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30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汕头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国相管仲认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

这种思想

A.加剧了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B.限制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体现了发展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D.肯定了封邦建国的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提及欲想保住国家,就得保住城池、军队、粮食,最关键落在了粮食方面,可见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A项是其中一方面的思想,不能全面反映出来材料的信息,排除。

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康熙皇帝曾说:

“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

”由此可知康熙时期

A.君主权力高度集中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官僚制度尚未成熟D.君臣权限划分不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提及作臣子的做官期满后可以辞官归隐,享受晚年之乐,但作为皇帝,却要勤勉一生,终无休息之日,可见君主专制高度加强,A项正确。

中央集权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项与此无关,排除。

官僚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后,C项排除。

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文化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军功授爵制度改变了世袭制,以奖励军功为升官加爵的筹码,大大提升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科举制的实施,使广大庶族地主上升为社会统治阶层,可见二者的共性在于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

A项符合科举制,但不符合军功授爵制度,排除。

B项符合军功授爵制度,但与科举制无关,排除。

D项与两种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

 

4.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

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

A.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B.抑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

C.确立土地私有,保护地主田产D.恢复周礼古制,实现儒家理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行或是恢复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是为了解决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B项符合题意,正确。

A项与此无关,排除。

均田制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与此无关,排除。

 

5.“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

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的判断上有“战国说”、“西汉说”、“唐代说”、“宋代说”、“明清说”,这些分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

A.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不同B.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不同

C.研究者的知识层次不同D.对资本主义内涵的理解不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旨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和描述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史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时间判断上存在分歧,这是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同导致的,D项正确。

A、B、C三项都与分歧产生无关,均排除。

 

6.有葡萄牙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

”这是因为一八四二年

A.澳门逐步丧失中外贸易的特殊地位B.洋货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人民的反抗抵制了西方的入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提及澳门的衰落是在1842年以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使澳门失去了贸易的优势,A项正确。

B、C两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7.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了清军重兵把守的大沽口。

与此同时,英法军队协助清军防守上海,共同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

这说明

A.清廷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C.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D.清廷与英法既斗争又勾结利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英法虽协助清军击退太平军,但却是攻占清军大沽口的罪魁祸首,可见英法联军与清政府之间即斗争又勾结,D项正确。

A项是指《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

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8.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1835—1911年)曾经说:

“中国并没有触怒任何人……她只是一个老大的病夫,过了若干世纪的太平岁月,无形消失了活力,现在正当她慢慢复苏的时候,却被这短小精悍全副武装的日本扑到身上……”这次“慢慢复苏”

A.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B.开始了引进西方政制的尝试

C.实现了清代政权机构现代化D.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指出中国在慢慢复苏的时候,被日本扑倒身上,可见“慢慢复苏”指洋务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是制度、思想,B、C、D三项均排除。

 

9.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

万两)。

由此可知

(注:

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

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B.清政府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C.清政府逐步调整商业政策D.晚清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图表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1849—1911年间,工商杂税税收中包括海关税收,逐年增加,可见中国处于贸易入超,A项表述有误,排除。

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农业税收逐年减少,工商杂税逐年增加,可见清政府政策有变,C项正确。

D项不符合史实,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0.1911年上海光复后,军政府强令人民剪辫,便有士兵拖住行人强行剪辫,引发公愤。

后来,军政府发布新告示,对普通民众剪辫与否听其自然,不得干涉。

这反映了

A.上海军政府重视剪辫的政治意义B.清政府仍拥有广泛的统治基础

C.人民不认可民主共和的观念D.上海军政府民权意识有所提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军政府强行剪辫引发民愤,后又发布公告,不得干涉民众,可见当时上海民权意识提高,D项正确。

剪辫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其政治意义,A项排除。

题意中提及“军政府”,不是清政府,B项排除。

C项与此无关,排除。

 

11.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

“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

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

……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

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

”这说明

A.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B.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

C.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D.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面对日军的进攻,蒋介石主张“尽量使之拖延”,并撤向内地“继续抵抗”,结合题干时间“1936年”,可以看出抗战前就有持久战的设想,C项正确。

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B项与此无关,排除。

材料主旨不是消极抗战,D项排除。

 

