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6239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

1、文学是人学

“人”的发现,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和描绘,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即“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和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类对自我的发现与认识也决定了文学的发展。

其次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接受主体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中国古典文学、晚明反叛主义文学、清朝讽刺主义文学都表现出“文学是人学”。

中国现代文学,采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了文学是“人”学的创作思想。

五四新文学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女神》等都体现了该思想。

1928年以后的革命文学,关注被压迫者、被侮辱者。

三四十年代巴金、曹禺、沈从文、张爱玲等,传承五四个性主义与人文主义;老舍、钱钟书等强调人的文化属性。

中国当代文学,在文革前十七年,多种“人”的观念,人的话语在对抗、冲突、交奏等。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主导文坛,阶级、革命的人的观念与话语成为主流观念。

新时期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文化寻根文学、先锋文学都体现了人的观念在寻找和恢复。

2、五四文学内容

五四文学作家们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学与人的文学。

五四文学既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催生的,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队。

首先表现在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湖畔诗社、新月社、沉钟社、浅草社、南国戏剧社等文学社团涌现。

其次表现在文学创作的实绩,鲁迅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现在白话小说文学的第一页,《呐喊》、《彷徨》表现出强烈的启蒙诉求,郁达夫创造了自叙传式的浪漫抒情小说。

郭沫若的女神,鲁迅的野草,周作人等的小诗,让现代白话诗歌一亮相就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新青年》杂文,周作人的美文、胡适的议论文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文学奠定了中国现代精英文学传统,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1949年左右。

进步性: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4、启蒙文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为代表。

内容:

①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反法西斯文学。

②提倡白话文,反对陈腐的文言文,认为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确立了被传统文化压抑的边缘语言——白话文的地位。

③主张“人的文学”,提出新的文艺理论和小说观,进行小说革命,反对游戏和消遣的文学观,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供一点人道主义思想。

特点:

科学与人权并重、民主与科学、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伤痕文学:

高调地发出了久违的人道主义互换,倾吐着饱受磨难的中国人的心声,标识了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回归,构成对封建专制主义遗毒与“左”的错误的控诉,但大多停留在生活和历史表层。

反思文学:

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

改革文学:

侧重反映革故鼎新的艰难与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探索改革所带来的人的多方面与深层次变化,特别注重用现实主义方法塑造改革者的形象。

5、白话文学

中国五四文学革命中提倡和创立的新文学。

代表人物: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刘半农。

内容: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影响:

古文改革,散文改革,韵文改革,标点符号改革等。

经过倡导者们的理论阐述和创作实践,白话文学遂成为中国文学的主体。

6、纯文学

纯文学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是与古代“文学”概念相对的现代独立的文学学科观念;第二种是指与工具论文学观相对立的自律的审美的文学观;第三种是与商业文化相对抗的文学观。

对于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在世人眼前展示出一个崭新的、陌生的、难以用世俗语言表达的、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广大无边的世界。

代表作品:

侣伦《穷巷》、舒巷城《太阳下山了》、徐迂《江湖行》、《时与光》、《悲惨的世纪》、刘以鬯《酒徒》。

底层市民悲苦生态及与生命意志的书写具有独创性的、弃除具有传统文本的、打破传统规则的新锐作品。

通俗文学:

金庸武侠小说:

泰斗大师,武侠小说领域成就最高。

梁羽生,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

《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

现代意识、文化感、历史感的注入,以及更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提升武侠小说的艺术品质。

7、鲁迅小说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和高峰)

《狂人日记》,象征主义小说的最初尝试,试图揭示吃人这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空前宏深的历史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真正象征意义的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篇“现代”小说。

《阿Q正传》是揭示国民劣根性的力作,“精神胜利法”的典型。

国民劣根性:

“私欲中心”的人格系统及其生存方式。

精神胜利法:

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怕强凌弱。

《呐喊》和《彷徨》是现代小说的开创之作。

《彷徨》是对人生路途的深刻反思,寄托个人在绝望中的自我情绪,进行深刻反思,并通过自我结局的悲观预测,试图向自我告别。

艺术特色:

①对现代小说形式的锐意探索与大胆创新,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为中国现代小说树立了卓越的范式。

②鲁迅小说笔墨清净,又能入木三分,写人状物多用自描和画眼睛法,继承了中国艺术重写意传神的传统。

其中《彷徨》就是中国抒情诗传统与现代小说叙事成功融合的典范。

③鲁迅作为一个思想家型与艺术家型的小说家,总能找到思想与艺术之间的最佳融合点,所谓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二者不可分离,相得益彰。

