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2194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docx

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默写填空题赏析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部编本七年级下文言文诗词填空题专项训练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木兰诗》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     ,

     ,   。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3、《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

4、《凉州词》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

6、《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

二、《竹里馆》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三、《春夜洛城闻笛》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3、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

四、《逢入京使》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

,。

3、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的是:

     ,       。

五、《晚春》

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

2、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

3、(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

六、《陋室铭》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

4、《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

5、《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七、《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2、全文的中心句是: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6、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

八、《登幽州台歌》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九、《望岳》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十、《登飞来峰》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十一、《游山西村》

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十二、《己亥杂诗》

1、《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

   ,。

2、《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为喻,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

   ,。

3、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

十三、《泊秦淮》

1.《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

   ,。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

3、《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

十四、《贾生》

1、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    。

2、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

 ,。

十五、《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

  ,。

十六、《约客》

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参考答案:

《木兰诗》汉乐府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凉州词》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6、《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竹里馆》王维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

1、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是的两句是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的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晚春》韩愈

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字斗芳菲。

2、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何陋之有?

”。

《爱莲说》周敦颐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杜甫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 陆游

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己亥杂诗》 龚自珍

1、《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为喻,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泊秦淮》(杜牧)  

1.《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3、《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贾生》李商隐

1、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笔锋一转,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句子是:

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约客》(赵师秀) 

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二、部编本七年级下古诗文选择题专项训练

1、选择下面选项中“而”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D)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B、学而时习之

C、结友而别D、康肃笑而遣之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D)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

C.沿河求之D.然则天下之事

3、选择下面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B)

A、蒙辞以军中多务务:

事务

B、见往事耳见:

看见

C、卿今者才略今者:

如今,现在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

知晓事情

4、选择下面选项中加线词的文言现象不同类的一项(D)

A、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见往事耳D、但当涉猎

5、选择下面选项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B)

A、无丝竹之乱耳B、何陋之有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无案牍之劳形

6、选择下面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项(B)

A、何陋之有?

B、是非木杮

C、当求之于上流D、果得于数里外

7、选择下面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D)

A、阅余岁阅:

经过,经历

B、不更颠乎颠:

颠倒、错乱

C、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流:

逆流

D、竟不可得竟:

竟然

8、选择下面选项中加线词与其它几项不同的一项(B)

A、无丝竹之乱耳B、渐激渐深

C、尔辈不能究物理D、不蔓不枝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谈笑有鸿(大)儒(旧指读书人)B.可以调(调弄)素(不加修饰)琴

C.亭亭净(洁净)植(种植)D.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听说)。

10、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以:

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射:

汝亦知射乎   吾射于家圃

C、去:

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自: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B )

A、睨之,久而不去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C、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D、无他,但手熟尔

12.选出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无丝竹之乱耳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选择下面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项(D)

A、尝射于家圃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关山度若飞D、莲,花之君子者也。

1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三句分别采用了不同句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A.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B.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C.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

D.感叹句、疑问句、陈述句

15、下列对文章《孙权劝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1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B  )

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

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

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

17、与“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相照应的一句是( D )

A、释担而立  B、睨之  C、久而不去  D、但微颔之

18、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D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19、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C )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20.选出翻译句子正确的一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C )

A.山不在于高低,有了仙人的姓名就成了仙山。

B.一座山不在于山高,有了灵气就出名了。

C.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

D.仙人喜欢居住在不高的山上。

21.选出翻译句子正确的一项。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

A.只可以远远地观看,不可以走到近前与它玩耍。

B.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C.可以远看,但不可以亲近而不庄重。

D.可以远远地察看,却不能走近去玩弄。

22.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C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23.《爱莲说》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B )

A.咏物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A.《陋室铭》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B.《陋室铭》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全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情操。

C.《爱莲说》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全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清白的品德。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了一种文体。

25.《陋室铭》的主旨是颂扬( C)

A.陋室不陋 B.鸿儒    C.德馨 D.陋室

26、以下对诗歌《竹里馆》的分析,错误的是(B)

A.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

C.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D.独坐、弹琴、长啸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27、对(唐)王维《竹里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中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只有“独坐”、“长啸”这两个词。

B.诗歌在写作上采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C.诗歌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D.诗歌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更生动描绘了美好景色。

28、赏析诗歌《竹里馆》,本诗没有运用到写作手法是(D)

A.拟人B 、动静结合 C、情景交融  D、虚实结合

29、赏析诗歌《竹里馆》,下面运用拟人手法的诗句是(D)

A.独坐幽篁里 B、弹琴复长啸 C、深林人不知 D、明月来相照

30、《竹里馆》中,诗人描述的景色甚是优美,赏析诗句,正确的是(C)

A.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吹着口哨。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B.后两句写诗人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显示了诗人新颖独到的想象力。

C.“幽”、“深”、“明”三字,在诗歌中都作为形容词运用。

D.这首诗体现诗人热爱隐居生活,“幽篁”、“弹琴”、“明月”等景物陪伴着诗人,诗人日子过得舒适,并无烦忧。

31、《逢入京使》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C)

A.“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B.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凭君传语报平安”,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32、《逢入京使》中,关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不正确的理解是(C)

A.诗中“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C.诗写作者归家途中邂逅京使,虽然不久后将会见到家人,但是思乡心切,于是托京使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D.这句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真挚而又不需要添加任何修饰的表现出来,使得诗歌更具表现意义。

33、《逢入京使》中,诗句处处流露思乡之情,以下赏析,不正确的是(B)

A.“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B.“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龙钟”在这里寓意作者离家太久,归来时已年华逝去。

“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C.“马上相逢无纸笔”一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D.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34、对诗歌《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