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788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4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docx

秋期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2013年秋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课时数1课时

教学案

二:

合作、探究、展示

1、说出下面诗词描述的是不是天气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

昆明四季如春——描述的是()

今天夜里风雨大作——描述的是()

今天天空晴朗风和日丽——描述的是()

我们这里夏季高温多雨盛产水稻——描述的是()

如何区分“天气”和“气候”:

通常在词语或诗句中出现的“日”、“天”、“夜”,表示的是天气;如果出现“月”、“季”、“年”,则表示的是气候。

比如:

“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今夜有暴风雨”表示的是天气。

2、结合教材43页活动1的图和文字完成活动2的内容

3、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安排生产、工作和日常生活,人们制作了天气预报。

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吗?

它包括哪些内容呢?

根据44页图3.3说说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及天气预报包括的内容

结论:

天气预报

⑴制作过程:

气象预测→获取气象数据→加工处理气象情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制作天气预报节目。

⑵内容:

一天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③气温:

大气冷热的程度。

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④降水:

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4、

(1)卫星云图

①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

(2)天气符号:

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风、雨、雪、阴晴等大气状况的各种符号(见下左图)

降雨等级

24小时降水量(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以上

1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天气符号

在生活中一般天空云区小于30%则为晴天,云区在30%~80%这样的天气为多云,云区占80%以上则为阴。

②区分小到中雨、阵雨、大雨暴雨、雷雨的天气符号。

划分降雨等级标准(见上右图)

③区分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天气符号。

⑶天气预报图:

主要有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和地名图组成的地图。

(4)如何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

这个符号叫做“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这个符号中的小短线,叫做“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

1个风级用半个短线表示,如:

北风五级

北风三级

 

⑵垂直于风旗或风尾,作一个箭头,可判断风向。

如:

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风从上即北方吹来,可判定为北风8级。

则是东风8级。

则是东北风6级。

(5)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应知:

⑴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

中的城市天气预报图。

⑵该图由地名(城市名)、天气符号和

气温等组成。

⑶个别城市有两种天气符号的从左到右

读做“××转××”。

完成47页活动2

⑷气温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当日最低和

最高温度。

⑸左上侧方框的地名和天气状况是播报某城市时为了醒目放大配制的。

(6)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完成47页活动3

三:

课堂检测

1.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查看卫星云图B.听天气预报

C.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3.东北风8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4.2003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B.天气影响交通C.天气影响学习D.天气影响战争

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5-6题。

5.表示阴天的是()。

6.表示台风的是()。

7.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8.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时,表示()。

A.多云B.阴天C.晴天D.雾

9.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A.晴天B.可能有雨C.无雨D.肯定有雨

10.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海洋B.陆地C.云区D.天空

11.关于天气预报的产生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地面上的气象观测站直接观测到的

B.是由太空中的气象卫星直接观测到的

C.是由天气预报员对气象图表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的

D.是由电子计算机对气象情报进行处理制作出来的

12.表示的风向、风力分别是()。

A.西南风、八级B.北风、六级C.西北风、八级D.南风、六级

13.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D.黄河下游地区明天大风降温

填空题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它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它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可能差别很大。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和降水的情况。

3.气温是的程度,降水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4.风向是风的,有“、、、”四个基本

方向。

风力是风的,共分级。

级数越大,风力越。

5.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6.在天气预报画面上,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

表示天气将。

7.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

含的数量有关,

可以用来表示。

读城市天气预报图3.1—2,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4.有雷雨的城市是。

5.香港的天气是。

6.台北的天气是。

7.A海区风力为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风向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学习空气的质量及其判断标准。

二、新课学习

(一)自学导读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2.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就越,对人体健康越。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的影响。

有的时候,的影响尤为重要。

4.下列哪个空气质量级别表示空气质量状况为“优”()。

A.一级B.二级C.四级D.五级

(二)快乐点击

1、空气质量日报⑴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

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见下表:

空气质量级别

Ⅲ1

Ⅲ2

Ⅳ1

Ⅳ2

空气污染指数

1~50

50~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轻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⑶空气质量级别对人类的影响

