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1942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docx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常识

易燃易爆場所消防常識

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怎样分类的?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为九类:

第一类是爆炸品;第二类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是易燃液体;第四类是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是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第六类是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是放射性物品;第八类是腐蚀性物品;第九类是杂类。

2、防火防爆的原理是什么?

一是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即控制可燃物,防止形成爆炸介质;二是控制和消除一切点火源;三是控制火势蔓延途径;四是限制爆炸波的冲击、扩散。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哪几类?

按性质分为三类:

一类是易燃气体(此类气体燃烧性极强,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乙炔气、液化石油气等);二类是助燃气体(此类气体本身并不燃烧,但其氧化性很强,能加剧可燃物的燃烧性能及爆炸性能,如氧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等);三类是可燃的毒性气体(此类气体不仅有毒而且易燃,如煤气、液氨、氯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等)。

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物理性爆炸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贮存于钢瓶内压力较高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受热膨胀后,压力升高,当超过钢瓶的耐压强度时,即会发生钢瓶爆炸。

特别是液化气体,这种气体在钢瓶内是以液态、气液两态的形式存在,在运输、使用或贮存过程中,一旦受热或撞击或外力作用,瓶内低临界温度液化气体就会全部气化;高临界温度液化气体除了瓶内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增大以外,瓶内的液体体积也要膨胀,从而使钢瓶内压力急剧增高,导致钢瓶爆炸。

5、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易爆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在《化学危险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所列入的81种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易燃气体约占75%。

由于气体燃烧,无须物态的变化,且可燃物与氧化物接触面积大,因此具有比液体和固体更易燃烧且燃烧速度更快等特点。

当扩散到空气中的易燃气体浓度达到一定量即达到爆炸极限,如当空气中含4.0-75.0%(体积比)的氢气,或12.5-74.0%的一氧化碳时,遇明火即会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而产生具有极大破坏性的爆炸。

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氧化危险特性有哪些?

助燃气体虽然其本身都不能燃烧,但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或与还原剂接触时,能加强燃烧程度,甚至会引起爆炸。

如油脂接触到氧气能自燃;铁在氧气中也能燃烧。

为此,在储存、运输、使用中,应严禁装有氧气或其它强氧化性气体的钢瓶与可燃物、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接触或同库储存、同车运输。

7、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扩散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气体分子由于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因此气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在整个空间自由的无规则地运动。

当气体内部,某种气体分子密度不均匀时,分子的运动就会出现气体分子从密度高的地方向密度低的地方移动,即扩散。

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也不例外,也具有这种扩散性。

气体的扩散与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和气体的扩散系数有关。

一般地说,气体的扩散系数越大,其扩散速度越大;易燃气体引起的火灾蔓延、扩展的危险性就越大。

相对密度小于1即比空气轻的易燃气体一旦大量泄露逸散在空气中,可以迅速大面积的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而且能顺风飘动,致使易燃气体着火爆炸和燃烧火焰蔓延扩展;与空气比重相近的易燃气体,容量与空气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易燃气体泄漏出来以后,往往沿着地面扩散,并易窜入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且长时间聚集不易驱散,遇火源则发生燃烧或爆炸。

同时,密度大的易燃气体,一般发热量大,火灾危险性更大。

8、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带电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这里所讲的气体带电,实际上是指高压气体的喷出带电。

如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象氢气、乙烯、乙炔、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当从容器、管道口或其破损处高速喷出时能产生静电。

?

许多实验证明,高压气体喷出时所以带有静电,是因为在这些气体中悬浮着固体或液体杂质。

当气体中混有的固体或液体杂质与气体一起高速喷出时,因与管壁发生相互摩擦等作用而带静电。

所以说,高压气体喷出时带电,本质上是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的接触摩擦带电,即当气体高速喷出时,使杂质与气体一起在管内运动,与管内壁发生摩擦和碰撞,在相向分离之时,微粒和管壁分别带上等量异号的电荷,即产生了静电。

带电量越大,产生的静电位越高,静电放电的可能性越大,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如液化石油气喷出时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9000V,其放电火花足以引起燃烧。

因此,压力容器内易燃的压缩或液化气体在容器、管道破损喷出时,或放空速度过快时,都容易产生静电,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9、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毒害、腐蚀和窒息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大多数易燃可燃气体都有毒性,有的甚至是剧毒物,如硫化氢、氯乙烯、三氟化氮、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等都具有毒性。

