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778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周练7.docx

届高考语文周练7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2013届高考备考

语文周练

(一)

2013-3-1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巷子/巷道     雇佣/佣金     乳臭/铜臭     浑身解数/解甲归田

B.连累/劳累   标识/卓识     症结/症候     风姿绰约/绰绰有余

C.剽悍/肥膘     艾蒿/竹篙     玷污/粘贴     相形见绌/弄巧成拙

D.槊杖/朔方     契合/提挈     跻身/济南     插科打诨/浑水摸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B.为改变因大山阻隔世代守着一片沃土却过着清贫日子,鄂西南五峰土家古城山的19户农民自筹资金,在山中打出210米长的隧道,一解百年阻隔之痛。

C.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个字)(4分)

福岛核电事故一年之后,核电的前景依然黯淡。

理想主义者认为核能将为世界提供一种廉价、丰富、稳定以及安全的能源。

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似乎失败了。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座核反应堆失控爆炸,其辐射影响至今未能精确统计。

25年后,正当核能重新复兴时,日本又发生了福岛核危机,核能安全的神话再次被打破。

另外,私营公司绝对不会选择建造核电厂。

部分原因是私营公司面临地方的反对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但大部分原因是反应堆的确十分昂贵。

后切尔诺贝利时代的现代设计曾被认为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

正在欧洲兴建的少数几座新反应堆已经远远超过其巨额的预算。

                                              

4.教育部于今年5月18日发布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这意味着诸如“Out”、“杯具”等网络语言将不能在高考答题时使用。

一位同学对此不太理解,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他解说作出这一规定的理由。

(5分)

(1)                                  

(2)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博鸡者事(节选)

(明)高启

博鸡者袁①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

“臧氏之子②也。

”或以告臧。

臧怒,欲中守法。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③守,即诬守纳己赇。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若素民勇,徒能凌藉贫孱者耳!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博鸡者曰:

“诺!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

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奴惊,各亡去。

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

“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

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

”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

“是足以报使君未耶?

”众曰: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博鸡者曰:

“然。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台臣弗为理。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注】①袁:

袁州路,在今江西宜春一带。

②臧氏之子: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指鲁平公宠臣臧仓,曾阻止平公见孟子。

③嗛(xián):

怀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自负年德,易之        易:

看不起  

B.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诚:

果真

C.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数:

责备   

D.今姑贷汝          贷:

借给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博鸡者遨于市B.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师不必贤于弟子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豪民气尽,以额叩地D.博鸡者因告众曰

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相如因持璧却立

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搏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

B.袁州路长官施政,多有利民之举措,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然而他也因年龄大、品德好而自负,以至遭人陷害。

C.臧使者因为袁守的一句话,而不惜滥用权力,以报私怨,实属狠毒暴横之人。

D.搏鸡者能够成名,是因为他见义勇为,既惩治了豪民,又为袁守申冤,并使臧使者被黜。

8.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0分)

(1)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③守,即诬守纳己赇。

                                                

(2)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

                                                

(3)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1】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

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

[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

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

“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

(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简析。

(3分)

                                                

                                                

                                                

(2)尾联写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有什么作用?

(3分)

                                                

                                                

                                                

(3)结合全诗,说说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

(《逍遥游》)

(3)乘骐骥以驰骋兮,                     。

(《离骚》)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6)子在川上曰:

“                             !

不舍昼夜。

”(《论语》)

(7)谨庠序之教,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

王芸

①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总能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

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②二胡绝对是紧紧抓握着泥土的大树的根部。

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欢娱一阕,都带有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都透着一丝苍凉。

二胡的弓只一拉,戛然一声,人们的心便不由自主地往内收紧,收成一枚致密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胀裂开来,一腔情绪进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⑧笛子是一尾游动在树腔中的气,有时蹿上梢头,只轻灵地一点;有时从树根直贯云霄,荡气回肠。

