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723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一章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地理.docx

《第一章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地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地理.docx

第一章地理

第一章地理

第一节位置面积

活龙坪乡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西部偏北,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经108°37′~108°53′,北纬29°44′~29°54′,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2%。

东与尖山乡毗邻,南与大路坝区接壤,西与重庆市黔江区黄溪乡为界,北隔郁江与利川市文斗乡、沙溪乡相望,东北与小村乡相邻。

全境东西长30.5公里,南北宽17.3公里。

以活龙坪集镇为起点,距咸丰县城88公里,利川市城区80公里,重庆市黔江区(城)64公里。

第二节地质地貌

一地质

乡境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和长江中下游东西构造带联合部,临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东褶皱束。

属由寒武系至三叠系构成褶皱带,东西走向的二级复式背斜—活龙坪至李子溪复式背斜。

地质结构绝大部分属志留系沙质页岩,其次是奥陶系石灰岩层,均属古生代,距今400~500万年。

二地形·地貌

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全境二高山为主,占总面积的60%左右。

除少数山间平槽及岩溶洼地外,平地很少,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岩溶地貌相当发育,溶洞、伏流、溶蚀洼地分布普遍。

山地侵蚀尤甚,切割较深,地面坡度大。

地面高程相差大,最高处二仙岩主峰甑子山海拔1700.1米,最低处晓溪相思坝海拔435米,垂直高差1265.1米。

南有二仙岩和凤凰山,二仙岩南北走向,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面积约36平方公里,最低处海拔1469米,四面悬崖峭壁,山顶宽阔平坦,有山泉10余处,最大山泉一般流量0.2立方米/秒;凤凰山位于朝阳寺、野茶、活龙坪和漆树坪村交界处,南北偏西走向,三面悬崖,海拔1536米,面积2.5平方公里。

东北有八家台城墙岩,海拔1460米,面积3平方公里。

冲天坪位于活龙坪集镇西,海拔1405米,面积4平方公里。

北有马鞍山,俯瞰活龙坪集镇、晓溪河和利川市沙溪乡。

图为地震遗址龙生塘老鹰嘴

低山主要分布于青狮河、龙嘴河谷地。

青狮河沿岸有拱桥、茅坝谷地。

龙嘴河沿岸有晓溪、龙嘴河等河谷谷地。

溶洞全乡较大洞穴300余个,其中活龙坪联村、水坝联村最多,分别为73个。

如活龙坪村较大的洞—杨柳湾自然洞,洞内面积达86418平方米,容积达136996立方米。

不少溶洞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较有名的溶洞10个。

(1)金家洞,位于活龙坪集镇东北1公里处,下坝河上游西岸悬崖上,高8米,宽3米,深30米。

(2)响洞岩,位于蛮界青岗塘北1.9公里,高5米,宽10米,深50米;洞内滴水有声,故名。

(3)双鼻洞,位于二仙岩药材场西北山坡上,高、宽各10米,深50米;洞内有涓流,两个洞口似鼻孔,故名。

(4)六角洞,位于二仙岩药材场东南,高10米,宽15米,深700米,洞内6岔,形如6个角,故名。

(5)大洞,位于二仙岩西南,高7米,宽10米,深30米;洞较大,故名。

(6)响水洞,位于二仙岩,高20米,宽25米,深500米;(7)山羊洞,东湘溪水库右渠2800米处堤下,洞口宽4米,高5米,主洞长约2000米,洞内有大量、石膏、土硝。

建东湘溪水库时,公社曾组织10余人班子,取土熬硝3年左右,在洞内制土炸药;(8)仙人洞,位于麻池河上游左岸半岩上,洞内蜿蜒曲折,通向重庆黎树坝,长10公里,旧时常作躲匪用。

现存两架木梯悬挂在洞口悬崖上,据传曾有一宝剑悬挂于洞顶,用以镇邪。

(9)凉风洞,位于活龙坪集镇右侧,进洞后,上通菜洞、葵花洞,下达金家洞,长2.5公里,洞内有水,枯流量0.03立方米每秒。

(10)大洞,位于活龙坪集镇新田坪对面,高25米,宽15米,进洞后,经毛手杆洞、陈家大洞至土鱼泉,长4.5公里,有水,枯流量0.05立方米每秒。

第三节气候

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山地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雾多湿重,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200天以上。

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垂直落差大,形成各具特色的小气候,有“十里不同天”、“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的说法。

全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低气温-16℃;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有210~240天,大于20℃有75~110天。

低山年平均气温16~18℃,二高山12~14℃,高山10~12℃,无霜期较长,日照较少。

全乡多年平均降水量1476.50㎜,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最大日降雨量304.80㎜,最小日降雨量53.60㎜,月平均降雨量150.00~457.60㎜;多暴雨,日降雨量达50—100㎜的暴雨在4~10月均有发生,100㎜以上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年均频次3—4次,150㎜以上的特大暴雨频次较少。