而硫化氢为剧毒物,当空气中含有151ppm即会引起中毒,而当含量达182ppm时,能立即使人死亡。

有些易燃、可燃气体具有腐蚀性,这主要是一些含硫、氢、氟元素的易燃、可燃气体如硫化氢、氢、氨、三氟化氮等。

这些气体在生产、储运过程中,都能腐蚀设备,削弱设备的耐压强度,严重时可导致设备系统裂缝、漏气,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此外,这些气体泄漏不仅可引起附近的人畜中毒,皮肤、呼吸道、粘膜等还将受到严重刺激和灼伤而危及生命;当大量压缩或液化气体及其燃烧后的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时,会造成空气中氧的含量降低,使人因缺氧而窒息中毒,因此在处理或扑救具有毒性、腐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火灾时,应特别注意自身的防护。

10、按液体闪点的高低将易燃液体划分为哪三类?

(一)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18℃的液体,如汽油、乙醚、丙酮等。

?

(二)中闪点液体,指﹣18℃≤闭杯试验闪点<23℃的液体,如原油、强力胶、显影液等。

(三)高闪点液体,?

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如煤油、塑料增光剂、碘酒等。

11、易燃液体挥发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

由于分子的运动,易燃液体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即液体分子能挣脱液体表面的吸附而挥发到空气中。

蒸发性越强,易燃液体蒸气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火灾危险性越大。

?

易燃液体蒸发能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有关,如分子量越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小,蒸发能力则越大。

而且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往往更为显著。

(1)温度:

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越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2)暴露面:

液体的暴露面越大,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液体分子进入空气中的机会越大,其蒸发量也就越大。

为此,在使用、储存中应尽量密封,严禁易燃液体的跑、冒、滴、漏。

(3)压力:

液面上的压力越大,液体分子飞离液体表面所需要的能量越大,蒸发也就越慢。

?

12、易燃液体高度易燃易爆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液体的燃烧或爆炸实际上是液体的蒸气燃烧,即当易燃液体表面上蒸气浓度在空气中达到一定量时,遇点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易燃液体的燃烧爆炸特性及火灾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最小点火能。

易燃液体的最小点火能都很低,而最小点火能是指可燃性物质处在最敏感条件下,点燃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显然,最小点火能越低,点燃所需要的能量越小,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2)闪点。

闪点是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赴大。

易燃液体的闪点低,燃点也低,接触火源极易着火而持续燃烧。

13、易燃液体流动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

众所周知,液体都具有流动性。

液体流动性的大小取决于液体本身的粘度。

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强。

易燃液体大都是些粘度较小的液体,一旦泄漏,则会很快向四周流散,从而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使空气中的蒸气浓度提高,含易燃蒸气的空间扩大,进而加大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所以,为防止易燃液体因泄漏、流散而造成火势扩大,对贮有易燃液体的场所或贮罐区均应设有事故储存槽或储存池,贮罐周围应设有防火堤,防火堤内的排水阀平时则要求常闭状态。

14、易燃液体受热膨胀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性和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一般都较大的性质,储存在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则体积容易膨胀,同时蒸气压力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的鼓胀,甚至破裂。

夏季盛装易燃液体的铁桶出现的“鼓桶”现象以及玻璃容器的爆裂现象等,都是由于受热膨胀所致。

而容器突然破裂,大量液体在涌出时极易产生火花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所以易燃液体应储存于阴凉处,高温时应用喷洒冷水的方法进行冷却,桶装的易燃液体严禁露天存放,且在灌装时,容器按规定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绝不可灌满。

15、易燃液体带电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大部分易燃液体如醚类、酮类、酯类、芳香烃类、石油及其产品等都是高电阻率的电介质,在灌注、输送或流动过程中,都有因摩擦产生静电放电而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16、易燃液体易氧化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

作为有机化合物的易燃液体极易被氧化,当遇到强氧化剂或强酸能迅速发生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如乙醇遇高锰酸钾会发生燃烧,遇硝酸也会着火,环戊二烯遇微量硝酸会立即爆炸。

因此,易燃液体不得与强氧化剂或酸同库储存或同车运输。

17、易燃液体毒害性、腐蚀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绝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与皮肤的接触或呼吸吸入人体,致使人昏迷或窒息而死。

有的易燃液体及蒸气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刺激或灼伤皮肤或器官,造成机体组织的坏死。

因此,储存易燃液体的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当出现泄漏或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应配戴好防护用具,如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以保证自身安全。

18、易燃固体怎样定义?

