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323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初中语文中考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答题。

  命运是鲁滨逊在荒岛上开kěn___的双手,只要锲而不舍,就可以柳暗花明;命运是贝多芬指尖下飞舞的旋律,只要执zhuó___顽强,就可以繁花似锦;命运是鲁迅震臂高呼的呐喊,只要迎难而上,就可以叱咤风云。

(1)为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叱咤() 锲而不舍() 开kěn() 执zhuó()

(2)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__。

(3)词语“繁花似锦”的“繁”第六画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你阅读过的初中十二部必读名著中选取一个人物仿照以上句式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刘芳只是贵州农村中学一名普通女教师,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在她平凡的人生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平凡的故事?

B.在3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

1—2月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向好的趋势逐步显现。

C.步入第十个年头的国歌展示馆将在今年扩建,于今年国庆前重新开馆,集中展陈与国歌诞生、国歌立法有关的文献资料,建成《讲述国歌故事》的主题馆。

D.“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当前,全国已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各地早谋划、早动手,搞好农资供应和农机准备,为春耕生产提供保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B.这份来自全校师生的关爱,如冬日里的暖阳,为病痛中的贫困母亲送去了温暖和战胜病魔。

C.为限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省教育厅还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眼保健操时间均纳入课表,严格按规定时间组织实施。

D.在梅家坞村,每到冬季,村民们都会腌制酱鸭、酱肉被做成传统腌腊菜,四面八方的游客很喜欢点这些。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

“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

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

5、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综合性活动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

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

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

读书的5个秘诀是:

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请你写出二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文默写。

(1)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

(2)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

(6)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8)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7、古诗欣赏。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②。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此时诗人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山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

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词中两处写“霜”,上阕用“霜”写________________,下阕用“霜”写________________。

(2)本词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寂寞”,请作具体分析。

 

8、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

①公孙仪:

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②即:

假如。

③下人:

迁就他人。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1)蹴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4)其弟子谏曰()

(2)翻译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鱼”在两个文段中的作用。

 

(4)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9、记叙文阅读。

你做的鞍子在说话

艾平

  ①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这是我哥哥巴特尔的师傅留给他的教导,同时留给他的还有一个师傅的师傅传下来的铁砧子。

六十年转瞬即逝,呼伦贝尔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一直坐在那个黢黑发亮的砧子跟前,“咔—咔—咔—”地打錾鞍具,金银铜铁,在他的凿子下熠熠闪光,慢慢绽放出海棠卷草和吉祥八宝的图案。

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

  ②你做的鞍子会说话——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

  ③我哥哥巴特尔的师傅终日坐在他师傅留下的砧子跟前,打錾紫铜和白钢,琢磨玉石,修整鞍具的木构件,很久才会抬起头来,轻轻抿一口奶茶,复又埋头于手里的活计。

我哥哥巴特尔学徒的第一课,是使用斧子和凿子,练习斧凿马鞍的木头底座。

这个惯于在草原上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完全不适应如此单调乏味的营生,他玩心太盛,不时走神,每每戳伤了手,然后就开始大呼小叫。

师傅抬起头,看他一眼,什么都不说,照旧作手里的活儿。

后来,我哥哥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训练,把斧子和凿子变成了无所不能的魔术棒,掌握了金、银、铜、铁、木、皮、竹、漆全套手艺。

  ④当他将第一架自己做的鞍子交到师傅的手里,难免有几分喜形于色。

师傅随手把我哥哥巴特尔的处女作,置放在高高的壁炉台上。

他说,你给我每天看一遍,看上两个月再说。

于是,我哥哥巴特尔每天反复看自己做的鞍子,琢磨来琢磨去,懂得了师傅的沉默。

  ⑤有一天,一个牧人拿来一架鞍子请师傅修理,我哥哥巴特尔没有管住自己的嘴,他说就这烂鞍子还配找我师傅修理,你怎么想的!

