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556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Word格式.docx

7次

2008年12月19日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

  1、地震波的频谱及其分析

  频谱:

谐和振动的振幅和初相位则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关系,统称为地震波的频谱。

  频谱分

  频谱分为:

  振幅谱:

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振幅谱。

  相位谱:

初相位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称为相位谱。

  作用:

频率分析,根据有效波和干扰波的频段差异

  ①指导野外工作方法的选择

  ②给数字滤波和资料等工作提供依据。

  频谱分析的方法:

  为了研究地震波的频谱特征,可用傅立叶变换把波形函数a(t)变换到频率域中,得到振幅随频率的变化函数A(f),这个变换过程称之为频谱分析方法。

  假设波形函数a(t)

  ------------------

  --傅氏正变换

   

  --------------------()--

  --傅氏反变换

  这两式是等价的,即A(f)与a(t)是一一对应的。

  ①δ脉冲函数Aδ(t)

  ②函数:

  ③函数:

  可以看出:

不同时间函数具有不同的频谱。

  

  

  图、地震波的频率特征

  地震波是人工激发的振动,具有连续的频谱,如图所示。

  图主频f0:

振幅谱曲线极大值所对应的频率。

  频带的宽度:

若|A(f)|最大值为1,则可找|A(f)|=的两个频率f1和f2,两者之差△f=f2-f1为频带宽度。

  大量的实际观测和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能量主要分布频带是不同的。

如图所示。

  图

  3、地震波的振幅及其衰减规律

  影响地震波激发和接收时振幅和波形的因素:

  ①激发条件。

  ②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影响。

  ③接收条件的影响。

  ④其它如地下岩层界面的形态和平滑状态。

  图大地低通滤波器效应: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距离(或深度)的增加,高频成分会很快地损失,而且波的振幅按指数规律衰减。

实际地层对波的这种改造,称之为大地低通滤器效应。

  ⑴波前扩散

  球面扩散:

在均匀介质中,点震源的波前为球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球面逐渐扩展,但总能量仍保持不变,而使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减小,振动的振幅将随之减小,这称之为球面扩散(或波前扩散)。

  设某一时刻球面的波前面S,总能量为E,单位面积上的能量为e,则有

  -----------------------(其中r为半径)

  因为E,故,

  因而可得----------式中c为与E有关的常数

  结论:

均匀介质中,地震波的振幅与传播距离成反比,即按1/r的规律衰减。

  ⑵吸收衰减

  吸收衰减:

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

实际岩层并非理想弹性介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其质点间相互摩擦消耗了振动能量,造成地震波振幅的衰减,称之为吸收衰减。

  理论上证明,地震波这类衰减与f有关外,还和r有关即:

  A为振幅,

  A0为初始振幅,

  R为传播距离

  α(f)为与频率有关吸收系数,有时α(f)的单位可用分贝表示。

分贝:

每一波长距离振幅衰减分贝数dB/λ

  介质吸收系数与介质性质有:

  ①某一种介质,吸收系数可为常数。

致密岩石,吸收系数较小,一般沉积岩的吸收系数为λ左右。

  ②与地震波频率密切相关。

,频率越高,吸收越大。

因此,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高频成份损失较快,介质相当于低通滤波器。

这样造成浅层频率高,深层的低。

  地震波受波前扩散和吸收衰减可表示成:

  另外还有波透射、反射以及波转换,不平整界面还产生波散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