12.近代中国产生过各种救国口号,例如“实业救国”、“经济救国”、“物质救国”、“工业救国”、“农业救国”、“航空救国”、“交通救国”、“君宪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卫生救国”、“医学救国”、“文学救国”。

这说明

A.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思想主题B.西方侵略激发了国人的民族主义思想

C.近代中国救国运动缺乏统一领导D.近代救国口号泛滥,实际收效甚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代口号的出现涉及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与西方侵略有关,B项符合题意。

这些事件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13.有学者认为在历史上汉族通过吸收妨碍他们的‘夷狄’扩大了控制范围,怎么对付这些‘夷狄’成了中央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采取

A.一国两制的政策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民主统一战线的方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对汉族对“夷狄”(少数民族)的态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

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提出,首次实践是香港回归,A项与此无关,排除。

C项与此无关,排除。

D项与政协制度有关,与题意无关,排除。

 

14.1949年6月,毛泽东说,如果任何外国政府同蒋介石脱离关系并停止对他的援助,新的共产党政权便准备同它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逐步打破美国孤立和封锁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对西方国家仍持开放态度D.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意思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外交领域“另起炉灶”,对西方国家态度仍是开放性的,C项正确。

建国之初的外交成就打破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5.1973年,毛泽东在与基辛格的谈话中说:

“过去中美两国是仇人,现在是朋友。

而苏联对欧亚两洲的威胁现在不仅存在,并且还在增长。

今天我们应当搞一条横线,从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到土耳其和欧洲,这样‘可以共同对付一个混蛋’。

”这说明

A.美国仍坚持意识形态外交B.中国采取联美制苏的策略

C.美国的霸权地位走向衰落D.美苏争霸苏联处于优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提及中国“一条线”的外交策略,是针对苏联联合美国的策略,B项正确。

这是毛泽东的言论,与美国无关,A项排除。

C、D两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无关,均排除。

 

16.“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

”这表明

A.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B.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C.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D.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材料提及中国和希腊的制度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可见C项符合题意,正确。

中西制度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但不能说完全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A项排除。

制度差异根源于经济,不是地理环境,B项排除。

政治制度不是主观选择的结果,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7.古罗马一位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

法案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该案例反映了

A.社会斗争推动罗马法发展B.古罗马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

C.罗马法规定人人生而平等D.债务问题引起元老院的重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提及在群众的努力下,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法案,可见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B项在材料未体现,排除。

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8.1793年9月,法国公安委员会颁布治罪条例,政治主张温和,对“自由”没有贡献的都在治罪之列。

有学者指出:

“这个时候,你是站在断头台下欢呼,还是在断头台前一边被刽子手捆绑,一边听着别人为你死亡的庆典欢呼,那全是看运气了。

”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A.背离了大革命的初衷B.自由观念获得普遍认可

C.封建主义势力复辟D.人民获得了广泛的自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自由’没有贡献的都在治罪之列”可知,这与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思想相背离,A项正确。

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政治主张温和”并不是封建复辟势力,排除。

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9.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推动了英国议会制改革B.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加剧了农村的贫困问题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D项符合题意,正确。

英国议会改革是在183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C项是圈地运动的结果之一,但剩余劳动力与此无关,排除。

 

20.19世纪中叶,纽约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经济首都”,人口更超过了英国的工业中心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的总和。

但同时“城市中,复杂、依赖、贫穷和痛苦再加上有古罗马那样的肆无忌惮的奢侈,己取代了朴素、工业自由和财富均等。

罪行、犯罪和疾病己进入了城市。

”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

A.工业革命的成就和问题B.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C.社会治安逐步失控D.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题意中提及19世纪中叶的纽约是“经济首都”,但同时也是“罪行、犯罪和疾病”的集中地,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既有成就又有问题,A项正确。

B项在题意中未反映,排除。

C项只是其中一方面,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排除。

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21.单税主义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大协作”的理想社会。

单税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同点为

A.手段都是阶级革命B.结果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理论上都具有空想性D.目的都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材料中单税主义主张“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建立共产主义,实现财富平均,故D项正确。

单税主义的手段是税收形式,非革命,A项不符合题意。

单税主义建立政权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排除。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空想的理论,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2.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中国因此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又被联合国打上‘侵略者’的印记,从此它被排除于联合国之外达20年之久。