全年日照数44000小时左右,全年平均总辐射86.80千卡/c㎡,光合有效辐射率47%。

相对湿度85%。

灾害性气候主要表现在春季低温连续阴雨、洪涝,夏季连续干旱,秋季连续阴雨和大风、冰雹等。

几种灾害性天气同时出现的机率较小,不会造成作物大面积受灾或绝收。

附:

气象农事谚语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早上发霞,等水烧茶,晚上发霞,干死蛤蟆。

久落必有久晴。

不怕重阳十三雨,只要立冬一天晴。

一落一颗泡,大雨还没到。

一杠杠东,一日三冲(杠指虹)。

矮山起河罩(雾),晴天就要到。

蚂蚁搬家山戴帽,雨天就要到。

糖蜂不出门,天色难得晴。

鸡早进圈,天色要变。

雨落初三四,逢九晴一天。

四六开天不长久,二八开天一早晨。

云往沙溪(北),骑马簑衣。

云往八家台(东北),有雨落不来。

蛤蟆钻草林,必定雨淋淋。

五月二十三,大落大干,细落细干。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二月清明你莫忙,三月清明早下秧。

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无秧雨,四月秧上结。

未过惊蛰就动鼓(打雷),阴阴阳阳四十五。

八月打雷刀兵动,九月打雷黄土堆,十月打雷小阳春。

白露逢单,不准路干,白露逢双,干谷从仓。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小满不满,忙种不管。

桐籽打得鼓,犁耙正在舞。

白露不出头,割来喂老牛。

寒露油牙霜降麦。

夏至至短,冬至至长。

交秋三日,水冷三分。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把田犁。

第四节土地

全乡国土面积312平方公里。

1949年末,耕地43000亩;其中旱地24000亩,水田19000亩。

2005年末,耕地77274亩,其中常用耕地43726亩;常用耕地中,水田22598亩,旱地21128亩;非耕地中,林地355680亩,园地1289.1亩,交通用地3042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618.5亩,水域7705亩,未利用土地15393.4亩。

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其次是紫红色砂页岩、第四纪粘土、河流冲积物等。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黄棕壤、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草甸土、水稻土等。

多为微酸性至中型,ph值6.5左右,质地多为轻壤至中壤,有机质含量3%左右。

第五节自然资源

一生物资源

植被境内原生地带性植被,经多年人为活动,逐渐演变成零落的次生乔木、灌木群落及人工植被。

2005年,全乡有林地面积355680亩,占总面积的76%;草场9700亩,占总面积的2.1%,常用耕地4372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3%。

高山地区以天然次生植被为主。

在南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繁茂。

以落针叶林、阔叶林、绿针叶林为主,其次是夏绿阔叶林及混交林。

代表植被有华山松、落叶松、油松、柳杉、桦木、鹅掌楸、栎类等。

林内有箭竹,箬竹及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有巴茅、野枯草、秋牡丹、鼠菊等;混生珍贵药材有党参、天麻、贝母、独活等。

二仙岩1400米以上的山间洼地出现草甸植被。

低山地区人工植被面积大,天然次生植被次之。

在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条件下,喜湿性常绿阔叶、常绿针叶及绿叶阔叶混交林较多,林下为喜湿性草本植物,如草科、苔藓、蕨类及水竹等。

代表植被有马尾松、柏木、柑橘、茶叶、樟木、油茶、乌桕、油桐、核桃等。

二高山受过渡性气候(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向南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过渡)影响,植被也呈过渡性。

代表植被除槭属、枫扬属外,还有栎类、泡桐、水杉、杉木、油菜、茶叶、漆树等。

由于森林过伐,荒山草坡植被较多。

以杉木为主的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是县主要木材基地之一。

2000年后,以“两河一线(青狮河、龙嘴河和公路沿线)”为重点,在坡度25%以上的耕地实施生态林5450.71亩,经济林3370.57亩。

至2005年6年间,共实施生态林17352.41亩,经济林4013.87亩,总计实施退耕还林21366.28亩。

经济林包括板栗、核桃、梨子、茶叶、木瓜、厚朴、黄柏、生漆等品种;生态林包括杉树、刺槐树、椿树、杜阴树等。

农作物植被主要有玉米、马铃薯、水稻、油菜、甘薯、小麦、豆类、烟叶、药材和蔬菜等。

图为二仙岩湿地植被

动物境内常见野生动物有猪獾、花面狸、小麂、竹鼠、飞猫、野猪、刺猪、水獭、獐子、野兔、猕猴、锦鸡及多种珍稀鸟类和蛇类。

家养动物常有生猪、耕牛、羊、兔、狗、猫、鸡、鸭、鹅等。

省级以上保护陆生野生动物75种,其中兽类20种,鸟类38种,两栖爬行类17种。

图为马蜂包(巢)

