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447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docx

硫化锌精矿中锌量测定离子交换edta滴定法

 

硫化铜精矿中铜量测定电解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铜精矿中铜量的电解法,铜含量测定范围15%~50%(m/m)。

2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款。

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

所有标准都将被修订,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IEC和ISO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实验室玻璃器皿——滴定管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实验室玻璃器皿——单刻度移液管

实验室玻璃器皿——单刻度容量瓶

实验室玻璃器皿——容量器皿——测试容量和使用方法铜、铅、锌精矿中水份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3原理

用硝酸和硫酸溶解试料,然后铜与干扰元素分离。

——通过AgCl沉淀与Ag分离;

——通过发烟氢溴酸与砷、锑、硒和锡分离;

——硫代硫酸钠沉淀铜硫化物与铁分离或通过沉淀氢氧化铁(3+)分离铁(铋和碲也以

同样方式分离)。

在硝酸、硫酸和少量氯存在时,铜电解析出,而此情况下钼不析出。

电解槽中,硫酸铜沉淀滤液和所有沉淀及残渣中铜量均由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或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

注:

铜精矿中正常汞含量并不影响铜测试结果。

当汞含量大于0.005%(m/m)时,将要测定铜沉积中的

汞含量。

但操作步骤在本标准中并没有规定。

4试剂分析过程中,所有试剂都为分析纯,蒸留水或相同纯度的水。

4.1浓硝酸(p2o1.42g/ml)

4.2硝酸(1+1)

边搅拌,边缓慢加入500ml浓硝酸(4.1)至500ml水中。

4.3硫酸(p2o1.84g/ml)

4.4硫酸(1+1)

边搅拌,冷却,边缓慢加入500ml浓硫酸(4.3)至500ml水中。

4.5硫酸(1+4)

边搅拌、冷却,边缓慢加入200ml浓硫酸(4.3)至800ml水中。

4.6硫代硫酸钠450g/L溶液

4.7硝酸混合物

缓慢加入250ml浓硫酸(4.3)至250ml浓硝酸(4.1)中。

4.8氯化钠,10g/L溶液

4.9氯化钠,0.5g/L溶液

4.102-丙醇

4.11乙醇>95%(V/V)

4.12甲醇>95%(V/V)

4.13硫酸铁铵溶液

加50ml硫酸(4.4)和43g[NH4Fe(SO4)2?

12缶0]至950ml水中。

4.14硝酸铁溶液

加30g[Fe(NO3)3?

9缶0]至1000ml水中。

4.15铵溶液(p200.91g/ml)

4.16铵溶液(1+99)

4.17氢溴酸(p2o1.5Og/ml)

4.18高氯酸(p2o1.53g/ml)

4.19氢氟酸(p201.14g/ml)

4.20金属铜>99.999%

4.21无水硫酸钠(Na2SO4)

4.22盐酸(p201.16~1.18g/ml)

4.23盐酸(1+1)

边搅拌,边缓慢加入500ml浓盐酸(4.23)至500ml水中。

4.24溴

4.25铜标准溶液(1ml中含1mgCu)

溶解0.1000g金属铜(4.20)在10ml热硝酸(4.2)中,加热蒸发至近5ml,以除去氮氧化物。

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近刻度,混匀,冷至室温,加水至刻度,再混匀。

注:

标准溶液配制要与测试分析具有同样的环境温度。

4.26标定溶液

注1:

标定溶液配制要与测试分析具有同样的环境温度。

注2:

以上标定溶液用时现配。

4.26.1标定溶液A

移取0.0ml、10.00ml、20.00ml、30.00ml和40.00ml铜标准溶液(4.25)至5个500ml容量瓶中。

在每个容量瓶中加40ml稀硫酸(4.4),13g硫酸钠(4.21)和50ml(见注)硫

酸铁铵溶液(4.13)(相当于每个容量瓶加入250mg铁),用水稀释,搅拌溶盐。

加水近刻度,混匀冷至室温。

加水至刻度,混匀。

以上500ml溶液中分别含有0mg、1mg、2mg、3mg、4mg铜。

注:

