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5859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4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docx

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

2019高考历史二轮文档版教学案:

专项13资本主义世界场

【基础考点整理】

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A、新人教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开辟新航路

〔一〕东方的诱惑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自《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对书中关于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黄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长期以来,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把东方的商品,如丝绸、茶叶和香料等,辗转运销西欧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令其他西欧国家的商人垂涎不已。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于是,很多西欧人都渴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那时西欧局势动荡,各国争斗激烈。

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同时,教会也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而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更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在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探索航行的同时,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只要一直

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历史上称这些变化为“商业革命”。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人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条件:

〔1〕客观条件:

①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

②航海技术——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③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快速、宽舱的大船。

④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2〕主观条件: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二〕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

〔三〕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开始产生。

〔1〕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

〔2〕价格革命:

货币贬值,社会分化〔两种人倒霉,两种人受益〕,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发展。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掠夺之路:

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4、思想震撼之路:

“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5、整体世界之路:

以国家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融合的世界历史。

C、岳麓版——工业文明的崛起〔一〕新航路的开辟

〔一〕东方的诱惑

战”,这也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备了远洋航海的条件。

〔二〕开辟新航路

为了发现与亚洲进行直接贸易的航路,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扶持了向东和向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1487年,迪亚士率领三艘轻便帆船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

〔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他们通过贸易和掠夺,把各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

作为欧亚大陆一端的西欧开始崛起。

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

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在欧洲人“火与剑”的殖民扩张活动中,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葡萄牙人在15世纪就开始把西非海岸的黑人卖给欧洲贵族。

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最初欧洲殖民者只能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

当时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香料、染料等。

白银的大量流人,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考点二: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如东方的瓷器、丝绸和香料,美洲的皮货,欧洲的手工业品,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当时,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在非洲,它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殖民地;在亚洲,它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台湾;在美洲,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二〕“日不落帝国”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

这个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

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侵占了更多的印度土地。

这样,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

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

它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当时,西欧国家生产力还不高,仅仅依靠正常贸易,远远不能满足它们对财富的贪欲,于是,抢掠、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劣手段。

在美洲,西班牙殖民者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加勒比海一些岛上的印第安人甚至全部死亡。

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大量非洲黑人被掳掠卖到美洲为奴,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

从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

在印度,英国殖民者洗劫了当地国库。

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2〕荷兰的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成为荷兰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3〕对外殖民扩张:

①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②建立海外贸易垄断公司:

荷兰的殖民掠夺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17世纪初,荷兰商人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批海外贸易垄断公司。

1622年,受聘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哈得逊在北美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

〔二〕英国的崛起

1、条件:

〔1〕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繁荣。

〔2〕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

〔3〕15世纪晚期,英国进行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发展。

〔三〕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

1、葡、西国家之间的争夺:

〔1〕葡萄牙:

15世纪初,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建立了殖民据点;此后,葡萄牙逐渐切断了阿拉伯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商业联系,垄断了与东方的贸易。

〔2〕西班牙:

其殖民活动和哥伦布的远洋探险同时开始;到16世纪中叶,已在中南美洲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庞大的殖民帝国。

2、新老殖民国家之间的争夺:

〔1〕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2〕17世纪初,荷兰通过海外贸易垄断公司,竭力排挤葡萄牙的殖民势力。

3、英、法、荷之间的争夺

〔1〕英、荷之间的争夺:

①起因:

英国的迅速崛起,对荷兰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

②概况:

1652年,英荷战争爆发,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不但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

1、表现:

〔1〕野蛮的掠夺:

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10亿英镑。

〔2〕疯狂的屠戮:

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死于非命。

〔3〕罪恶的黑奴贸易:

①起因:

大规模的屠杀和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疾病,使美洲土著居民人口锐减,由此导致殖民地劳动力极端匮乏。

②概况:

西班牙人首先从非洲掠贩黑奴,以满足美洲劳动力市场的需要;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

〔4〕不平等的贸易:

东印度公司依靠在印度经商享有免缴内地税的特权,控制了印度的国内贸易;葡萄牙人在通商地沿岸建立据点,诈取土著居民的贵重物品等。

2、影响:

〔1〕欧洲的殖民扩张,一方面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2〕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此后,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市场粗具有规模。

C、岳麓版——工业文明的崛起〔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葡、西的早期殖民活动

新航路开辟之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在东西两个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16世纪,葡萄牙凭借武力垄断了从欧洲经非洲沿海到亚洲的海上贸易路线。

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西班牙殖民者为了掠夺当地的金银,先是残酷地屠杀土著居民,后来采用奴隶来开采金银矿藏。

西班牙殖民者还建立农业大庄园,驱使印第安人劳动;在美洲热带沿海地区建立大种植园,役使非洲黑人奴隶来生产单一的作物,以供应欧洲市场。

〔二〕“海上马车夫”

16世纪时,荷兰已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其贸易范围包括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公司资本雄厚,又有政府作为后盾,击败了葡萄牙人,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

〔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与美洲之间的海上运输十分繁忙。

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

这种海盗行为得到了政府的鼓励,以致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

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为此,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建立了包括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和大洋洲等地殖民地在内的帝国。

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到18世纪,欧洲的殖民和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北美、大洋洲都卷入了世界市场。

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如印度内地〕也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市场而生产商品。

世界市场的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

过去,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着大规模的三角贸易:

欧洲从美洲获取金银,再用金银换取亚洲的香料、瓷器、纺织品等。

到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不仅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而且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考点三:

工业革命

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飞梭出现以后,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量。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他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

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快在纺织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并迅速被推广到其他工业生产部门。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从工场到工厂

工业革命也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于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后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

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四〕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可以输送到很远的地方,供给人们使用。

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

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五〕垄断组织的出现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那么,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六〕世界市场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

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汽车越来越多,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那么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B、人民版——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三〕“蒸汽”的力量、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政治保障: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英国工业革命:

〔1〕开端:

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工业资本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

〔2〕动力革新:

瓦特总结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万能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利用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1807,美国富尔敦〕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牵引列车试验成功,人类陆上交通进入蒸汽动力时代。

交通工具的革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3、工业革命的扩展:

〔1〕原因:

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2〕表现:

①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

②美国人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它的发展,使美国机械制造业迅速处于领先地位,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

〔3〕影响:

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二〕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增。

2、措施:

〔1〕政治方面:

进行民主化改革,通过三次议会制度改革,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建立了职业警察制度,保持社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经济方面:

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把自由贸易作为英国的国策。

〔3〕法制方面:

进行法制化建设,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那么。

〔4〕外交方面:

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建立“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5〕文教方面:

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3、结果: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向全世界展示了其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

〔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重要保障。

2、形成过程:

〔1〕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2〕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那么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产业的兴起:

近代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得到发展,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3〕传统产业改造:

①工业方面,电气时代到来,推动了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的时代,史称“钢铁时代”。

②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化学肥料、农药和电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3、影响:

〔1〕生产力方面:

电的广泛应用,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方面:

垄断组织出现。

①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②概况:

现代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股票交易市场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推动“巨型企业”的出现。

③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④影响:

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3〕国际关系方面: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五〕瓜分世界的狂潮

1、原因:

〔1〕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拉大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差距。

〔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

2、概况:

〔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德、美、日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美国的对外扩张。

①扩张目的:

早期扩张的目的是建立美洲体系;19世纪末扩张的目的是谋求太平洋利益。

②指导思想:

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涉;19世纪中期倡导新殖民主义。

③扩张过程:

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

〔六〕世界一体化

1、原因:

〔1〕根本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2〕直接原因: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2、内容: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影响:

〔1〕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

〔2〕世界一体化使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的受益者。

〔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4〕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

梭,提高了织布的速度,使得棉纱供不应求。

18世纪60年代,织工哈格里夫斯和理发匠阿克莱特先后发明了手摇纺钞机〔即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工效,接着出现了水力织布机等纺织机械。

棉纺织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实现了机械化。

在冶金业和采矿业,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大大提高了炼铁和采煤技术。

到19世纪中期,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

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飞速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