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6197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docx

末日博士称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新一轮全球资产泡沫之母

过去14个月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零到0.25%之间这一历史最低水平。

分析人士警告说,美联储前所未有的“零利率”政策引发了规模空前的“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正对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构成新的巨大系统性风险。

投机之母

所谓“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是指在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之后,投资者以较低的成本借入美元,转而投资到其他收益更高的资产当中。

在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为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大幅降息,逐步将利率从5.25%降至零到0.25%之间。

从2008年12月16日开始,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一直持续至今。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获得美元资金的成本大幅降低,他们开始大量借入美元,转而投资到股票、黄金等资产,还有不少美元“热钱”乘机流入利率较高的新兴经济体,推高了后者的股市、楼市价格。

因成功预测国际金融危机而闻名的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认为,自2009年3月份以来,全球股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全体上扬,而新兴经济体的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债券和货币等,涨幅更为明显,原因除了世界经济基本面出现好转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美元投机套利交易”。

“与世界经济基本面相比,风险资产的价格涨得太多,涨得太早,涨得太快,”鲁比尼早在去年11月份就开始不断向外界传递这一观点。

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他认为,“随着美联储持续将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预计将继续这一政策,美元已成为套利交易的主要融资货币”。

他警告说,“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正成为所有套利交易之母和所有资产泡沫之母。

鲁比尼预测,一旦美元借贷成本上升,“美元投机套利交易”将会发生逆转,大量资金将撤出高风险资产,最终将导致这些资产价格同步大幅下滑,泡沫破裂。

前车之鉴

美国宽松货币政策“贻害”世界经济其实早有前车之鉴。

在二十一世纪头几年,美国经济上次出现衰退时,美联储也曾大幅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

当时,美国经济虽然很快摆脱衰退,但却为后来出现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埋下了根源。

在2001年,美国经济因技术股泡沫破裂、“9·11”恐怖袭击和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等陷入衰退。

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创造了一个貌似应对经济衰退的“标准作业程序”:

降息、降息、再降息,直到经济快速复苏。

从2001年1月3日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13次降息,使利率从6.25%降至1%,为40年来的最低点,并将这一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30日。

从表面上看,美国经济迅速摆脱衰退。

接下来的好几年时间,不少人相信,美联储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分析和预判能力,已完全掌握经济运行规律,从此危机和衰退将成为历史,繁荣将持续下去。

2006年1月31日,执掌美联储超过18年的格林斯潘“光荣退休”。

在2007年夏,离格林斯潘退休差不多一年半时间,美联储持续加息后,美国住房市场泡沫最终破裂,次贷危机由此爆发,并最终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有人指责说,正是格林斯潘通过低利率刺激美国经济走出上一次衰退的做法,吹大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最终引发了一场全球性金融海啸。

格林斯潘的职业生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两难选择

根据美联储2月17日公布的上次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会议纪要,鉴于美国较低的资源利用率,加上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美联储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鲁比尼认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给新兴经济体造成两难选择。

随着“美元投机套利交易”持续发展,“热钱”不断流入导致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压力增大。

新兴经济体央行要么不采取干预措施,放任其货币升值,从而进一步助长“热钱”涌入;要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干预,抑制本国货币对美元过快升值,但此举将导致其货币政策“非自愿”宽松化,从而进一步助长其内部的资产泡沫。

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中,新兴经济体提出,应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管,但要做到这一点无疑是“说易行难”。

目前,美联储在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口号下,不断延长“零利率”政策的实施时间。

新兴经济体在无法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施加必要影响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自身努力,竭力避免可能出现的全球性资产泡沫破裂。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也充分说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后果研判

导致全球性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因素在未来几年或更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全球性资产价格泡沫化在未来几年或更长的时期内不会破灭,可能的情形为这种资产价格泡沫化会在高位调整或固化。

在现实面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由资产价格泡沫化是否会破灭转移到了资产价格泡沫化后果的研判和对策的研究上。

  