琵琶如茎,精血充沛,刚健有力,是累世风雨也弹拨不断的结实与铿锵。

纤指急弦,狂风骤雨仍稳伫如故,不输金石。

小提琴是枝干,铺蔓回环,细可撑天,密可栽云。

繁花点点,叶稠如幕,阳光在每一处可照耀到的地方,朝着不同的方向闪闪发光。

④筝是一片春天新发的叶子,是叶子上恰好滚动的露珠,露珠上闪烁的光芒;是叶子在温润春日里时常承接的下场密雨,雨线上不小心拆散的月光。

钢琴是春夏之交满树的花蕾次第绽放,干净、明澈而又激情的天籁彼此衔缀。

箫是深秋落霜的树,遍体薄透清越的白,凌凌如月下剑光的寒,满身清肃之气。

箫,离一株树的冬天,大概只有咫尺。

⑤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

一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里对我们开口说话。

一个个颤音,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

每一个音符是那历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海桑田,是那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苦难与欢欣,是那生命无处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⑥由陶土、兽骨制成的埙,也许不曾掺杂一丝木质,但绝对找得到有着无数年轮的树的一缕精魂。

埙是从远古吹来的一阵风,脚不停步,吹过无数棵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搏动树的枝、粗朴的躯干和隐藏在泥土中的根,挟带走漫漫黄沙、树的精魂和时间的碎砾,从远古呼啸而至。

⑦埙一路走来的历程太漫长了,风中汇聚起太多种声音——如七彩光谱会合成透明的光线——以至我们只听见纯净单调、起起伏伏、无休无止的呜呜。

在这质朴无华的声音里,我们情不自禁静敛心神,像盲人那样伸出心灵的双手,摸索着试图将碎砾缝合,将残缺还原,让精魂回到每一棵树的身体之中,将每一粒黄沙归还给早巳消失的土壤……可我们知道,永远回不去的,是和埙一道呼啸而来的时间。

⑧埙,听着听着就像一场大梦了。

不知何时,泪已浸热双眼。

11.文章第①节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

(4分)

                                                

                                                

                                                

12.文章第⑧节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请简要分析。

(6分)

                                                

                                                

                                                

13.文章第⑤节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马头琴的?

请简要概括。

(4分)

                                                

                                                

                                                

14.本文题为“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可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埙却不是木制的,这样写是否离题?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6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

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

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

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

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到“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

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

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

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5.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

请概述。

(6分)

                                                

                                                

                                                

                                                

16.请说说本文的三个论述层次。

(6分)

                                                

                                                

                                                

                                                

17.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予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

(耶稣)

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

(周国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口腔文化下的肥胖中国  杜君立

  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人类文化演化史概括为三个阶段:

口腔阶段、肛门阶段和生殖器阶段,而中国文化仅仅停留在口腔阶段,因此口腔文化特别发达。

事实上,中国的美食文化确实令全世界垂涎三尺。

作为一部美化中国食物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也证明了中国灿烂繁荣的口腔文化。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舌尖文化,那么西方文化就是肚子文化。

对西方人来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中国人则相信,民以食为天。

孔夫子虽然说“君子食无求饱”,但他又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对中国人来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吃”,那它就是没有意义的。

在长期的历史中,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普遍地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困境,即使在中国,舌尖文化也仅仅只是少数人的奢侈享受,大多数人仅仅只是勉强“糊口”。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使食物的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摆脱“马尔萨斯陷阱”。

过去的40多年,全球人口数量翻了一番,贫穷、婴儿死亡率和饥饿迅速减少。

这是我们这个贪婪的物种在地球历史上第一次不再受食物短缺之苦。

  实际上,我们获取食物的技能如此之高,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在发胖。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美国或欧洲,而是整个世界。

埃及、墨西哥和南非妇女现在像美国人一样胖。

菲律宾超重的成年人数量远比瘦人多。

在中国,5个成年人里面有一个人超重,超重儿童的比例是20年前的28倍。

在科威特、泰国和突尼斯,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

  在食物短缺的年代,胖子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审美,中国人叫做“富态”,但到了食物过剩时代,肥胖已不再是富贵病。

巴西的穷人早已变得比富人更胖。

美国中高收入的人中,肥胖率是29%,而低收入者的肥胖率是35%。

这种年纪在肥胖的穷人在青少年中更加明显,一个胖孩子往往更可能生长在穷人家,因为他户外活动的时间太少,看电视太多。

但就全球来说,体重有随着收入提高而增加的趋势。

  从科技的角度上讲,食物过剩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

在人类早期阶段,即使富人也要忍饥挨饿。

盛世大唐时代,因为南方的粮食无法运送到长安,帝国宫廷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不得不去东都洛阳“就食”,很多太监宫女都饿死在路上。

