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5939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docx

河北省曲阳一中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

河北省曲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

试题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分子质量:

H1N14O16Na23Mg24Cl35.5Al27K39S32Mn55Fe56Cu64Si28Ca40I127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分子式:

NaClB.NH4Br的电子式: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也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D.Mg5(Si4O10)2(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

5MgO·8SiO2·5H2O

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氢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⑦C.①②⑤⑥⑦D.③④⑤⑥⑦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且W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一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r(Y)>r(W)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由W、Y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由X、Y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a与乙醇完全反应,失去2NA电子

B.常温常压下,8gCH4含有5NA个电子

C.6.0g冰醋酸与4.6g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苯含有NA个C6H6分子

6.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是()

A.

B.

C.

D.

7.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碳原子数不同的直链烷烃一定是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地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氢谱法

⑦鉴别己烯和苯:

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⑧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选用酸性KMnO4溶液洗气

A.①②③④⑦B.②③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8.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

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 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1B.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C.B的转化率为80%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也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9.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g)

2CO2(g)+2H2O(l) ΔH1=-870.3kJ·mol-1

(2)C(s)+O2(g)

CO2(g) ΔH2=-393.5kJ·mol-1

(3)H2(g)+O2(g)

H2O(l) ΔH3=-285.8kJ·mol-1

则2C(s)+2H2(g)+O2(g)

CH3COOH(l)反应的反应热为()

A.ΔH=+488.3kJ·mol-1B.ΔH=-244.15kJ·mol-1

C.ΔH=-977.6kJ·mol-1D.ΔH=-488.3kJ·mol-1

10.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下列说法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mol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molC也发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

11.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如图),下列对于试管内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应在强光照射下完成

B.CH4和Cl2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

C.盛放饱和食盐水的水槽底部会有少量晶体析出

D.甲烷和Cl2反应后试管内壁的油状液滴物包括CH3Cl、CH2Cl2、CHCl3、CCl4

12.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13.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源是锌锰电池,即大家所熟悉的干电池(drycell),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尽管这种电池的历史悠久,但对它的电化学过程尚未完全了解。

一般认为,放电时,电池中的反应如下:

E极:

2MnO2+2H2O+2e-="=="2MnO(OH)+2OH-

F极:

Zn+2NH4Cl-2e-===Zn(NH3)2Cl2+2H+

总反应式:

2MnO2+Zn+2NH4Cl="=="2MnO(OH)+Zn(NH3)2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B.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从结构上分析,锌锰电池应属于可充电电池

D.锌锰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

14.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①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B.实验②用于制备干燥的氨气

C.实验③用于石油分馏制备汽油D.实验④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15.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8mol电子转移时,b极产生4.48LO2

B.为了增加导电性可以将左边容器中的水改为NaOH溶液

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H++2e-=H2

D.c极上进行氧化反应,A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B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中阳极处能产生使湿润淀粉KI试B.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纸变蓝的气体

C.

C.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D.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

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与NaOH溶液反应

17.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

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电池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

已知两极室中电解质足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H2O2+6H++6═6H2O

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

C.电池工作时,两电极均不会产生气体

D.工作一段时间后,若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1.9g,则电路中转移0.6mol电子。

18.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它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C.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以消耗5mol氢气

D.1mol该有机物燃烧消耗氧气为18.5mol

19.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欲确定溴乙烷中含有溴原子,向溴乙烷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待溶液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即可确定

B.用CuSO4溶液除去由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的杂质

C.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制取溴苯

D.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后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的生成

20.下列各组物质等体积混合后,振荡、静置后,不出现分层现象的是()

A.乙醇、水B.四氯化碳、溴水C.溴苯、水D.乙酸乙酯、水

21.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的作用B.结束反应时,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C.石蜡油是液态烷烃D.B、C中溶液均褪色,反应类型相同

22.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3(CH2)2CH3②CH3(CH2)3CH3③(CH3)3CH④(CH3)2CHCH2CH2CH3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23.有机物环丙叉环丙烷,由于其特殊的电导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其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其二氯代物有4种B.它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其分子式为C6H8D.它不可能是环丙烷的同系物

24.科学家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烃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X的性质与烯烃类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C.X在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比甲烷少

25.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食醋浸泡水垢

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紫色褪去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

新制的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有银镜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7)某温度时,在一个10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3)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4)将amolX与bmol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

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

b=___________.

27(15分)

(一)常见锌锰干电池因含有汞、酸或碱等,废弃后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危害。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回收废电池中的各种资源。

(1)碱性锌锰干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写出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气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当阳极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甲烷的质量为__________g;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无气体产生,要使原溶液复原,可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

(3)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mL(标准状况下)时,停止电解。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

28(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

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

(3)装置B内盛有四氯化碳,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反应后,为提纯溴苯,向A中添加氢氧化钠试剂的作用,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9(8分)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

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__(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口进入,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_左右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用溴水溶液c.测定沸点

30(10)30.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示。

1mol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kJ能量。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提示:

O2-可在此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外电路中,电子是从_________电极流出(填“NiO”或“Pt”).