那架鞍子的确是个孬活,鞍座不具形状,鞍桥开裂,所有的装饰品都粗俗难看。

说话间,一个飞来的小螺丝打在我哥哥巴特尔的手上,刀割似的痛。

我哥哥巴特尔赶紧闭嘴,师傅亲自接过了那架旧鞍子。

当这架旧鞍子起死回生,伴着主人满脸的欢喜离开车间之后,师傅教导了我哥哥巴特尔——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

师傅的语气有些重,没想到这话竟成了遗言,不久他就去世了。

我哥哥巴特尔就这样成了师傅的继承人。

  ⑥记不得那是哪一年,草原上改变了游牧的传统,家家圈在包产到户的小草场里放牧,远方和天边的概念消失了,摩托车的轮子替代了骏马的四蹄。

由于生意清淡,鞍具社倒闭,师傅的徒弟们也散了。

只有我哥哥巴特尔,还在做鞍子。

他每天用狼油揩拭师傅传给他的铁砧子,揩着揩着就回到了以往的日子里,嫂子不喊他,他就忘记了吃饭的事儿。

他卖掉了家里的羊群,去买制作鞍具的原材料;他让嫂子辞了工作,帮他绣鞘皮的花纹。

有人说,这个老头儿吃了醉马草,醒不过来了。

我的哥哥巴特尔,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做他的鞍子。

他做的鞍子摆满了一屋地,一架比一架更带劲儿,既有来自师傅的神韵,又添以时尚的华彩。

虽然那些赞叹我哥哥巴特尔手艺的人没有减少,却没有谁愿意买走他做的马鞍;虽然女儿结婚时家里的存折上仅仅剩下五十元钱,我哥哥巴特尔一点儿都不慌乱,他相信只要草原和天空不分离,蒙古人就还在马背上,长调和史诗就还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自己做的鞍子就会有人要。

  ⑦只有一件事儿,让我哥哥巴特尔惦记很久了。

终于有一天,他雇来汽车,把一架架漂亮的鞍子往一个个学校送。

他说老师们,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

学校的老师很感动,连连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必须的。

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事儿办妥了,便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他做的鞍子放在学校的陈列室里,上面小心翼翼地覆盖着塑料布,有人按时去擦塑料布上的灰尘,却没有人触动那鞍子。

我哥哥巴特尔没有看到这一幕,他坐在铁砧子跟前等待着,他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

  ⑧到底是大自然唤醒了草原上的畜牧业,牧民之家纷纷剪断了阻挡马蹄的铁丝网,开始互助游牧。

辽阔的草原回来了,无垠的大地回来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飞奔的心!

马群如云从天而落,牧马人的唿哨随风传送,四面八方的客人相约草原,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

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忙极了,每天都有人眼盯着他手里的凿子和身前的铁砧子,渴盼着脱颖而出的新鞍子。

有人一掷万金,有人开来宝马豪车,只为获得一副大师的杰作。

  ⑨我哥哥巴特尔,草原上的一代鞍具大师,他无动于衷,不言不语,脸上的微笑像湖水一般宁静,将手中的凿子徐徐举起,徐徐放下——他听见师傅在天上说着话,他听见自己做的鞍子在草原上说着话。

说云卷云舒,说花开花落,说百年犹如一夜,说岁月荏苒,说源远流长……

  ⑩你做的鞍子会说话,你做的鞍子在说话。

(1)本文围绕着“鞍子”,叙述了我的哥哥巴特尔从“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到“一代鞍具大师”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加以概括。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的这个句子。

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

 

(3)文章第②自然段“你做的鞍子会说话——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

”这句话有何作用?

 

(4)文章不但题为“你做的鞍子会说话”,并且文中多次写到师傅教导他:

“你少说话,你做的鞍子会说话。

”为什么要少说话?

联系全文,说说他们所做的鞍子说了哪些“话”?

 

10、说明文阅读。

冰淇淋吃多了竟然会“脑结冰”!

纪光伟

  最近,有媒体报道,江苏淮安的孙女士在连吃了几个冰淇淋后,感觉头疼,睡不着觉。

经检查,孙女士被诊断患上“脑结冰”。

  “脑结冰”?

初听到这个名词是否感到恐怖?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最重要、最娇嫩的器官,它对于环境的要求极高,过冷、过热,血流过少、过多,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大脑真的结冰了,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脑结冰”并不是大脑真的结冰了,所谓“脑结冰”是指因大量的、快速进食冰淇淋等冰冷食物,低温刺激口腔而引发的一种以头痛为主的连锁反应。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医学界就注意到这种情况,由于多在吃冰淇淋后发生,而被称为“冰淇淋头痛”,医学家们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为了探究“脑结冰”的来源,笔者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进行了专业的检索,并没有发现“脑结冰”的文献,说明国外并没有这样的说法,相反,关于“冰淇淋头痛”的文献倒是可以查到一些,因此,“脑结冰”国外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规范的名称应该是“冰淇淋头痛”。

