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5992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家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乡doc.docx

《家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乡doc.docx

家乡doc

作者:

安全一班

顾涛

目录

一.巢湖地理位置简介3

二.巢湖地理优势4

三.我的故土5

四.庐州地理位置简介6

五.庐州历史文化名人7

六.庐州地理优势8

七.郭河风貌11

 

一.巢湖地理位置简介

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域面积达800多平方公里,其中约1/3属于合肥。

据悉,从1983年开始,巢湖率先在全国实行封湖禁渔,一年时间半年禁捕,并通过实行人工鱼巢、人工放流等措施,20多年里巢湖渔业资源一直经久不衰。

在五大淡水湖中,巢湖渔业资源的自然增殖一直位居之首,目前年产量为1万吨,其中银鱼有600吨。

巢湖毛鱼古称刨花鱼,传说是鲁班修建巢湖中庙所刨的刨花所变,故名。

毛鱼游速甚快,肉细嫩,肥而不腻,与巢湖银鱼各有千秋。

巢湖市市长王启敏说,巢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级商品粮、棉、油基地,是华东最大的蔬菜基地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有很好的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

 

 

二.巢湖地理优势

巢湖地处亚热带和温带过渡地带,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适宜发展绿色食品。

巢湖劳动力资源充足,劳动力素质好,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成本较低。

巢湖农业生产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土资源几乎没有受到污染。

生活在这片土地,深爱着这片土地。

回忆着纯朴的乡情,回忆着浓郁的乡音,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庐江的历史珍存,烙印在每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

 

三.我的故土

我的家乡是安徽巢湖,生活在江南小镇巢湖庐江,爱山爱水爱家乡。

庐江是个不大的县城,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听说过三国时期的周公瑾吗?

听说过古代的庐州府吗?

还听说过有网络有名的歌手许嵩的那首《庐州月》吗?

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这里有我儿时的欢欣,这里有我最美的独家记忆。

四.庐州地理位置简介

庐江地处安徽省中部,北临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余脉,紧邻省会合肥,周边与肥西、居巢、无为、枞阳、舒城、桐城等县(市、区)毗邻。

全县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下辖17镇总人口120万。

庐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自隋初建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

三国名将周瑜、清朝海军提督丁汝昌等一批英才各领风骚,名垂青史。

 

五.庐州历史文化名人

庐江文化灿烂,群星闪烁。

三国王蕃通晓天文、数学,南唐伍乔擅长诗文,探索精微;后代以科甲起家者传承不绝,经史子集多达138部。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孙权部将,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出身士族,精音律,少与孙策为友,后归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

曾率兵破皖(今安徽潜山)克寻阳(今湖北黄梅县北)、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市),镇守巴丘(今江西峡江),助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

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曾率兵攻荆州的麻、保二屯,镇守宫亭(今江西鄱阳湖南)。

建安十三年(208)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今湖北蒲圻县西北),尔后又率兵西上夷陵(今湖北宜昌)解围,回师进逼江陵,督战攻城时被流箭射中右胸。

建安十五年(210)率军西征途中,由于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箭伤复发,卒于巴丘(即巴陵山、今湖南岳阳),时年36岁。

孙权素服举衰,丧当还吴,自迎其丧于芜湖,命厚葬本土,墓在庐江城东侧。

 

六.庐州地理优势

庐江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已经形成。

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合铜黄高速公路、合铜高等级公路和庐枞公路纵贯南北,军二公路、庐巢公路横穿东西;水运通巢湖达长江。

县城距合肥骆岗机场仅60公里,与经济发达沿江经济带紧密相连,距离南京130公里,距离上海500公里。

庐江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

现已探明的有铁、铜、矾、紫砂、石灰石、高岭土等28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铁、石灰石、紫砂石、高岭土储量都在10亿吨以上,硫铁、明矾石储量在3亿吨以上,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

庐江为国家生态保护示范县,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12平方公里的汤池温泉度假区,历史人文景观众多,自然风光旖旎,是国家4A级风景区。

汤池温泉流量大,水质好,含有氡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名省内外。

冶父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冶父寺、实际禅寺均为省级重点寺庙,是闻名的佛教胜地,享有“江北九华”之美誉。

近年来,先后发现两尊肉身,为江北地区所独有。

庐江自古就是“鱼米之乡”。

年产粮食60万吨、油料4万吨,是全国粮油生产百强县。

年产干茶500吨、饲养生猪60万头、家禽2300万只,水产品4.2万吨,为全省重点产茶、生猪、水产基地县。

庐江工业初具规模。

初步形成了机械、磁材、农副产品加工、渔网及轻工、矿产及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

铝活塞、风机、锁具、硫酸、水泥、黄酒、啤酒、茶叶等一批产品分别荣获部优、省优或国际金奖、银奖;羽绒制品、蜂蜜制品、长毛绒玩具、服装、渔网、磁铁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庐江交通现以县城为中央向外辐射,军二路、合铜路为十字贯穿南北东西,并与铁路、水运相连接的城乡四通八达的运输网。