③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NO和CO的反应:

2NO+2CO

2CO2+N2。

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

(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

1.2×10﹣3

5.80×10﹣3

82

280

1.2×10﹣3

b

124

350

a

5.80×10﹣3

82

①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a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填“甲”或“乙”)。

(4)在容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CO

2CO2+N2,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容器内混合气体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2υ逆(NO)=υ正(N2)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化学答案

1.D

A.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化学式NaCl,没有分子式,A项错误;

B.NH4Br的电子式:

,B项错误;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并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C项错误;

D.Mg5(Si4O10)8(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

5MgO·8SiO2·5H2O,D项正确。

【点睛】

比例模型不仅表示分子组成和内部成键情况,即结构式的特点,还涵盖了空间构型的特点。

2.B

天然气、石油、煤是不可再生能源,能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不是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对环境污染小,属于对环境友好型的新能源,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新能源,注意新能源的特征及开发利用是解答关键。

3.C

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二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为一次电池,选项A错误;

B.燃料电池有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乙醇燃料电池等,产物多为CO2、H2O等,不污染环境,选项B错误;

C.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有电子的转移,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Pb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PbO2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选项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原电池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常见原电池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4.A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分别为:

O、Na、S和Cl元素,则

A.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中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

r(Na)>r(S)>r(O),A项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Cl的弱,B项错误;

C.由W、Y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SO2或SO3,均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

D.由X、Y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其水溶液中硫离子水解显碱性,D项错误;

5.B

6.D

试题分析:

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说明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

A、

苯环上含有三种氢原子,错误;B、

苯环上含有2种氢原子,错误;C、

苯环上含有4种氢原子,错误;D、

苯环上含有一种氢原子,正确。

考点:

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效氢的应用。

7.A

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均为CH2,相同,故①正确;

②CH≡CH和C6H6最简式均为CH,含C量相同,均为92.3%,故②正确;

③碳原子数不同的直链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则互为同系物,故③正确;

④相同C原子个数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故④正确;

⑤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不能利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⑤错误;

⑥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为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可确定有机物中H的种类,故⑥错误;

⑦己烯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苯不可以,故⑦正确;

⑧酸性KMnO4溶液会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掺入新的杂质气体,故⑧错误;

即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⑦,故选A;

8.C

A.平衡时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0.2mol•L-1×2L=0.4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0.4mol:

0.8mol=x:

2,解得x=1,A项正确;

B.2min内生成0.8molD,故2min内D的反应速率v(D)==0.2mol•(L•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A)=v(D)=×0.2mol•(L•min)-1=0.3mol•(L•min)-1,B项正确;

C.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由方程式3A(g)+B(g)⇌xC(g)+2D(g)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

0.8mol×=0.4mol,故B的转化率为×100%=40%,C项错误;

D.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为定值,始终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9.D

试题分析:

所求反应由

(2)×2+(3)×2-

(1)所得,则ΔH=ΔH2×2+ΔH3×2-ΔH1=-488.3kJ·mol-1。

考点: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0.B

①对于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若温度变化与分子数变化对体系压强的影响相互抵消,则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若温度变化与分子数变化对体系压强的影响不能相互抵消,则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

②对于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当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正确;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浓度不再改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⑤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υA:

υB:

υC:

υD=m:

n:

p:

q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错误;

⑥单位时间内mmolA发生断键反应,就会生成pmolC,同时pmolC也发生断键反应,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11.C

A.光照为该反应的条件,无光照该反应不能发生,所以强光照射并不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错误;

B.甲烷和Cl2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其中CH2Cl2、CHCl3、CCl4是油状液体,故B错误;

C.甲烷和Cl2反应后产物最多的是HCl,HCl溶于饱和食盐水会有少量NaCl晶体析出

D.甲烷和Cl2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其中CH2Cl2、CHCl3、CCl4是油状液体,CH3Cl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以液体不会充满试管,。

12.B

A.两电极的活泼性相同,A项错误;

B.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B项正确;

C.酒精溶液为非电解质,C项错误;

D.该装置为断路状态,不能形成闭合回路,D项错误;

13.B

A错,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正确,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C错,从结构上分析,锌锰电池应属于一次性电池;D错,锌锰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因为它是一次电池;

14.C

A.实验①的图中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但是该反应需要加热才发生,没有加热装置,达不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

B.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实验②达不到实验目的,B项错误;

C.装置③为分馏装置,不管是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还是冷凝管进水出水的方向都没有错误,C项正确;

D.右侧试管中使用的是饱和NaOH溶液,酯在碱性环境下易水解,得不到产物,D项错误;

15.B

A.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A项错误;

B.电解NaOH溶液,实质是电解水,所以将左边的电解水装置中的水改为NaOH溶液,增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强导电性,B项正确;

C.a电极为阴极,a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所以d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H2-2e-=2H+,C项错误;

D.b电极为阳极,b极上产生的气体Y为氧气,c极上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

O2+4e-+4H+=2H2O,c极为燃料电池的正极,d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B池中的H+通过隔膜进入A池,D项错误;

【点睛】

右侧为氢氧酸性燃料电池,A池为正极室,B极为负极室。

在原电池的内电路中,氢离子作为阳离子应向正极移动,所以氢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