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461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docx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

地理国情常识:

地理之最

  中国地理之最:

  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      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

  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最低点: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

  最长的河流:

长江      最长的内陆河:

塔里木河

  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最大的瀑布:

黄果树瀑布

  最大的群岛:

舟山群岛      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

  最大的平原:

东北平原      最大的半岛:

山东半岛

  世界地理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的内海:

地中海世界      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里海世界      最大的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

  世界最深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      世界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最大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      世界最大的裂谷带:

东非裂谷带

  世界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      世界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水资源(江河年径流量)排行:

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世界可开发的水能排列:

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伏尔加河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多瑙河

 地理国情常识:

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1.诗歌与天气、气候知识:

诗歌

地理解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限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西北内陆温带大陆地形气候条件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表示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是暖风天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垂直地带,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说明梅子黄熟的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这种锋面雨属于准静止锋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

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2.诗歌与地形、河流知识: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海拔高,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与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4)“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长江的中游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赤道地区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过去的河套平原

  (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南岭一带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四川盆地。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泰山

  3.诗歌与月相

  

(1)“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来”——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落山的月相是上弦月。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后月亮刚刚升到柳梢的月相是满月。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既道出了黄河的流向,又揭示了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

  其他地理常识

  1.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绘制《禹贡地域图》,还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地理国情常识:

自然灾害

  1.火山:

分类

分布

火山喷发的利弊

活火山

在人类历史时期还经常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的火山带

常常破坏田园建筑,有时还引起火山、地震

死火山

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和硫磺等有用矿物

休眠火山

长期熄灭的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

  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发生条件

大量降雨;大量碎屑物质;山间或山前沟谷地形

分布区域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泥石流的踪迹。

我国是多山之国,受岩层断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泥石流多发

特征

季节性: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预防措施

房屋不要站在沟口和沟道上;不把冲沟当做垃圾排放场;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脱险逃生

沿山谷徒步行走时,要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3.地震:

  构造地震的产生:

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产生的。

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地震要素与震级烈度:

地震要素

震源:

岩层发生断裂引起的地震的地方

震中:

位于震源正上方地面上的点

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震级

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烈度

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在各地不一。

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同时,烈度大小还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地震分布:

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

世界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欧亚地震带:

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

中国地震带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多发生在五个区域:

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避震措施:

抓紧时间紧急避震,到空旷处;或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例如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不利避震空间为:

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等

做好自我保护,保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自然灾害同步练习题】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B.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C.我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等五个区域

  D.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震源的深度越浅,波及范围越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地理国情常识:

中国河流与湖泊

  1.河流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内容

河流众多

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水量丰富

河流年径流量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水能蕴藏量较大

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2.内流河与外流河

外流河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我国最大的外流河是长江

内流河

不流入海洋,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重要河流

长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是我国第一长河

水利工程:

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水利工程

黄河

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

形成冲积平原“塞上江南”(宁夏)、河套平原(宁夏和内蒙古)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治黄的关键是治沙

额尔齐斯河

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

  4.湖泊:

我国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

主要的淡水湖

江西的鄱阳湖(最大)、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

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

最高的湖泊

西藏纳木错湖

最低的湖泊

新疆的艾丁湖

  海洋资源:

  

(1)渔场形成有利条件:

第一,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第二,河流注入带来丰富有机质、营养盐类;第三,寒暖流交汇,也使营养盐类丰富。

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饵料。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2)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盐国,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3)我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

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4)在保护海洋资源方面,我们要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同时防治海洋污染

  【中国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题】

  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B.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C.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

  D.最大的咸水湖在西藏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地理。

A选项,我国海拔最低的湖为新疆的艾丁湖;B选项,我国海拔最高的湖为西藏纳木错湖;C选项,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为江西的鄱阳湖;D选项,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青海湖。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地理国情常识:

中国高原与盆地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世界第二大淡水库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的典型

黄土高原

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

  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中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封闭严密、干燥。

准噶尔盆地

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多为固定沙丘

柴达木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沿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

地势最低的大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中国高原与盆地同步练习题】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的形成是由哪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

(B)

  A.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

  C.太平洋板块和南美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大约五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B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A)

  A.青藏高原

  B.海南岛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解析】青藏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青藏地区河流湖泊多,且落差大,所以水能丰富;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所以太阳能丰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考点名称:

中国地形与山脉

  1.地形:

  总括: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大,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

阶梯

界限

主要地形

海拔

一、二阶梯: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000米以上

二、三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1000-2000米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500米以下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贺兰山;横断山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

  秦岭-淮河一线: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限

  【中国地形与山脉同步练习题】

  “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以什么为分界线?

(A)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脉

  C.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D.大兴安岭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两熟或三熟。

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考点名称:

中国地理状况

  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三。

俄罗斯、加拿大分列第一、第二位

  领土四至:

最北端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陆上边界线长约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中国内海。

东临世界最大洋太平洋,有四个边缘海: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最南端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端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附近

  2.邻国位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20个)

-

陆上邻国(14个)

海上邻国(6个)

东面

朝鲜

韩国、日本

北面

俄罗斯、蒙古

-

西北面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

西面

阿富汗、巴基斯坦

-

西南面

印度、尼泊尔、不丹(截止2012年7月16日尚未正式建交)

-

南面

缅甸、老挝、越南

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东南

-

菲律宾

  【中国地理状况同步练习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庐山在黄山以北,嵩山以南

  B.我有6个省级行政区与邻国接壤

  C.在我国,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是东北

  D.新疆和青海的部分地区属于印度洋流域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庐山在江西省,嵩山在河南省,黄山在安徽省,庐山在嵩山、黄山之南,A选项错误;

  我国与外国陆域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有9个:

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B选项错误;

  西藏和云南地区受印度洋的影响,青海属于太平洋流域,新疆大部属于内流区,部分属于北冰洋流域,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