一、公路全县共有高等级公路、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计375条,全长1837公里。

其中187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合铜路)和省干线公路(军二路、庐纵路、庐巢路)为油路面,城郊水泥路面20公里。

截止1998年底,全县已实现乡乡通油路,95%以上行政村通公路。

99年10月份,省干线公路319线(军二路)庐江段(50.5公里)改建工程已批准正式立项,总投资为1.9亿元。

2002年完工后将与正在施工中的沪蓉高速公路接轨,大大缩短了皖西南、皖东南车辆南上北下的通行里程。

公路建设带动了公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城乡现共有各类机动车辆7000多辆;庐江汽车站为国家二级车站、“全国文明汽车站”。

该站总面积3600平方米,投资为1000多万元,站内候车大厅最大容量达5000人。

二、水路全县境内共有河流20条,

万全长530公里;四季通航河流14条,通航里程266公里。

其中塘串兆河、白石天河、杭埠河可通航300吨级船舶。

沿河主要港口有11个,运输码头45座,长度为1700余米,泊位55个,港区陆水面积达64平方米。

全县共有客货运输船舶708艘,载货吨位5.8万吨。

三、铁路合九铁路穿镜而达,全长为36.6公里。

县境内设有庐江火车站(三等)、柯坦火车站(四等)。

其庐江火车站日发、接送旅客列车15趟次,可直达广州、上海、北京等各大中城市,日到达和发送旅客达4000人次;年货运量达23万吨。

七.郭河风貌

郭河镇位于皖中腹地,地处庐江县西北部,与舒城、肥西两县毗邻,北依千年古镇三河,南接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汤池,距省城合肥50公里。

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亩,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6.8万人口,其中集镇人口12000人。

境内柏油路、水泥路四通八达,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齐全。

郭河镇现有2个卫生院,15个村级卫生服务站,5所初级中学,17所小学。

效投入等手段,唱响“工业兴镇”的主旋律,承接省会经济圈辐射,

发展加工业项目。

镇党委、政府秉承“有事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唱响“工业兴镇”主旋律。

近年来,郭河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通过抓优扶强,结构调整,有办”的工作作风,全力打造诚信、透明、公平、高效的政风,一面抓招商,一面交朋友,为外资企业入区经营推行“保姆式服务”、“服务代理制”等。

目前,我镇规划面积达2000亩的集镇工业区已有10多家企业入区经营,形成以磁性材料、特色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

磁性材料以龙磁科技公司的不断壮大为重点,着力在新产品开发和原材料项目的建设上加以发展,逐步建成全国意义的磁性材料工业园。

该公司占地面积220亩,资产规模9000万元,拥有员工1200人,现有15条国内外最先进的高档磁铁生产线,是全

国同类型第三大企业。

公司2006年6月1日进入上市辅导期,2007年6月股份制挂牌,正积极准备上市。

宝祥食品、“村夫牌”大米争创省级著名农产品商标,成为全省农产

品龙头企业。

规划投资1.2亿元永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我镇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依托“鱼米之乡”促发展。

郭河境内特产丰饶,依托于未开发的原生态自然资源生产的农产品质优价廉。

郭河群众继承悠久的养殖传统为今天的市场提供无公害鸡、鸭、鹅、猪等初级产品;大面积肥沃的土地奉献出优质的绿色大米;广阔、无污染的水面孕育出肥美的鱼、虾、蟹、鳖等水产品,可为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

总投资达5.13亿元的全省六个之一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正在实施之中,按照“秀美庐江、生态粮仓”的主题,将示范区建设成优质粮食高产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苗木花卉园艺区、观光农业休闲区、加工与服务区、新农村文化社区。

总规划2000亩的福四方生态农业示范园,已成为合肥的新菜园。

打造特色集镇引“凤”来。

经过充分论证的中长期集镇规划和郭河现有的广阔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投资新街开发。

根据最新理念和标准设计的沿街建筑群确保一街一景,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全力打造庐江县最具现代气息、最有特色的新集镇。

按照全省文明乡镇、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完善集镇功能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停车场、农贸市场、农民文化活动中心、职业高中、大型超市、幼儿园等集镇基础设施。

随着郭河集镇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镇人气日益旺盛,商业气息日趋浓厚,个私经济蓬勃发展。

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郭河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郭河投资兴业,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