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238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docx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2004年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2004年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作者公茂峰尹燕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写作能力评价探析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写作能力评价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本文是从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学生写作技能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标准及其方法的具体操作,对新《课标》下写作能力评价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新《课标》;写作能力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一、写作能力评价方案的提出

1、新《课标》的要求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特别注重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如何运用科学有效、多元化的评价方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英语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2、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评价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如下的模式,即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写——教师批阅打分——教师给出范文——学生修改错误。

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只是担当了布置任务,检查任务的角色,将批阅打分作为写作的终极目标,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只重视了教师的的评价而忽略了被评价者即学生的参与评价。

评价只被当作检查学生语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一种手段,而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和写作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学生只处于一种接受任务、接受评价的被动地位,势必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从而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认同,不利于评价的改进和发展功能的发挥,从而违背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初衷,阻碍了新《课标》要求的英语写作技能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新《课标》下实施写作能力评价的现实意义

写作能力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写作能力要求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评价判断的过程。

新《课标》对写作能力评价参考标准作了说明,要求可以从写作的内容、表达的逻辑性和创造性、语法运用的恰当程度、单词拼写与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写作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此评价方案旨在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为教师提供英语写作教学的反馈信息,帮助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及时调控教学功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逐步实现师生在写作能力教与学方面的自我调节、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三、写作能力评价方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结合新《课标》对写作技能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应以培养以下技能为指导(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起草文章、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正确使用标点和字母大小写),通过多种评价方法的具体操作,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结构和词汇,准确恰当地表达事实、观点与情感,并在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过程中,完全达到与目标者交流的目的。

当然,在评价过程中,不同的评价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

总的说来,有两种目的,即形成性目的和总结性目的,所以通常我们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分析、诊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质量为最终目标。

(1)、自我评价法、学生互评法及教师评价法的运用

这几种方法通常应用于“讲述法”的写作教学中——由教师命题,讲述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

下面以2001年高考书面表达为例,谈一谈这三种方法的具体操作: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澳大利亚朋友Dick听说中国的中小学正在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来信询问有关情况。

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一封回信,谈一谈减负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周末活动(减负前)

周末活动(减负后)

白天:

上课做作业

白天:

参观去博物馆、学习电脑、绘画等

晚上:

做作业

晚上:

看新闻、读书、看报

就寝时间:

11:

30

就寝时间:

10:

00

注意:

1、词数100左右;2、开头已为你写好。

生词:

减轻学生负担——reducelearningload

DearDick,

Hownicetohearfromyouagain.

BestWishes,

LiHua

首先,向学生讲明是写封回信,一般应包括这几部分内容:

(1)、收到来信;

(2)、解答信中询问情况;(3)、介绍自己目前状况;(4)、简短结束语,并提供一篇范文供学生参考、分析,然后模仿写作。

学生写完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本篇写作要求,制定优秀作文的构成与表达的各项具体标准,(要为学生提供具有语言表现特征与要素的实际范例,并让他们能“听到”或“看到”这些具体的范例)如下表:

等级

评价内容

需努力

内容

要点全、有明确观点、趣味性强

漏掉一两个次要点,观点不够明确

未能有效写出一些要点且有无关内容,观点不明确

逻辑性

表达清楚,逻辑性强

表达比较清楚有一定逻辑性

表达不清楚,缺乏语言逻辑性

语法运用

语法结构选用恰当,有个别错误

语法结构基本满足要求,有些错误

有很多语法错误,妨碍内容的表达

拼写与标点符号

完全正确

有一些错误

有很多错误

努力程度

超出要求

符合要求

努力不够

注:

本篇内容要点为:

(1)收到来信nicetohearfromyou;

(2)解答询问情况wanttoknowwhatisgoingon;(3)减负reducelearningload;(4)过去情况hadtoworkatweekends,dohomework,haveclasses;(5)参观博物馆、学电脑visitmuseums,takecomputerlessons;(6)看新闻、读报watchnewsonTV,readnewspapers;(7)不必再熬夜gotobedearlier;(8)对新的安排感到高兴behappyaboutthenewarrangement

这样,学生知道了什么样的作品为“优秀”作品后,首先,要求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他们会进行自省和反思,肯定自己在学习中努力的结果,并看到改进的必要性和进取的可能性。

如:

有些同学在审要点和时态上还存在差距,漏掉了第(8)点;过去情况未用过去时态;有的同学的句意表达还不到位,出现了Nicetoreceivefromyou的情况。

由此可见,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诊断并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养成了在学习中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弥补了单纯的“他评”带来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评价效果。

其次,以划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进行同伴互评。

一般情况下,四五位学生为一组,可以进行一对一评价,或四五位学生同时评价一位学生。

通过互评,学生充分了解评价的标准,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人和对己,经过同学间的讨论,他们可以取长补短,就自己的困难和问题所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制定自己的改进措施。

“你的书写还需改进”“以后你应注意构思”这样的话语可以告诉我们互批法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同伴互评在提高同学们比较鉴别、评判是非能力的同时,增强了“我也能行”的信心,并加快了“虚心求教、团结互助”和谐学习气氛的形成。

另外,由教师统一批阅并做出评价,即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重要的是合理、恰当、客观地使用评语,力求简短、具体,并具有针对性,字里行间渗透出对学生的期盼。

如:

Welldone!

