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8617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docx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

第二章造血基础理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发育演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胞体由大到小

B.巨核细胞由小到大

C.核染色质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胞浆由少到多

E.胞质内颗粒从无到有

2.人体内具有多项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

A.红系祖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粒系祖细胞

D.巨核系祖细胞

E.T淋巴系祖细胞

3.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

A.肝脏

B.脾脏

C.骨髓

D.胸腺

E.淋巴结

4.关于造血祖细胞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具有多项分化能力

B.CD34+CD38-

C.CD34+Lin-

D.分化能力较局限

E.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5.胚胎期造血下列错误的是

A.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B.肝脏造血是由卵黄囊血岛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肝脏而引起的

C胚胎第五个月以后骨髓成为造血中心

D.淋巴结不参与胚胎期造血

E.胎肝的造血干细胞经血流入脾,在此增殖、分化和发育

6.参与造血正向调控的细胞因子是

A.干细胞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

B.干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C.干细胞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

D.集落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

E.干细胞因子和干扰素

7.正常成人骨髓造血分布区域下列不符合的是

A.胸骨

B.肋骨

C.下肢股骨远心端

D.脊椎骨

E.颅骨

X型题

8.关于红骨髓下列正确的是

A.含大量发育的各阶段血细胞而呈现红色

B.18岁后红骨髓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长管骨的近心端

C.红骨髓约各占骨髓总量的50%左右

D.红骨髓是脂肪化的骨髓

E.在正常情况下不再参与造血,但仍保留造血潜能

9.血细胞分化是指

A.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B.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

C.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

D.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转变为具有新功能细胞的过程

E.分化后的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不同

10.造血干细胞出现的表面标志是

A.Lin-

B.CD38+

C.CD38-

D.CD34-

E.CD34+

11.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是

A.对称分裂能力

B.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C.定向分化能力

D.多向分化能力

E.有明显的形态特征

12.造血微环境包括:

A.网状细胞

B.造血细胞

C.基质细胞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D.骨髓微血管系统

E.造血岛

13.胚胎期参与造血的器官有:

A.骨髓

B.肝脏

C.胸腺

D.脾脏

E.淋巴结

14髓外造血可发生在下述哪些情况:

A.婴幼儿严重贫血

B.急性再障

C.骨髓硬化症

D.严重感染

E.血友病

二、名词解释

1.造血祖细胞

2.血细胞分化

3.髓外造血

4.造血器官

三、问答题

1.试述造血微环境的作用。

2.试述造血干细胞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C.4.D.5.D.6.C.7.C.8.ABC.9.ABCDE.10.ACE.11.BD.12.ACD.13.ABCDE.14.ABC

二、名词解释

1.造血祖细胞: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已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2.血细胞分化:

血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不同。

3.髓外造血:

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4.造血器官:

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三、问答题

1.造血微环境主要由骨髓微血管系统、骨髓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各种细胞因子、骨髓神经等组成,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

造血细胞定居在在适宜的造血微环境后,在各种调控因素的作用下,完成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等过程。

骨髓基质细胞由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成分构成,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成分,是能够粘附造血干细胞并支持和调控造血细胞定居、分化、增殖、成熟的内环境。

骨髓基质细胞通过与造血细胞的密切接触而营养造血细胞并支持其增殖和分化。

骨髓基质细胞除分泌造血因子外也产生大量细胞黏附因子。

黏附因子可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协助造血细胞寻找特定的区域,选择性地将一些造血生长因子与带有相应受体的干、祖细胞黏附于基质细胞表面,在造血干、祖细胞生长发育而后归巢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外基质主要含有胶原(collagen)、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它们可结合许多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表面糖蛋白,对血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细胞外基质多与造血细胞的粘附有关,他们能选择性地结合一些造血生长因子,间接地把带有相应受体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粘附于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是产生调控造血的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的主要部位,它们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发育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不但直接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而且也作用于基质细胞,改变后者的增殖分泌状态,诱导其它细胞因子生成。

上述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共同调节HSC归巢和增殖、分化。

2.造血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辩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研究认为造血干细胞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①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也称自我维持,正常造血干细胞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一个干细胞进行分裂所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只有一个分化为早期造血祖细胞,而另一个子细胞则保持干细胞的全部特性不变,这种不对称性分裂使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始终维持在一定水平;②多向分化能力,在体内多种调控因子的作用下,造血干细胞可分化形成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

CD34是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密切相关的一个阶段特异性抗原,是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分离纯化的主要标志,主要存在于幼稚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部分骨髓基质细胞和少量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Thy-1(CDw90)在早期造血细胞表面表达,目前认为是比CD34分子出现更早的HSC表面表达,是除CD34以外造血干细胞表面又一抗原标志。

