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2170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会计师》教案.docx

《中级会计师》教案

《中级会计师》教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明确财务会计的概念、作用及特点,充分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财务会计对象。

通过学习,学生对本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计划讲授6课时。

[重点及难点]对会计基本原则的掌握和理解;但主要应对其中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并能联系到具体的会计处理的体现。

第一节财务会计概述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一、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依据,也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制定财政经济政策、开展宏观调控的依据。

  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监督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会计信息应当保证国家执行管理监督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二、会计信息应当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的需要

  1.会计信息应当满足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为此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投资者评价一个企业的投资风险和报酬,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是否继续持有投资是否卖出投资。

  2.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的需要,为此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评价企业的信贷风险,分析企业能否到期还本付息。

  3.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企业的供货单位和客户进行商业决策,评价经营风险,比如是否建立商业联系,是否给予商业信用等等。

  三、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风险、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

2.会计工作的目的

  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作出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服务。

  3.明确会计主体的作用

  

(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

  

(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3)明确会计主体,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4.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除非出现足够的反证,否则均假定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与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和终止营业进行清算。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一个连续的、间隔相等的会计时间段,分期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此,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包括:

  1.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2.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

只有遵循一贯性,保持前后各期会计政策的一致性,才能对前后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利用。

  5.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提供。

  6.明晰性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二、确认和计量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2.配比

  配比原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

  配比原则的两层含义:

  

(1)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

  

(2)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3.历史成本

  成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

  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以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

  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重要性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

3.实质重于形式

第二章货币资金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现金、银行存款的相关管理办法,理解和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基本会计处理方法,灵活与综合运用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

本章的重点是各货币资金的管理规定及其收付、清查业务的会计核算,本章的难点是银行结算方式及其相关规定。

计划讲授6课时。

[重点及难点]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

第一节现金

一、现金概述:

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是一种无法产生盈余的资产。

  广义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符合现金概念的票证。

本章所讲的现金概念是狭义的,即库存现金。

包括人民币和外币现金。

1.企业在办理有关现金收支业务时,应当遵守以下几项规定:

  ①企业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

  ②企业支付现金,可以从本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③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④企业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交通不便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应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⑤不准用不符合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即不得"白条顶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银行账户代替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用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储,不准保留账外公款,不得设置"小金库"。

  2.对现金业务的管理

  企业必须设置"现金日记账",按照现金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笔序时登记。

每日终了,应根据登记的"现金日记账"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进行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月份终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必须与"现金"总账科目的余额核对相符。

  有外币现金收支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人民币现金、外币现金的币种设置现金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现金业务的账务处理为了核算和监督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现金"总账科目,由负责总账的财会人员进行总分类核算。

(1)现金的使用范围

(2)现金的内部控制原则

二、现金的核算:

1.企业收到现金

借:

现金

贷:

有关科目

2.支出现金

借:

有关科目

贷:

现金

本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结存的库存现金。

3.现金的清查

第二节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就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凡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在当地银行开设账户,以办理存款、取款和支付结算。

企业除了按核定限额留存的库存现金外,其余的货币资金都必须存入银行;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一切货币收付业务,除了在规定范围内可以用现金支付的款项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支付结算。

一、银行结算方式:

银行结算方式是指用一定的形式和条件来实现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间货币收付的程序和方法。

分现金结算和支付结算两种。

  1.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

  ①银行汇票

  ②银行本票

  ③商业汇票

  ④支票

  ⑤信用卡

  ⑥汇兑

  ⑧托收承付

  ⑨信用证

2.银行结算纪律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中规定了银行结算纪律:

  

(1)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

  

(2)不准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资金。

  (3)不准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4)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

  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或支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为了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及时掌握银行存款收付的动态和结存的余额,企业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按照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笔序时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月份终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必须与"银行存款"科目的余额核对相符。

(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

1.基本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本账户办理;

2.一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是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或与基本存款户的存款人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不独立核算单位开立的账户,企业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交存,但不能办理现金的支取;

3.临时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是企业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而开立的账户,本账户可以办理转账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

4.专用账户

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业因特定用途而开立的账户。

5.开户原则

企业可以自主选择银行,银行也可以自愿选择存款人。

但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

(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1.原则

企业应设置"银行存款"总账科目。

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数,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数,借方余额表示企业银行存款的结余数额。

2.核算

(1)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现金"或有关科目;

(2)提取或支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存款时

借:

现金或有关科目,

贷:

银行存款

(三)银行存款的对账

为了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和核算的正确,企业应按期对账。

1.银行存款的对账

一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相互核对,作到账证相符;

二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总账相互核对,作到账账相符;

三是在账账相符的基础上,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相互核对,作到账单相符

2.银行存款的未达账项四种情况:

(l)银行已入账但企业未入账的收入;

(2)银行已入账但企业未入账的支出;

(3)企业已入账但银行未入账的收入;