依据国家标准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凡是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

其中不包括己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这类物质大多是化工原料及其制品。

19、易燃固体分为哪几级?

按易燃固体燃烧的难易程度、燃点的高低、燃烧时的猛烈程度以及放出气体毒性的大小,通常将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两级:

一级易燃固体:

这类物质燃点低(燃点一般在300℃以下,低熔点者闪点在l00℃以下),容易燃烧、爆炸,燃烧速度快(速度在0.5m/s以上),且放出气体的毒性大。

二级易燃固体:

这类物质与一级易燃固体相比较,燃烧性能差,燃烧速度慢,燃烧所放出气体的毒性小。

20、易燃固体易燃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这是该类物质的主要特性。

它的易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熔点低。

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燃烧是在气态下进行的。

熔点低的易燃固体,受热时容易熔解蒸发或气化,因而易着火,燃烧速度也较快。

某些低熔点的易燃固体还有闪燃现象,如樟脑、萘等,其闪点大都在100℃以下,所以火灾危险性大。

(2)燃点低。

燃点是表征固体物质易燃性大小的主要标志。

燃点低的易燃固体在能量较小的热源或受撞击、摩擦等作用下,会很快受热达到燃点。

所以,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3)自燃点低。

易燃固体的自燃点一般都低于易燃液体和气体的自燃点。

这里由于固体比液体和气体的分子密集,单位体积的密度大,蓄热条件好。

自燃点低的物质往往是火灾的发起点,即在同一条件下,当受热源作用时,自燃点低的物质先着火。

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4)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性。

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引起燃烧。

如硫磺粉与过氧化钠接触,立即发生燃烧,甚至爆炸,萘遇强氧化性的浓硝酸或发烟硫酸反应非常剧烈,引起爆炸。

(5)热解温度低。

固体物质(除单质固体外)都有一个受热发生分解的温度即热解温度。

热解温度越低,物质越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易燃固体热解温度都较低。

如硝化棉40℃即分解。

(6)氧指数(0I)低。

氧指数又被称为临界氧浓度或极限氧浓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氧气浓度。

通常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值来表示。

21、易燃固体爆炸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大多数易燃固体是还原剂,易与氧化剂、强酸等发生反应,当反应剧烈时,则会引起爆炸。

如红磷的自燃点是260℃,遇高温、火种、摩擦、撞击或强氧化剂都会引起燃烧,而与氧化剂氯酸钾的混合物,即使在含水分的情况下,稍经摩擦或撞击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特别是一些受热易升华或受热易于分解或反应后产生易燃气体的易燃固体,则火灾、爆炸危险性更大。

此外,易燃固体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其越容易燃烧,燃烧速度也越快,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22、易燃固体毒害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许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性,或燃烧后生成有毒的物质。

如萘、三聚甲醛等对皮肤具有刺激毒性。

萘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ppm。

红磷、三硫化四磷等不仅本身有毒,而且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23、自燃物品的定义是什么?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也就是说,这类物品无需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由于其自身受空气氧化或外界温度、湿度的形响,能发热并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自燃物品有黄磷、硝化纤维、金属粉及其硫化物、油纸及其制品等。

24、自燃物品分为哪几级?

?

根据自燃的难易程度及危险性大小,自燃物品可分为两级:

(1)一级自燃物品。

此类物品自燃点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或分解,并放出热量,使其自燃。

如黄磷、硝化纤维等。

(2)二级自燃物品。

此类物品化学性质虽然比较稳定,但自燃点较低,如果通风不良,在空气中氧化所放出的热量积聚不散,也能引起自燃。

该类物品大都是含有油脂的物质。

如油布、油浸金属屑等含有油脂物品。

25、自燃物品氧化自燃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1)遇氧即自燃。

这类自燃物品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自燃点低,一旦接触氧或氧化剂,立即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达到其自燃点而自燃。

