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18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介质的毒性和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

脱离接触后,可基本治愈

脱离接触事,可恢复,不致严重后果

脱离接触后,自行恢复,无不良后果

致癌性

人体致癌物

可疑人体致癌物

实验动物致癌物

无致癌性

最高容许浓度/(mg/m3)

<0.1

0.1~

1.0~

>10

常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举例

常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级别

毒物名称

极度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①,氯乙烯,铬酸盐,重铭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猛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苯

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本分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中度危害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轻度危害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注:

①非致癌的无机砷化合物除外。

②接触多种毒物时,以产生危害程度最大的毒物的级别为准。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如何分类?

根据毒性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三类(轻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本标准中未予列入)。

(1)用于确定压力容器的类别时,应根据事故状态,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所引起的危害进行毒性危害程度分类。

为此,本标准系以急性毒性和最高容许浓度两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他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序号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乙拌磷(敌死通)

乙撑亚胺(乙烯胺)

二甲基亚硝胺

二硼烷(乙硼烷)

八甲基焦磷酰胺(八甲磷)

三乙基氯化锡

五硼烷(戊硼烷)

内吸磷(1059)

四乙基铅

甲拌磷(391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

对硫磷(1605)

光气(碳酰氯)

异氰酸甲酯

汞(水银)

苯并(

)芘

硫芥(芥子气)

氰化氢(氢氰酸)

氯甲醚

羰基镍

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窗口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氯乙烯、

-萘胺应列入本表,作为极度危害化学介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二甲腈(不对称)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二氟化氧(一氧化氟)

二硝基苯(间、邻、对)

二硝基氯化苯

1,2-二溴乙烷

1,2-二溴氯丙烷

二氯四氟丙酮

二甲腈(不对称)

32

肼(联氨)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33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二氟化氧(一氧化碳)

34

环氧氯丙烷

二硝基苯(间、邻、对)

35

速灭威

二硝基氯化苯

36

臭氧

1,2-二溴乙烷

37

倍硫磷

1,2-二溴氯丙烷

38

敌百虫

二氯四氟丙酮

39

敌敌畏

二氯氧化硒(氯氧化硒)

40

3-丁烯腈(烯丙基腈)

41

氟化氢(氢氟酸)

十氟化硫

42

砷化氢

三氟化氯

43

菸碱(烟碱、尼古丁)

三硝基甲苯(TNT)

44

硒化氢

三氯化磷

45

硫酸二甲酯

五氯化磷

46

丙烯腈

47

丙烯酰胺

48

氯丹(氯化茚)

丙烯醛

49

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

丙酮氰醇(氰丙醇)

50

氯丙腈

甲基内吸磷(甲基1059)

51

b-氯丙腈

21

甲醛

52

氯代连苯

22

甲酸(乙酸)

53

氯甲烷(甲基氯)

23

正丁腈

54

氯萘

24

对硝基苯胺

55

氯酚

25

对硝基氯苯

56

氯甲酸三氯甲酯(双光气)

26

异丁腈

57

溴甲烷(甲基溴)

27

苄基氯(氯化苄)

58

碘甲烷(甲基碘)

28

呋喃丹(虫满威)

59

碳酰氟(氟光气)

29

邻硝基氯苯

60

磷化氢

30

苯乙腈(苄基氰)

61

磷胺(福斯胺)

31

苯胺

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密封性、致密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为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化学物质。

常见的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一乙醇胺(氨基乙醇)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一氧化碳

甲硫醇

一氯醋酸

甲醇(木醇)

乙二胺

正丁硫醇

乙二酸乙二酯(草酸二乙酯)

正丁醛(酪醛)

乙叉降冰片烯

正硅酸甲酯

乙胺

乐果(乐戈)

乙硫醇

叶蝉散(灭扑威)

乙氰(甲基氰)

环己酮

乙酸(醋酸)

异丁醛(二甲基乙醛)

乙酸酐

西维因(胺甲萘)

2,6—二乙基苯胺

杀螟松(速灭虫)

二甲胺

吡啶(氮杂苯)

二甲基乙酰胺

邻甲苯胺

二甲基二氯硅烷

邻硝基甲苯

二甲基甲酰胺

邻硝基酚

二甲基苯胺

62

N,N—二甲基苯胺

63

苯酚(石炭酸)

二氧化硫

64

苯醛

二氧化氮

65

苯乙烯

二氧化碳

66

间苯酚

1,1—(偏二氯乙烯)

67

间甲苯胺

1,2二氯乙烯(顺、反)

68

间苯二酚(雷锁辛)

1,2二氯乙烷(二氯化乙烯)

69

间硝基甲苯

二氯乙醚(1,2'—二氯乙醚)

70

间氯苯胺

二氯丙醇

71

氟苯

丁胺(正丁胺)

72

丁烯醛(巴豆醛)

73

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

三氧化硫

74

二氯乙烷

75

Α-萘胺(1—萘胺,甲萘胺)①

三溴甲烷(溴仿)

76

Α-萘酚(1—萘酚,甲萘酚)