一级:

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适合户外运动。

二级:

符合城镇居民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适合户外运动和出行。

三级:

属特定工业区所需求的空气质量;健康人群会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

各题。

者应减少户外运动。

四级:

空气质量较差;普通人群应减少体力劳动,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

五级:

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运动,老年人和病人应留在室内,避免减少体力消耗。

2、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

⑴控制生产和生活中污染物的排放,并进行无害处理;

⑵对于空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危害程度;

⑶可以植树造林,修建公园等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课堂巩固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B.工厂烧煤排放的废气

C.空气中的水汽D.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人类活动会使空气污染指数上升的是()

①秋后农民在田里烧秸秆②城市私人汽车数量增加③许多家庭用煤炉点火做饭

④人们在房前养花种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知识点二:

空气质量的判断

3.读我国部分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日报,完成下列

⑴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主要用来表示。

⑵上面所列数据表明,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最差的城市是。

⑶最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以下哪种不是酸雨造成的危害()。

A.腐蚀建筑物和文物B.臭氧层被破坏

C.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D.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

⑷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有哪些?

(四)课后作业

1.天气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天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现在已是乌云密布,这说明天气是________;第二,同是在中午,上津下起了大雨,而十堰却是艳阳天,这说明在同一时刻,

不同的地区天气可能差别___________。

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_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___的情况。

3.预知近期天气,可以及早作准备,充分利用______的天气,避免和预防_____的天气危害。

4.在卫星云图上,不同地方,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________,表示云层______,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_____。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还越来越关注每日______________。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__________的影响;另一方面受_________的影响,并且受其影响还比较大。

7.下列描述不是天气现象的是()。

A.晴转多云B.今天有大雾C.风和日丽D.冬冷夏热

8.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这么大的雨,明天肯定还有雨

B.刚才还晴得好好的,突然狂风暴雨,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C.今年夏季天气多云到暴雨D.我们这里天气这么晴朗,北京也一定是晴天

9.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B.多变C.表现为冷热D.表现为风雨过程

10.对风的预报主要内容是风向和风级,下面对风向和风级的理解正确的是()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东南方吹向西北方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西北风”说明风来自西北方吹向东南方

C.风力指风的强弱,风力最大时风级是10级

D.风力指风的强弱,风的级数越大,表示风力越弱

11.今天“降水概率100%,温度3~8℃”是说()。

A.今天肯定有雨,气温可能是3°C,也有可能是零下8°C

B.今天100%没有雨,气温是3°C和零下8°C的平均值即零下2.5°C

C.今天100%有雨,今天最高气温是零下8°C,最低气温是3°C

D.今天一定有雨,且最高温度是3°C,最低温度是零下8°C

1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1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的是()。

14.对于天气预报和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A.观测一接收数据一处理资料、制图一分析判断一做出预报

B.观测一接收数据一分析判断~做出预报

C.观测一处理资料一分析判断一做出预报

D.观测一接收数据一分析判断一处理资料、制图一做出预报

15.下列天气现象,在湖北省的内陆地区不多见的是()。

A.雷雨B.雾C.台风D.雨夹雪

16.明天大家约好去春游,可天气怎样呢?

小明同学说他刚看

过电视,为了表现一下自己,小明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图形后说:

“这就是明天的天气情况。

右图就是小明画的图形,请你说出天气状况:

⑴天气由_________转________。

⑵风向____________,风力___________。

⑶最低气温_______℃,最高气温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

17.下表为空气的质量等级、污染指数和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读表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的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二级

51~100

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

 

⑴判断以下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

A.北京89____________

B.太原101____________

C.南宁30____________

⑵造成B市空气质量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⑶从空气质量因素来看,最有利于市民做户外锻炼的城市是_________。

18.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

要求。

⑴广州的天气状况:

______________。

⑵杭州的天气状况:

______________。

⑶根据广州、杭州的天气状况,你认

为两地适合什么活动或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课时数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概念

2、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3、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4、记住等温线、高温中心、低温中心等概念。

5、记住气温的三个分布规律。

6、会计算关于气温垂直变化的有关习题

二、学习重点

1、气温变化的规律

2、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三、学习难点

读气温曲线图,绘制气温曲线图

气温的三个分布规律、气温垂直变化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预习反馈

1、气温是指,常用(符号)表示。

2

、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

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

关系非常密切。

3、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是北京时间、、、。

4、在山地,气温随着____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__℃。

5、把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做等温线,同一条等温线的

各点相同

教学案:

二:

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探究一:

气温的变化

1、气温对你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有哪些影响?