二水资源

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其中较大河流、溪沟30余条。

主要河流有青狮河、龙嘴河等。

岩洞水、裂隙水、孔隙水、裂隙水,通过河道及泉水排出地面,其中二仙岩地下水泉眼有10余处。

水中固形物少、无腐蚀性。

有东湘溪、板栗园、老鸹泉、茅坪、龙升塘水库(塘)5口,渠堰200余千米。

青狮河青狮河发源于蛮界村倒角,全长35.5公里,流域面积296.7平方公里。

经拱桥、茅坝入尖山乡南河,沿岸山大坡陡,水流湍急,河床均宽45米。

平均流量8.7立方每秒,最枯流量0.8立方每秒。

龙嘴河郁江支流,发源于水坝河坝,经晓溪入郁江,境内全长33.4公里,流域面积201.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23立方每秒,平均年径流总量1.79亿方,流域区可供水量976.4万方。

据《清史稿·志四十二·地理十四·咸丰简》载:

“……西:

龙嘴河,亦自利川入,迳万顷湖南入彭水。

晓溪河发源于水坝老林湾,向北注入郁江,河处溪沟深渊,拂晓浓烟雾罩,故名。

流程8公里,河宽15米,常流量2立方/秒。

麻池河源于汤岩嵌,由南向北流向,注入晓溪河。

河床较陡,多乱石。

河岸曾建纸厂,筑有泡麻水池,故名。

长10公里,宽10米,常流量0.3立方/秒。

较大溪沟一览表:

(表1)

溪沟名

发源地

常流量

(立方米/秒)

长(公里)

汇入河流

下坝河

东湘溪

0.3

10

龙嘴河

干河沟

活龙坪

0.2(季节性)

2

龙嘴河

纸厂沟

活龙坪

0.2

2.5

龙嘴河

中堰沟

大树子

0.2

3

龙嘴河

小林沟

马鞍山

0.2

3.5

龙嘴河

香溪河

晓溪

0.1

2.5

龙嘴河

黄漂溪

水坝

0.1

5

龙嘴河

胶胎沟

野茶上

0.1

10

龙嘴河

板桥河

河坎上

0.05

8

龙嘴河

池塘沟

牡丹坪

0.04

5

龙嘴河

孙家沟

 

0.04

4

龙嘴河

李碧溪

晓溪

0.1

3

龙嘴河

大寒溪

水坝

0.1

2.5

龙嘴河

三矿产资源

大理石属石灰岩型。

分布在大活公路沿线,光泽度107.5,每平方厘米抗压强度1052公斤,抗剪强度82公斤,抗折强度162公斤,硬度3.4~3.9,理论荒料杂80%。

茅坝、拱桥一带古生物化石的大理石藏量丰富,水坝一带有稀有名贵的冰洲石。

铝矿主要分布在二仙岩,储量未知。

盐矿据清同志版《咸丰县志》记载,“西北边境有龙嘴河……亦有咸水出见,将来可设法开凿煮盐”。

第六节自然灾害

一水旱灾害·风灾·雹灾

境内水旱、风、雹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多为局部性灾害。

1952年,大旱致大灾。

“仅观音乡减产3成以上。

全乡185户中,11户44人断炊,能吃到来年二月的9户76人,吃到三到四月的98户430人。

1954年8月下旬,花桥乡多冰雹灾,6个小组,3个小组重灾,重灾面积达32%。

1955年5月5日下午5时30分至6时10分,活龙公社晓溪大队附近26个生产队,遭大风、冰雹、暴雨袭击。

1959年7月10日至9月20日,持续干旱81天。

1960年,夏天继续干旱。

1961年4月18日至5月底,干旱40余天,河床干涸,沟渠断流,水田无法插秧。

1966年7月16日至8月30日,大旱47天。

1975年7月中旬,连续干旱30余天。

1982年6月19日至22日,暴雨5个小时,降雨173㎜;7月27日下午8时至28日下午8时,降雨250㎜,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

1984年7月7日,活龙坪区连降大雨、暴雨,造成大量滑坡、崩塌。

马鞍山村民田祖华,一家祖孙9人,屋后滑坡,将其两栋五柱二骑11间房屋全部砸烂,田母被砸死,大女儿重伤。

二虫灾

1951年,抗旱防虫(主要是天罗虫,青虫、苞谷钻心虫)中,第五区20个村中,据14个村的不完全统计,共捉虫1883斤,即23142条,动员3675人。

同时,儿童暑假组织数百人,如晓溪乡23个儿童,1天上午就捉了2斤虫,水坝有个山孩子,上学路上捉80条虫,本年基本没有形成虫灾。

1954年夏末秋初,县人民政府发出“以捉虫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指示,号召“男女老少齐下田”。

