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5277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docx

初中文言文15个虚词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样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份(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下列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忙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要紧有六种:

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不管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专门大。

(一)副词:

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刻、趋向等的词。

如:

很、超级、一概、也、以后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份的词,而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或许、可能”等)也能够单独回答下列问题,具有必然的实词特点。

(注:

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能够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一样也能够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

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中的助词要紧有:

“的”、“地”、“得”、“着”、“了”、“过”。

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三)连词:

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

尽管、可是、因此、不管等。

连词常常成对搭配利用或与副词搭配利用,如:

“因为……因此……”、“即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

表示动作对象、时刻等的引介关系的词。

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

如:

在、从、关于、关于等。

(五)叹词:

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

如:

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如:

哗、唧唧、哐等。

要重点把握以下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一、代词

a、代词,代人,译为:

他,他们。

例:

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

b、代词,代事,译为:

这,它。

例:

肉食在者谋之。

(《曹刿论战》c、代词,代物,译为:

它,它们。

例:

御医以王命聚之。

(《捕蛇者说》)

d、指示代词,译为:

这。

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二、助词

a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

的。

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b、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c、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

何陋之有。

(《陋室铭》)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d、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3、动词,作谓语,译为:

去,往。

例:

吾欲之南海。

(《为学》)(注:

此处作实词)

【而】

一、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a、表示并列关系,译为:

而且,而且。

例:

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b、表示顺承关系,译为:

就,然后。

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c、表示转折关系,译为:

但,却,可是。

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d、表示假设关系,译为:

若是,假设。

例:

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二、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刻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样不译。

例:

既而儿醒,大啼。

(《口技》)

 

【其】

一、代词

a、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路作宾语。

译为:

他,他们。

例:

百姓多闻其贤。

(《陈涉世家》)

b、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

译为:

他的,他们的。

例: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c、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路作宾语。

译为:

它,它们。

例:

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d、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

译为:

它的,它们的。

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e、作指示代词,近指。

译为:

这(种)。

例:

专其利三世也。

(《捕蛇者说》)

f、作指示代词,近指。

译为:

其中。

例:

其一犬坐于前。

(《狼》)

g、作指示代词,远指。

译为:

那。

例: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二、副词

作副词,经常使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

译为:

恐怕,可能,莫非。

例:

其真无马邪。

(《马说》)

【者】

1助词

a、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形”“……的缘故”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为,那么易者亦难矣(《为学》)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b、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以后表示停顿,谓语部份一样用“也”字结尾,起判定作用。

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

【以】

一、介词

a.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缘故,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

①不以物喜,不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缘故,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b.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依照”“依托”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c.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a.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b.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此”。

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c.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醉那么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3、动词

“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以为”。

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那么》)

【焉】

一、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语气助词

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

代词,相当于“之”。

如:

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

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以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那个地址”“在那里”。

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要紧有两种用法。

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便”。

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表示转折,可译为“尽管”。

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如此”“如此”。

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

(《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等。

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

(《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形:

a.用在形容词以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b.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但是高。

(《墨池记》)②望之蔚但是深秀者。

(《醉翁亭记》)

c.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仿佛……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假设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

有三种情形。

a.表示动作在时刻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三那么》)

b.表示动作在时刻上的承接,译作“就”。

如: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

c.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管魏晋。

(《桃花源记》)

d.用于判定动中,相当于“是”“确实是”。

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

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如:

①乃入吴寻二陆。

(《周处》)

②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3、作代词,

译为“你、你的”。

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于】

介词“于”的要紧用法有:

a.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刻,译作“在”“从”。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b.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c.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如:

“受制于人”的“于”。

d.用在形容词以后,表示比较,一样可译作“比”。

如:

令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e.表缘故,可译为“由于”“因为”。

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大体用法,一是表判定,一是表动作行为。

那个地址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一、是表判定,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这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二、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

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那么》)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

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能够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五、表动作、行为的时刻,可译为“当”“等到”,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那么】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

一样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情形在时刻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先是”“已是”。

例如:

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

(《劝学》)

②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形,相当于“假使”“若是”;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祸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一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

(《师说》)

④表示转折、妥协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尽管”“却是”。

例如:

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惑矣。

(《师说》)

二、用作副词。

用在判定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确实是”。

例如: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且】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转折、顺承等关系。

例如:

彼所将中国人只是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而且)

且将军大势能够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有时相当于“尚且”,先妥协,后推动一层。

 例如: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例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3.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意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乎:

于)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

对。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乎:

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例释: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所】

(一)名词,处所,地址。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出名词性结构,那么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因此】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师者,因此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表示缘故。

相当于“……的缘故(缘故)”。

①臣因此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因此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

1.成年男子(读fū),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丈夫(读fū),例如“今夫又死焉”(《捕蛇者说》)3.这、那(读fú),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4.句首发语词,一样表示将发议论(读fú),例如“假设夫淫雨霏霏”五、语气助词,一样用在句尾,没有实在意义,例如“悲夫”(《烛之武退秦师》)

【盖】

2.⑵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缘故。

例:

①盖以诱敌。

(那个地址有“原先”的意思。

3.可能,大约

4.通“盍”,何。

例:

技盖至此乎?

(盖:

那个地址可译作“怎么”。

5.胜过,超过。

例:

英才盖世

【岂】

一、副词、表反问,意思是“莫非”,“怎么”如:

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岂假设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二、副词,表疑问,意思是“是不是”,“或许”。

如: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方】

【咸】

【皆】

【假设】

1.你[们];你[们]的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

——《史记·陈涉世家》又如:

假设曹(你们这些人);假设属(你们);假设辈(你们)

2.如此如此例如:

以假设所为,求假设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

(4)犹如;像关山度假设飞。

——《乐府诗集·木兰诗》

3.假设;若是

至于[so]。

用在句首以引发下文

4.假设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