如果试验溶液中含铁小于50mg,则应向每个容量瓶中仅仅加入10ml的硫酸铁铵溶液(4.13)。

如果试验溶液中含铜大于4mg,则用标定溶液0.0mg/ml稀释,直到含铜在4mg/500ml以下。

4.26.2标定溶液B

移取0.0ml、10.00ml、20.00ml、30.00ml和40.00ml铜标准溶液(4.25)至5个500ml容量瓶中。

在每个容量瓶中加30ml稀硫酸(4.4),10ml稀硝酸(4.2),15ml稀盐酸(4.23)和25ml硫酸铁铵溶液(4.13)。

加水近刻度,混匀冷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混匀。

以上500ml溶液中分别含有0mg、1mg、2mg、3mg、4mg铜。

如果试验溶液中含铜大于4mg,则用标定溶液0.0mg/ml稀释,直到含铜在4mg/500ml以下。

4.26.3标定溶液C

移取0.0ml、10.00ml、20.00ml、30.00ml和40.00ml铜标准溶液(4.25)至5个500ml容量瓶中。

在每个容量瓶中加20ml稀硫酸(4.4)、10ml稀硝酸(4.2)和50ml(见注)硫

酸铁铵溶液(4.13)(相当于每个容量瓶加入250mg铁)。

加水近刻度,混匀冷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混匀。

以上500ml溶液中分别含有0mg、1mg、2mg、3mg、4mg铜。

注:

如果试料中铁含量小于50mg[对应铁含量v2.5%(m/m)=,则每次仅加10ml硫酸铁铵溶液(4.13)如果试样溶液中含铜大于4mg,则用标定溶液0.0卩g/ml稀释,直到含铜在4mg/500ml

以下。

5仪器

5.1通常的实验室设备,包括通风橱、加热炉、烘干箱、分析天平和控制溶液温度的恒温槽等。

5.2一般实验室玻璃器皿

5.3A级容量玻璃器皿,符合ISO385.1、ISO648和ISO1042标准要求,按ISO4787标准操作使用。

5.4干燥器

5.5不同密度滤纸

5.6静电解设备

5.7铂电极,网状电极作为阴极,螺旋电极作为阳极。

注6:

温克勤电极是合适的。

5.8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仪器条件:

火焰:

空气/乙炔波长:

324.7nm

5.9ICP(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光谱发射仪)

5.10铂盘

5.11PTFE盘

6样品

6.1试样

按ISO9599要求制备试样。

注:

如果用预干试料(见附录A),则不需要的制备试样。

6.2试料

从多个份样采取近2g试料,称重,精确至0.1mg。

试料分析称重的同时,按ISO9599

测定水份含量。

也可以选择附录A规定的方法直接从实验室样中制备预干试料。

7步骤

7.1测定次数在重复性试验条件下,每个试样至少重复测定两次。

注:

重复性条件是指利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试验材料,在同样试验室,由同一个人使用同样仪器在短时间内测得的独立结果。

7.2空白试验

分析测试时平行进行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料外使用所有同样的试剂。

空白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试剂的质量,如果空白试验结果异常,检查所有试剂来解决问题。

7.3试料的溶解

移取试料至400或500ml锥形烧杯中,加10ml水湿润,加20ml稀硝酸(4.2),盖上表皿,在60~70C加热10分钟。

加入40ml稀硫酸(4.4),缓慢加热使试样分解,在初始反应完成之后,用尽量少的水冲洗表面皿内表面,用烧杯收集清洗液,持续加热只至逸出所有白烟,然后冷却。

如果残余物出现黑色(存有碳),缓慢加入少量硝酸混合物(4.7),直到残余物变为无色或淡兰色。

冷却,加入20ml水,再加热直到白烟逸出。

如果硫的沉积物分解不充分,加入5ml硝酸(4.1)和1ml溴(4.24),然后加热直至白烟冒出。

7.4砷、锑、锡、硒和银分离

小心加入5ml水和10ml氢溴酸(4.17),加热到白烟逸出,然后冷却。

加入5ml稀硫酸(4.4)和10ml氢溴酸(4.17),加热到白烟逸出,然后冷却。

警告,该步骤必须十分小心。

注:

如果试样中As、Sb、Sn和Se含量分别低于0.01%(m/m),该步骤可以省略。

加100ml水,温热溶解易溶盐。

滴加约1ml氯化钠溶液(4.8),使银生成氯化银完全沉淀。

注:

如果试样中银含量低于0.01%,该步骤可以省略。

加热煮沸,冷却。

用滤纸(5.5)过滤,冷水冲洗,收集滤液到400或500ml锥形烧杯中或500mlErlenneyer容量瓶中(仅用于硫酸分离)。

保留滤纸和残余物用于FAAS测定铜量(见7.7.3),除非前面试验证明样品中铜在溶液(7.3)中完全溶解。

7.5铜分离

按照7.5.1或7.5.2分离铜与其它干扰离子。

7.5.1硫酸分离

用水稀至200ml,加热至70〜90C。

边搅拌,边缓慢加入50ml硫代硫酸钠(4.6),使生成黄色和黄棕色乳状液,逐渐加热使持续微沸腾,直至沉淀物凝结。

使用中速滤纸(5.5)过滤沉淀。

收集滤液于500ml容量瓶中,立即用热水清洗滤纸和沉淀。

保留滤液,用FAAS方法测定铜(见7.7.1)。

置滤纸和硫酸铜沉淀于带盖容器中,加30ml硝酸(4.1)和10ml硫酸(4.3),加热到

白烟逸出。

如果残余物出现黑色(存有碳),缓慢加入少量硝酸混合物(4.7),直到残余物变为无

色或淡兰色。

要是硫元素还存在,继续强烈加热,从而破坏硫元素存在,在烧杯上部加入10ml硝酸

(4.1),从而去除残留的硫,加入2ml稀硫酸(4.5),加热直到白烟逸出,然后冷却。

用水稀至近100ml,温水溶解可溶性盐,然后过滤到400ml锥形烧杯中,用水冲洗滤纸和容器。

保留滤液,用FAAS测定铜(见7.7.3)。

注:

如果试样中Bi和Te含量低于0.01%(m/m),下面步骤可以省略。

加3ml硝酸铁(4.14),边搅拌边加入氨溶液(4.15)直至基本的铜盐沉淀首次再一次溶解为止。

然后进一步加入氨溶液(4.15),使溶液成碱性。

加热至刚刚沸腾,用中速滤纸(5.5)过滤沉淀,用氨溶液(4.16)冲洗。

将滤液置于400ml锥形烧杯中。

用水将沉淀清洗收置于原烧杯中,用15ml稀硫酸(4.5)溶解粘在滤纸上的沉淀,用温

水清洗滤纸,收集虑液于原烧杯中。

通过加入10ml稀硫酸(4.4)完全溶解沉淀物,微热用

水稀释至100ml。

边搅拌边加入氨溶液(4.15),直至可以见到氢氧化铁沉淀,然后加入30ml溶液使之过量,加热至刚刚沸腾,然后用同一滤纸过滤,用微热的稀氨溶液(4.16)收集虑

液和清洗液与已使用过得400ml锥形烧杯中。

加入一点热稀硫酸(4.4)使溶液略显酸性,然后加热蒸发虑液至250ml。

保留滤纸和

沉淀,用FAAS方法测定铜(见7.7.2)。

加20ml稀硝酸(4.2)、10ml氯化钠溶液(4.9),用水稀至约300ml。

这种溶液用于铜电积(见7.6)。

7.5.2氢氧分离

通过加水稀释或加热蒸发的方式使在7.4中保留的滤液体积成150ml。

边搅拌,边缓慢加入铵溶液(4.15),直到开始沉淀的基本铜盐再次溶解。

过量加入30ml

氨溶液(4.15),加热煮沸,用滤纸(5.5)过滤,用温热稀铵溶液(4.16)冲洗,收集滤液和冲洗溶液至600ml烧杯中。

如果试料中含铁小于50mg[Fe<2.5%(m/m)],在氢氧化铁沉淀前,加10ml硫酸铁铵溶液

(4.13)(与相当于约50mg铁)。

用水将沉淀冲至原烧杯中,并用15ml热稀硫酸(4.5)溶解粘附在滤纸上的沉淀。

用热水冲洗滤纸,收集冲洗溶液于原烧杯中。

再增加10ml稀硫酸(4.4)完全溶解沉淀,微热,用水稀释近100ml。

边搅拌,加入铵溶液(4.15)直到氢氧化铁沉淀出现,然后过量加入30ml铵溶液(4.15)。

加热煮沸,再次用同样滤纸过滤,热稀铵溶液(4.16)冲洗,收集滤液和冲洗溶液至600ml烧杯中。

保留沉淀和烧杯,用FAAS方法测定铜(见7.8.1)。

加热蒸发滤液至250ml。

注:

深兰色络合离子[(Cu(NH3)4)]2+将消失。

加20ml稀硫酸(4.4)、20ml稀硝酸(4.2)和10ml氯化钠溶液(4.9)。

这种溶液用于铜电积(见7.6)。

7.6电解沉积

开始前,必须用铜沉积相同的方法(见下述)制备阴极,称重为m^精确至0.lmg。

用铂阴极(5.7),在不搅拌和不加热的情况下,进行一整夜铜电解沉积。

注1:

温克勒网作为阴极,螺旋线作为阳极,接触电解烧杯的底部,盖上盖。

电流约0.3A~0.5A(电流

密度约5mA/cm2~10mA/cm2),电压2.5~4.0V。

注2:

加入亚硫酸铵(NH2—SO3H)是不必要的。

当使用更大电流时,也不必要加热和搅拌。

白天要继续电解沉积直到电解液无色时,提高电流强度近1安持续1小时以上。

电解沉积完成后(如果工作一整天,就是下一个早上),清洗表皿和杯壁。

取下阴极,

先用水冲洗,然后用2—丙醇(4.10)或乙醇(4.11)或甲醇(4.12)冲洗,再在约80C烘干箱干燥5~10分钟。

在干燥器(5.4)中冷却,称重阴极质量m2,精确至0.1mg。

保留电解液,用FAAS测定铜含量(见7.7.2或7.8)。

注:

铜沉积表面应光亮。

如果有黑色,测定要重复进行,包括沉淀元素的分离也要重复进行。

用冷稀硝酸溶解后,当铜、铂表面仍有黑色时,表明有少量硒和碲存在。

7.7FAAS测定电解液、滤纸残渣和硫酸沉淀中铜量

7.7.1FAAS测定硫酸沉淀后的滤液中铜量

置滤液(7.5.1保留)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近刻度,混匀冷至室温。

加水至刻度,再混匀。

吸取试验溶液和标定溶液A(4.26.1)至原子吸收光谱仪(5.8),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波长324.7nm处,测定吸光度。

为准确测定,使用试验溶液和两个相近的标定溶液(一个浓度低于试验溶液,而另一个浓度高于试验溶液)重复测试两次。

计算试验溶液中的铜量(m3)

注1:

选择ICP在波长324.7nm处测定铜含量。

注2:

FAAS或ICP-AES测定时,试验溶液和标定溶液应具有同样的温度和酸度。

7.7.2在硫酸分离中,氢氧化物沉淀的处理

用尽量少的水清洗粘有7.5.1中的氢氧化物沉淀置于原容量瓶中,用温热的盐酸和水分别冲洗滤纸,收集清洗的残留物置于同一个容量瓶中。

加入15ml盐酸(4.23)煮沸以溶解氢氧化物沉淀。

然后冷却,把此溶液与7.6中遗留的电解液合在一个500ml容量瓶中。

保留该滤纸。

7.7.3FAAS测定电解液、滤纸残渣和沉淀中铜量(硫酸分离法)