2、测量气温的仪器是,计算:

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气温年较

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

3、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

4、北半球一年中陆地月气温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

探究二:

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

等温线越密集,表

示温差越,等温线越稀疏,表示温差越。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读P61“世

界年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大致是(特殊纬线)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10℃的范围大致是(特殊纬线)以内。

(2)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是,除南极洲以外寒冷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3)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变化的原因是。

由此可以得

出规律一:

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因素)

(5)(看课件)A、B两点纬度相同,但气温相差很大,是因为。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例:

甲、乙两地处于同纬度地区,相对高度为3000米,两地温差是()

A.10℃B.18℃C.20℃D.1.8℃

由此得出规律二: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海拔低气温。

(因素)

(6)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弯曲或平直),原因是。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

(7)在南、北半球中半球气温高,理由是。

(8)北半球同纬度的地区,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

(9)在南、北半球中半球气温高,理由是。

(10)北半球同纬度的地区,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由此得出规律三: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因素)

三、成功体验,巩固提升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最炎热的大陆是。

A.非洲大陆B.澳大利亚大利C.南美洲大陆D.亚欧大陆

2.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寒冷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

.欧洲D.南极洲

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气温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

B.同纬度地区气温相同

C.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

D.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平直

4.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

A.海洋面积广大,近地面性质较单一B.太阳光线照射时间不

长不短

C.没有洋流的影响D.受南极洲寒冷空气影响

四、过关检测,拓展延伸

过关检测

1、自学52页图3.15及文字,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

通常用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高,表示这里是。

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多少不同。

⑷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⑸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2、读52页3.16图,根据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你能计算出山顶的气温吗?

写出解题过程。

———————————————————

(二)、读53页图3.17,或读图3.2-17回答: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2)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洲,最冷的地方位于洲。

(3)图中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是。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②。

③。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D.受太阳光热均匀

拓展延伸

一选择题

1.根据右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2.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A.30℃B.18℃C.20℃D.25℃

3.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4.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5.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6.“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7.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高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8.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

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

C.昆明四季如春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9.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10.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11.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B.气温月较差C.气温年较差D.气温季较差

12.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在热带海洋上B.最高气温在热带岛屿上

C.最高气温在23.5°N附近的撒哈拉地区D.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一样

13.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A.10℃B.9℃C.8℃D.7℃

14.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

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

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C.某地七月的月平均气温和一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

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陆地受热快、放热慢,海洋受热慢,放热快

D.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比平原地区的气温低

16.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十堰冬冷夏热B.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多雨

C.两极地区全年寒冷干燥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7.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中午12时B.上午10时C.午后2时D.午后4时

18.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为()

A.全年炎热干燥B.冬冷夏热

时刻

8

14

20

2

气温(℃)

7

18

15

4

C.长冬无夏D.狂风暴雨

19.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右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A.10℃B.11℃

C.12℃D.13℃

20.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二月C.七月D.八月

二、填空题

1.气温是用测量的,单位符号记作“”,读作“”。

2.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4.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5.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多少不同。

6.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7.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

三、读图题

1.读图3.2-15,回答问题:

⑴A地各月气温都在℃以上,气温年较差最,

属于带。

⑵B地七月气温约在℃,一月气温约为℃,

年温差为℃。

⑶A、B、C三地都位于半球。

(南或北)

2.读图3.2-16,回答:

⑴该图示意半球某区域的等温线的分布情况。

⑵冬季等温线在陆上向(高纬还是低纬)凸出。

其原因是。

⑶如果A、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