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2113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docx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

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

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

出处:

井勿幕《舞剑词》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

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

龙蛇走,岁月忙,健儿卅六会跳梁。

中原风景凄凉,身在水云乡。

舞剑词

《舞剑词》是“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先生(1888—1918)传世不多遗文中的名篇。

词曰: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

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

龙蛇走,岁月忙,健儿卅六会跳梁。

中原风景凄凉,身在水云乡。

.词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市档案馆馆藏《井勿幕先生公葬纪念册》所收《井勿幕先生遗文》,注为:

“先生十八岁时在东京作”;孙志亮、张应超《陕西辛亥革命》称:

“1905年夏,井勿幕由四川重庆留学日本……到日不久,就剪掉了脑后的长辫子,以表示决心与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决裂……他亲书对联一幅,挂在案头,上面写着:

‘伤心痛苦几无泪,悲楚行吟尽是忧。

’还在一首《舞剑词》中写道……”,实际也认为是先生18岁(虚岁)旅日所作。

胡景通、严佐民《井勿幕传略》(政协陕西省委文史资料委员会《陕西民国人物》

(一)虽未明确涉及这个问题,但从其叙述文字看,时间和前两说大致不差,地点也是日本。

然而诵而思之,笔者隐然感到,这个时间和地点,恐怕都值得商榷。

首先,“卅六”不是“三六(十八)”,“健儿卅六”显然是说“健儿三十六人”。

而细检先生的革命活动,正好有所谓:

三十六弟兄”之说,即辛亥光复之前,陕西省同盟会,哥老会和军学各界首领曾秘密开会于省城南郊之小雁塔(一说大雁塔),到会者计有“井勿幕、张伯英、钱定三。

胡笠僧、邹子良、李仲三、张聚庭、马开臣、党自新、张仲仁、张云山、万炳南、王荣镇、陈树发、朱福胜、马玉贵、马福样、刘世杰、郭金镛、陈殿卿、刘刚才、朱汉庭、张玉成、曹建安、郭胜清、张建友、陈素子、吴世昌、李汉章、陈得贵、朱叙五、刘仲明、李长兰、吴长世、邱彦标、薛健侯等共三十六人,号称‘三十六弟兄’,歃血为盟共图大举”(王陆一《辛亥革命纪事》),词中的“卅六健儿”云云,与这一著名事件正相吻合,“卅六健儿”很可能就是“三十六弟兄”,不过“三十六弟兄”歃血为盟,是在1910年的7月9日,勿幕先生已然20多岁。

其次,词中“中原风景”云云,似非身居异国人的口吻。

据《辞源》的解释,“中原”为词,一指平原、原野;二指地域名称:

狭义的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三指内地,“别于边境地区而言。

”然而其第一义项与井词的“中原”显然了无瓜葛,而第二、第三义项却无疑都是相对于中国境内其他地区的地方,去国之人,所念者国也,作者似不必也没有理由作这样的言语。

第三,“身在水云乡”一句,可能是此词被看做作于日本的重要依据和长期以来从未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的重要原因。

可是“水云乡”三字,其字面的意思,就是水云弥漫的地方;其引伸的意义,一般多指隐者居游之地,这在我国的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如苏轼《和章七出守湖州》的“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张纲《次韵钱巽叔见赠》的“逸翮归鸳鹭列,鸣驺忽下水云乡”均是。

如以实地而论,日本固可以看作水云弥漫之地,但水云弥漫之地,并非只有日本可以当之!

如果说先生顾念乡梓革命,自伤于居游异域而不能厕身其中,聊以隐者自况,则“中原”而外先生所至之地,何处不可以“水云乡”三字目之,怎见得此三字就一定指的日本?