  在最早的猎取和采摘阶段,如果人们一时得不到食物,那只有死路一条;在农业阶段,如果遇见旱涝病虫灾害,庄稼歉收,人们也只能活活饿死;在工业阶段初期,虽然饥馑减少了,但仍然受到疾病困扰。

只有到了今天,人类已超然于自然之外,不再因饥饿和传染病而死,唯一的遗憾是,我们极有可能因为富足和贪婪而灭亡。

上帝是仁慈的,自然没有杀戮我们,我们选择了自杀。

  对现代人来说,他永远不会懂得饥饿的滋味,甚至失去了对食物的感动。

工业体制下,人们完全可以用各种添加剂满足你的舌尖,用比以前便宜得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填饱你的肚子。

福尔马林让你可以吃几月甚至几年前的食物,而且它们没有腐败——事实上它们永远都不会腐败。

食欲越来越多的不再取决于肚子,而是取决于你的舌尖,只要你有足够好的胃口,那么食品工厂就会生产足够多食物,让你“想吃就吃”。

无论皮鞋、尿液还是毒药,都可以加工成可口的美食。

从易子而食到易粪而食,人类食物史走过了一个吊诡的轮回。

  在中国古老的图腾中,饕餮象征着一个好胃口,而贪食却被基督教列入“七宗罪”。

农业时代解体以后,食物演进为食品,工业化不仅消灭了泥土与成长,也消灭烹饪与节俭。

人们不再被家庭抚养,而是被工厂和超市饲养。

出售新鲜农产品的农民越来越少见到了,加工好的食品成为人们的主要营养来源。

精加工食品越来越多,甜味剂、防腐剂和高脂肪成为食品的主要成分。

肉类是如此便宜,以至于人们养了非常多的猫和狗,结果连这些可怜的食肉动物也享受到了人类的“富贵病”。

  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写道:

“从蒙昧时代起,人类的生活就为贫困所苦。

在西半球之外的所有国家,人类都苦于贫困而劳作不息。

从来就没有一场革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社会问题’,将人们从匮乏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工业化是一个典型的过剩时代,唯一的短缺品就是时间。

食物越来越多,时间却越来越少,吃饭的时间在减少,而烹饪的时间完全被取消了。

快餐成为一种现代人典型的生活方式。

肯德基、麦当劳和必胜客在整个地球上无远弗届地疯狂扩张,它们与可口可乐一起,成为加菲猫时代人类的生存标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中国,吃肉自古都是一种特殊尊贵的奢侈享受,“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但自从进入工业化之后,中国人的动物脂肪摄入量在20年内整整翻了两番,工业效率让“酒池肉林”成为家常便饭。

在40年前,只有富国的公民才能享受高脂肪的食物,但现在,肉食的价格下降了几倍,以至于穷人也会死于富贵病。

据说在北朝鲜,即使很多干部也不知肉味,吃肉和肥胖仍是金太阳家族的专利。

  传统的中国农民相信,吃什么最后都要变成屎,用来上地,因此讲究吃是一种浪费和罪过。

舌尖的失控必将引发肚子的失控,目前全世界肥胖症患者有3亿人,颇为讽刺的是,肥胖正在成为穷人病。

富人们享有全自然的有机食品、健身馆和私人医生。

穷人们享受超市、快餐和电视。

如果来不及做早饭,就带孩子吃油条或其他油炸食品,焦脆可口,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过剩的食物摄入与巨大的生存压力使人们堆积起最多的脂肪和热量。

  有句话说得很妙:

科技改变了一切,除了我们。

人类一直在进化,为了战胜短缺而生存,人们竭尽其能。

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所呈现出的那些匪夷所思食品技术,与其说令人恶心,不如说令人毛骨悚然。

与它相比,《舌尖上的中国》只是一个中学生回忆童年的考试作文,后者已成往事,前者才是我们的现实。

在转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