(4)企业已入账但银行未入账的支出。

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反映了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用来核对企业和银行的记账有无错误,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对于未达账项,无须进行账面调整,待结算凭证收到后再进行账务处理。

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

一、概述:

1、定义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

2.分类

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3.核算

设置"其他货币资金"来集中核算。

"其他货币资金"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录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数,贷方记录其他货币资金的减少数,月末借方余额反映其他货币资金的结余数额。

在该科目下,按"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存出投资款"分设明细账。

4.会计处理举例

(1)收款企业收到银行本票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付款企业申请使用银行本票:

借:

其他货币资金

贷:

银行存款

(2)付款企业使用银行汇票:

借:

其他货币资金

贷:

银行存款

收款单位: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性质和种类;理解和掌握各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业务账务处理。

本章的难点是坏账损失及票据贴现业务账务处理。

计划讲授6课时。

[重点及难点]应收账款的确认、坏账的两种核算方法、应收票据贴现。

第一节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概述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1.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并无实质性影响。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

  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①总价法

  总价法是将未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

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销售方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从融资角度出发,属于一种理财费用,会计上应当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总价法可以较好地反映销售的总过程,但在客户可能享受现金折扣的情况下,会引起高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

  ②净价法

  净价法是将扣减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据以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净价法可以避免总价法的不足,但查对原销售总额以及对已经超过期限尚未付款的应收账款的现金折扣进行调整比较麻烦。

  三、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1.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

  2.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3.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采用总价法入账,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四、坏账损失及其会计处理

  1.概念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2.确认坏账损失应符合的条件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3.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注销该笔应收账款。

  优点:

财务处理简单。

  缺点:

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而且核销手续繁杂,致使企业发生大量陈账、呆账、长年挂账,得不到处理,虚增了利润,也夸大了前期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

  

(2)备抵法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优点:

①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虚增利润;

  ②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

  ③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备抵法首先要按期估计坏账损失。

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

  ①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

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率一般为3‰-5‰。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的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末"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应保留数=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提取比率

坏账准备提取数=年末"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保留数+或年末提取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

在会计核算上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及时借记和贷记该项应收账款科目,而不应直接从银行存款科目转入坏账准备科目。

第二,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应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而不直接冲减"管理费用"。

 ②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③销货百分比法

  销货百分比法,就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④个别确认法

第二节应收票据

一、不带息应收票据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

企业应当设立"应收票据"科目核算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收到应收票据时,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1)收到应收票据时

借:

应收票据

贷:

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2)票据到期收回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3)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偿还票款时

借:

应收账款

贷:

应收票据

二、带息应收票据

  对于带息应收票据到期,应当计算票据利息。

企业应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规定计算票据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同时,冲减财务费用。

公式如下:

  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利率×期限

  带息的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收到的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票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三、应收票据转让

  应收票据转让是指持票人因偿还前欠货款等原因,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业务活动。

  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应计物资成本的价值,借记"在途物资"、"原材料"等科目,按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应收票据的贴现

  贴现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短期贷款。

  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公式如下:

  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

  或=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月数÷12)

  对于无息票据来说,票据的到期价值就是其面值。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贴现所得金额=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

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借:

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借或贷:

财务费用(二者差额)

贷: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

如果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贴现的票据退回申请贴现的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账户中将票据款划回。

会计处理如下:

贴现企业应按所付票据本息转作"应收账款",

借:

应收账款

贷:

银行存款

如果申请贴现的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将作为逾期贷款处理

借:

应收账款

贷:

短期借款

第三节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账款。

二、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项目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

对于这类应收项目,通常与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分开,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将这类项目单独归类,以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把这些项目与由于购销业务而发生的应收项目识别清楚。

第四章存货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存货的概念及范围有较全面的了解,理解和熟悉存货按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计价的各种方法,灵活与综合运用存货取得和发出的基本核算,同时对存货的期末计价以及盘存和清查的会计处理能够十分清楚。

本章的重点是存货的入账价值确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原材料收发业务账务处理、存货期末计价业务账务处理。

本章的难点是存货期末计价业务账务处理。

计划讲授10课时。

[重点及难点]存货收入的核算、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及核算。

第一节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二、存货核算的范围

1.存货范围确认的标准是企业对货物是否具有法人财产权(或法定产权)。

2.关于存货范围需要的说明以下几点:

(1)代销商品的处理:

代销商品应作为委托方的存货处理。

(2)在途商品的处理:

对于销售方按销售合同协议规定已确认销售,而尚未发运给购货方的商品,应作为购货方的存货;对于购货方以收到商品但尚未收到销货方结算发票等的商品,应作为购货方的存货;对于购货方已经确认为购进而尚未到达入库的在途商品,应作为购货方的存货处理。

(3)对于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不作为企业的存货处理。

三、存货的入账价值

四、存货历史成本的构成

五、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

企业的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

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便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

存货计价的方法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六、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

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优点:

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

缺点:

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这样一种货实物流转假设为提前,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