因此,笔者疑心这首词既不是先生18岁所作,也不是先生在日本所作,否则,这几点都说不过去。

至于此词到底作于何时何地,根据现有的资料,笔者推测,很可能是在1910年7月小(大)雁塔歃血为盟之后,1911年3月广州起义之前,地点不是上海、就是香港或广州。

因为胡景通、严佐民的《井勿幕传略》中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即“同年(1910年)秋季,他(井)和吴玉章、熊克武、但懋莘由上海赴香港,策划广州起义”。

其时,“自乙未到庚戌(1905年一1910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已失败九次,而各省单独策动的地方举义,不下数十次之多,也被残酷地镇压下去。

从这些不断的血的教训中,同志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彼起此伏、各不相谋的军事行动,力量分散,不能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反而牺牲了不少的优秀同志,消耗了革命的实力,实非善策。

东京同盟会总部和各省支部更进而主张,集中全党力量,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革命,一举而颠覆清朝政府”(熊克武《广州起义亲历记》)。

先生这首词的“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显属有感而发,意在强调革命力量的团结与联合,“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正是他壮怀激烈、灭此朝食心迹的痛快表露,和当时的革命形势正相吻合,而下面的“卅六健儿”云云,又和“歃血为盟”之事天一相承,“中原”、“水云乡”两句,其时、其地皆天衣无缝、豁然贯通。

先生志存革命,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然身在边陲,暇时亦不免对家乡(内地)的革命有所牵挂:

这段时间,各地同志忙忙母碌,“三十六弟兄”也干的不错吧(龙蛇走,岁月忙,卅六健儿会跳梁),可惜“1905至1911年间,国内几次武装起义失败,革命转入低潮”(何香凝《我的回忆》),不由得隐叹内地起事的时机尚不成熟(中原风景凄凉),自己暂时还只能在边陲进行运动(身在水云乡)。

词的前几句抒发革命情怀,接着表达对家乡革命的系念,最后又联系到自己眼下的处境,不是十分地畅达、自然地么?

井勿幕(1888~1918年),原名泉,字文渊,陕西蒲城人。

早年就学四川,1903年赴日本留学。

1905年8月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深为孙中山先生器重,“呼为后起之英”,被任命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并于当年冬季返回陕西开展革命活动。

1907年2月,井勿幕经四川转赴东南诸省,和黄兴、秋瑾等联络,密谋革命事宜。

不久他又第三次赴日本,于1908年2月在东京参与创办《夏声》杂志,撰文宣传革命。

1910年春,井勿幕奉同盟会总部令,回陕组织起义,后又与吴玉章、熊克武等人由上海赴香港,策划广州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井勿幕任北路宣慰安抚招讨使。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稽勋局副局长,但他坚辞不就。

后因同盟会陕西支部内部的矛盾,加之袁世凯的上台,井勿幕被迫由南京赴上海,随章太炎学习古文。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成立护国军,号召反袁,陕西积极响应,宣告独立,井勿幕遂赴云南参加护国之役,曾任川、滇护国联军总司令熊克武部的参谋长。

袁世凯死后,井勿幕辗转返回陕西,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18年11月,被推为陕西靖国军总指挥(于右任为总司令)。

11月21日,为说服郭坚、李栋才整肃军纪,井勿幕亲赴兴平南仁村,准备进一步与他们商讨攻打兴平、进取西安的计划,不料反中奸计,遭郭坚杀害。

井勿幕牺牲后,作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的于右任在悲愤之余即将井的事迹上报广州大元帅府。

章太炎亲撰《井勿幕墓志铭》。

1945年,于右任提出将西安南四府街改名为“井上将街”,将这条街南头的小南门改名为“勿幕门”。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街名和城门名无形中止。

1921年12月,是井勿幕殉国三周年,于右任集诸友为祭。

1929年,由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宋哲元撰文、毛昌杰书《井先生纪念碑》,立于西安革命公园内(“文革”中碑被砸毁)。

1945年12月,井勿幕遇害27周年时,国民政府派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专程来陕主持公祭活动,会毕,将井勿幕灵柩移少陵塬安葬。

当年在路口还建有蒋介石题字的“追赠陆军上将衔井勿幕先生之墓”的牌坊。

直至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文革”中遭到破坏的井勿幕旧茔才得以重新修整。

于右任与井勿幕为挚友,在《于右任诗词曲全集》里有好几首怀念井勿幕的诗作,如1918年于右任得知井勿幕被害后,即作《吊井勿幕》致哀;1919年作《家祭后出城有怀勿幕》,1921年又作《题井勿幕小照》;直到1945年,于右任在《中吕·醉高歌追忆陕西靖国军及围城之役诸事凄然成咏十首》中,还写下“路入南仁月冷”的诗句,表达对战友的怀念。

1921年12月,为纪念井勿幕殉国三周年,于右任两次撰写楹联:

其一:

魂招东里应怜我  泪洒南仁艺忆君其二:

羞为榆塞剜心祭忍读余杭志墓文在《吊井勿幕》一诗中,于右任写道:

十日方归先轸元,英雄遗憾复何言!