他的小说创作展现了以文学积极参与历史与干预现实的文学品格,成为20世纪中国艰难转型的丰富见证和痛苦肉身,丰富我们对文学的了解。

鲁迅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鲁迅是现代中国小说的开创者和建设者,他的小说不仅仅只是语言的文体形式,而是文化的、思想的、情感的和语言的变革、综合和创造。

①独特的审美价值,独特的审美方式或使人留下同情的泪水,或引起人们对旧世界的批判,鲁迅将自己鲜明的爱憎情感融入作品,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假、丑、恶的憎恶,对真、善、美的追求,产生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②深刻的精神价值。

批判精神,揭起病苦引起疗救,鲁迅用自己大无畏的批判精神摧毁旧世界。

当今的中国社会同样需要鲁迅的批判精神,扫除社会上的痼疾,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

不屈不挠、顽强到底的战斗精神。

中国当前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更需要鲁迅这种敢啃硬骨头的战斗精神。

怀疑精神,反对瞒和骗,思考、分析、判断,探求真理。

独立精神与拓荒创新精神。

鲁迅一生不参加任何党派,自由写作,独立思考,代表了那个时代难能可贵的思想自由精神。

自我剖析精神,无情地解剖中国国社会,解剖自己,具有深刻的自省意识。

③文化价值:

鲁迅小说中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所构成的思想文化资源博大精深。

④教育价值:

鲁迅的想象力、创造力、对语言精益求精的追求、探索求真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是必不可少的。

把握鲁迅精神是对民族血脉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是培养民族性格的基础。

8、矛盾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社会剖析的史诗性追求)

主要作品:

《白杨礼赞》、《子夜》、《蚀》三部曲、《林家铺子》。

矛盾小说是中国现代左翼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承续了五四以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并在左翼文学革命的前途下,建立起以社会阶级意识与文化心理表现相互融合的史诗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并且矛盾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立体化的努力和成就,提出“为人生而文学”,唯物辩证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史诗追求,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学范式。

艺术特色:

①从小说结构看,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既有伏笔也有网状结构。

②在艺术上,矛盾的小说注重宏大的史实性的建构,擅长以政治经济的眼光对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和民族历史的总趋势作宏观的思考。

③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在复杂多层的关系中凸显人性。

9、沈从文小说(湘西世界的精心构筑)

在沈从文的创作中,都市与乡村相互映衬,前者使后者具有了理想化了的形态,而后者则使前者真正呈现出病态。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象征于一体,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

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所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艺术特征:

①乡村和城市生活的题材空间里,通过人性世界和病态世界的对比,构建了一个从人性道德角度去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

②追求小说的抒情性。

③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

10、老舍小说及话剧(城市世态的民族化表现)

城市世态的民族化表现,话剧民族化的经典。

他以广阔的文化批判视野,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充满三教九流、五光十色的城市世态,构筑了一个新旧之交市井俗态的生存世界。

老舍的短篇小说:

富有象征意蕴的短篇小说:

《月牙儿》、《微神》、《阳光》。

传统说话、民间讲唱辅之一西方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

《断魂枪》、《上任》、《黑背李》、《柳家大院》。

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祥子、虎妞。

老舍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写出了祥子人生悲剧、家庭悲剧、心灵悲剧的多重性。

《四世同堂》:

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

①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互交织

②文体追求和创新

③浓郁的京味儿

④幽默的风格

《茶馆》:

①《茶馆》艺术构思使用侧面透露法,即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

《茶馆》以忧患与沉郁的悲剧性美学,显示出老舍独特的艺术个性。

②对于小人物的书写充满了人情味,笔端蘸满了感情。

③《茶馆》是“话剧民族化”的典范,他的典范性首先体现在活的“老北京”,浓浓的“北京味儿”,地道的中国人,深沉的历史感。

艺术特色:

①人多事繁,散点透视的戏剧结构。

②非冲突化的戏剧思维。

③开口就响的戏剧语言。

④深沉隽永的悲剧情调。

悲剧美学形态:

①情感节奏多变

②情感层次起伏

③情感色调悲喜融合

④艺术构思侧面透露法

舞台表现形式:

①渲染氛围,提示效果

②介绍历史背景和剧情

③突出人物

④演员们深入生活、深入角色。

11、钱钟书小说(围城:

现代智者的人生讽喻)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艺术特色:

①鲜明的社会讽喻和批判色彩。

②深刻的文化反省和思考。

③深刻的哲理意味。

④语言犀利调皮,笑趣中有悲凉,文化辩难中有哲理体悟。

《围城》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

一是社会批判层面。

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

二是文化批判的层面。

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

《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

作品通过这些人物病态性格的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第三个层面则是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层次,诸如对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探讨,对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的基本关系的探讨。

作家在围城中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围城》人物介绍:

方鸿渐:

方鸿渐是个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败的人,他的失败是因为他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也因为他还不算是个卑鄙的人,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候还想保持一点做人的尊严。

这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尴尬的。

孙柔嘉:

《围城》人物谱里更有独特意义的是孙柔嘉。

这个怯生生的小女生,这个似乎没有什么主见的小女生,这个小鸟依人地交付方鸿渐照顾的小女生,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

这种既柔又嘉、却暗自阴柔而且柔能克刚的人,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却掌控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控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

12、赵树理小说(文摊文学家)

代表作品:

《小二黑结婚》:

揭露农村新旧变革理论中的冲突,农民翻身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和复杂性

《李有才板话》:

“问题小说”意识的确立。

《福贵》:

解放区改造二流子的问题。

《邪不压正》土改中干部队伍观念不纯和工作偏差问题。

《小经理》、《传家宝》、、《李家庄的变迁》

文摊文学家。

赵树理的小说采用农村读者易于接受的形式,真正反映他们的生活变化,他们的希冀和要求,思想情感与心理,用清新活泼散着泥土气息的生活化语言,真实细腻的展现新的变革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赵树理小说的适时出现应和了党在根据地-解放区所推行的文学路线,体现工农兵文艺方向的代表。

艺术特色:

①新评书体小说样式的探索。

②具有民间文化意味的乡土幽默风格。

③浓郁的乡风民俗色彩。

意义:

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的小说中有大量恋爱婚姻习俗描写,借以反映农民生活思想面貌和时代精神。

赵树理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

语言运用上,大量提炼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口语,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使小说表现出一种"本色美"。

13、山药蛋派(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小说新农村故事)

代表作家:

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等丁玲、周立波

代表作品:

《我的两家房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医院中》、《暴风骤雨》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五十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

荷花淀派,此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14、乡土小说

代表人物:

许杰、许钦文、王鲁彦、王任叔、徐玉诺、台静农、彭家煌等。

许杰:

《惨雾》

王鲁彦:

《柚子》《黄金》《菊英的出嫁》

乡土小说多以故乡农村生活为背景,展开对封建农村生活阴暗面的批判,从而揭示封建制度和恶劣风俗对农民的残害,形成了五四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家大都经历了农村生活和离开乡土后的城市生活,在经历了现代文明洗礼之后,他们对宗法制农村生活有了更为深切的感悟,用现实主义方法揭示了现代文明的死角,农村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生存压力,他们在表现农民的善良、淳朴的同时,着重批判农民身上的劣根性,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进行深刻反思。

其中,浙东乡土作家(许杰、许钦文、王鲁彦)是五四乡土小说的主力军。

浙东乡土作家坚持写实主义手法,他们小说集中反映浙东农村生活的落后、愚昧,饱含浓郁的地域风情,清醒的启蒙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15、丁玲小说

代表作:

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

左翼青年作家群,反映被压迫、被侮辱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悲惨命运。

早期个性主义主题明显,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目标指向社会批判。

后期集体主义主题为主。

小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关注,新女性的真情告别,浪漫感伤的气息浓郁。

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她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有着成熟的女性话语与独特的女性风格的作家。

16、郁达夫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的滥觞)

小说:

《迟桂花》是其最优秀小说,《沉沦》《茑萝集》《迷羊》

小说基调:

凄清哀婉,不免颓废。

浪漫抒情派:

郁达夫是五四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浪漫抒情小说的最早探索者,也是自叙传小说文体的开创者。

他的小说感伤忧郁,为五四浪漫抒情小说确立了基调。

浪漫抒情小说的艺术贡献:

①突出特色:

强烈主观色彩和叛逆精神,书写个人苦闷的同时对旧时代、旧文化进行批判。

②诗意特征:

诗化倾向,忧郁伤感的叙事格调和多方面的文体实验,传统叙事小说向现代诗意小说的转换。

③整体倾向:

博采现代主义小说技术加以融合,开创了中国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先河,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宝贵经验。

