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813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docx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

关于西安事变的广播稿

篇一:

对西安事变的探究

对西安事变的探究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中研究论文

组员:

曾特,陈蔚然,张雨晴,张天阳【摘要】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本论文是小组成员共同查阅资料,翻阅文献,结合自己的观点与认识而得出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

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国民党宋美龄中共抗日

【正文】

一、背景及事件发生原因

1、张、杨的思想态度

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张、杨两人的思想态度对时间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在1928年6月1日皇姑屯事件中遇害,其次,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引起国难,家丑国耻集于一身,张学良思想上的压力非常之大。

另外,装备精良的东北军在陕北与红军作战均溃败,东北军“剿共”的前景堪忧。

此外,在国民党内部得不到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的支持,自身地位也骤降,也使得张学良大为不快。

因此,张学良重新思考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在苦闷中寻求出路。

相比之下,杨虎城抗日态度一直很坚决。

杨虎城将军是陕西地方实力派的首领,他有抗日要求,也有一定的进步思想,他过去同中国共产党或中共友好党员有过友好关系。

1933年日本侵略热河时,杨虎城就曾经向蒋介石请求,愿率十七路军全部开赴华北抗日,并曾将所部四十二师开到华北抗日。

而无论是张学良还是杨虎城,二人的共同特点除了爱国情怀以外,同非蒋介石嫡系的身份使得他们自己的军队不断遭到削弱。

蒋介石对于地方军队,向来是采取分化瓦解、借机消灭的政策。

蒋介石将东北军调往陕北“剿共“,实际上是利用陕北地形逐渐消耗和最终消灭东北军。

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进入陕北时,有3个师。

然而蒋介石将58师改编,甚至策反。

1934年10月,蒋介石更是把杨部的17师49旅改为第五师,完全脱离杨虎城的管辖。

凡此种种,都为张杨二人发动西安事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2、国民党内人士“反蒋”情绪日益激烈

日本大举进犯,使得蒋介石实际上也坐立不安,为保存实力,延续自己的统治,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告全国一致安内攘外》中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然而,南京国民政府由于本身就处于各派斗争中,政权基础不稳。

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就不断会有反派冒出来。

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公然挑起了全体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情感,不可能不在国民党内引起反弹。

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曾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曾任诸多重要职位的冯玉祥都是“反蒋派”代表。

另外,党内仍有部分人对于蒋介石的权力虎视眈眈,时刻企图夺权篡位,这在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何应钦等人的态度中显得尤为明显。

持续的不抵抗使得军队将领对于蒋介石的不满加深,李济深领衔发起反蒋的福建事变,胡汉民死后引发两广事变,陈济棠、李宗仁相继向蒋发难。

加之民众、学子的不断示威游行,一时间,蒋介石成为了众矢之的。

3、中共的“推波助澜”

共产党虽然在西安事变时并没有直接参与,但对于西安事变的爆发是有决定性影响的。

其中最大的影响表现在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思想工作上。

分析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政治态度后,中国共产党决定把统战重点锁定于节制陕甘宁青四省军政并支持抗日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于是,中共在军事上重拳出击,打掉张学良“剿共”速胜的幻想这使张学良意识到继续“剿共”东北军就有全灭危险,要抗日复土,必须另谋出路。

同时,中共还在政治上不断主动联系张学良,派人与之谈判,向他晓以民族大义。

1936年3月3日,张学良再次与李克农会谈,并且达成口头协议。

1936年4月8日,张学良与周恩来谈判,并且达成8项协议。

这也标志着中共与张学良秘密伙伴关系的建立。

西北的第二号军政实力人物杨虎城,乃思想进步的爱国将领,身边聚集了一批支持共产党主张的有识之士。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政策方针“吸引”杨虎城从民族大义出发,赞同联抗日。

1935年末,毛泽东给杨虎城写了亲笔信,由汪峰担当信使,杨虎城在看到信后十分激动。

后来,曾十七路军中共北方联络处处长王世英与杨虎城达成4点协议。

1936年上半年,中国工农红军分别于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指挥的十七路军结束敌对状态,开始成为共同抗日的友军。

在经过中国的政治领导和张学良、杨虎城的努力下,西北地区于1936年秋初步形成了红军、东北军、十七路军“三位一体”联合抗日的局面。

二、西安事变经过及结果

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第二天清晨进行兵谏。

1936年12月12日晨5时,张杨发动兵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捉蒋,蒋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十七路军还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

西安事变爆发。

当天,张杨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提出:

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停止一切内战。

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

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

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南京中央于当晚十一点半,召开中常会及中央政治会议联席会议,决议夺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

会议最后决定剿抚并用,一面以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一面以于右任为陕甘宣抚大使。

1936年12月12日晚间,宋美龄在上海初闻西安发生事变之际,就想到澳籍友人端纳是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斯峪的记者,他一生的事业在中国,曾赞助过中国的辛亥革命,后来又成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为张作霖父子的谋士,与张学良交往密切,也是蒋介石的好友。