它也由于美国第七舰队的插手而无限期地延缓了它解放台湾的目标。

”这一事件的发生

A.使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C.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D.使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的事件是中国的抗美援朝,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表现为热战,B项正确。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早于抗美援朝,A项表述有误,排除。

C项与此事无关,排除。

材料提及的是中国与美国的关系,D项与此无关,排除。

 

23.1960年赫鲁晓夫应邀访法。

戴高乐在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和表示同苏联共同建设一个“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的设想。

戴高乐还密切了同东欧国家的关系,并不顾美国的意见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瓦解B.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C.法国的实力能与美国抗衡D.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题意中指法国在1960年,与苏联关系密切,并提出“大欧洲”设想,还“不顾美国的意见”,可见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D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B项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24.有学者指出:

“虽然我们一再被灌输冷战早己在80年代末期结束,但是国际性的国家体系并没有离开冷战的阴影……至今,除了欧盟之外,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国际性的国家体系仍然被绑架在冷战结构中,仍然臣服于美国政府之下。

”作者意指

A.世界格局的演变具有多极化的趋势B.缓和与动荡并存是当今世界的局面

C.欧盟外交不受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D.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国际性的国家体系仍然被绑架在冷战结构中,仍然臣服于美国政府之下”可知美国仍推行霸权主义,D项正确。

A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项是当今世界局势的特点,与题意无关,排除。

材料中指出欧盟在“冷战”结构外,但未提及外交是否受美国的影响,故排除C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

据清末海关关册的记载:

材料一 来华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有:

香港、澳门、台湾、日本、俄罗斯、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美国、英国等。

来华旅游的外国人主要有以下目的:

①来中国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商人:

②投资开办各类工商企业、学校、医院、教会的人员:

③世界各国的来华游历团、考察团和传教士:

④往返探亲的侨民和领事馆人女:

⑤观光游览和避暑消遣的游客。

材料二 来华旅游的目的地主要有:

上海、广州、天津、九江、汉口、北海、梧州、琼州、三水、江门、汕头、厦门、福州、青岛、烟台、秦皇岛、牛庄、大连等。

——根据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来华旅游客源地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来华旅游目的地在分布上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答案】

(1)分类:

①列强割占的中国领土(殖民地):

香港、澳门、台湾。

②西方列强:

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

③侨胞驻在国:

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

说明:

①列强割占的中国领土:

明末葡萄牙人强占澳门,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

这些殖民地逐步成为列强通往中国的据点和桥梁。

②西方列强理由:

清末,日、俄、美、英四国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文化、宗教传播,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成为侵华势力中四个最重要的国家。

③侨胞驻在国:

理由:

明清以来,广东、福建一带居民活跃在东南亚一带从事经商和务工。

鸦片战争后,东南亚的侨胞进一步增加。

上述四国是主要的侨胞驻在国。

(2)特点:

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内陆沿江、西南内陆地带。

原因:

在空间分布上与近代通商口岸的形成和分布一致。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东南沿海五个通商口岸,因此东南沿海一带国际交往频繁。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从南到北在沿海一带开放多个通商口岸,并且沿长江深入到汉口。

中法战争至甲午战败后,云南、广西、重庆等西南内陆开放了多个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西南。

【解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来华客源地”,从殖民地、侵略国、侨胞驻地等角度分析分类即可。

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此分类的依据即可。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来华旅游目的地”可以得出分布特点是在沿海、沿江、西南内陆地带。

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列强侵华的特点入手,分析“成因”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根源于经济,并由经济决定。

必须在经济基础上认识政治,政治是离不开经济而孤立存在的。

一定的政治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

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

政治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经济活动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的任何一个观点进行探讨。

(可以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进行论汪。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

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论证:

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与封建专制势力的矛盾尖锐,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确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而政治制度的变革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示例二:

观点:

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论证:

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此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其发展,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颁布《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87年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总统共和制政体,由邦联制变成联邦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而政治制度的变革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和描述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第一步,抽取材料核心观点,据材料所述可得出经济为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第二步,说明此观点要列举史实,抓住设问限定“世界近代史实”,所举实例必须符合这一限定,可以从英美国家的制度建立入手分析。

第三步,总结,强调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西方学者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

该西方学者认为英国人坚定不移的道德信仰是:

自由贸易对全人类,甚至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