在CD34+细胞群中,有99%同时表达CD38-,CD38抗原是造血干细胞向多系定向分化抗原,随分化过程其表达水平增高。

干细胞因子(c-kit)受体,广泛分布于造血细胞群中,c-kit的配体SCF在造血干细胞的生存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约60%~75%的人类CD34+造血细胞同时表达c-kit受体。

除上述表面分化抗原,还有其他一些抗原在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呈现,如干细胞抗原(Scal)、AC133抗原等。

第三章造血细胞检验方法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

D.a-NAE染色

E.SB染色

2.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

A.SB染色

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

D.ACP染色

E.POX染色

3.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ALP积分测定

D.ACP染色

E.SB染色

4.下列何者作PAS染色时红系阳性反应

A.再障

B.巨幼贫

C.红白血病

D.溶贫

E.慢粒

5.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A.急粒变

B.急淋变

C.急单变

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

E.以上都不对

6.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

POX(-),SB(-),AS-D-NCE(-),a-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

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B.组织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7.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

果分别是:

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a-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8.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A.a-NAE阳性,不被NaF抑制

B.AS-D-NCE:

阴性

C.AS-D-NAE:

阳性,被NaF抑制

D.a-NBE:

阳性,被NaF抑制

E.以上都不符合

9.不符合急单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结果的是

A.AS-D-NCE染色呈阳性

B.a-NAE染色呈阳性

C.AS-D-NAE染色呈阳性

D.a-NBE染色呈阳性

E.以上都不符合

10.关于a-丁酸萘酚酯酶(a-NB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系统均为阴性反应

B.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C.组织细胞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

D.非T非B细胞可呈颗粒状阳性

E.以上都不正确

11.关于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AE)染色,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报制

B.急单时,白血病细胞可呈阳性反应,但被NaF抑制

C.红细胞系统均呈阴性反应

D.淋巴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E.以上都不正确

12.关于a-醋酸萘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确的是

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B.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C.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

D.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

E.以上都不符合

13.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酸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B.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C.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

D.急粒多呈阳性反应

E.以上都不正确

14.细胞外铁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12%,此结果符合

A.正常骨髓铁粒染色

B.缺铁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

D.难治性贫血

E.以上都不符合

15.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则称为

A.细胞外铁

B.铁粒幼红细胞

C.铁粒红细胞

D.环铁幼红细胞

E.以上都不对

1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肉瘤

C.多毛细胞白血病

D.尼曼-匹克病

E.以上都不对

1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E.以上都不对

18.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

A.巨核细胞强阳性

B.高雪细胞强阳性

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

D.巨幼细胞贫血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

E.淋巴细胞阳性反应

19.骨髓片作PAS染色,大多白血病细胞呈红色块状阳性,而胞浆底色不

红,下列何者与此相符

A.急粒

B.急淋

C.急单

D.浆细胞性白血病

E.以上都不符合

20.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

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

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

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

E.以上都不正确

21、骨髓活检不符合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点的是

A.骨髓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

B.红系病态造血

C.未成熟白细胞增多

D.检出不典型微巨核细胞

E.肥大细胞、浆细胞、网状纤维增多

22、骨髓活检发现典型的R-S细胞,则可诊断为

A.恶性组织细胞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霍奇金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3、不符合原粒细胞在透射电镜下的结构特点的是 

A.线粒体少,随细胞成熟其数量越来越多

B.胞核常染色质占优势,异染色质少

C.胞质少,内有大量的游离核糖体

D.高尔基体较少,发育差

E.表面平滑,微绒毛很少

24、血小板内一般不存在的是

A.A颗粒

B.α颗粒

C.β颗粒

D.致密颗粒

E.糖原颗粒

25、白血病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不出现于细胞核内的是

A.核环

B.核泡

C.假性包涵体

D.Auer小体

E.核内小体

26、不符合超微结构中异染色质的结构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核周的核膜内缘

B.电子密度较低

C..原始细胞中异染色质的量一般较少

D.随着细胞成熟异染色质不断增多

E.相当于染色体的螺旋部分

27、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透射电镜下的Auer小体

A.透射的棒状体,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物质

B.内含电子密度低的颗粒,有膜样结构

C.电子密度高的杆状或裂片状包涵体

D.Auer小体常位于溶酶体区内

E.Auer小体常位于高尔基复合体区内

2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透射电镜下白血病细胞内最易区别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微丝束

29、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胞核最易区别的结构是

A.异染色质

B.核仁

C.核内小体

D.假包涵体

E.核形状

30、t(15;17)(q22;q12)常见于

A.M0

B.M1

C.M2

D.M3

E.M4

31、Ph染色体常见于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2、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

