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7958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docx

型钢拔出施工方案之欧阳体创编

明挖区间型钢拔出施工方案

时间:

2021.02.03

创作:

欧阳体

一、工程简介2

二、编制依据2

三、人员、设备安排2

1、人员安排及分工2

2、设备安排3

四、施工工艺3

五、应急措施5

1、应急领导小组及人员分工5

2、应急救援物资6

3、突发事件抢险程序7

4、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具体措施8

4.1.1堵漏施工工艺流程8

4.1.2施工方法9

4.3、防伤害应急措施10

六、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4

九、安全保证措施15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5

2、安全保证措施17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区间段位于北辰区大张庄镇地界内,其地理位置位于外环线外永定新河以北、京津塘高速公路以西的位置,其西侧为天津普利司通轮胎厂。

起点-北辰科技园北站区间为地下一层结构,断面形式为两跨-四跨矩形断面。

设计起讫里程LK0+400-LK0+360.241及右DK0+160.000-右DK0+478.964,在DK0+160.00设延长线盾构井。

区间长度358.723m,线间距5.0m-23.9m,地面高程约2.98-3.20m,线路轨顶标高-9.000--3.846m。

本段区间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标准段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围护结构,本工程基坑宽10.5-34.6m,基坑标准段深约9.3-13.5m,盾构井深约15.4m-15.8m,标准段围护结构采用

850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桩长20m(里程约为DK0+174.6-DK0+283.464范围桩长25m),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内间隔插入HN700

300

13

24的型钢,型钢插入前需涂减摩剂,桩顶设1200

800的钢筋混凝土冠梁,H型钢外露冠梁顶面500mm,外露部分割一圆孔,便于型钢拔除。

工法桩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不小于20%,水灰比宜为1.5-2.0。

二、编制依据

1、《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

三、人员、设备安排

1、人员安排及分工

一个设备组建一个施工班组,每班组由8人组成,具体分工见下表:

水泥搅拌桩操作人员分工

序号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1

班长

1

负责指挥协调各工序操作联系,控制操作规程,排除施工中种种障碍

2

操作员

4

按设计施工工艺正确操纵千斤顶等装置,检查维修机械

3

电工

1

负责机器设备的安装、维修和电力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

4

记录员

1

负责控制记录数据,操纵电器控制仪表,使用联络信号,兼质量检查员工作

2、设备安排

SMW工法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千斤顶

QD-200T

2

2

吊车

25T

1

四、施工工艺

1、H型钢拔出施工地下主体结构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且侧墙与SMW工法桩之间填筑密实后方可进行H型钢拔出。

施工顺序为:

吊车就位;一千斤顶及液压控制装置就位;H型钢分区域拔出,对拔出型钢后的孔洞采用纯水泥浆填充。

1.1施工准备

(1)拔H型钢前,做好冠梁上的清理工作,以保证千斤顶垂直平稳放置;

(2)平整场地,清理工作面,保证汽车吊平稳吊装及运输H型钢的通道畅通。

1.2安装千斤顶及顶升反力架将两个千斤顶(型号为:

QD-200T)平稳放置在钢筋混凝土冠梁上,液压控制装置放置在离千斤项较近的位置(以利于观察千斤顶均匀顶升),用吊车将顶升反力架调至需拔出H型钢的上方,将顶升反力架的哈夫圆孔对准H型钢上部的四个圆孔,并将销子插入,销子两边用开口销固定以防销子脱落。

1.3H型钢拔出由于开始顶升时,型钢起拔阻力较大,且露出的型钢千斤顶起拔器无法夹持,所以采用顶升反力架来克服较大的型钢拔除的摩擦阻力,并顶升型钢至千斤顶起拔器夹持高度。

开启高压油泵,两个千斤顶同时均匀向上推动顶升反力架的横梁部分进行起拔,待千斤项行程到位时,敲松锤形钢板,顶升反力架随千斤顶缓慢放下置于原位后,进行第二次顶升;第二次顶升时吊车必须用钢丝绳穿入型钢上部的圆孔吊住型钢,顶升反力架顶升完成后,型钢提升至一定高度,再用液压千斤顶组成的千斤顶起拔器夹持型钢顶升,顶升时应保证型钢垂直起拔,不得斜向项升,直至整根型钢全部拔出;型钢拔出后,应及时分批运出工地。