三兽灾

猴子据乡档案室1951年7月资料记载,境内“有4股猴子,每股三四百个,群众无法捕捉,现时只捉到一只小猴子,还在吃奶,野猪也很多”。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森林砍伐严重,猴子逐渐绝迹。

野猪野猪在境内与人的矛盾始终存在,但明显成灾是在本世纪前后。

据老年人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野猪虽然给人们带来灾难,那是野猪没有这么多。

”由于国家对森林的进一步保护、长防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野猪生存条件改善,数量与日剧增。

常年破坏庄稼,威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春天拱吃未出土的洋芋和刚栽的红苕秧,夏天拱吃即将成熟的洋芋,咬断玉米吮其汁液,秋天吃玉米和红苕,甚至连黄豆、花生、稻谷、蔬菜都被拱吃。

一些地方,野猪在白天大摇大摆出没农民院落、田坎、菜园等显眼场所,威胁人的生命。

2000年6月,干桩坪一农民被280斤的野猪咬死;2002年,1头约200多斤的野猪白天闯入活龙坪法庭骚扰,当场被枪打死。

2001年至2005年间,咬死1人,咬伤4人,7人受惊吓而精神恍惚,严重的地方小孩不敢上山打柴放牛,不敢上学。

2004年活龙坪乡原派出所长谢双全对全乡野猪分布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当年境内野猪约972头,其中母猪403头;群猪705头,单猪972头。

2005年野猪损害玉米1000亩,洋芋7500亩,红苕6850亩,黄豆200亩,水稻210亩,花生20亩,退耕还林面积600亩,本年8月人民网登载《活龙野猪猖獗村民呼吁捕杀》报道。

四地质灾害

乡境地质灾害的发生,除特定的地质环境因素制约外,明显受制于暴雨的时空分布和强度,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也常诱发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

根据多年来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基本规律,日降雨量在100㎜以上时,就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日降雨在200㎜以上时,拱桥、龙生塘、玉盘、晓溪、龙泉、马鞍山、水坝、冲天坪、东湘溪等地为地质灾害多发地,会发生较大规模和突发性的滑坡、塌岸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公元1856年6月10日8时(清咸丰六年五月初八辰时)咸丰大路坝地震。

……在活龙坪一带,大规模的山崩和滑坡计有九处(同治《咸丰县志·祥行眚》)。

”境内群众称此次地震为“山摇地动”。

现存该地震遗址若干处:

漆树坪八湾胎(金寺殿遗址附近100米左右),一亩左右的水塘;老鹰嘴,大喜场对面一鹰嘴状山峰;东湘溪水库附近因地震滑坡,露出一斜面大石板,面积约10亩,形成一大奇观,该处大石板村民小组因此得名;三根桥河里的巨石因地震从山上滚下。

2003年,境内因山体滑坡损失住房115户,被迫搬迁农户16户。

附1:

2005年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监测点及地质灾害危险区

1、县级监测点:

活龙坪乡大大公路沿线(活龙段)地质滑坡灾害监测点。

2、乡级监测点:

二仙岩村大胎小组、晓溪村扶贫胎小组、水坝村中间坡小组、茶提坝小组、晓溪村龙塘小组、活龙村斑竹林小组等地裂缝、滑坡。

3、地质灾害危险区

(1)粉砂岩等较薄弱地层分布区:

东湘溪水库库区、晓溪至龙咀河沿山路、观音塘至玉盘公路沿线地段、活龙村斑竹林小组、水坝村中间坡小组、茶提坝小组、晓溪村扶贫胎小组、茅坝村铁家银小组、二仙岩村坡脚、办公室小组等区域。

(2)人类工程活动剧烈的地区

大(河边)活(活龙坪)线(活龙段)等公路工程及拟定新修的其他公路工程和矿山开采工程。

4、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村(指联村)

晓溪要村、水坝村、活龙村、二仙岩村、茅坝村。

附2:

活龙赞(作者:

谭长忠)

活龙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

金寺殿里藏金子,马鞍山上落凤凰。

龙泉亮剑出水坝,冲天坪上看朝阳。

龙嘴河中碧波荡,晓溪流进观音塘。

喻家界上盘海旺,长岭山下龙井香。

望乡田对寨子上,海龙活龙据一方。

花土茶林去观光,漆树坪上野茶香。

牡丹开在河坎上,八家抬进楼子庄。

深沟峡谷青狮望,奇峰险路大喜场。

人头山旁有大坝,龙生塘里无龙王。

大小着落遥相望,偏乔二岩生干桩。

拱桥如虹卧茅坝,秧坪台坪齐争光。

二仙笑谈悬岩上,蛮界屹立映东湘。

谁不说俺家乡好,人杰地灵胜天堂。

注:

编者略有修改

群山连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