Muchbetterthanlasttime!

Keeptrying!

Goonlikethisandyouwillmakegreaterprogress!

Iftherewerefewermistakes,yourcompositionwouldbebetter!

教师评价具有全面性、客观性与权威性,是教师了解学生和反馈教学信息的有效途径。

通过评价,既能让学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看到不足和希望,又能使教师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得最确凿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法指导,为进一步因材施教打下基础。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示范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同时,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写作目的,讨论学习计划,制定改进目标,确定步骤方法,达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2)、观察法和访谈法在写作能力教学中的运用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考评方法,它简便易行。

学生在审题、构思、遣词造句和检查修改等活动中的表现,依赖于教师的观察来考评,当然,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利用观察表格来记录整个写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特别的技能、行为和进步。

如:

可采用课堂任务完成评价表的形式:

姓名

日期

写作内容

完成效果

自我评价

教师评语

注:

①自我评价可采用等级A、B、C即优秀、良好、及格。

②教师评语要用描述性语言,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及完成效果上暴露的问题及表现的优点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并以“优、良、合格、需努力”认定。

由于观察记录是对学生日常学习活动及进步的纪实和描述,所以教师应及时地、分阶段地(如两周或三周)将记录内容和反馈意见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扬长避短,不断进步;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如何参与写作这一活动的,如何审题构思,如何形成有效的写作策略并进行写作的;通过观察,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适合本人教学的评价方式,并有效地贯穿于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这种方法以其清楚、明了的特色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访谈法是教师针对个别学生某次或几次的写作情况以交谈的形式进行的分析和评价。

访谈法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本人对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感受与体会,并针对学生个人的进步和需求做出正确、积极、更加具体的评价,帮助其发现自己写作方面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以激励其取得更快进步。

访谈法针对性强、反馈速度快、效果明显。

下面以本人对同学甲和同学乙的一次访谈为例,简要阐述一下访谈法的优点所在:

“我写作文时,一下笔就很难刹车,写得很充实,每个要点都写得很详细且词数远远超过100,可每次得分不高,对此我感到很困惑。

”(同学甲)

“在写作过程中,我有一种感受:

想说的话表达不出来,写出来让别人一看,竟改变了原意,这是咋回事?

”(同学乙)

从两位同学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同学甲的问题在于审题不到位,不能抓住内容要点与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之间的关系,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导致主次不分、文章主题不明确,未能达到与目标者交流的目的,因此教师指导同学甲以后应在审题和构思上多下功夫。

而同学乙的问题较普遍,即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因受母语影响过大,把英语的意思表达看成了是汉语直译的过程,忽视了英语本身的语言表达习惯,因此以后应多读、多背、多模仿,培养语感并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访谈法中,教师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症下药,做出正确的指导,从而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对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2、终结性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终结性评价目的在于对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如期中、期末等)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用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结论和判断,主要用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并以分等鉴定为标志。

操作程序通常为:

在限定的时间内,由学生自己审题,确定写作内容及形式,教师只担任“协助者”角色,向学生提供导向正确的写作环境,鼓励学生明确目的和读者对象,注意整理思路、规划结构、并做出检查修改等。

在规定的时间上交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主题和观点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这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可采用综合性评价,也可采用分析性评价。

(1)、综合性评价即通常考试中采用的分档次等级评分制,共分五档,每档有对应分数值(第五档为21—25;第四档为16—20分;…第一档为0—5分)。

教师可根据本次写作目的、写作要求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常从以下六方面(是否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要点是否全面;语言结构和词汇选用是否恰当、丰富;内容是否连贯、表达是否清楚;格式和语域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与目标者交流的目的)确定学生所属档次,同时教师在批阅过程中,还应参考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准确和卷面是否整洁两方面来确定最终分数。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从整体上反映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不够具体,因此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够清楚,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为了既能对学生写作水平进行整体评价,又能让学生了解到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教与学提供参考,我们可采用分析性评价。

分析性评价即针对每个学生的各项考查内容做出带有描述性语言的分析和评价。

采用“分数+等级+描述性语言”的形式,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写作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总结。

下面为一评价案例:

期末学生写作能力评价表

年级:

高一3班姓名:

于娜

项目

评价

内容要点

结构和连贯性

语言使用效果

主题和观点

与目标读者交流程度

等级

B

D

C

B

C

描述性语言

较好地完成了此次的写作任务,包含了基本要点,主题明确,语言较为准确,出现了个别错误,但内容缺少连贯性,层次不清楚,以后应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及连接词的运用。

分数

17

A=出色B=尚好C=一般D=需要努力

这种评价法非常直观,学生依据表格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一目了然。

当然,评价表的信度、效度、难度及区分度才是编制表格的关键,因为表格的内容决定了此评价法的可靠性。

结束语:

外语教学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渠道,二十一世纪将英语的重要性推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平时的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下对写作能力评价的标准,通过各种可行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金莺宋桂月,《高中英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9月

[3]马维兆于智,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的模式、策略与实践,《2000—200年度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优秀论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4]2001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及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