  本文将资产价格暴涨这一现象称之为资产价格“泡沫化”。

不可置疑的是,资产价格泡沫化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自2003年前后以来,以石油、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成倍上涨;以纽约、香港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和以中国深沪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股价指数连创历史新高,有的涨幅已经翻番;全球大中城市的房价连年暴涨,有的城市一年涨幅超过50%以上。

  

  资产价格泡沫化形成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人口越来越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收入提高、储蓄增加,具备了提高生活质量和消费升级的条件,直接或间接消费或占用了更多的资源或资产。

人口增长、生活质量提高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上涨;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增的市场需求,拉动了资产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过剩,加剧了资产价格泡沫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国家或地区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各个国家或地区资产价格的联动性上涨。

  

  可以预见,上述导致全球性资产价格泡沫化的因素在未来几年或更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全球性资产价格泡沫化在未来几年或更长的时期内不会破灭,可能的情形为这种资产价格泡沫化会在高位调整或固化。

在现实面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由资产价格泡沫化是否会破灭转移到了资产价格泡沫化后果的研判和对策的研究上。

  

  五大正面效应  

  资产价格泡沫化带来的不仅仅是负面后果,也会带来积极的或正面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存量资产大幅度升值,凸现了巨大的财富效应。

尚未开采的矿产、森林资源,可利用的土地,住房、厂房、写字楼等建筑物,贵金属制品、红木家私等收藏品,低价买入的股票或有价证券,在资产价格泡沫化后,其市场价值大幅度提升,少则50%以上,多则1、2倍或更高。

对于大量拥有上述资产的组织或个人来说,资产泡沫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

这种财富效应,对国家来说可能比过去或未来几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还要多,对企业来说可能比过去或未来几年的经营收益的总和还要多,对家庭或个人来说可能比过去或未来几年的工资性收入的总和还要多。

现实中,有的人实现了“一夜暴富”的神话。

  

  第二,存量资产大幅度升值,提高了现有企业的竞争力。

资产泡沫化后,所有新建企业、新开工项目的建设成本都将大幅度提高。

也就是说,建一个早几年建设的同样企业或项目,其重置成本可能成倍提高。

这对原有企业来说,无疑比新建企业具有更大的成本竞争优势。

例如,对于拥有巨大存量资产的我国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来说,资产泡沫化后,其成本竞争优势将日益凸现,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明显提升。

可以说,我国的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可能成为我国资产泡沫化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资产价格泡沫化,推动了现有企业的并购重组。

与其高价新建企业或项目,不如并购重组那些具有资产优势但经营较差的现有企业,这可能是资产泡沫化后较多实业投资者现实的、理性的选择。

近年来,全球化的企业并购十分活跃。

我国也不例外,较多投资者包括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直接收购兼并我国经营亏损但资产状况较好的企业,而且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兼并经营、资产状况都具有优势的企业。

这种基于降低成本、应对资产泡沫化的企业并购重组行为,对于盘活存量资产、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资产价格泡沫化,促进了技术进步。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为了弥补资产泡沫化后新建企业或项目的成本劣势,较多企业加大了研发的投入,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以形成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二是资产泡沫化后,直接催生了国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于再生资源、替代产品、节能产品等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

  

  第五,资产价格泡沫化,强化了人们的节约意识。

资产泡沫化后,几乎购买和消费所有的资产类商品都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在绝大多数民众购买力一定且并不宽裕的前提下,他们只能精打细算,能省的则省,能不用的则不用,能替代的则替代。

可以预见,资产泡沫化将会强化人们的节约意识,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九大负面后果  

  相对于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正面效应,其负面后果更加突出、更加严重,更值得广泛关注。

  

  第一,资产价格泡沫化,刺激了资源掠夺性开采。

资产价格泡沫化后,原先不具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已具有开采价值,原先具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具备了暴利开发的条件,于是乎,争夺资源开采权,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已在全球蔓延,尤以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甚。

这种资源掠夺性开采,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会加剧未来的资源短缺。

  