渡河有恨收群贼,殉国无名哭九原。

秋兴诗存难和韵,南仁村远莫招魂。

还期破敌收功日,特起丘山拟宋园。

于右任在诗中所提到的“秋兴诗存难和韵”句中的“秋兴”,是指1918年井勿幕居长安时步杜少陵“秋兴”韵所作《秋感八首》。

当时井勿幕将这八首诗写在笺纸上赠给于右任。

井勿幕牺牲后,于右任将其装裱成轴,题诗其上,当时不少名流(如李元鼎等)皆有题咏,可惜此轴已不知下落。

1920年9月,于右任手书井勿幕《秋感八首》,嘱茹欲立跋文其后,请富平刻碑高手刘应文镌字刻石后,嵌于三原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壁间,以志感念不忘。

如今刻石早已不复存在,所幸笔者珍藏有原石拓片,今出示文后,供读者欣赏,并释文如下:

井勿幕先生遗诗

秋感八首步少陵秋兴韵

叶落鸿归露满林,河山四战气严森。

白旗苒苒摩天汉,玄鸟飞飞恋岁阴。

因果能收瓜李种,恩仇不解虎狼心。

征夫莫问寒衣就,肠断西风野戍砧。

黄金台上隼(yú)斜,新令中央集国华。

永忆三千称上客,休惊八月泛灵槎。

清丝夜半随悲管,戍鼓天边入暮笳。

莫笑他年旧宾侣,风前犹作傲霜花。

独上高楼送落晖,东方月出转憙微。

只言明镜桂初发,无那劲风云乱飞。

白帝佳兵愁事往,嫦娥窃药恐心违。

持梁跃马已应足,淮水汤汤淮土肥。

长安赌郡一先棊(棋),得失分明动客悲。

冀北秋空无马日,中原月朗获枭时。

白衣未送先王老,翠羽还争五霸驰。

只有夷齐能采蕨,古来忠孝耐人思。

谁怜愚叟苦移山,梅岭崔嵬战伐间。

尚有衣冠存异地,何无羽葆入天关。

清流已作黄流侣,入国犹为去国颜。

太息秋风真冷落,朝朝催尽髩毛斑。

知在峨眉最上头,长江东下万方秋。

国容定许群魔息,天意应怜万姓愁。

将士霜前飞鸷隼,楼船日下泛轻鸥。

汉家自古偏安地,莫守岷江弃九洲。

龙战玄黄未奏功,英魂处处悼歌中。

九关虎豹千山雪,四海幡幢万里风。

朝市翻成臧血碧,江山尽是火旗红。

奸雄未尽英雄少,岁晚风悲马上翁。

天设终南亘靡迤,山阴可有小塘陂。

频年苦奏南冠曲,万里情殷越鸟枝。

羽檄曾传三令下,文章应许北山移。

深林未遂平生志,独卧吟成草露垂。

  右步少陵秋兴原韵诗勿幕七年居省感时作也。

其年冬君来,原书以贻右任。

不幸,君于十一月廿一日遽遇难于兴平之南仁村。

右任每抚遗文感念不忘,因书刻石并嘱立跋其后。

九年九月茹欲立富平刘应文镌字

井氏双雄的文采“勿幕不独文,义安不独武。

”这是右任先生《董振五墓志铭》中两句非常著名的话,其意盖在表彰二人的能文能武,文武兼备,而勿幕先生之文才名重一时于斯亦见一般。

论文,其20岁(1908年)就撰的《二十世纪之新思潮》《兴办西北实业要论》两篇长文,又是纵论社会主义思潮,又是畅谈发展西北实业设想,已令人啧啧称奇,其在此前后所写的《葡萄牙国王之被刺》《中法最近之交涉》《日美协约与中国之关系》《夺民口中之食者谁》等国际国内时评,和所作《孤愤词》《舞剑词》《哀醴陵惨案》即后来的《秋感八首》,也让人数数惊异于其卓越的文学禀赋。