取7.4、7.51和7.7.2的滤纸至原烧杯,加30ml浓硝酸(4.1)和10ml浓硫酸(4.3)加热溶解滤纸。

加5ml高氯酸(4.18)形成氧化硫,加热直到强硫酸白烟逸出。

如果残渣呈黑色(存有碳),缓慢加入少量硝酸混合物(4.7)至溶液变为无色或浅兰色,

冷却。

用20ml水稀释,移取残余物至铂盘(5.10)或PTFE盘(5.11),加20ml氢氟酸(4.19),再加热至硫酸冒烟。

注:

如果不使用高氯酸,把滤纸放入铂金坩埚内,在800C马弗炉内将滤纸灰化,冷却。

然后加5ml

浓硫酸(4.3),10ml氢氟酸(4.19),再加热至硫酸冒烟。

用20ml水溶解残余物,混合该溶液与7.6条保留的电解液至500ml容量瓶中,加水近刻度,混匀冷至室温。

加水至刻度,再混匀。

吸取试验溶液和标定溶液B(4.26.2)至原子吸收光谱仪(5.8),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波长324.7nm处,测定吸光度。

为准确测定,使用试验溶液和两个相近的标定溶液(一个浓度低于试验溶液,而另一个浓度高于试验溶液)重复测试两次。

计算试验溶液中的铜量(m4)

注1:

选择ICP在波长324.7nm处测定铜含量。

注2:

FAAS测定时,试验溶液和标定溶液应具有同样的温度和酸度。

7.8FAAS测定电解液、滤纸残渣和沉淀中铜量(氢氧分离法)

用尽量少的水清洗粘有7.5.2中的氢氧化物沉淀置于原容量瓶中,用温热的盐酸(4.23)和水分别冲洗滤纸,收集清洗的残留物置于同一个容量瓶中。

加入15ml盐酸(4.23)煮沸

以溶解氢氧化物沉淀。

然后冷却,把此溶液与7.6中遗留的电解液合在一个500ml容量瓶中。

保留该滤纸。

取2张滤纸(7.4合上部留下的)至原烧杯,加50ml浓硝酸(4.1)和10ml浓硫酸(4.3)溶解滤纸。

加5ml高氯酸(4.18)氧化硫,加热直到强硫酸白烟逸出。

如果残渣呈黑色(存有碳),缓慢加入少量硝酸混合物(4.7)直至溶液变为无色或浅兰色,冷却。

用20ml水稀释,移取残余物至铂盘(5.10)或PTFE盘(5.11),加20ml氢氟酸(4.19),再加热至硫酸冒烟。

注:

如果不使用高氯酸,把滤纸放入铂金坩埚内,在800C膛式炉内将滤纸烧成灰,冷却。

然后加5ml浓硫酸(4.3),10ml氢氟酸(4.19),再加热至硫酸冒烟。

用5ml水溶解残余物,混合该溶液与7.6条保留的电解液至500ml容量瓶中,加水近刻度,混匀冷至室温。

加水至刻度,再混匀。

吸取试验溶液和标定溶液C(4.26.3)至原子吸收光谱仪(5.8),使用空气/乙炔火焰,

于波长324.7nm处,测定吸光度。

为准确测定,使用试验溶液和两个相近的标定溶液(一个

浓度低于试验溶液,而另一个浓度高于试验溶液)重复测试两次。

计算试验溶液中的铜量(m3)

注1:

选择ICP在波长324.7nm处测定铜含量。

注2:

FAAS测定时,试验溶液和标定溶液应具有同样的温度和酸度。

8结果的表示

试料中铜含量WCU由以下方程求出,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mi铜沉积前阴极质量,单位为克;

m2铜沉积后阴极质量,单位为克;

m3硫酸沉淀后的滤液中铜质量,单位为克(氢氧分离时,m3=0);

m4在电解液、氢氧化物沉淀和残渣中铜质量,单位为克;

ms空白值,单位为克;

m试料质量,单位为克;