  第二,资产价格泡沫化,提高了新建企业或项目的重置成本。

资产泡沫化后,新建同样一个企业或项目,其建设成本将比资产泡沫化前大幅度增加。

从宏观上讲,这对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利的,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比,基础设置差,需要建设的工程巨大,但新的建设成本比发达国家早先建设的同样项目要高出很多,因此会延缓基础设置建设进程,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处于更加劣势的地位;从微观上讲,新建企业或项目重置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在其技术优势不足以冲抵成本劣势的情况下,会降低新建企业的竞争力,影响投资者新建企业的积极性和原有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第三,资产价格泡沫化,可能抑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资产价格泡沫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产价格暴涨势必抑制市场需求,需求相对减少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例如,1979年以石油价格暴涨为标志的石油危机就引起了当时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二是资产价格暴涨提高了相关企业的营运成本,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四,资产价格泡沫化,会刺激国家或地方保护,进而影响经济一体化进程。

资源的地理分布和资产的经济分布向来是不均衡的,这既是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也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然而,资产价格泡沫化后,具有资源优势和资产生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基于本国或本地区利益保护的需要,有可能通过减少开采、紧缩生产、囤积存货等方式,维持或进一步提高资产价格;或者限制市场开放,垄断市场供给,使国家经济一体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受阻。

  

  第五,资产价格泡沫化,可能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资源、生产优势的国家有可能垄断市场、封锁市场,或有条件地开放市场,从而有可能危及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二是发达国家有可能暂缓本国的资源开发,掠夺性开采他国的资源,或大量囤积资源类产品,从而加剧了资源向发达国家的集中,使发达国家有了更大的资源类商品的定价权,这对资源短缺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将构成更大的威胁。

  

  第六,资产价格泡沫化,加剧了两极分化。

受资源条件、所有制、市场机制、分配制度和个人收入、投资、消费等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现有社会财富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家庭之间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少数国家、地区和个人拥有社会更多的财富。

资产价格泡沫化后,加剧了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国家、地区和个人集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家庭之间、个人之间的两极分化的格局会更加严重。

  

  第七,资产价格泡沫化,导致了“老青”收入倒挂。

在资产价格泡沫化前拥有资产的人,在资产价格泡沫化后都实现了存量资产的大幅度升值。

而资产价格泡沫化后就业或出生的人,因其没有资产,不仅不能享受早先资产价格泡沫化的财富效应,反而还得为资产价格泡沫化后高价消费“埋单”。

例如,资产价格泡沫化后就业的人买不起高价房,不得不向资产价格泡沫化前低价买进房屋并在资产价格泡沫化后出租的人支付高租金,年轻人的钱流进了中老年人的口袋,“老青”收入出现了倒挂。

这种现象已经在日本出现,影响了作为社会生产力主体的年轻人的生活质量和劳动积极性。

  

  第八,资产价格泡沫化,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从静态上看,资产价格泡沫化,受益的只是拥有较多资产的少数人,受害的则是没有资产或较少资产的多数人;从动态上看,受益的只是资产价格暴涨过程中这个较短时期的少数人,受害的则是资产价格泡沫化后长期高位固化的多数人。

资产价格导致少数人受益和多数人受害,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长期因素,国家基于维护社会稳定而支付的社会保障金有可能大幅度增加。

  

  第九,资产价格泡沫化,增加了生活成本,有可能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资产价格泡沫化不局限于住房、汽油、家私等资产类商品价格的暴涨,它还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消费类商品价格的上涨,从而有可能诱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目前,这一征兆已在全球范围内的较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了针对通胀的加息周期。

在技术进步难以冲抵资产价格暴涨、居民收入增长不能超过通胀的情况下,较多的居民有可能在资产价格泡沫化的浪潮中,为应对生活成本的提高而不得不降低生活质量。

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后果分析

摘要:

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首先对银行产生巨大的危害,通过对包括香港在内的22个工业化国家和地产的住房市场及股市的热潮和衰落的研究,我们发现住房价格下跌更可能使银行受到打击,原因是在多数国家,银行主导着购房贷款业务。