蒋夫人请端纳到寓所,与孔祥熙共商,端纳对于西安一行,认为义不容辞,当晚,即随同宋美龄乘夜车前往南京。

1936年12月13日晨八点,宋美龄致电张学良,告知端纳拟飞西安,端纳

亦同时电告张。

1936年12月16日,国民政府劝诫张学良投降无效后,中国各界函电交驰,要求讨伐,遂由政治委员会决议派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刘峙为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为西路集团军总司令,分别集结兵力,由东西双方同时向西安进行压迫。

空军随即展开轰炸西安近邻城市,并逐渐转向西安。

张学良乃允许拘扣的蒋鼎文先返回洛阳,请国军方面暂停军事行动,避免冲突升级。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使共产国际大为震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成员及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人员,最初的反应是杀死蒋介石。

最初毛泽东也主张公审杀蒋,12月13日中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

“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但13日起,苏联《真理报》、《消息报》等报刊和共产国际刊物《国际新闻通讯》连续发出报道、评论和文章,对西安事变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分析,并对这一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指责。

14日,在得知《真理报》公开批评西安事变的态度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举行了关于中国工作的会议,会议听取了邓发关于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情况的报告,并将此报告送斯大林。

季米特洛夫为此特地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

1936年12月22日,随后端纳全力周旋,宋美龄、宋子文等到西安。

在飞机上,宋美龄把手枪递给端纳,说:

“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

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下机后,宋美龄与张学良说:

“汉卿,这是我的东西,就不要再检查了把?

”张学良马上说:

“夫人,岂敢!

岂敢!

”张、杨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了会谈。

后由张学良本人陪同宋美龄和端纳往见蒋。

1936年12月23日,双方在张学良公馆西楼二层开始正式谈判,蒋方由宋子文,西安方面由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三人出席。

西安方面再次提出六条主张:

1、停战,撤兵至潼关外;2、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3、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4、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5、召开各党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6、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但23日晚,张学良得知中共不希望公开“三位一体”的表示后,情势急转直下,原本“要蒋接受并保证实施(六项条件)”改成只要两宋担保即可;把“先撤兵、先放人(七君子)”改成了只要蒋下令撤兵即可;而要蒋承认西北三位一体的军政组织一条则根本取消。

据周恩来报告,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针对西安方面六项主张作了如下口头答复,即:

1、下令东路军退出潼关以东,中央军离开西北;2、委托孔、宋为行政院正副院长,责孔宋与张商组府名单。

蒋决令何应钦出洋,朱绍良及中央人员离开陕甘;3、蒋先回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4、联红容共,蒋主张为对外,红军苏区仍不变,经过张暗中接济红军,俟抗战起再联合行动,改番号;5、蒋意开国民大会;6、他主张联俄联英美。

但蒋介石的回忆和国民党史料中并无这六点答复的记录。

蒋没有意愿为他的承诺签订任何协议书,东北军和西北军有部下向张学良反应不满,称:

“我们提着脑袋给你干,怎么到最后连个签字都没有?

”张回道:

“你们政治觉悟没我高,蒋介石虽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实力还在,既然我们要放他,要把他捧为领袖,那么逼他签字,他到时还会反悔要一个君子协议也很好。

张学良的提议遭到了中共中央的反对。

1936年12月24日深夜,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

指示中提出,必须坚持以下三个条件才能放蒋:

1、全部中央军首先撤出潼关;2、南京及蒋通过公开的政治文件宣布

国内和平,与民更始,不咎既往,并召集救国会议;3、开始部分地释放政治犯。

接到中共中央电报后,杨虎城转而积极赞同中共的主张,但张学良却不以为然。

25日下午周恩来又企图劝说张学良接受中共中央的放蒋条件,但却意外地得知,张学良已经亲自护送蒋介石前往机场。

1936年12月25日下午,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亲自陪同。

当日抵洛阳。

离开西安前,张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张学良被扣留。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平安抵达洛阳后,《大公报》称:

“全国民众听到这个喜讯,都欢喜得几乎要发疯了。

昨天晚间,全国自都市至城关,自成人以至儿童,都热烈庆祝,欢声彻夜,这种情形,真是揭开了历史的新页”。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三、历史影响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基本停止了内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停止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抵南京后被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张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长期软禁。

由于抗战期间国民党不断失去领地,张被软禁的地点也经常变迁,其被软禁的设施环境也随之变化,后因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被蒋带到台湾软禁。

杨虎城被送到国外后,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李敖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直接指使者是毛人凤,终极命令者是蒋介石。

