随机固定而实现的’。

而只有当分子进化导致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差异后,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

这一进化理论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和达尔文的理论相互补充,更好地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本质。

  问题二:

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

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呈大爆发地出现,动物的进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

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此现象支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吗?

  解答:

达尔文认为,物种是通过生存斗争,经逐代选择与积累而形成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年代。

澄江化石说明,许多新的物种的产生不是微小变异漫长的积累,而是呈大爆发地出现。

因此不支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教考动向演练】!

  1.第一位提出进化观点与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相抗衡的是

  A.达尔文B.拉马克C.孟德尔D.沃森和克里克

  2.下列哪项不属于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A.过度繁殖产生大量个体B.生活条件有限引起生存斗争

  C.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动力D.可遗传的变异使个体之间产生变异

  3.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北极狐因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而生存下来

  B.长颈鹿因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故脖子越来越长

  C.鸟类因不断将翅膀展开扑动,故翅膀变得发达且适于空中飞翔

  D.鼹鼠因掘洞穴居,眼睛经常不使用,故视觉退化

  4.“中性学说”是从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该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是,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的关系。

  研习点2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思维

  

(一)观察:

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周围事物的一种方法

  

(1)分类

  a.定性观察:

用文字或术语而不是用数字进行描述,包括对颜色、形态、气味等变量

  的客观性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