1,1,2—三氯乙烷

77

硝基苯(人造苦杏仁油)

1,1,2—三氯乙烯

78

硝酸

1,2,4—三氯苯

79

硫化氢

三氯醋酸

80

硫酸

三氯氢硅

81

氯乙烯

己二腈

82

氯乙醇

氯化氢(盐酸)

83

氯丁二烯

五硫化二磷

84

磷酸三丁酯

1,1,2,2—四溴乙烷

85

3-氯丙烯

四氯化碳

86

氯化氢

四氯乙烷

87

氯苯

丙烯醇(烯丙醇)

88

糠醛

丙硫醇

89

糠醛(呋喃甲醛)

甲胺(一甲胺)

90

乙炔

当毒性程度分类用于确定压力容器密封性、致密性技术要求时,四氯化碳、邻甲苯胺、苯应列为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化学物质;

氯乙烯、α—萘胺应列为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化学物质。

(2)用于确定化工压力容器的致密性、密封性技术要求时,除应根据事故状态外,尚应计及经常性的泄漏而引起的慢性潜在危害。

为此,以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致癌性三项指标为主,并考虑其他的指标的归属,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后进行分类。

所以表所列的少数介质的类别归属有所调整,请见表中的注解。

(3)使用中涉及多种化学介质时,应按介质组分中毒性危害危险程度最大的介质考虑;

当某一危害型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少时,应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本标准的分类原则,由设计单位的工艺设计或使用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决定分类。

(4)本标准中未列入的电化学介质,应遵照上述分类原则,并参考相近介质的分类类别进行分类。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中规定哪些气体需要检测报警?

在《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中,对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气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和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见表)等属于

级(极度危害)和

级(高度为害)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报警。

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相对密度(气体)

熔点/

oC

沸点/

闪点/自燃点/oC

爆炸极限/%(体)

最高容许浓度/(ml/m3)

火灾危险性分级

危害程度分级

下限

上限

0.97

-191.1

-199.4

<

-50/610

12.5

74.2

(高度危害)

2.15

-160

-13.9

-78/472.22

(极度危害)

1.19

-85.5

-60.4

-50/260

2.48

-101

-34.5

氰化氢

0.93

-13.2

-17.8/538

5.6

0.3

1.83

-83.6

77.3

-5/480

2.8

甲B

环氧乙烷

1.52

-112.2

10.4

-17.8/429

100

按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中视为甲类。

本表中,第1~7项数值来源基本上以《常用化学品卫生与安全使用手册》为主,并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及《有毒化学品卫生与安全使用手册》进行了对照,第8项数值来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第9项数值来自《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环氧乙烷危害程度分级中的

来自《致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2。

金属耐腐蚀性标准分为哪几级?

金属耐腐蚀性分为10级标准,如表所示。

金属耐腐蚀性的10级标准

耐蚀性类别

腐蚀率/(mm/a)

等级

完全耐蚀

0.001

Ⅳ尚耐蚀

0.1~0.5

很耐蚀

0.001~0.005

0.5~1.0

0.005~0.01

Ⅴ欠耐蚀

1.0~5.0

Ⅲ耐蚀

0.01~0.05

5.0~10.0

0.05~0.1

Ⅵ不耐蚀

>

10.0

导致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常用介质有哪些?

导致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常用介质见表。

导致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部分介质

醋酸

氯化铁

酚+环烷酸

硫酸+硫酸铜

醋酸+水杨酸

硫酸铁

磷酸

硫酸+硫酸亚铁

硝酸铵

氯氰酸

盐雾

硫酸+甲醇

硫酸铵

氢氰酸+二氧化硫

海水

硫酸铵+硫酸

氢氰酸+硫酸铁

硝酸银+醋酸

硫酸+硝酸

硝酸钙

顺丁烯酸

硫酸氢钠

亚硫酸

铬酸

氢氧化钠+硫化钠

氯化铬

硝酸+盐酸

亚硫酸溶液

硫酸铜

硝酸+氢氟酸

二氧化硫(潮湿的)

原油

乙二酸

脂肪酸

硫酸+醋酸

常用金属材料易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环境组合有哪些?

常用金属材料易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环境组合见表

常用金属材料易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环境组合

合金

环境

碳钢及低碳合金

苛性钠溶液

钛及钛合金

红硝酸铵

氨溶液

N2O4含O2不含NO,24~74oC

含HCN水溶液

湿Cl2(288,346,427oC)

湿的CO-CO2-空气

HCl(10%,35oC)

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溶液

H2SO4(7%~60%)

含H2S水溶液

甲醇、甲醇蒸汽

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

CCl

CH•COOH水溶液

氟利昂

CaCl2,FeCl3水溶液

(NH4)2CO3

H2SO4–HNO混合酸水溶液

 

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碱液(NaOH•Ca(OH)2LiOH)

NH3蒸汽及NH3水溶液

氯化物水溶液

FeCl3

海水、海洋大气

水、水蒸气

连多硫酸(H2SnO6),n=2~6

水银

高温高压含氧高纯水

AgNO

浓缩锅炉水

水蒸气(260oC)

NaCl水溶液

260oCH2SO4

湿润空气(湿度90%)

CaCl2+NH4Cl水溶液

NaCl+H2O2水溶液

热NaCl

湿的氯化镁绝缘物

H2S水溶液

合金元素在不锈钢和低合金钢中对耐蚀性的影响有哪些?