斯大林释放蒋经国回中国。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后背重伤。

【结语】

西安事变已过去七十余年,今天再回首,我们往往体会不到,当年是多少爱国人士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才换回了民族的团结,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不禁惊异于在当年风云激荡、变化莫测的政治环境下,那些伟大的爱国前辈需要何等的勇气和眼光才争取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写下本文,也希望重现历史的一角,让大家真切体验到爱国前辈们为和平洒下的血与泪。

【参考文献】

1.杨奎松: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年,第345页

2.周美华:

《中国抗日政策的形成》台北:

台湾“国史馆”,2000年,第307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博古致中央书记处电》,见《文献和研究》第6期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4.杨奎松:

《西安事变新探》:

山西人民出版社,20XX年,第五章第一节

5.申伯纯:

《西安事变纪实》,北京:

人民出版社,20XX

6.远方:

《张学良在一九三六:

西安事变内幕纪实》,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7.田益民:

《西安事变述评:

为纪念西安事变六十周年而作》,香港:

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8.郝建生:

《西安事变前后的周恩来》,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

9.赵书刚赵阳:

《论西安事变中的苏联因素》,贵州社会科学,20XX年7月

10.王义全《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原因:

以战逼和拖住日本》,

11.论文:

《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和平解决》

篇二:

爱国广播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又到了校园之声广播的时间了,今天的我们的广播由我们主持,我是你们的朋友---,我是---,

今天,我们广播的主题是——《爱国》。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

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

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拜伦说过:

一个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

”国家的兴衰安危与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历史上,我们尝尽了国弱民殃的苦头。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这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牢记的教训。

爱国高于一切,每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都应该随时准备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下面是来自1406班同学来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正如雷锋所言:

“我是祖国的,祖国是我的。

”因此,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自已的人格与祖国的国格直接联系起来,这正是爱国主义真谛之所在。

每当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中国的国歌通过现场直播响彻整个世界的时候,不但获得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为自己的祖国母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且,与此同时,祖国母亲也在为自已有这样优秀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为祖国母亲争气,死为祖国母亲争光,这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之所在。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

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压迫,不畏虎豹柴狼,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

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焚烧鸦片的抗英将领林则徐,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不畏贬谪,不怕牺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这正是爱国主义力量的集中表现。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祖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蹂躏,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中华民族灾难深重。

当此之时,无数爱国之士发誓疗治母亲躯体上的伤痕。

“难酬蹈海亦英雄”,“我以我血荐

轩辕”,这是敬爱的周总理和鲁迅先生发出的献身祖国的铮铮誓言。

革命前辈方志敏烈士,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惧色,从容就义,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倾吐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像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一样,欣喜若狂,置国民党特务的威胁于不顾,急急登程,从欧洲返回祖国。

他说:

“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祖国!

”,如上所述,这不正是不可战胜的爱国主义力量吗?

这不正是无数爱国人士凝结成的的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高尚的美德。

不论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不论是白色恐怖的过去,还是春风和煦的今天,都是如此。

任何邪恶势力,任何卖国、叛国之徒,都会败倒在它的面前。

爱国主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今后将更进一步证明的一条真理。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祖国开始了新的历程。

让我们每个有志气的同学,把对祖国诚挚的热爱,倾注于紧张的学习中去吧!

谢谢大家。

听完1406班同学对爱国的理解下面来看看1403班同学的看法

爱国

祖国在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心中是及其神圣的字眼。

尤其.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来说更是如此。

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的民族,也是追求真理、向往和平的民族。

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带着对这片皇天后土的崇敬之情建设她,保护她,热爱她。

翻开中国历史,明君良相比比皆是:

秦始皇统.中国,李世民轻赋税重生产;唐明皇“太平盛世”;宋太祖灭七国平战乱;成吉思汗跃马扬鞭矫勇善战;乾隆帝明查暗访文武双全。

包青天秉公办案,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士昌甲午海战?

?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那么的清晰可辨。

.中国的百姓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爱国精神的民族。

孔子的广施教育,屈原的《桔颂》咏叹,鉴真的六渡东海,张赛的出使西域,司马迁宫刑写《史记》,张衡发明地动仪,李时珍撰写《本草纲木》,黄道婆研究纺织技艺,哪一桩哪一件不渗透爱国主义的情谊?

令人叹息的是旧中国并不富强,伤痕遍体、列强争霸、生灵涂炭、满目疮痰。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爱国主义悲壮史。

曾记否,戊戌变法的“六君子”残遭杀害;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宋教仁喋血黄浦;国民党领袖廖仲凯被刺身亡,马列主义传播者李大钊英勇就义,他们是中国爱国主义的楷模,他们用热血呼唤着正义。

孙中山为解民疾出国学医,眼见中国任人宰割又从“医人”改为救国。

他一生致力于“驱除较虏,恢复中华”,直到生命垂危仍不忘告戒同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代枪,舌战群儒,孤军奋战,他以“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儒子牛”白勉自立,最后以“我以我血荐轩辕”树立起民族当自强的大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