但是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灾难远不止停留在银行的层面上。

   

  一、房地产泡沫破裂诱发经济危机

  

  

(一)生产萎缩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

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认股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和股票的销售损失。

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也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

1992年,日本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下降3.5%,以这次危机为转折点,日本逐渐失去了在汽车和半导体等部门的优势。

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了雇佣环境的恶化和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

据泰国官方统计数字,1998年1至7月,泰国破产企业达5,377家,停产企业达6,538家。

至1997年底,失业人数达120万,1998年又增加到200万。

  

  

(二)消费锐减

  Caseetal.(2001)等人的研究指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以香港经验来看,是当楼价大幅下滑造成大量负资产,房地产交易大幅减少,连带建筑、工程、银行抵押及律师行的生意大受影响,最终影响会扩展至高档消费市场及其它行业。

此外,地价的下跌使得居民个人所拥有的土地资产贬值。

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

以备不时之需,以美国经验来看,房地产业的下滑至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

  

  (三)经济增速下降

  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众多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令大量企业倒闭及裁员。

图1为1982年至2006年香港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情况,自1998年开始不断攀升,直至2004年才开始下降。

企业倒闭及裁员意味着大量的失业员工,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

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

  

  二、房地产泡沫破裂还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失业人数剧增,社会民怨会增加。

以香港为例,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以举报个案计算的犯罪率开始攀升,由1997年的每10万人有1,038宗,增加至2004年的1,299宗,增幅高达25.14%,直至2005年才开始同落。

以图2为例,由1997年至2005年间犯罪率与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走势基本上呈相反方向变动,即当住宅指数下跌时,犯罪率会上升,相反亦言,由于2001年及2002年属于不规则情况,若从图中剔除,并以虚线连接2000年及2003年,前迹的反向关系更为清晰。

  

  

  我们再以散点图重绘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以平均计算)与犯罪率的关系。

由点的分布来看,两者存在反向关系,但并不是直线关系,表明还有其它因素在发生作用。

由于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感到不满,香港社会危机逐渐加剧。

中产阶级、负资产业主、工人,甚至商家此起彼伏地采用不同形式向政府表达不满、终于导致发生了2003年7月1日的50万人示威游行,幸而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示威并没有引起暴乱,亦没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但在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最终迫使董建华以健康理由在2005年3月10日向中央请辞。

  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亦同样令百业萧条,失业率上升,但香港的经济基础较坚稳,社会福利保障亦较其它东南亚国家完善,尽管民怨日深,但始终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动荡。

在图4为由1997年4月至2005年3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与特首董建华的支特度走趋比较,不难发现董建华自出任特首开始,支特度一直下跌,与楼价走势相似,但波动幅度较细,支特度长期在50以下,而2003年7月期间更一度跌至40以下。

  图5为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与特首董建华的支特度的相关度分析,我们可以见到在楼价由55至95之区间,正相关度较高,高于或低于此区间,相关度较低,反映民意认为某些环境不是特区政府或董建华所能控制的,例如亚洲金融风暴或非典疫情令房价下跌,说明香港民意是有理智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风险问题,关系到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措施制定、企业投资方向确定以及金融机构决策等。

如果对房地产的泡沫程度、房地产业投资风险评估有误,将可能会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几乎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蹶不振,也造成大批企业倒闭,投资者倾家荡产。

近代的资产泡沫破灭事件不但规模大、次数频密、影响深远,而且不再局限于资本市场,有互动、跨国和跨产业的趋势。

近代较严重的泡沫事件包括八十年代末发生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九十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东南亚地区的地产泡沫破灭,及在2000年发生的科网股泡沫破灭。

至于香港,早于1881年便首次出现房地产泡沫,但令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是由1997年至2003年间房地产曾泻近70%的经历。

事实上,房地产泡沫在世界上其它大城市亦随处可见,上海由1995年至1999年间房地产价格下跌了近38%,莫斯科在1995年至1999年间下跌了近67%,巴黎在1991年至1998年间下跌了近43%。