(2)积热自燃。

这类自燃物品多半是含有较多的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遇氧或氧化剂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如果通风不良.热量聚积不散.致使温度升高,又会加快氧化速度。

26、自燃物品分解自燃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分解自燃是指自燃物品因分解放热而引起的自燃。

如硝化纤维及其制品(硝化纤维胶片、底片、废硝化纤维电影胶片等),由于本身含有硝酸根,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常温下就能在空气中缓慢分解。

若在光、热、水分作用下则分解的更快,分解放出的一氧化氮气体极不稳定,又被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化合生硝酸或亚硝酸。

硝酸或亚硝酸被吸附在硝化纤维表面,会进一步加速硝化纤维制品的分解,放出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当温度达到自燃点时即引起自燃,且燃烧速度极快,火焰温度高,火势凶猛,并伴有有毒和刺激性气体放出。

27、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爆炸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锌、锑、硼、铝等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不但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还会强烈分解,放出易燃的气体,使火势更加猛烈,甚至发生爆炸。

自燃物品应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仓库内,远离明火及热源,设置防止阳光直射的措施且应单独存放,避免与氧化剂、酸、碱等接触,在装卸、运输中,应轻拿轻放,不得损坏包装容器,对忌水的物品必须严密包装,不得受潮。

28、遇湿易燃物品怎样定义?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遇湿易燃物品又常常被称为遇水燃烧物品。

29、遇湿易燃物品怎样分级?

根据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和危险性大小,遇湿易燃物品可分为二级:

(1)一级遇湿易燃物品。

遇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可燃气体多且放出大量的热量,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物质。

(2)二级遇湿易燃物品。

遇水发生的反应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需在火源作用下才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如金属镁粒、锌粉、氰氨化钙、连二亚硫酸锌等。

30、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酸易燃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这是遇湿易燃物品的共性。

一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后反应剧烈,产生的可燃气体多,放出的热量大,由于自燃或外来火源作用,容易着火或爆炸,如金属钠、碳化钙等。

31、遇湿易燃物品自燃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有些遇湿易燃物品不仅有遇湿易燃性,而且还有自燃性。

如碱金属、硼氢化合物,放置于空气中即具有自燃性;有的遇水能生成易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具有自燃性,如氢化钾。

因此,这类遇湿易燃物品的贮存必须与水及潮气等可*隔离。

由于碱金属不与煤油、石蜡等作用,所以可把它们贮存在矿物油或液体石蜡等不吸水分的物质中,使其与空气和水蒸气完全隔离,避免变质和发生危险。

32、遇湿易燃物品爆炸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有些遇湿易燃物品如电石(碳化钙)等,由于与水作用生成易燃气体(乙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或盛装遇湿易燃物品的容器由于气胀或装卸、搬运中的震动撞击,及受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因此装卸时不得翻滚、倾倒、撞击、摩擦等,必须轻拿轻放。

如发现容器有鼓包等可疑现象,应及时将鼓包的电石桶移到室外,放出桶内气体,经修复后方可人库。

33、遇湿易燃物品毒害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很多遇湿易燃物品本身具有毒性,如钢汞剂、钾汞剂等都有很强的毒害性。

硼和氢的金属化合物的毒性比氰化氢、光气的毒性还大。

此外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铝等)、氰化物(如氰化钾、氰化钠等)等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则生成具有腐蚀性的碱,同时放出有毒的气体。

34、氧化剂怎样定义?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其中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这种物质虽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则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这种物质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撞击、摩擦极为敏感。

35、氧化剂分为哪几类?

?

氧化剂,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两大类:

(一)无机氧化剂

无机氧化剂按其氧化性的强弱及化学稳定性可分为一、二级。

一级氧化剂。

这类氧化剂除无机过氧化物分子中含有过氧基外,其余都是分子中含有高价态元素的物质。

该类物质活泼性强,具有很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或极易分解放出具有强氧化性的氧原子。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物质:

(1)无机过氧化物类。

即分子中都含有过氧基的无机化合物。

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等。

(2)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类。

即分子中都含有高价态的氯元素。

(3)高锰酸盐类。

即分子中都含有高价态的锰元素,如高锰酸钾、高锰酸钙等。

(4)硝酸盐类。

即分子中都含有高价态的氮元素,如硝酸钠、亚硝酸铵等。

(5)其它。

如三氯异氰尿酸、三氟化溴、四硝基甲烷等。

二级氧化剂。

除一级及有机过氧化物以外的氧化剂均属于此类,他们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也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和失去氧原子的能力。