拔出后的型钢应逐根检查其平整度和垂直度,不合要求的型钢,应进行调直处理。

若仍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再次使用。

1.4H型钢孔洞填充为保证周边建筑物的稳定,防止型钢拔出后孔洞变形导致土体侧向位移和周边建筑物沉降等问题;H型钢拔出后,水泥土中的空隙立即采用纯水泥浆填充,水灰比1:

1.5~1:

1.8灌实为止。

五、应急措施

1、应急领导小组及人员分工

1.1组织结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部门

人员

组长

高文福

副组长

闫建新、杨进际、张永良

通讯联络组

王建民、王伟

救护行动组

金伟、孙耘、林培勋

抢险救灾组

黄鹏、王强、冯海明

后勤保障组

尹喜旺、蔡光

1.2职责人工

应急救援组组长:

在遇到重大突发危害事件时,接到报警报告后,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各方面的资源展开救援抢险工作。

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到现场,向其下达各种应急救援指令,进行排险抢险、应急救援,并根据险情与应急小组的应急能力决定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

成员:

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排险、抢险,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组长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情况。

通讯联络组:

接到组长的通知后,立即与事发现场保持畅通的联系,根据险情和需要与地方政府、医院、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联系。

如组长决定需要外部资源援助,接到指令后迅速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报告有关情况并派人到指定定点接车、接人、接物,引导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到事发现场。

救护行动组:

接到组长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救受伤者脱离事故危险区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医疗机构前来救治,在专业医疗人员到来之前对伤者进行简单的医疗救助。

或者根据伤者人数或伤情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通知医院做好救护准备,务必使人身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抢险救灾组:

接到组长通知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做好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进行人员搜救、疏散受灾人员、现场侦查和组织抢险工作。

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排险抢险,抢救物质财产,使企业的财产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把事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后勤保障小组:

接到组长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必须的物资材料,工器具、设备等,以确保抢救现场的需要。

2、应急救援物资

抢险物资及设备表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急救车辆

3

2

污水泵

8

3

挖掘机

3

(包括紧急抢救药品、器具)

4

装载机

2

5

吊车

2

25吨

6

装卸车

4

7

发电机

2

200kv

8

钻孔机

1

9

注浆机

1

10

担架

4

11

药品箱

2

12

对讲机

4

13

强光手电

10

14

扩音器

2

15

绝缘手套

20

16

雨靴

20

17

编织袋

1000

18

方木

50

19

水泥

20

20

沙袋

500

21

工字钢

10

22

模板

20

23

水玻璃

2

24

聚氨酯

10

25

电源线

500

26

引流管

3

2''、4''、6''、8''、10''

27

电缆线

200

m

3*4+2

28

电缆线

300

m

2*1.5

29

开关箱

4

HDX-35DB-63A

3、突发事件抢险程序

3.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通知处于危险状态下的其他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并尽可能切断危险源,立即向救援小组办公室报警。

3.2.救援小组办公室接到电话或报告后,在核实事故情况后,应立即报告救援小组。

3.3.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各相关小组成员及救援作业队伍赶赴现场,并上报公司救援指挥中心,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3.4.救援小组及救援专业队伍到达现场后,由救援小组组长暂时接替指挥长行使指挥职权,组织各作业队进行援救。

3.5.在指挥中心人员到位后,立刻进行现场抢险工作,当事态发展不能控制时,立即向友邻单位或其他单位发出请求支援令。

4、突发事件应急抢险具体措施

4.1、围护结构渗漏水防治措施

4.1.1堵漏施工工艺流程

图6-1堵漏施工工艺流程

4.1.2施工方法

当围护结构漏水较大时,需采用注浆堵漏法:

(1)布置注浆孔:

缝两侧(上、下)各15cm左右,孔距18~22cm,孔深≥30cm(斜穿裂缝),孔径8~14mm。

注浆孔的位置、数量及其埋深,与被注结构的漏水缝隙的分布、特点及其强度、注浆压力、浆液扩散范围等均有密切关系,合理地布孔是获得良好堵水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则如下:

a、注浆孔位置的选择应使注浆孔的底部与漏水缝隙相交,选在漏水量最大的部位,以达到导水性好。

一般情况下,水平裂缝宜沿缝下向上造斜孔;垂直裂缝宜正对缝隙造直孔。

b、注浆孔的深度不应穿透结构物,留10~20cm长度为安全距离。

c、注浆孔的孔距应视漏水压力、缝隙大小、漏水量多少及浆液的扩散半径而定,一般为50~100cm。

(2)埋设注浆嘴:

一般情况下,埋设的注浆嘴应不少于两个,即设一嘴为排水(气)嘴,另一嘴为注浆嘴。

如单孔漏水亦可顶水造一孔,埋一个注浆嘴。

压环式注浆嘴插入钻孔后,用扳手转动螺母,即压紧活动套管和压环,使弹性橡胶圈向孔壁四周膨胀并压紧,使注浆嘴与孔壁联结牢固。

楔入式注浆嘴缠麻后(缠麻处的直径应略大于孔直径),用锤将注浆嘴打入钻孔内

同时观察封堵情况和各孔连通情况,以保证灌浆正常进行。

(3)安装与检查

安装并检查灌浆机具,以确保在灌浆施工中的安全使用。

(4)注浆

选其中一孔注浆(一般选择在较低处及漏水较大的注浆嘴),待多孔见浆后,立即关闭各孔,仍持续压浆,注浆压力应大于渗漏水压力,使浆液沿着漏水通道逆向推进。

注到不再进浆时,停止压浆,立即关闭注浆嘴(为防止浆液回流,堵塞注浆管道,应先关闭注浆嘴的阀门,再停止压浆)。

注浆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机具,便于下次再用。

(5)效果观察

待浆液凝固后,剔除注浆嘴,进行表面整治,并观察注浆堵漏效果,必要时可重复注浆.

4.2、基坑变形应急措施

当基坑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必须进行以下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1、应立即停止响应范围内的土方开挖;

2、减少基坑边的荷载;

3、基坑四周局部取土,减少周边土压力;

4、打设木桩进行抗滑;如果变形还是无法稳定,应立即采取坑内填载反压措施(可回填土方、砂包等),待稳定后在进行处理。

5、及时修补坑边面层或墙后土体裂缝,防止地表水渗入。

4.3、防伤害应急措施

1、当工地发生伤害事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

“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发生某某情况!

”,将信息准确传出。

2、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伤亡伤害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指挥中心。

3、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组织工作。

4、做好报警工作

a、报警员负责打急救电话120,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

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

b、安全员负责将伤亡伤害情况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安质部。

5、做好接车工作

接车人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急救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

6、做好自救工作

对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出现事故要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

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

高空坠落不仅产生外伤,还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

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平坦的地面上。

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

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

4.4、防触电应急措施

1、抢救人员必须首先保证自己不被伤害,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

如在附近有电源开关,应首先采用切断电源,如附近无电源开关,应寻找干燥方木、木板等绝缘材料,挑开带电体。

2、触电者摆脱带电体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急救,除非周围狭窄、潮湿,不具备抢救条件,可将其转移到另外的地方。

3、对触电者仰面平躺,检查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

4、触电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应立即给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5、触电者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帮助触电者复苏心脏跳动。

6、触电的不良影响,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

因此,即使触电者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得继续工作,应使其平躺,保持安静。

同时,保证周围空气流通,由医生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4.5、防机械伤害应急措施

1、相关在场人员迅速切断机械动力。

2、人员救出后,立即检查可能的伤害部位,进行止血,止血方法同上。

3、有切断伤害的地方,应寻找切断的部分,将其妥善保留。

4、在急救中心医生到来之前,应尽最大努力,进行自救,以使伤害降低到最低点。

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

2.3.5 保护现场

现场总指挥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应派人保护现场,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依据。

4.6、防火应急预案

1、当办公区、工地发生失火,最先发现火情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

“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失火!