合金元素在不锈钢和低合金钢中对耐蚀性的影响见表

合金元素在不锈钢和低合金钢中队耐蚀性的影响

元素

不锈钢

低合金钢

Cr

提高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含量高达13%时,耐蚀性有突变的提高,在Cr-Mn-N钢中,能增加N的溶解度

提高H2S、抗高温高压H2、抗CO2抗大气以及海水腐蚀的能力

Ni

扩大钝化范围,提高耐蚀性,尤其在非氧化性介质(如稀硫酸)中

抗碱,耐海水,耐大气腐蚀有一定作用

Mn

在Cr-Mn-N钢中,能增加N的溶解度,对某些有机酸(如醋酸)起有利影响

C

与铬形成碳化物,降低耐蚀性,降低抗晶间腐蚀性能

对耐蚀性无有利影响

N

在Cr-Mn-N钢中,提高在海水中的抗点腐蚀能力

Mo

扩大还原介质中钝化范围,抗H2SO4,HCl、H3PO4及某些有机酸抗点蚀

提高抗H2S、CO、H2O以及高温高压H2的腐蚀

Cu

提高在中H2SO4抗蚀性与Mo同时加入效果显著

抗大气及海水腐蚀

Si

提高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蚀性

Al

生成较致密氧化膜,在氧化介质中抗蚀

抗大气、H2S、碳铵及高温炉气

Ti、Nb

生成稳定碳化物,减少C的有害作用,保证有效铬抗晶间腐蚀

抗大气、海水、H2S、高温高压下H2、N2、NH3

工业上常见金属材料在各种腐蚀性介质中的腐蚀和耐腐蚀性有哪些?

工业上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各种酸、碱、盐溶液中,在大气、土壤,以及在工业用水、海水等介质中,发生的腐蚀多为电化学腐蚀。

金属材料在高温气体中的氧化是另一种普遍的形式。

例如钢铁材料在高温高压氢气中发生腐蚀,在高温含硫气体中发生硫化腐蚀。

一些金属和合金的耐腐蚀性见表

一些金属和合金的耐腐蚀性①

级别:

0:

不适用。

1:

劣与中等之间。

2:

中等。

当使用条件较温和,或可按期更换时,可以有限制地使用。

3:

中等与良之间。

4:

良。

在使用更好的材料不

经济时,可选用此类材料。

5:

良与优之间。

6:

优。

材料

非氧化性或还原性介质

液体

酸性溶液,例如磷酸、硫酸等,但盐酸除外;

还有许多种有机物

中性溶液,例如多种非氧化性盐类溶液以及氯化物、硫酸盐等

碱性溶液,例如:

氧化性介质

天然水

苛性碱及弱碱,但氢氧化铵除外

氢氧化铵及胺类

酸性溶液例如硝酸

中性或碱性溶液,例如过硫酸盐、过氧化物、铬酸盐等

孔蚀介质②,酸性三氯化铁溶液

淡水

海水

静止或缓慢

流动

急动

湍流

普通铸铁(含片状石墨)及低合金铸铁

球墨铸铁

含镍耐蚀铸铁

14%硅铸铁

低碳钢,低合金铸铁及低合金钢

17Cr型铁素体不锈钢

18Cr,8Ni型奥氏体不锈钢

18Cr,12Ni,2.5Mo型奥氏体不锈钢

20Cr,29Ni,2.5Mo,3.5Cu型奥氏体不锈钢

Incoloy825镍一铁一铬合金

(40Ni,21Cr,3Mo,1.5Cu,其余Fe)

哈氏合金C-276(55Ni,17Mo,16Cr,16Fe,4W)

哈氏合金B-2(6lNi,28Mo,6Fe)

续表

Incoloy(78Ni,15Cr,7Fe)

铜一镍合金(Ni≤3O%)

蒙乃尔合金400(66Ni,30Cu,2Fe)

镍-200工业镍(99.4Ni)

铜及硅青铜

铝黄铜(76Cu,22Zn,2Al)

镍-铝青铜(80Cu,10AI,5Ni,5Fe)

A型青铜(88Cu,5Sn,5Ni,2Zn)

铝及其合金

0~5

0~4

纯铅或含锑硬铅

气体

普通工业介质

卤素及其衍生物

注④

水蒸气

含微量S的炉气

卤素

湿含卤酸,例如盐酸,有机卤化物的水解产物

干燥的卤化氢,例如干燥的HCl℃③

湿蒸气或冷凝水

高温干蒸气,促进轻微解离

还原性,

例如热处理炉气体

氧化性,例如烟道气

城市大气或工业大气

湿卤素,例如露点以下的氯

干燥卤素,例如零点以上的氟

2<

200

1<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