但这类氧化剂与一级氧化剂相比,氧化性稍弱。

如重铬酸钾、溴酸铅、高碘酸钠、偏高碘酸钠、仲高碘酸钠等。

(二)有机氧化剂

有机氧化剂绝大多数为有机过氧化物,少数为有机硝酸盐。

由于有机过氧化物在氧化剂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化学性质很不稳定,极易分解放出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加之其本身又是有机物,具有可燃性,因此,与其它氧化剂不同,它无需其它可燃物存在也可发生燃烧。

有机过氧化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自由基的链式反应,反应速度快,火灾爆炸危险性大。

因而在氧化剂中把它单独列为一类。

36、氧化剂氧化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由于氧化剂分子中都含有过氧基或高价态的氯、溴、碘、锰、铬、氮等元素,化学性质活泼,易分解放出氧或有较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氧化剂分解放出的氧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氧化剂的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受热被撞分解:

有些氧化剂,如过氧化物类(包括有机过氧化物)、硝酸盐类、氯酸盐类等,当受热、摩擦、撞击等作用时,极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遇可燃物特别是粉末状的可燃物则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

(2)遇强酸猛烈反应,反应产物进一步分解放出氧:

大多数氧化剂,尤其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甚至引起爆炸。

如过氧化物与硫酸、氨酸钠与硝酸相遇则立即发生爆炸。

因此,氧化剂不得与酸类物质混存混运,不可用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扑救该类物质的火灾。

?

(3)遇水或二氧化碳分解:

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进而引起可燃物燃烧或爆炸。

如过氧化钠遇水或二氧化碳会放出氧气。

高锰酸锌吸水后形成的液体,接触纸张、棉布等有机物,能立即引起燃烧。

所以,这些氧化剂不得露天存放,包装要严密,防止受潮、雨淋,装卸时,无防雨设备不得作业。

也不得用水、酸碱、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有些氧化剂与弱氧化剂接触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而引起燃烧、爆炸。

?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氧化剂分子中通常是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当它遇到更强的氧化剂时则显还原性,当它遇到弱氧化剂时则显氧化性。

37、氧化剂混合接触着火爆炸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所谓混合接触着火,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接触产生着火的危险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化学药品混合接触时,假如最大反应热达300卡/g以上,那么产生着火的可能性就大。

38、氧化剂燃烧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有机氧化剂除具有强氧化性外,本身还是可燃的,故能引起燃烧。

因此有机氧化剂也不能和无机氧化剂混合接触。

39、氧化剂毒性、腐蚀火灾危险特性有哪些?

不少氧化剂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

能毒害人体,腐蚀、烧伤皮肤c如重铅酸盐即有毒性,也有腐蚀性。

四硝基甲烷毒性很强,其蒸气对粘膜组织(如眼、上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性,长期接肤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有时还会引起贫血。

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各种含氧酸等,都有很强的腐蚀性,能够灼伤皮肤。

因此要做好安全防护。

40、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储存场地要求有哪些?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储存在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设置在专门的仓库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物品储存仓库。

同时储存场所应符合以下要求:

(1)化学危险物品露天堆放时,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2)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建筑不得有地下室或其它地下建筑.

(3)化学危险物品储存建筑物、场所的消防用电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储存区域或建筑内的输配电线路、灯具应符合国家规范的安全要求。

(4)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建筑、装置必须安装避雷设备和必要的静电导除装置。

(5)储存场所的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材料,并应设有静电导除装置;建筑内需采暖时,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温度不应超过80℃,且不得使用蒸气采暖和机械采暖。

(6)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建筑内严禁附设员工集体宿舍。

41、各类化学危险物品储存原则有哪些?

?

根据国务院《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

“化学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

”和公安部1990年4月10日发布施行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十九条规定:

“甲、乙类物品与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根据各自不同的危险特性分类、分项,专库专储,以防止不同性质的化学危险物品相互接触发生反应引起火灾或由于灭火方法不同给火灾扑救工作增加困难,甚至造成更大的火灾损失。

42、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经营条件有哪些?

(一)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经营、储存设施。

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