H=0)。

H试料的水份含量,以占试料量百分数表示(在试料预干燥情况下,计算试料中铜含量至两位小数。

9精密度

9.1精密度的表示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按下列方程表示:

硫酸分离法

Sr=0.0007'■「+0.0370

(2)

SL=0.0040—0.0105

(3)

氢氧分离法

Sr=0.0002+0.0439

(4)

SL=0.0009+0.0514

(5)

式中.■试样中铜含量平均值,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Sr铜含量实验室内标准偏差,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SL铜含量实验室间标准偏差,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注29:

附加信息见附录Co

9.2获取最终结果的方法(见附录B)

按附录B流程图,从平行结果X1和X2中求出下列结果:

两组结果的平均值呂=(航+疝/2〔6)

室内标准偏差:

硫酸分离法Sr=0.0007^+0.0370(7)

氢氧分离法Sr=0.0002'+0.0439(8)

重复性极限:

r=2.8Sr(9)

9.3实验室间精密度

实验室间精密度是假定所有实验室采取同样步骤的前提下,用来测定两个以上实验室报

告结果的一致性。

计算下列值:

最终结果的平均值卩12=(卩1+口2)/2(10)

实验室间标准偏差硫酸分离法SL=0.0040卩12-0.0105(11)

氢氧分离法Sl=0.0009卩12+0.0514(12)

实验室内标准偏差硫酸分离法Sr=0.0007卩12+0.0370(13)

氢氧分离法Sr=0.000212+0.0439(14)

允许差-

范围E=1卩1—口2I(16)

式中:

卩1是实验室1报告的铜含量最终结果,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卩2是实验室2报告的铜含量最终结果,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如果E不大于P,则最终结果一致、有效。

9.4准确性检查

通常用标准样品(CRM)来校核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当精密度确认后,最终试验结果将与标定值Ac对比,有下列两种可能:

1卩c—AcIWC(17)

此情况表示报告结果与定值无显著性偏差。

1卩c—AcI>C(18)

此情况表示报告结果与定值有显著性偏差。

式中:

卩c标准样品铜测试结果,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Ac标准样品的铜含量定值结果,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C依据9.4.1规定的标准样品类型确定的铜含量常数值,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9.4.1CRM或RM标准样品

按ISO35(指南)来制备和定值标准样品。

9.4.1.1多个实验室定值标准样品

铜常数(见9.4)从以下方程求出,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c=2』瞪+(禺川)+肝3》(19)

式中是定值方差;

n是平行测定次数。

9.4.1.2单个实验室定值标准样品

铜常数(见9.4)从以下方程求出,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C二2松罔眄(20)

注30:

尽量避免使用该种标准样品,除非CRM标准样品是一个无偏差定值。

10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将包括下列信息:

a)样品标志;

b)引用的国际标准,女口ISO10469;

c)试样中铜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d)测试日期;

e)分析过程中发生影响试验结果情况的说明。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预干试料的制备和质量测定方法

A.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精矿分析中预干试料的制备和质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易氧化的硫化铜精矿,水份含量范围0.05%~2%。

A.2原理

试料在105C±5C的烘箱中干燥,然后称量和进行分析,这样就不需要校正水份含量。

A.3试剂

A3.1干燥剂,如硅胶或无水高氯酸镁警告:

处理消耗的高氯酸镁一定要小心,必须用流水向下冲入槽中。

A.4仪器除普通实验室设备外,还包括:

A4.1分析天平,感量0.1mg。

A4.2称量容器

由玻璃或硅或其它耐蚀金属制成,具有密封盖。

盛有不大于3g的试料时,其质量总和也

不大于20g。

A4.3烘箱,能保持温度105C±5C

A.5步骤

A5.1称量容器的准备在105C±5C的烘箱(A4.3)中干燥称量容器和密封盖(A4.2)1小时。

然后将称量容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