而其此次收在其侄孙晓天教授所编《乱世风云——井勿幕井岳秀昆仲史实钩沉》中的若干书信短章,更是将其文学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其民元夏日《致常铭卿书》曰:

铭卿足下:

一别数载,音问鲜通,前见子端,始知足下左军冯翊,今得惠书,如见故人。

子风名满关中,治军所短,得足下启导之,同属黎民幸甚。

责备之来,幕虽不知其详,要皆欲纪律肃明,阎闾无警而后已。

当今之时,凡为将者,若欲常存,尤宜加意简练。

兵不在多,俗人所知,岂有草集千万而能济事者耶!

吉凶悔吝,非他可与,望足下有以导之。

且子风以萑苻之旌,得今之名,设能折节为善,即使白袷逍遥,亦足不朽。

君子爱人以德,诚不愿彼以富贵暴恶终也。

素与足下懃恳相交,故不觉言之过重,高明者当有以谅之!

此复并请署安弟勿幕顿首其羁省期间先后致郭润轩、万仞千曰:

转眼又是去年离别时也。

时序催人,岂不惊心,况沦落牢骚如弟、直道骇俗如兄者!

我二人正值洒泪黄河,作一付流之耳。

噫吁!

去年夏出冬归,卒无所得,今年虽不可知,以去年推之,恐仍难有得意举耳!

但不钟鸣漏尽,终当前行,或少有所成当与兄共之可耳。

去年邂逅于长江入海处,觉足下之风仪,直赋风涛而俱壮,尘虑为之一涤!

何期教我不久,又话别于江汉,盈盈一水,令人徒唱巫山高也。

既而河冰欲冻,寒气刺骨,囊中羞涩,不归不得,乃于十月西行。

沿途烈风发发,流水为冰,真有黄河冰冻鱼龙死之势。

十【一】月抵长安,少作勾留,已腊初矣,乃即家度岁。

春雪纷柔,春风浩荡,时序惊人,道义不修。

如何?

如何?

伏惟足下高见。

以窥时势,今抑郁澎湃,终有一波千里之势,岂终如某之流离失所哉!

但鹏举之日,幸指示河西,鄙人便得瞻望后尘也。

其辛亥年初《寄国风日报书》曰:

二月十六日接大报,展诵数次,蔚哉其所谓《国风》也。

吾国之风日微矣,非诸子,其孰克兴之?

勉旃!

勉旃!

去年初夏以事适吴,即读所谓《国风》者,曰:

“异哉!

此何谓为《国风》?

其事则沧江,其文则明水,其著作则二三子之风也,此何谓为《国风》?

”某自七岁即读《诗经》,积今数十年矣。

虽不解其深术,然于上求雅诵、下求舆论,可断言也。

周室衰而礼乐微,七十子卒而大义乖,上失其德,民叛久矣,自三代以下,朝廷何其纷纷也!

而二汉魏晋,以训诂章句为文学,其于雅诵,不亦难乎?

既而戎马仓皇,中原丘墟,宗社论乏,生灵涂炭,虽间能挞伐以伸义气,而其此出彼归,旋起旋落,何足算也!

嗟乎!

古人既竭心思,继之以璀璨之文章,固万世之规模,而今则亡,后有作者,虽欲上求,莫由也已!

故君子曰:

“礼失而求诸野”,况风乎固小人之驯习也?

自周室衰微,礼崩乐坏,《雅》《颂》之道寝焉,风人之旨息焉,上失其道,下无其德,以至于今,风雅日亏。

然《雅》《颂》系乎上,《国风》系乎下,系乎上者,不可为也,系乎下者,尤可说也。

今夫一乡之间,民多苦力,冬风烈酷,手足皱龟,夏日炎炎,流汗相属,凶年流离,哀鸣嗷嗷;都会之中,民多奢丽,男女杂处,履舄交错,月下桑中,小言娓娓。

自古及今,何代无此?

盖风人之息,而非风之息也!

夫兴古道,继绝学非俗鄙而怀私者所克任也。

故某报之作,言政治则窃取日本,论民风则新词连篇,日本之风乎,国风云乎哉?