”,将信息准确传出。

2、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火情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负责领导,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指挥中心。

3、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负责现场组织工作,并做好报警。

报警员负责打火警电话119,报告失火地点、火势、失火材料,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消防队迅速判断方位。

4、安全员负责将失火情况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及当地消防公安部门。

5、接车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消防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

6、做好火情现场人员的撤离,应用衣服堵住口鼻,弯下腰,以最低的姿势迅速撤离失火地点。

义务消防队电工负责切断电源。

并迅速开启灭火器,用灭火器灭火。

根据现场情况,使用消防桶提水、用铁锹铲土(砂子)灭火。

7、做好抢救工作。

火灾发生后,抢救组长应立即询问最先发现火情人员有关失火地点情况,了解是否有人员伤害,当怀疑有可能的人员伤害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失火地点、附近醒目建筑物,并派接车员去路口接应。

在急救车未到来前,抢救下来的伤员,应使其平躺地上,周围应通风良好,有呼吸窘迫,抢救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同时做好现场保护。

现场应急过程中,负责人应负责保护现场,以满足事后对事故调查的需要。

8、物资疏散:

火场上物资疏散,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首先疏散的物资是那些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和有毒物品等物资。

再次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

9、划出警戒范围,严禁其他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

当火灾发生时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党员、义务消防队的作用,做好受伤人员的护理工作,同时组织好人员和车辆急送医院或联系医院对受伤人员的抢救。

六、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在雨期施工前,应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绝缘降低以及跑漏电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同时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防潮、防霉、防锈蚀、防雷击等项措施,管好、用好施工现场机电设备,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2、对露天放置的配电箱、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防淹、防雷等措施,外壳要做接地保护。

3、在施工现场比较固定的机电设备,如电焊机等要搭设防雨棚或电机加防护罩,不允许用塑料布包裹,电气设备要有可靠接地措施,对电焊机把线、电缆线、胶皮线应检查是否老化、破损、不合格的胶线应调换和修理,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用电的机械设备要按相应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要经常检查和测试有效性及灵敏性。

4、对于变压器、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必须进行复测(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姆),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处理,对于避雷器要作一次预防性试验。

动力设备的接地线不得与避雷地线共用。

接地线如需拆换时,必须先做好新的接地线后再进行。

线路架设及避雷系统敷设时,应掌握气象预报情况,严禁在雷雨天气中作业。

5、对现场各种高低压线路应检查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凡普通胶皮线,普通塑料线,只准架空铺设,不准随地拖设。

雨期操作电工在压、接线及其他操作时,必须穿防雨水靴戴绝缘手套,操作时在脚下铺设一块干燥木板起到绝缘作用,严禁带电作业。

七、安全保证措施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保证体系。

经理部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整个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遵守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负责制 

在项目经理部领导下,安全经理、安全员、班组长、操作工人,逐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管理者坚持安全生产“五到位”:

即“健全机构到位,批阅安全文件到位,深入现场到位,检查到位,处理问题到位”。

实行“四全”管理,即: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管理。

     

(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对所有进场的职工、民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工种分别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建立安全教育卡片。

需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工人首先经过培训考试,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后上岗。

每天上班前,由安全经理进行安全施工教育。

     

(3)坚持安全交底制度 

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时,同时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4)安全预防制度 

在编制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对机具设备经常进行保养和定期维修,消灭一切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设安全标示。

 

(5)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每周由项目经理牵头对工地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做好文字记录,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立即整改,整改完毕后由安全员进行验证。

 

(6)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现场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都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

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进行处罚,达到教育大家的目的。

制定整改及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重大事故发生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汇报,积极配合和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2、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现场人员一律佩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不得赤脚作业。

高空作业人员佩带并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施工时严禁嬉戏、打闹。

 

(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佩带安全上岗证。

 

(3)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持证电工安装。

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

 

(4)现场施工用电线路一律采用绝缘导线。

移动式线路使用胶皮电缆。

使用时提前认真检查确保电缆无裸露现象。

地上线路架空设置,以绝缘固定。

 

(5)现场所有电动机械设备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检查、试运转,作业完拉闸断电锁好电闸箱,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时间:

2021.02.03

创作:

欧阳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