当然,房地产泡沫与大多数投机泡沫一样,最终逃不了暴跌的下场。

每一次房地产泡沫破灭不但令许多私房拥有者带来痛苦,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甚至给政府的管治威信带来沉重的打击。

研究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形成过程、泡沫破灭的诱因和导火线,舒解和烫平泡沫的方法和对策,特别是在设立预警机制、REITs和衍生工具(例如根据Halifac房价指数而设的hedgelets),不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对房地产以至金融理论的创新亦有一定的价值。

因而,正确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成因,房地产泡沫存在与否及泡沫的规模,从而正确评价房地产行业投资风险,对于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商投资决策及金融机构决策等都有很好的参考作用(谢明干、江春泽1999)。

 一、房地产泡沫破裂诱发经济危机

  

  

(一)生产萎缩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

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认股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和股票的销售损失。

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也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

1992年,日本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下降3.5%,以这次危机为转折点,日本逐渐失去了在汽车和半导体等部门的优势。

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了雇佣环境的恶化和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

据泰国官方统计数字,1998年1至7月,泰国破产企业达5,377家,停产企业达6,538家。

至1997年底,失业人数达120万,1998年又增加到200万。

  

  

(二)消费锐减

  caseetal.(2001)等人的研究指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以香港经验来看,是当楼价大幅下滑造成大量负资产,房地产交易大幅减少,连带建筑、工程、银行抵押及律师行的生意大受影响,最终影响会扩展至高档消费市场及其它行业。

此外,地价的下跌使得居民个人所拥有的土地资产贬值。

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

以备不时之需,以美国经验来看,房地产业的下滑至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

  

  (三)经济增速下降

  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众多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令大量企业倒闭及裁员。

图1为1982年至2006年香港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情况,自1998年开始不断攀升,直至2004年才开始下降。

企业倒闭及裁员意味着大量的失业员工,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

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

  

  二、房地产泡沫破裂还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失业人数剧增,社会民怨会增加。

以香港为例,1997年房地

房地产业有没有泡沫的问题至今也还有争论。

据我看,大多数人认为有泡沫,我同意这种看法。

原因是空置率在上升,空置率包括建好而没有卖掉的,和已经卖掉而一年以上没有人入住的。

再一个证据是房价高涨而租价不高,说明大家抢着买房但是并不打算用,准备将来涨价后卖掉,这样的房子多了就是泡沫。

泡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泡沫的破裂。

大家比较关心泡沫什么时候会破裂。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为什么会有泡沫,是哪些因素促成了泡沫的形成,一旦这些因素不再存在,泡沫就到破裂的时候了。

反过来说,只要这些因素继续存在,泡沫就不会破裂,所以,研究形成泡沫的原因非常重要。

泡沫形成的根本原因

泡沫是三个基本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加上很高的储蓄率。

每年全社会所创造的财富以接近10%的速度在上升,而且全社会所创造的全部财富中有40%没有消费掉,储蓄起来了,居民手中有很多钱。

其次我国贫富差距很大,巨大财富并不是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位居民,而是集中在少数高收入人群手中,其他中低收入人群并没有很多钱。

第三个因素是我国资本市场非常不发达,不能将闲置的资金调动到能够获利的项目中去。

那些高收入人群手里的钱找不到投资机会,最后的结果他们的钱都涌向了房地产业,都拿去买房子了,造成房地产的高昂需求。

这三个因素是造成房地产业泡沫的根本原因。

这三个因素不但造成房地产业的泡沫,也造成其他一些投机商品的价格猛涨,比如收藏品、古董、邮票、字画之类,这几年价格也在翻番,齐白石的画价格就翻了番。

高储蓄加高增长,收入分配差距大,资本市场没有效率,这三点是造成房地产业泡沫的根本原因。

只要这三点不变化,房地产泡沫不会破裂。

政府出台增加某些购房环节的税收,减少期房的销售,提高购房贷款的利息率,等等;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房地产业的形势,可能会有短期效应,但是高收入人们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