  因此,我们不建议过多地宣传“脑结冰”,毕竟这不是一个规范的疾病病名,同时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应该称为“冰淇淋头痛”。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淇淋头痛”实质上是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

导致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原因很多,因吃冷饮导致的头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有偏头痛病史的人,大量吃冷饮受到刺激后,可刺激神经而引起头痛。

台湾的一项8359例青少年调查中也证实,冰淇淋头痛的患病率在偏头痛学生中是明显增加,减少或者放弃食用冰淇淋,可减少“冰淇淋头痛”的发生。

  二是冷饮进入口腔后,给温度相对较高的舌和口腔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引起颞动脉痉挛,继而转为被动性扩张,血流冲击扩张的动脉壁上的痛觉神经末梢而引起头痛。

同时,冰冷食物刺激到下腭部肌肉神经,并传导到脑部中枢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晕眩等症状。

一项发表在《欧洲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证实,“冰淇淋头痛”的发生是由于三叉神经通路的阵发性放电和疼痛控制机制的缺陷所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食用冰冷的食物后,出现头痛,主要是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的剧烈疼痛,并可出现流泪、恶心、呕吐。

持续时间为几十秒钟到几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吃了大量冷饮后出现上述表现,就要考虑为“冰淇淋头痛”了,可以自行按摩疼痛部位,也可掐疼痛侧的合谷穴,多可缓解症状,同时,要停止食用冷饮,喝点温开水提高口腔的温度,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如何预防“冰淇淋头痛”?

  “冰淇淋头痛”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大量进食冰冷的食物,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户外运动后,脑血管是血管扩张的,如果吃了大量的冰冷食物,或者用冷水冲头,就会引起“冰淇淋头痛”。

  在寒冷的天气里,也要注意头部的保温,避免长时间地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可预防本病。

  【链接一】

  其实,“冰淇淋头痛”也并非一无是处,2006年的《国际皮肤病杂志》上,就报道了用“冰淇淋头痛”治疗光化性角化病,其原理就是利用低温来进行治疗,类似于我们常用的冷冻治疗吧。

  【链接二】

  “冰淇淋头痛”并非冰冷食物的“专利”。

2004年土耳其报道了2例喝了热的碳酸饮料后,出现的“冰淇淋头痛”,他们认为,“冰淇淋头痛”的偏头痛更容易出现饮用热饮料后,其原因除了与摄入饮料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外,还与中枢敏感性有关。

  因此,“冰淇淋头痛”不是冰冷食物的专利,应该是各种冷热不均对口腔的刺激,导致神经和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

避免摄入过冷和过热食物是预防“冰淇淋头痛”发生的关键。

(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在①②③处分别拟一个小标题,使文章更加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链接一】和【链接二】分别引用了2006年发表在《国际皮肤病杂志》和2004年在土耳其的一篇报道,请分析其作用。

 

(3)暑假里,外出买菜回来的沈奶奶发现七岁的小孙女琦琦躺在沙发上,眼睛紧紧地闭着,嘴里还嚷嚷着头疼,沈奶奶连忙找了消炎药给琦琦吃,安抚琦琦睡下后就去做饭了,半小时后,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琦琦呕吐不止,在送医就诊后确认为“冰淇淋头痛”。

联系文章内容,对沈奶奶的做法作出评价,并以妈妈的口吻告知沈奶奶简单的预防方法。

 

11、议论文阅读。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徐文秀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就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

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

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

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

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

年轻人问他:

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

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

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

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

《大学》里讲: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

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

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

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

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

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

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

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

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

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

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09日,有删改)

(1)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指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分析其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12、小作文。

  三年的名著阅读,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个鲜明的追梦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踏上西行之路,路在脚下,梦在前方;《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西行探访红色中国,路在延安,梦回中国;《儒林外史》中范进高中广东乡试,路在科举,梦游一生……书中这些人物,穿越到了当今世界,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同学们在探讨书中人物穿越到当今世界可能会发生的情节,各抒己见:

  丽丽:

保尔助力绿水村扶贫一年了,绿水村变化不明显,他决定离开绿水村。

  红红:

法布尔加入国家实验室,带头进行昆虫解剖实验,绘制昆虫基因图谱。

  请你结合所读名著,判断这两个事件是否会发生,并简述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任选一个事件,字数在200字左右)

 

13、大作文。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

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

“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

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

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

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

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采集的是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

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