A.缺失

B.嵌合体

C.环状染色体

D.等臂染色体

E.易位

33、染色体核型中缩写符号“t”表示

A.倒位

B.易位

C.插入

D.嵌合体

E.缺失

34、染色体核型46,XY,del8q表示

A.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B.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C.多一条8号染色体长臂

D.少一条8号染色体短臂

E.8号染色体长臂易位

35、女性12号染色体短臂等臂染色体可表示为

A.46,XX,i(12q)

B.46,XX,i(12p)

C.46,XY,i(12q)

D.46,XX,s12p

E.46,XX,del(12p)

36、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显带染色体命名

A.染色体上明显而恒定的形态特征,称为界标

B.两个界标间的区域称为带

C.亚带的描述就是在带的后面加一小数点,再写出指定的亚带数

D.如果亚带再被分,则其命名是在亚带的后直接加数字

E.区的划分是以着丝粒开始向短臂或长臂的臂端延伸

37、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主要用来检测

A.RNA

B.DNA

C.蛋白质

D.糖类

E.脂类

38、bcr-abl融合基因常见于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9、PML-RARa融合基因常见于

A.M0

B.M1

C.M2

D.M3

E.M4

40、PCR反应一般不需要的是

A.模板DNA

B.引物

C.四种dNTP

D.DNA连接酶

E.DNA聚合酶

41、不对称PCR反应目的是得到

A.大量单链DNA

B.大量单链RNA

C.大量双链RNA

D.大量双链DNA

E.大量RNA/DNA杂交链

42、需要设计锚定引物oligo-dTnM(M分别代表A.C.G中任何一种)的PCR技术是

A.巢式PCR

B.锚定PCR

C.差异显示PCR

D.原位PCR

E.定量PCR

X型题

43.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干抽

A.骨髓纤维化

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转移癌

E.毛细胞白血病

44.骨髓穿刺可能出现“干抽”的病变是

A.骨髓纤维化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骨髓转移癌

D.多发性骨髓瘤

E.缺铁性贫血

4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正常骨髓

46.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能确诊的疾病是

A.各类型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多发性骨髓瘤

D.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白血病

47.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能确诊的疾病是

A.各类型白血病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类白血病反应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8.下述符合正常骨髓特征的是

A.粒细胞系占骨髓有核细胞的50%-60%

B.有核红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20%左右

C.正常骨髓原淋巴罕见

D.骨髓增生活跃

E.原单核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3%-8%

49.下列不应作为观察骨髓穿刺是否成功的指标有

A.可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B.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C.骨髓杆状核/分叶核小于外周血杆状核/分叶核

D.镜下可见骨髓中特有细胞成分

E.粒/红比值小于2:

1

50.以下指标符合正常成人骨髓的是:

A.粒细胞系统总和占骨髓有核细胞50%~60%

B.淋巴细胞占20%左右

C.浆细胞占10%左右

D.有核红细胞占20%左右

E.原始红细胞约占9%

51.下列选项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点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2~4):

1

C.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占8%

E.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

52.下列关于粒红比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粒红比值正常肯定是正常骨髓

B.有核细胞增生亢进,粒红比值增大多由于粒细胞增高所致

C.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红比值增大,则多为红系减少。

D.粒红比值增高是由于粒、红两系平行增高所致

E.粒红比值减低是由于粒、红两系平行减低所致

53.下列显示骨髓稀释的选项是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

B.未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C.含有大量幼稚细胞,骨髓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值。

D.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

E.涂片中以成熟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54.骨髓穿刺部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选取胫骨穿刺

B.髂骨后上棘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C.取材部位不同,骨髓检查结果可能也不同

D.因胸骨骨髓液丰富,临床胸骨穿刺最常用

E.定位穿刺临床上常用于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55.下列适于做骨髓检查的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妊娠中晚期妇女

E.血友病

56.通过骨髓检验能作肯定结论的疾病是

A.巨幼细胞贫血

B.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缺铁性贫血

57.粒红比例<2,通常出现在下列何者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化脓性感染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58.符合血细胞发育过程形态变化一般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到小

B.核染色质由粗颗粒密集到细致疏松

C.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

D.胞浆由少到多

E.核浆比例由小变大

59.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降低,可能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化脓性感染

C.地中海贫血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自身免疫性贫血

60.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由大到小

B.核浆比例由大到小

C.核染色质结构由粗糙到疏松细致

D.核仁从无到有

E.胞质中颗粒从多到少

61.以下哪些疾病粒红比例>4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缺铁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62.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胞质嗜碱性逐渐加强。

B.胞核由小到大变化

C.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细致到粗糙

D.核仁从无到有

E.胞质中颗粒从多到少

二、名词解释

1、干抽

2、粒红比值

3、肯定性诊断

4、描述性诊断

5、符合性诊断

6、细胞化学染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