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佳路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2146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最佳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6最佳路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最佳路径.docx

《6最佳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最佳路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最佳路径.docx

6最佳路径

6 最佳路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解决了建筑设计中的难题的记叙文。

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景观建筑学专家。

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解决过无数个建筑学中的难题,留下了70多处精美的杰作。

他堪称当代伟大的建筑大师。

本文记叙他在设计迪斯尼乐园时遇到了难题,即设计不出理想的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方案,但他思路开阔,极富创造思维特质,从一位老太太销售葡萄的做法中获得灵感,终于解决了难题。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凡事不必总按旧的思路去做,如果能从事物自然规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常常是最佳的选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学法:

1.运用多媒体PPT课件与音乐陪衬、自读品读课文。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通过“读——划——问——说——写”学习课文。

3.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

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

(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

(格罗培斯:

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

滨、窄、踩,多音字:

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zhuǎn)。

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4、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5、理清课文层次

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

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

(遇到难题)

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

(获得启示)

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

(完成设计)

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获得最佳)

分排分段朗读课文。

三、阅读课文1——2自然段

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

同学们看这幅图,谁在哪儿干什么呀?

(一群充满童话色彩的宫殿式房子前,“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一些可爱的动物们在草地上讲故事。

这就是迪斯尼乐园中的一部分。

迪斯尼乐园是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园,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

那一座座建筑新颖别致,造型独特,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精心设计的,经过3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呢?

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

(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方案。

2、是因为到现在还没有设计吗?

(已经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罗培斯当时是怎么想的?

【指名表演】

4、读到这儿,大家有问题吗?

▲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

▲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

(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5、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

6、指导朗读。

突出:

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那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如何成为最佳设计的呢?

我们下一课再来探究。

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

3、阅读《创新的奇迹》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

6、最佳路径】

请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1)最佳:

最好,最优

(2)路和径同一个意思,路径的本意是道路。

(3)最佳路径:

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很想弄明白那些问题?

预设问题:

(1)这路径指的是道路吗?

(2)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

(3)“最佳路径”是谁设计的?

他为什么能设计出“最佳路径”

二、探究学习

1、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读课文3、4自然段。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2、自探提示: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

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

结果呢?

找出相关语句做上标记,并试着写写批注。

3、交流:

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

▲“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他想: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我可以用这种理念用在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上。

(引导:

可读读5、6自然段)

是的,大师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盘棋,想好了该怎么做了,他真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

朗读3——4自然段。

阅读第三段(5——6)

1、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

他是怎么想的?

小组学习5、6自然段。

步骤一: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

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2、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

说说你的见解。

3、朗读第三段,体会方案的高明。

阅读第四段(7)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

2、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1)善于从老太太这位成功者的做法中获得启示。

(2)成功秘诀在于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行人走出来的路是优雅自然的,格罗培斯在按照踩出来的痕迹铺设路径时,一定会施展全部的本领,使路径更美。

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顺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3)格洛佩斯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4)格洛佩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

3、最佳路径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因为格罗培斯是受当地农民卖葡萄的方法而产生路径设计方案的,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点,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最佳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

4、齐读第四段

总结延伸:

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小结全文:

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

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三、运用拓展

1、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超市等)

2、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6 最佳路径

时间紧迫——获得启示——完成设计——取得最佳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教学反思:

 

7 人类的“老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系总分总结构,第三、四、五自然段系课文的重点。

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及课后练习第5题的提示,教学本文,可按如下思路展开:

1、揭示课题,推知内容;2、抓住重点,导读引悟,重点段结构相似,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第三自然段,其余两段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读悟便会学得轻松、顺利、快乐、高效;3、展示资料,充分交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4、总结本课,鼓励创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自读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学法:

1.运用多媒体PPT课件与音乐陪衬、自读品读课文。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通过“读——划——问——说——写”学习课文。

3.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仿生学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

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

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

(1)拼读生字3遍,记住字形。

读词语2遍,准备听写。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努力读出感情;准备提出自己觉得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向老师、同学请教。

(4)准备交流初读收获、疑问。

指名4人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他同学写在自备本上。

(评议、正字)

指名读词语,齐读。

提出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教师适当指导。

(1)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给“剧烈”换个词语,说说“机毁人亡”的意思)

(2)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理解“轻而易举“)

(3)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倒装的因果句式,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

1、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指名分节读课文,或开火车读课文。

读完一节,评一节;正音、指导停顿;个别句子领读、齐读。

2、交流初读收获与疑问。

三、理清课文条理

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1、2自然段。

概括:

自然界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板书)

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课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指名朗读3、4、5、6自然段。

在学生朗读每节后,做总结,并板书:

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

3、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这是一个感叹句,是作者通过这些具体例子说明后,发出的由衷的感叹。

(与文章的开头联系起来,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

4、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四、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1、课文第二部分举了“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等六方面的例子。

比较一下,这六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两种写法:

具体介绍、简单列举)

2、课文中还有属于简单列举的例子吗?

(出示课文第一句)

3、把课文的三、四、五段浓缩成一句话(即简单列举)

提示学生可以采用两种句式:

(1)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

(2)人们模仿……(制造)出了……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自由记忆生字字形。

2、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与形近字比较: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

编口诀记:

编故事记:

抓住易错笔画、部件记:

……

3、指导书写难写字、易错字:

4、描红。

六、作业。

1、在习字册上练字。

2、读课文,至少2遍,争取读出感情(并试背、试默写)。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

二、探究学习

1、出示自探提示: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自然段。

(学生回答)

(2)这三个例子写得很具体很有趣,下面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

2、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2)卡片:

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

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飞机设计。

(4)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

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5)出示: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6)指读句子。

(7)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

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

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8)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

(学生回答)

(9)投影蜻蜓的图片:

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

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

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

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出示:

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12)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13)第三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人类认真研究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

我们人类从1903年到现在起,只花了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就研制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其实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啊!

(14)小结:

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

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

具体介绍)

(15)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

一起读。

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段,收获真大!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例子。

*第四段

(1)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

(引导学生说好:

我对人类模仿……)

(2)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画,可惜是没有声音的,老师想请你看着图画来介绍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例子,行吗?

(出示图片)

(3)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

(评议)

(4)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

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5)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

(6)喜欢这个例子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7)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呢?

(先在下面小声说,再指名说)(板书:

轮船设计)

*第五段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对第五段感兴趣?

(1)做一个实验:

请学生和家长代表上台捏鸡蛋。

(三个人)

(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

出示句子:

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

(出示词语:

薄壳结构读好!

(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

(5)出示图片:

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

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著名建筑还有许多。

(图片欣赏,教师稍作讲解)

(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

(板书:

建筑设计)

3、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

你们还知道哪些?

(1)出示第六段,一起读读。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对呀!

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

简单列举

4、难怪作者最后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

(1)指读句子。

引导读出感叹的语气。

(2)齐读。

你们觉得这个自然段跟课文题目和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

(3)学生自读课题和一二两节,讨论交流,体会前后呼应的写法。

5、小结。

三、运用拓展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想干什么?

2、看来大家对……发生了兴趣,为了让大家得到更多关于……的知识,老师送几个网站给大家,相信会给你们带来更多的收获。

(投影网站)

板书设计:

       7、人类的“老师”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具体介绍

建筑设计

汽车设计

坦克设计 简单列举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