自昔佛学入国,译书大兴,弃精舍宏,谬文赘字,读者不解,遂成佛风。

当时犹有韩柳李杜诸老辈,起正于后,而文之不绝已如线然,今又以日本风为国风者,斯文何其多衰运也!

勉旃诸子!

起数代之衰,在此一举,毋令小丑奄于大地!

文笔老辣,见情见性,尤其见其学养丰赡与夫才卓荦,无怪乎宋相辰、李元鼎、胡景翼等同具革命精神之时代英才,俱皆甘愿生死以随之,连其抱胸崧生将军也不例外。

其实,不特勿幕先生,向被视作“乱世英雄”的崧生将军,其文才也是挺有名的。

世传《井崧生先生事略》(见《西北革命史征稿》中卷)就曾载其“读书过目成诵,年十三通诸经,尤好奇字。

稍长好辞章,偶出诗文,辄见赏诸老耆。

”尽管后来“志在经世,雅不欲以此自显”,其经武理政间隙,但有所作,仍复可圈可点。

如1917年秋其率部南下施压以策勿幕安全,途中所赋《甘泉早发》诗曰:

短衣敝屣事长征,山月随人趁早行。

隔水晨钟闻野寺,连天晚雾锁孤城。

才疏弱弟常忧国,质钝痴儿未解情。

独使书生愁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其1920年某月日所撰《张瑞庭先生八二寿辰序》曰:

天地之道,至诚不息,圣人之道,亦至诚不息。

遥遥旷代,求一至诚如神、自强不息者,不数数觏,乃不意于瑞亭张老先生见之。

先生今年八十有二,目能视微,耳不重听,背不曲,齿不脱,坐不夷俟,行中规矩,精神矍铄,无毫发间。

由此观之,先生之寿,何可限量?

此即先生不息之证明也。

虽然,不息之所由来,要皆至诚之所胎息。

先识器,后文艺,首道德,次功名,诚以待己也;求神堕水,避冠奉亲,诚以事上也。

烟霞适志,迹践巢由,先生之避世诚;孝友传家,武绳张仲,先生之治家诚;孝父母,尤孝王父母,则先生之孝诚;教儿孙,并教人儿孙,则先生之教诚。

寺颓南观,施款重新,先生之诚以事神也;旱遍西秦,活人无算,先生之诚以救世也。

而且诚以修身,先生之节操近夫朱程;诚以训子,令嗣之功勋侔乎郭李。

其他谨言慎行、始终不渝者,何一非“诚”一字所贯注?

《中庸》云:

“故大德必得其寿。

”夫道存于内为德,德行诸外为道,德与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先生之寿,本乎道德。

斯合乎天地之道,至诚不息;【合乎】圣人之道,亦至诚不息也,其寿岂可量哉!

是为序其1925年所撰《祭胡景翼文》曰:

呜呼!

笠生与余缔交久矣。

余视笠生,无异于视吾弟,而笠生对余,亦无异于余弟之对余。

余两人分虽朋友,而情则骨肉也。

余弟勿幕之殁,忽忽六七年于兹。

此六七年中,忆及亡弟音容,辄以眼泪洗面,而前途一切希望不至断绝者,赖有笠生在。

而今已矣!

笠生别我而去矣!

叹幽明之迥异,伤魂梦之难通,苍苍者天,岂果不佑中华,而夺我笠生何如此其速耶?

前月中旬,即得笠生凶讯,然报端未见登载,冀系传言之讹。

未几一通飞电来自豫中,启缄展阅,骇人欲死,始知前言非讹,而笠生之死信真矣。

遂率同全署职员暨榆地各绅商,择日设位致祭,并传令驻外各军一律停止操课,下旗志哀。

今者在省诸君子择于阳历五月十七日上午十时,在莲花池开会追悼,远蒙不弃,邮锡征词共启一纸,谨撮生前事实而述其梗概曰:

前清末年,政纲解纽,民生有倒悬之苦,国势成累卵之危,笠生纠合同志,密谋革命。

辛亥之秋,武昌起义于前,吾陕继起于后,笠生以未冠之年,随勿幕起兵三原。

嗣因潼关、长武相继失守,余分兵驰援东西,笠生率领乡兵与升允、马归仁等血战于三淳乾醴间。

铁佛寺一役,甘军败衄,笠生追奔逐北,夺其大纛,敌军瓦解,西境得以保全。

清帝退位,共和告成,笠生以目的已达,偕勿幕东游,以扩眼界而增阅历。

四年回陕,以军事知识尚待研究,遂入同州教导营。

卒业后,为备补营营长,驻军蒲城,招集河北健儿,勤加训练,胡军之基,即立于此。

洪宪改元,全国震荡,陆氏祸战,民怨沸腾,笠生进兵富平,计擒陆子而逐陆之功于是乎成。

靖国军起,笠生为司令。

旋进师长,既思陕西偏域,难展骥足,率师出关,徐图发展。

郑州之役,赵氏失势,驻军漳顺大名一带,而进取之势成矣。

十二年秋,余东上,先期待余石庄,携手入京,作多日之盘桓。

每叹国事日非,欲谋所以救之者,余嘱其审慎从事。

临归送余车站,洒泪分手,孰意此日之别,即余两人永诀之日乎?

呜呼伤已!

去年中央革命之军兴,电招计大事,适以蒙边匪警不果行。

陕西战起,派杨虎冬为总指挥,率师南下,余以防务吃紧,亦未能亲赴前线。

呜呼,吾负余友矣!

虽然,国事日非,风云紧急,神州陆沉,孰肩巨任?

笠弟虽亡,兄之雄心不改,誓与二三同志,结合奋进,奠定国基,以慰吾弟于地下。

云山阻隔,布奠无由,摭拾芜语,聊当一哭,英灵如在,尚其鉴兹!

览之只觉文情同懋,允称美文。

熟审吾陕清末民初这段历史,每每慨叹其英才辈出,群星灿烂,井氏兄弟洵可谓其中耀眼的两位。

纵观其跌宕起伏的一生,诗文固然乃其余事,但令人叹羡的文采,亦当为其增色不少。

惜乎两人最终都以意外之祸,演出了各自的人生结局,而崧生将军后期的行状,又多了些令人遗憾的色彩。

2016年8月14日于介然斋井勿幕,乳名回寅,原名泉,字勿幕。

后以字为名,易字文渊,笔名侠魔。

祖居地为井家原(原属陕西蒲城,现归陕西铜川市印台区广阳乡),出生地则是蒲城县城大什字巷。

生于1888年2月12日(农历戌子年正月初一)。

井勿幕自题联伤心痛哭几无泪;悲楚行吟尽是忧。

——感题井勿幕怀着一片救国忧愤的心情,时时流露于笔墨,写了这一副对联挂在壁间。

又在另一首《孤愤词》中写道:

“大丈夫生当斯世,宜效死疆场。

否则亦当轰轰烈烈,如荆卿剑、博浪椎诸伟举,壮山河之色,为祖先留生气,为民族续命脉。

安肯伈伈伣伣,忍辱事仇,俯首于异族统治之下哉!

”他的《舞剑词》中说:

“英雄不学时势装,匹马单枪论短长。

拔剑斩蛟叱沧海,看他盗寇与侯王。

龙蛇走,岁月忙,健儿卅六会跳梁(豪强)。

中原风景凄凉,身在水云乡。

”其后奔走革命,不复以笔墨为意。

偶有写作,不复保留,唯《秋感》8首和赠友人条幅诗2首为遇害前在陕西所作。

悼挽井勿幕联我哭井勿幕,耿耿爱国热忱,不亚宋渔父;谁言李栋材,明明杀人凶犯,就是陈树藩!

——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总司令于右任挽井勿幕1918年11月下旬,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受于右任命迎叶荃军于西路,会商共同作战方略。

陈树藩惊恐万状,利用郭坚部参谋长马凌甫与井勿幕有隙,密令潜入郭坚部的奸细李东材,与马凌甫勾结谋杀井勿幕。

井勿幕归途经凤翔到兴平防地,陈树藩指使民军内奸李栋材伪造郭坚的函件,邀井勿幕到兴平南仁村开会,井勿幕不疑有诈,于11月21日轻骑前往,遂中计被杀。

李栋材把井的首级带到西安去报功。

于右任在井勿幕遇害后立即致函国会众议院:

“天乎何心,坏我长城”,“惟有誓灭国贼,慰我先烈。

”并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名义,呈请广州护法军政府以陆军中将阵亡例追恤。

但是当时军阀割据,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根本不能顾及此事。

不得已,井的遗体由田玉洁将军从泾阳移至蒲城井之故乡,草草葬于县城东12里的紫荆原南麓。

于右任有诗哭井勿幕云:

十日才归先轸元,英雄遗憾复何言。

渡河有恨收群贼,殉国无名哭九原。

秋兴诗存难和韵,南仁村远莫招魂。

还期破敌收功日,特起邱山拟宋园。

上联“宋渔父”,指宋教仁(1882-1913),原名宋链,字钝初,号渔父,湖南省桃源县人。

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李元鼎吊井勿幕佚诗赏析作者:

介然斋庚寅仲秋某日,辛亥先贤高又明先生第四子、老友启宏兄网上发来李元鼎追悼井勿幕先生的一首佚诗。

诗曰:

颈血年来应化磷,百身何处赎君身?

空留纸上英姿在,朗朗玉山犹照人;相对如闻謦欬声,死生无间此交情;游魂几度黄垆过,可念穷途阮步兵?

元鼎先生(1879—1944),字子彝,亦作芝逸、子逸,号老曼、鲁曼和漫西居士,蒲城县荆姚镇中街村人,与号称“西北革命巨柱”的勿幕先生有同邑之谊,亦为勿幕先生坚定的追随者和陕西革命元老级人物。

1905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济美、经纬二校和早稻田大学,较早加入同盟会,与井勿幕等陕籍同学创办《夏声》杂志,鼓吹革命。

井勿幕回陕进行革命活动,曾帮助设计“通讯横斜格”、“纵横连系法”等联络方法,以确保便捷机密。

1909年回国,任陕西咨议局秘书长,曾以清朝“永不加赋”祖制,抵制清廷增征田赋税银的命令。

1911年西安鼎革后,参加秦陇复汉军并相继担任参议兼文书、军政府秘书长、军政府教育司长等,倡办三秦公学、同州师范、凤翔二中,选派百余学生出国留学,还扶持创办易俗社。

1914年陆建章督陕后去职北游,归则杜门不出,“专事吟咏”。

1918年11月闻井勿幕兴平遇害,径赴三原靖国军总部,出任总部秘书长。

靖国军解体后,归隐蒲城。

1928年,应聘国民党中央党部编纂委员会编纂,继任审计副部长、部长及监察委员等职。

1935年倦归西安,抗战期间连任第一、二届参政员,1943年接替宋联奎任省临时参议会议长。

翌年8月病逝于蒲城老宅。

诗文丰富,为大儒毛俊臣弟子中颇得乃师衣钵者,有《老曼斋诗存》传世。

勿幕先生南仁堡遇刺后,先生曾有若干哀诗行世。

其中《挽井勿幕诗二首》云:

(一)猎猎寒风拂晓营,赤光芒角见沉星。

英雄末路逢妖孽,中兴事业丧岑彭。

临难定知心不死,归元忍睹面如生。

遗尸马革凭谁裹?

抢天呼地泪满膺。

(二)蓬头粗服自生平,论世知人早岁英;投笔书传圯上老,读诗学受郑康成;寄身沧海倚双剑,南面尘埃拥百城;皎皎襟怀何可拟?

浊流中有济流清。

《唐园行》云:

承右任招,与勿幕三周年祭剩此园林寂寞地,且肩款款共幽明;阶前森木拱人立,天际浮云载鬼行。

每念穷途成独往,讵凭腹痛忆平生?

离离宿草三年墓,东望犹伤故旧情。

谊非寻常,情动于衷,每读之下,都叫人悲从中来,怆然不胜唏嘘,是以坊间多有传布。

这首佚诗,是题在一帧勿幕稀见半身照上的,由右及左,自上而下,以行草写于像之周围,落款为:

“末署:

“九年春日子彝”,并且加盖印信;诗前诗后,又有高又明先生的题字,上款为:

“井勿幕先生遗像李元鼎题诗”,下款为和“高又明收藏民国九年春于三原县”。

虽然说不清是又明先生以所藏示元鼎先生,先生睹“照”思人,慨然题诗,抑或先生以其所有题诗后转赠又明先生,其为又明先生藏品,亦久矣鲜为人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