“自叙传”是郁达夫对中国小说体式的最大贡献。

传达出郁达夫最真切、最可靠的情感体验;“零余者”反映出五四青年知识分子幻灭感和危机感,体现出强烈鲜明的反封建精神和个性解放的要求。

17、舒婷诗歌

①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

爱是诗歌的主题,着力表现人性的美好与生命的忧伤,以情感人、以情带理是舒婷透视世界的方式,强调对人生命与价值的尊重。

②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③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朦胧诗:

打破了现实主义思潮的单一格局,广泛吸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经验,对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他们既有来自“文革”之后的信念失衡、欲超越现实而无法超越的无奈,又有干预社会的激情,采用现当代主义的艺术思路、感觉方式和传达技巧来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的朦胧抒情。

18、余光中诗歌

余光中被人们称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沟通中探索、创新,是余光中的诗学追求。

代表作:

处女诗集《舟子的诗歌》,《乡愁》

50年代前期,《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较鲜明地受到五四新诗的影响。

50年代中期之后,趋向于“现代”,开始“西化实验”。

60年代中期,“新古典主义”。

70年代以后,以《白玉苦瓜》为标志,诗风更趋圆融和深沉,在现实的关怀中融入深邃的历史感与民族文化意识。

19、戴望舒诗歌(现代派诗歌)

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

①起步探索期:

借鉴东西方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形成其诗歌意象的朦胧性和语言的音乐性。

②意象抒情期:

重视诗情的程度性,通过内在韵律表达现代情绪。

由此戴望舒完成了自己从早期对象征主义的模仿向真正现代主义诗人的转变。

《我的记忆》《寻梦者》《乐园鸟》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③现实抒情期,多用超现实和象征主义。

《雨巷》的艺术特征:

西方象征诗派和中国传统诗歌的融合,尤其对中国古诗词的借鉴与模仿较多。

《雨巷》中有浓重的古典意蕴,一方面使得这首诗更容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欣赏,另一方面它对古典诗词艺术氛围的刻意营构,也让诗作显得有些雕琢和浮华。

《雨巷》具有鲜明的音乐性。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节三、六句押韵,中间略有变化,从而形成了整首诗回荡的旋律和复沓的音节。

《雨巷》回环、舒缓的节奏不仅增强了整首诗作的音乐性和旋律美,而且对诗重抒情主人公孤独、彷徨和迷茫的情绪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20、余秋雨散文

代表作: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作品风格:

善于联想,知识丰富,风格苍茫。

余秋雨的意义是将中国当代散文拉回到了传统散文的历史发展轨道上来,他挣脱了语言西化的尴尬症,拖了体制内的枷锁,甚至正脱了80年代浪漫主义的脚,请将当代与传统对接,形成了新的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21、路遥小说

改革文学《平凡的世界》(平凡人不平凡事)

总体上看,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被称为新人形象的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平凡的世界》

内容: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作品特色:

从创作方法上讲,路遥坚持的基本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同时注入了某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路遥作品中强烈的审美冲击力来自三个方向:

一个是传统道德之美;一个是苦难、冶炼之美;一个是自我实现的未来之美;

作品内涵:

路遥通过进城故事寄托了对城乡关系的思考。

在路遥笔下,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对立,而且是文化空间的对立,城市是在与乡村的对比中存在的,而乡村也在城市的阴影中展开。

路遥创作在思想方面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深刻的哲理性。

哲理已经和作品对生活本质的揭示融合一起,成为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必然结果。

生活在这些中篇里成为一个相对的封闭体系,生活的过程构成了一个个人生的大轮回。

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哲学思考,就从这大轮回中衍化出来。

路遥在秉承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客观冷静描写的同时,同样重视作家的主体作用,融入了作家的个人情感。

路遥十分注重生活中的感情积累和作品中的激情倾注,将现实主义的直面人生和浪漫主义的奔放热烈一同融入到作品中。

路遥还通过爱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在路遥笔下,爱情只是作为其笔下青年男女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插曲而存在的,路遥则仅仅是为了表达人生奋斗的主题而写爱情。

22、贾平凹小说

贾平凹创作三个时期:

70年代后期道80年代末期:

代表作《鸡窝洼人家》、《天狗》、《商州》、《浮躁》等。

浓郁的商州地域文化色彩和乡土气息

90年代开始到2002年前后:

代表作《废都》、《白夜》、《高老庄》、《土门》等。

乡村转向城市,人文精神失落、生命委顿深刻。

2003年之后,对乡土更高层次的回归:

代表作《秦腔》。

乡土中国的叙事杰作最为成熟的作品。

作品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